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86、把科举琢磨透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86、把科举琢磨透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三日后,刘机送别王华时收到了一封信,里面是王华对科举改革的看法。

其实是王守仁奉命跟他家老头泄的题。

朱厚照给出的方案是解额也改,但南北分卷,就不考一样的题。

这就得讲解一下科举的结构,乡试分不同的布政司,也就是后来的省份,考出来的举人集中到京城来考会试。

这里面会试的名额就是解额。

如果只动科举的解额,无疑反弹会很大,多了我的就少了你的,哪一边都不会罢休。

而按照朱厚照的办法题目不同就无从比较,现在科举可不像后世的高考,它不是用简单的分数来衡量的。

会试的八股文,既限定了格式,又限定了内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出自四书五经,每一句的平仄对仗都有固定的韵律,也就是骈四俪六。

就是提出一个问题,必须以圣贤之语来作答,拼出来的答案还必须按固定格式压韵,还得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还得出彩,读之通顺朗朗上口。

举个例子:给你一首流行歌曲,规定你在限定的时间内用政治课本的内容填词,歌还得好听,词句也得符合规范,还得把话说漂亮。

是不是很难?

可以取巧的,只要教你唱歌的老师很精通,你就有样学样记得这种感觉以及现成的模板,也就是划好了重点,不用背完整本书,是不是懂曲乐也无所谓。

毕竟一本书的内容并不多,玩熟了就可以四处借鉴集合拼接而成,其熟练程度是能磨出来的。

可请这样的老师是要花钱的,就像学钢琴请私教一样,在经济条件不好的地方,学生们连教辅都买不起,更何谈请名师。

这就是科举南北差距的由来。

真要让考生自己来琢磨这种感觉,那等于要求每个考生都是天才音乐人,一点都不现实。

历来的科举也很难出名篇,少数的名篇也一定是出于天才之手。

按朱厚照的计划,会试分开,中选之后再放在一起考殿试,用殿试来决高下分名次。

等于是把五音不全的没有名师教导的学生跟高帅富分开考试,这样就不会被笑话了。

等过了会试,就不考八股文了,放开约束随便创作,你唱山歌也行,你诗朗颂也行,二人转都可以,只要出彩,将好的立意表达漂亮就行。

在这种情况下,请了名师的学生就没了优势,看的是个人的灵性。

这就避免了南北差距,因为南方的文脉鼎盛,考生们掌握了更纯熟的考试技巧,所以在科举中总是比北人录取名额多,久而久之,通过科举选上来的人都是做题家,却没有多少实际的工作能力。

改变局面的办法是多录取一些有实际能力强、思维灵活的士子,算是一种暂缓矛盾的方案。

还有一个好处,这样做并不违背祖训,相对来说对南方影响也不至于太大,必竟没有动到他们的根子。

本来刘机是打算硬推解额划拨,历史上他也因此与刘瑾交恶。

刘瑾的胃口出乎意料的大,一下子将陕西的解额扩充了五倍,也将河南的解额增加了一倍。

现在这个方案又不同,分卷了就不须同场,朱厚照干脆将北方各省的解额都扩大化,至于进京了考不上,那请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且还会用殿试排名权重影响下一科,第一次南北榜五成对五成,状元计三百分,榜眼少一分,一直到最后一名,一榜相加占总分的额度就是下一科的会试录取比例。

如此刘瑾就没话可说,因为每个布政司的解额都是增多的,会试分卷后也赖到不南方头上,而是北方人的内部竞争,纯看才气。

至于殿试考不好,都不受八股的制约了还考不好,那就怪不得别人了,这样北党的嘴也被堵上了。

明眼人都看出来,若想照顾自己的家乡,必须将乡试、会试、殿试三关全打通,除非搞定皇帝,不然说什么也没有用。

刘机新官上任,将这个方案一捅出来,朝堂立刻就炸了。

刚开始他们想群起而攻之,然后猛然间又发觉下不了手,因为南、北党之中也分了不同的小阵营,大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利益并不统一。

比如刘瑾、焦芳想反对,可山东的就觉得这样的方案很棒。

被小山头一拆,南北党以及阉党顿时崩盘。

无可奈何之下刘瑾只得暂时搁置议题,但这股风放出来了就刹不住。

反而是吹出这股风的刘机得了天大的名声,毁也有之誉也有之,但所有的人都觉得刘机弄出来的这个方案照顾了绝大多数,也都认为他是干臣,开出了千古一方。

这股压力就压到了刘瑾身上,就连焦芳也连着两次找上门,要帮河南说话。

其实是怕刘瑾否了这个方案河南人吃亏,因为在焦芳看来,这个方案简直就是为河南人度身订做的一般,熨帖无比。

最终各派在争争吵吵之后也取得了共识,眼前的这个方案对南方来说是为害最少的,对北方来说是倾斜的,不应该杯葛。

然后刘瑾就为难了,不但阉党内部不稳,他的乡党也对他颇有微词,因为谁都觉得自己行,能在北方同行中抢得先机,可一言而决的刘太监犹豫了,那就说明他的心思不定,要坏菜。

朱厚照一次过将人情卖完,刘瑾这个中间商就没了好处,严重挫伤了刘瑾想网罗人才营私结党巩固自己阵营的打算。

但如果他一意孤行反对的话,又会得罪绝大部分人,毕竟众怒难犯。

就在刘瑾进退维谷时,又一件事爆发了。

南京都察院的御使们联名上疏,弹劾刘瑾擅权,戕害中外,请革之。

其实是叩阙的余波,或许有韩文的影子,因为韩文在回京前是南京户部尚书。

南京离得远,消息传递不及时,一程至少耗费半个月,再加上拉人头凑团伙达成共识也需要时间,慢了好几拍。

若不是王岳、范享在临清殒命的消息由逃脱的徐智带到南京又刺激了一轮,怕是这份弹章还得再慢些时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