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49、终难挽天倾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49、终难挽天倾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在刘健、谢迁的心目中,这一刻天已经塌了。

如果朱厚照真地追究起来,至少有上百的朝臣会被牵连,半壁江山就这么没了,怎么不是天塌呢。

双方的判断标准不一样,在朱厚照甚至是刘瑾看来,只要是能办事的人就行。

而在刘健等所谓正人君子看来,如果朝堂上站立的不是他们眼中的谦谦君子,那么这个朝堂就是腥膻不堪的,有不如无。

想一想儒家的观点: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从这一句就可以明晰所谓的士大夫的心态,只要不是君子,便不算人。

当然,刘瑾也犯了错误,他认为可以用事务官甚至宦官来替代,道德修养不重要。

结果刘瑾用的人因为没有底线也没办出什么漂亮事。

但刘瑾的视角还是不错的,有大量的官员只需要给位子给机会,也还是一样可以脱颖,能将朝堂支撑下去。

不是比好,而是比烂,因为当前的所谓众正盈朝,其效果也好不到哪去。

而朱厚照的标准却没有那么低,他已经在培养新一代的内官了,只不过时机未成熟,果子仍青涩。

既然跟朝臣翻了脸,也不可能忍住这口气,昏君不是圣人,没来由每天都反躬自省唾面自干。

但必须能镇住场面,不能让情势下滑。

所以朱厚照当着三位阁老的面,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关于今后的朝堂走势朕有章程,不会再大谈特谈道德文章,朕会将所有臣工的事务量化,加以考核,就像朕的经筵一样,完成了多少,做得好不好,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以示人。”

【叮,离经叛道,昏庸度 1】

又是白给。

谢迁对些有些轻蔑,淡淡道:“皆是事功学问,不正其位难正其事,不正其人何正其行。”

朱厚照信心满满:“对于臣工而言,得其位,尽其才,在其位,谋其政,兢兢业业,不负所托,这便是最大的德行,上不愧君父,下能对黎民。”

刘健和谢迁的脸色已经变得煞白,李东阳好一些,依旧在呢喃朱厚照所言,不断地玩味着。

过了一会,李东阳突然发问:“不求诸道德,何以为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可是经过了千百年的质验。”

朱厚照总算是认真了起来,以问作答:“何为道?百姓啼饥号寒,哺以道德文章可乎?此时给他一碗粟米饭就是最大的道德,而粟米饭何来?”

刘健从鼻孔出气,冷哼了一声:“不就是永嘉学派那一套嘛,陛下何时看了那些杂书?吴与弼,陈献章,湛若水,早就说不能让这些异端之见入朝堂,乌烟瘴气。”

朱厚照摇头:“朕不知永嘉学派,这是朕自己想出来的。”

总不成说俺来自五百年后吧,这又不是《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现场,再说咱也不姓撒。

而且跟这些老顽固能说不通,犯不着,大家的道理不一样。

你说一加一等于二,他说土豆炖牛肉味道好,风牛马不相及。

对牛弹琴了都,关键是利益点不一致,屁股坐歪了,明明是客人,却要主人听他的,实在是不知羞。

所以这些老朽还是清理掉吧,摆在那除了恶心人一点用处也没有。

倒是刘健说的湛若水值得关注,他跟王阳明互相砥砺,湛若水崇尚实学,王阳明就创立了心学,一时瑜亮。

弘治十八年进士,当前是翰林编修,在北京诶,应该把湛若水纳入麾下。

可也没法像王守仁那样让湛若水送腊肉,只能收纳为笔杆子,专门进行理论研究,就像社科院什么的。

朱厚照眼前一亮,语带感激:“还有人跟朕想的一样?听刘公所言湛若水在朝中?那朕倒是要见一见,原来士林中早有此论啊,看来是朕孤陋寡闻了,谢刘公指点。”

刘健气不打一处来,本来是相鄙视一下实学派的,结果没想到反而帮了对方,看朱厚照那副心切的样子,刘健像吞了苍蝇一样恶心。

朱厚照却是豁然开朗,他本来还担心搞改革没有人手寸步难行,没想到本来就有这么一派人物。

如果将这些人宠络住,哪里还怕那些朝臣撂挑子。

李东阳倒是没有那么大的学术偏见,还给朱厚照提了建议:“怕是不好办,实学派比臣等更加嫉恶如仇,内官现在正得意,老臣不认为他们会为皇上所用。”

朱厚照乐了,笑得咧嘴,原来还是一派啊,那就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论群的。

于是朱厚照又向李东阳追询:“哦,李公也知道他们?”

李东阳老实人,有一说一:“湛若水就馆后任翰林编修,跟随老臣一起修撰孝庙实录,时有往来。”

可他说着便轻轻摇头:“实学最是严谨,眼里揉不得沙子,陛下切不可轻佻。”

这是严重不看好的意思,不过李东阳想到最近王守仁被朱厚照点化的传闻,又有些不确定。

以李东阳的性子,断断不会因人废事,想到王守仁李东阳又补了一句:“听闻圣上最近治学颇有建树,伯安小友大受启发,或许陛下能与湛元明有所补益也不定。”

说完李东阳便呆坐出神,似乎又陷进了学术问题中。

这个举动害得谢迁对李东阳怒目而向,还有没有立场?今天的目的是来说服皇上,可不是来给对手送大礼的。

不仅瞪了,谢迁还重重地咳了两声。

李东阳被惊到回神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资敌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只得又闭上嘴巴,老老实实地生自己的闷气。

但他还是认为应该对事不对人,只要是能为了朝堂好,不应该将个人好恶门户之见放在前面。

所以李东阳稍后还是小声小气地嘀咕了一句:“王伯安跟湛若水交好,无话不谈。”

哈哈,闹了半天,转了几个弯,原来还有这层关系在,那不是手到擒来?

朱厚照眉眼笑弯了,冲着李东阳点头致意,如果内阁倒台,他会留下李东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