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74、还得勤撒播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74、还得勤撒播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俞日明翻白眼晕了过去,还是钱安眼疾身手快,一把将他扶住才没摔着。

一通又是按人中又是冷水敷脸之后,俞日明终于醒转。

朱厚照怕他中风或者脑溢血,老道长还有大用的,可不能随随便便领便当。

等俞日明终于顺气,朱厚照笑眯眯地问他:“老道长,朕可曾骗你?”

没骗?咱不敢说而已!

俞日明心中腹诽,然后回想了一遍愣住了,小皇帝还真没骗他,半点毛病都挑不出,全是自己脑补过头。

俞日明终于端不住架子,扑通跪地,呜咽着求饶:“皇上,老道也是鬼迷心窍,做下了诸般不法之事,但这些与龙虎山都无关,老道也是信口雌黄,陛下您千万要明察呀。”

这是自知必死,想为龙虎山摆脱干系。

朱厚照却示意钱安:“扶老道长起来,朕不是那个意思。”

俞日明也蒙了,不是这个意思?那就是不放过了?

他一边哭泣,一边丧着脸,却再也不敢说话,龙虎山上下的存亡就在眼前之人一念之间,万一说错了话激怒了对方,那就没救了。

沉吟了一番,朱厚道终于开出了药方:“老道长,这样,朕也不计较,不教而诛要不得,但龙虎山上下甚至正一道今后只能献诚于朕,你觉得有把握说服你的师兄或者张掌教吗?”

真是一贴救命药啊,俞日明又给跪了:“回皇上,老道一定尽力,其实邵师兄和张掌教是两面一体的,说服一人就可以了。”

朱厚照当然知道,张家表面上不理世务,全由外姓天师行走天下,其实那些外姓天师就是照着张家的指令行事,而外姓天师的首领每一任都是和张家一个鼻孔出气的,一体两面,出了事可以割断,有了好处则一起上。

俞日明说的把握这么大,朱厚照不确定,但他可以先将俞日明扣住,让其给邵元节写信。

反正也要斩断兴王和张太后的触手,也不怕他漏风,毕竟朱厚照还手握天下的名份,真要将事情扬出来,龙虎山也是灰飞烟灭的下场。

如果为我所用那又不同,南张北孔不是说说而已,他们是天下最大的两个世俗势力,不是门阀,胜似门阀。

北孔先不去管,南张至少可以搞搞医药、化学、生物学研究,有那精力装神弄鬼干什么,替朕搞搞科学它不香吗?

当然了,对着朱厚照指定的对像装神弄鬼也不是不可以。

【叮,执迷韱讳,昏庸度 1】

想定朱厚照也把诱铒给下了:“听朕的话,帮朕做事,国师是可以商量的。”

俞日明二话不说,当场就把兴王与张太后勾连的书信藏匿在何处以及联络的办法交待了出来。

原来兴王是通过道士给张太后送信,有创意啊,够隐蔽的。

就是朱厚照有点缺乏成就感,还没用力俞日明就躺下了,难道是朕出价太高了?

朱厚照摩挲着下巴,思绪飘飞。

这些神棍的最高目标就是国师,以前张角、孙恩还幻想过那个位置,努力了数把做不到之后他们就现实了许多。

就像是有了机关枪和飞机大炮,游牧民族也能歌善舞了,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实在,不磕碜。

总觉得这样的做法有些逗比,但对比一下史实却又恰如其分。

世俗化了嘛,人总要穿衣吃饭的,不能空谈理想。

问题是他们的职业是向别人贩卖理想呀!

所以叫神棍嘛,信不信科学家的好处多于当神棍,他们会比谁都讲科学,西方的科学家一水的神职人员转职,重要的是碗里的饭,不在于哪家的碗。

此事给了朱厚照一个教训,权谋还是漏了些,与其盘算来盘算去,还不如多多推广理念,谋算的只是利益,理念撒播开了连别人的脑子都占了,要啥没有?

让钱安扶着俞老神仙下去安神,钱宁也带着档案回来了。

资料本身就有备份,直接拿了就走,锦衣卫就是这么威风。

可朱厚照看来看去也找不出张懋跟韩文的关联来,这俩是怎么勾搭上的呢?

一个领军,一个管钱粮,却并没有明显的交集,因为韩文当上户部尚书时张懋早就在京城歇了。

朱厚照不服气,又看了张懋的卷宗,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正德初年二月张懋上疏言修缮花马盐池禁墙事。

说明张懋关注盐政,应该露出来了,走过就一定会留下印迹。

往前找,一条很不起眼的条目入了眼:成化十年,英国公领军监修解池禁墙,掌兵卫事,历二年而成。

就是它了!能那么清楚禁墙的事,一定是亲自上过手。

这样的小事太寻常,史书条目漏过也是可能的,但英国公还是没能逃过追索。

解池在哪里?山西。

翻开韩文的卷宗,初授工科给事中,弹劾过宁晋侯刘聚、王越、马文升,还得罪了宪宗,被廷杖过,孝宗朝又得罪了张家,恶了孝宗,满朝皆敌,怪不得贤直之名响彻。

原来是热血青年陶谐的偶像模版。

可韩文不像陶谐那么蹉跎,还是一路晋升,这是有贵人?

他当过多年户部待郎,管盐,转吏部待郎与南京户部尚书至北京户部尚书。

转折在哪里?照看成化十年的线索,朱厚照找到了韩文曾在成化年间担任巡盐御使,勘察解池。

朱厚照化身柯南了,张懋监修解池禁墙,又管着兵卫,发现走私食盐很好赚,就一直拢在了手里。

直到一个年轻的御使看穿了这一切,怎么办?要么毁了他,要么拉拢他!

答案呼之欲出。

确定了,晒盐法诞生于明代中期,运城盐池,也就是解池。

韩文与张懋应该就是在解池搭上了线。

至于怎么结的伙,不外乎就是权、钱二字,韩文帮张懋敛财,很懋做韩文的靠山。

英国公是勋贵之首,在军中关系盘根错节,随便帮点忙,韩文的功劳就有了。

对照了一下,真的跟韩文的轨迹相合,满天下得罪人却依然步步高升的秘决摊开了。

不然那么多高才广识之士,怎么就偏偏轮到韩文了呢,同样的,既然品性高洁能力出挑,为何入不了阁?

皇帝不喜欢他,张懋也没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