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51、老朽退不休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51、老朽退不休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良久,李东阳终于忍住了哀切,向刘健和谢迁抱拳道:“二公慢行,且容东阳在此置席话别,可否?”

谢迁先接受:“有何不可。”

刘健也稍霁:“阁中的最后一餐,盼望已久,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宾之,有劳了。”

思想的弯一旦转过来,刘健也一身轻松,以前怕这怕那,真到了节骨眼,又好似前途广阔,反而是这低矮的内阁值房,有一种压抑拘束之感。

谢迁也一样,怨气发泄了出来,又经过了这一转折,心下自然清明,他将这些坎坷视为刘瑾的小人行径,也就不难接受。

三人一同辞职,骂名是三个人背,李东阳独自留任,反而要背负汹汹物议,从这一点上来看,还是自己占便宜。

反正皇上自有成见,李东阳即便成了首辅,也难于施展抱负,只能当一个一团和气的糊裱匠和事佬,徒受困顿。

气氛缓和下来,不再凝重,却多了哀愁,刘谢二人是从自哀转成了哀怜,李东阳是有苦只能往肚里吞。

内阁值房还是有专门为阁臣服务的伙班,能入阁的基本上都是老年,甚至到了耄耆残年,又得经常加班加点,没有良好的后勤就等着吹唢呐吧。

李东阳掏钱,很快就置办好了一席上好的菜肴,又拿来了阁中珍藏的御酒,凑成了这顿践行宴。

平时阁务繁忙,即便是用餐也是勿勿裹腹,食不知味,现在坐下来才发现,三人已经很久没这么聚餐了。

刘健忆了起来,轻叹道:“宾之,于乔,我们似今天这样坐而论道,好像还是七八年前的事。”

既是话别,就不可能不伤感,两杯下肚,谢迁不但闹了个满脸通红,还滴落了几滴老泪。

他又尽一杯,长叹一声:“是啊,恍如昨日,不觉经年,光阴如梭,徒叹奈何。”

谢迁一边感叹着,一边环顾四周,似乎想把眼前的一切收入眼里打包带走,终于还是忍着作罢,只能和酒而吞。

谢迁是南人,喝的是黄酒,本来就不善饮,已经有些熏熏。

刘健则越喝越健,他是河南人,辣喉的杜康才称心。

可酒入愁肠却揪心,内阁里人来人往,与李、谢二人虽有些许恩恩怨怨,却也能协力办事,现在想来,这几年反而是最顺心的时候。

然而再怎么齐心协力也不如几个待宠狂悖的太监,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实皇权本就如此,刘健又想起了三杨时的故事,便感叹道:“人说我等三人可比肩三杨,在吾看来,实不如也。”

三杨可是有明以来治政的最高成就,谢迁和李东明没有经历过那个时候,不懂,只看着刘健等他下文。

“其时王振当道,尝与三杨公言,朝廷久劳公等,公等高年,无倦乎?东杨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西杨却说吾等衰老可择后生而任。王振走后,东杨怨西杨失言,西杨曰:彼厌我等,既出此言,必在择人。与其出片纸令某人入阁,不如及时进一二贤者,同心协力,尚有可为。”

谢迁听完悔恨道:“可惜未及时推荐贤才,悔之晚矣。”

其实谢迁举荐过吴宽,还因此与刘健产生分歧,现在想来,即使吴宽在,也只能跟他们一样求去,于事无补,更何况吴宽没多久就一命呜呼,真要入了阁那就是一场白忙活,看来眼界还得往更年轻的后辈探。

于是谢迁又强调:“不仅要荐贤才,还得是年富力强的俊才方可。”

刘健向李东阳拱手:“宾之留守主持却是幸事,宾之与年青俊杰相善,望者景从,且勉之,徐徐图之,吾代先皇和列列臣工向宾之致意,辛苦了。”

这是托付,李东阳无法躲,只能生受,但他的心里却凉凉的,今日人托我,他年吾与谁?

一顿苦酒,各分东西,李东阳回到家门口才突然想起今天的旨意有些怪。

大臣致仕,都会把其后的待遇定下,如舟载车送、奉养食䘵、仆役几人,这些都是朝廷给“退休干部”的待遇,而且像阁老重臣还会遣待使送还,以示恩荣。

可今天的圣旨全没有这些,即使刘瑾是个棒槌,司礼监里萧敬、李荣等人仍在,断断没有不懂的道理,似为般失礼,很伤臣子的心。

想到这点,李东阳便唤出管家交待了一番,让管家去奔走联络朝臣,准备送行的礼仪,皇帝忘了,他得补上这个缺。

可管家还没出门,就被两人堵了回来,一个是着大红飞鱼服的锦衣卫,另一个是内待打扮的小厮,看年龄怕是不比皇上大。

来人是传谕来的,钱宁跑腿领路,苏进负责学嘴。

“西涯公,朕决定更改朝臣致仕的恩遇,致仕不离京,仍照任上俸禄供养,并拜为朝廷参议,以备咨周,使全其心尽其才,不令孤寒。此事须西涯公出面转圜,切切。”

朱厚照是从周惠畴那里得到的灵感,致仕之后,这些老骨头也很少有安于恬退的,与其放他们回地方上搞事,还不如出点钱粮留在京里呢。

但他不方便出面,便借李东阳之手来实现。

朱厚照想到不能彻底地放纵刘瑾一伙,不如将败者组合起来,还能行成一定的制约。

这些老家伙们心计谋略老辣无比,有他们在,刘瑾可得头疼好一阵,如此一来便很难肆虐了。

而且名声上也好听,老臣致仕,也不是人人都有家底的,回去瓦败灶冷,如何度日?

至于那些做官千里挣下身家的,能光明正大花的并不多,贪赎了这么多,猪养肥了,放回去让别人享用,还不如便宜了自己,宰了好过年啊!

朱厚照没有预料到的是,他这条政策一出台,引得老臣纷纷上疏致仕。

反正在台上也斗不过,不如隐身幕后出谋划策,既锻炼了年轻一辈,又安全舒适,何乐而不为。

这个发挥余热的办法好像是专门为此辈量身定做的一般,体贴无比,熨慰非常,让京中的老骨头一夜间全都活泛了起来,老树发芽,枯木逢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