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38、王伯安,皇上喊你送腊肉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38、王伯安,皇上喊你送腊肉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在朝臣里物色人选最合适,别看那些士大夫嘴里看不起没卵子的阉人,朝廷也有相关的律令禁止外朝与内待勾连,可包括阁老在内的文臣都乐于到内书堂讲课,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可以名正言顺影响内宫的机会。

但这事到了王守仁这里就出了问题,因为王守仁有一个老古板爹。

礼部待郎王华是理学大家,虽然王守仁创出了一套心学理论,可他爹并不吃这一套。

父子俩的学术思想南辕北辙格格不入,王华还是个典型的道学先生,于《礼记》学到了骨髓里。

当朱厚照的中旨送到王家时,王华不让王守仁奉召。

理由很简单:“陛下出中旨让伯安入内书堂讲学,臣心甚是感激,可伯安是兵部的武选司主事,不是翰林官,没有资格去内书堂讲经,朝中辇辇诸公文华鼎盛,自可咨周圣道,还轮不到伯安。”

这份大明版的十动然拒让朱厚照郁闷了,王华是王守仁的爹,他当然有资格替王守仁做主,按照礼部待郎的身份,王华这么说也没得挑。

其实就是不希望王守仁以幸进的方式获得君王的重用,这样在士林看来名不正言不顺。

该怎么办呢?

明朝还真有这样的规矩,非翰林不得讲学,尤其是在官方的学术机构,没有翰林出身是会被轰下台的。

王守仁虽然厉害,可他不是翰林啊,连庶吉士都没有选上,没坐过馆就直接任了流官,王华的理由还真的很充分。

如果王守仁接受了朱厚照的任命出入宫禁,就会变成了像钱宁那样的幸进小人,失掉了一个文臣士大夫的体面。

这也是心学很长一段时间在野不入朝的原因,所谓的不是正统,后来还被张居正禁过,心学变成了明朝的歪理邪学。

办法就只剩下让心学入统。

可就身段和身位来说,王阳明现在还是弟中弟,如何让心学入统?

这时朱厚照想起叩阙时王守仁说过的话:“日后但有所得,皆拜皇上所赐。”

这一点可以利用啊,这就是一种没有言明的师承关系。

让王守仁承认自己做老师!

也说得过去,天子门生嘛,所有的进士都是皇上的学生。

天子门生语出南宋岳珂,岳飞之孙,最初是指殿试第一名,但进士是天子门生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还是从明朝开始。

北宋改革科举,为了防止唐代牛李党争那样的弊端,禁止考生攀附座师,第一次出现了殿试并形成固定制度,由皇帝出题,但那时皇帝不参与改卷,只点状元。

元代无殿试,到了明代,皇帝御笔亲点,也就是皇帝变成了名义上的殿试主考官,从座师的说法上看,进士就都是天子门生了。

可这么算王守仁的殿试座师是孝宗啊。

所以还要再做点事情,让王守仁自己承认朱厚照对他进行学术指点,明确了这一点,用师承关系来说事就不能说是幸进。

朱厚照又乐了,感情还有强行收徒一说。

但从礼法上说得通,如此可以破开王华的防守。

朱厚照马上敕书王华府上:“让王伯安进宫来交束脩,不然以后王伯安的学说不能见于文字,有违师道。”

【叮,霸凌臣子,祸乱学道,离间人伦,昏庸度 3】

这样看来升级也不算慢。

王华看到朱厚照的敕书一开始是很蒙的,但他发现皇上的要求还真的没毛病,王守仁说过的话王华还记得,没法不认帐。

朱厚照当天就吃上了王守仁由特殊通道送上来的腊肉,两个字——真香。

认了师承,有事弟子服其劳,虚假的讲师以照抄讲义圣旨服人,累!真正的昏君自创一门一代学阀,强。

王守仁痛并快乐着,过上了给太监当老师的日子,开自干之先河。

朱厚照还让人大肆宣扬这段佳话,还意外因为坏人名声收获了一点昏庸度。

一时间朝野震动,老王家怎么就摊上了这样的福份呢?!

这个弟子不白收,朱厚照也抄了教育心理学给心学补缺,全被朱厚照填鸭进了王守仁脑子里。

取之于王守仁,用之于王守仁。

于是王华又忧心了一段日子,因为儿子的眼神是直的,连吃饭时都这样,米粒时常扒拉不进嘴,全喂了胸前的衣服,魔怔了。

直到有一天王守仁吃着味同嚼蜡的香米饭,突然间放下了碗筷一拍桌子,差点吓坏了一家人。

但王守仁好像头上带光环了:“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原来是这么个道理,不是圣道不好,而是没讲清楚,所以老百姓听不懂,有教无类不仅指什么人都教,还有要将圣人之道化成俚俗之语,让任何人都可以致圣,我明白了,吾师太厉害了。”

王华也想拍桌子给王守仁一巴掌,可听着儿子的呢喃王华也大受震憾,不知不觉就被带上了。

“吾师是指?”

王守仁理所当然:“皇上啊,吾皇可为万世师表,发前人所未发,及前人所未及,致圣矣。”

此时王守仁的眼神已经恢复清明,他炯炯的瞪着王华,此人竟然质疑老师的至理,实在是不可理谕。

可他马上又想到了有教无类,也许是还没能明析,于是王守仁又收起了神光,将桌上的碗往前一推。

“经书上的道理是精神粮食,其作用是为了让人吃饱,而不在于烹煮的办法,北人喜麦面,南人爱米粮,只要能让人裹腹,用何种烹饪手段都可以。”

见王华迟愣,王守仁又再追询:“能明白吗?不明白吾再浅显一些。”

王华摇头,不是他不明白,他是不明白皇上怎么能发阐这等道理,同时他也在犹豫要不要巴掌侍候。

也就一愣神的功夫,王守仁便哈哈大笑出门去,还一路长啸,那啸声,声振数里,就连三里外的李东阳府上都听闻了。

肠胃不好的李东阳刚刚放下碗筷,压下一阵阵上涌的胀气,猛然间听到啸声,顿生迷惑:“谁开悟了?啸声正气盈足,直上九霄,似有圣贤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