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少年梦思无邪 > 第256章 千帆过尽,了然冰释(下)

随后,净缘将韩不识一路送至了兰泽。众人得知韩不识一心求死,纷纷一脸担忧,希望可以帮助韩不识重新找回生的勇气和希望。

净缘:“他认为一切都是他的错,固执地不肯原谅自己。四处寻找机会惩罚自己。”

韩不识:“我值得被原谅吗?我几乎辜负了所有曾经信任过我的人,包括我自己。”

静无风:“你为什么不值得?”

韩不识:“我辜负了他们……”

静无风:“那又如何?如果因为这些辜负而产生的罪疚和痛苦感觉是你当前所需要的,那就让这些感觉先留着;但你也要给它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叫它们可以自行离开。”

韩不识:“这痛苦,会离开吗?”

静无风:“痛苦只是一个线索和信号:它提示我们向内去看清自己与真实的需求;它不是一个判定:告诉我们自己差劲到不配活。”

韩不识:“一个判定反倒是更容易;活下去,这于我好似一个需要重新去学习的技能,一个我丝毫没有信心能学好的技能。”

静无风:“那就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再学一次!我们陪你一起!但首先,我们可以先把好与不好放在一边,只是去学就可以了。”

韩不识:“若是学不好,那这事又有何意义?”

静无风:“有时,太追求完美,其实是对现实及真相的一种傲慢和拒绝,而隐藏在这傲慢与拒绝之下的,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这颗心永不接受现实,永远希冀更好、更多、更理想的一切,只要一日未达成它的目标,便会永不止息的轻视自己、挑剔自己、诋毁自己、憎恶自己以及他人。”

韩不识:“追求更好,难道有错?所有人不都是如此?”

静无风:“是。这很常见,但常见并不等于正常。对于人与事,追求——也就是精进,是不错的,但‘更好’却是对特定结果的执着。

人不是神,我们尽可以去追求、去努力,但一旦陷入对结果的执着,便会有丧失本心的危险。

以下棋为例,若是为了享受整个过程而对弈,则会发现其乐无穷;但若是将下棋等同于一场定输赢高低的比赛,那便会大大折损了它的趣味性,反而在下的过程中患得患失,不得不时时分心去担心自己会不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整个过程毫无趣味可言。不是这样的吗?“

韩不识若有所思:“所以,凡事不能追求完美?”

静无风:“不是不能,是凡事只求全力以赴,但又对它们的结果不抱希望、不以为意。唯有放弃对最好结果的执着,才有机会开始学着与不完美的现实、自己及他人接触、相处。”

韩不识喃喃道:“全力以赴,却又不抱任何希望。记得长安君曾说过,真正的强者,不是看他征服什么,而是看他能承受什么。所以,一个人的强大是要看他能否承受这不尽如人意的残破现实。”

静无风点点头,继续道:“这个过程必然不会是轻松惬意的,必然会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幻灭与失望,而且或许穷尽生都未必能完全做到,但是,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都一样;而且,我们都在一起。”

静以望忍不住补充道:“也不总是了,我毕竟是有家室的人,可能也就偶尔会同你们在一起。”

紫华翻了个白眼儿道:“你这是在彰显你的何方优势?是你身为人父,却几乎对女儿撒手不管的优势吗?”

静以望清了一下嗓子道:“某些人也别多想,我没别的意思,试着实事求是而已。”

紫华假装拍了拍衣袖:“我也是,试着实事求是而已。”

刘清野诚恳道:“无邪大哥,你虽为人没有像长安君那么好,但是你也不像那些真正的坏人那么坏。而且你还救过我的命;所以,在我的眼里,你就是一个好人。”

韩不识牵强一笑:“谢谢你。我把坏事做到这份儿上,如今还有人能称我为好人,我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吧。”

刘清野一脸凝重道:“无邪大哥,我了解你所受的苦,我也曾身处那炼狱当中,但万幸,我最终走了出来……我真希望自己可以知道如何帮你离开那个地方。”

韩不识一脸动容,轻笑了笑道:“谢谢你,清野兄弟。曾经,在我还能看见的时候,眼里净是黑暗;如今瞎了,反倒是看到了更多的光亮。放心吧,以后纵是遇到至暗的时刻,我也会提醒自己尽量沿着有光亮的方向去看。”

刘清野眼圈微红。

转而,韩书又向静无风说道:“对了,有一事,你可能尚还不知。”

静无风:“何事?”

韩不识嗫嚅着嘴唇,说道:“不光你与静以望是韩松亭的子嗣,我亦是。”

静无风与静以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花若整个人更是呆住;韩不识继续向静无风说道:“不仅如此,我同你,还是孪生兄妹……”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傻了眼。

紫华恍然道:“难怪!我总觉得你们……似乎看起来有几分相似。”

刘清野补充道:“正是。早先在荒堂第一次见面时,就觉得两位眉宇间确有相似之处,但却未曾往深处想。”

静以望看了看静无风,又看了看韩不识,霍然起身:“这,是谁告诉你的。”

韩不识:“母后,我们三人的母亲。”

静无风大吃一惊:“母亲?母后?所以,母亲她一直都活着,只是改嫁给……”

韩不识点了点头;静无风闻言,从衣襟内拿出那半块玉带钩:“这个,你可认得?”

韩不识怔怔道:“这是,玉带钩。”

韩不识从脖颈内迅速拉出一条链绳,那绳子的一段,正系在半块玉带钩的镂空上。两半玉带钩并在一起,严丝合缝,琵琶形底上为浮雕与透雕的兽首,两侧则各自缠绕着二夔龙,至钩端,便合为龙首。

“原来,这块玉带钩是长这个模样,”静无风眼圈微红道,“所以,母亲大人她现在人在西风?”

韩不识哽咽了一下,说道:“她,已经仙逝。”

静无风眼中的希望瞬间化为失望,进而又为悲伤所填满,再看了一眼静以望后说道:“我们与她终究是缘薄分浅,此生无缘相认。”

静以望点点头,哀然道:“只可惜我们当时年纪尚幼,对于她印象全无。不过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同我姐为孪生子,为何你却被留下了?”

如此,韩不识这才将顺安王后告知他的事情,一五一十都讲与了众人听。

语毕,静以望与静无风才恍然大悟。

韩不识:“所以,你们是被静氏夫妇收养了,但又为何做了玄知真人的徒弟?”

原来,姐弟二人被静氏收养后,遂改名为静无风和静以望。

在静无风五岁,静以望才两岁多时;一日,静无风与静以望在门口玩耍,一云游的道士碰巧路过。

这道士见到姐弟二人,遂进屋来寻静氏夫妇。

道士:“敢问二位施主,门口这两孩子,可是你们家的?”

静父:“当然是我们的。”

道士:“贫道见这两童煞气深重,恐不日便会引来血光之灾,由此,特进来向二位警示,要早做防范和打算才好!”

静父虽对此老道所言颇有不爽,心中暗自道:“这老道士,大清早的就说这么晦气的话,真是叫人气恼,不过,人家也是处于好心来提醒,罢了。”

如此,静父吩咐静母进屋拿了四五个馒头塞给道士,欲将人支走;老道士见状摇了摇头,转身离去时,留下一个灵风铃给静母:“这个灵风铃,施主请挂在门口吧。”

静母:“敢问道长,这个是做何用的?”

道士:“就当好玩吧。”

静母遂顺手将这灵风铃挂在了门口。而后,韩敬山派来的杀手果然找上门来;正是循着这灵风铃的召唤,道士才赶过来帮忙,仍然晚了一步,没能救下静氏夫妇,却有幸救下了两个孩子;这老道,正乃玄知真人是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