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364、如何开脑窍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364、如何开脑窍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林庭㭿有些冤,可又不全无辜,谁让他看不明白如此简单的伎俩。

林瀚有了倚老卖老的机会:“看,为父说你误会了陛下,你还不认,明白了吧?”

林庭㭿觉得碗里的清粥喝不下去,一口气卡在喉咙里,不是您老先干的么?

林瀚还不放过,不断地吐出什么“君子慎独”,什么“卑以自牧”之类,带着马一龙也来凑热闹,问这问哪,让早餐的气氛都活泛了许多。

朱厚照呼噜噜吃得香甜,说是清粥就是清粥,可味道不差,用淮山粉煮出来的糊粥,放足了调味料,一点都不耽误。

听闻林家父子叨叨,他也想起来得为自家祖宗积点德。

朱厚照碗一倾筷子一扒拉就清了底,放下来交待林庭㭿:“利瞻,开衙后出布告,向各县散发,就说太祖留下嘱托,苏州军民若百年不反,念在改过自新的份上,改征淮山为税赋,淮山出自凤阳,种淮山就当向太祖上贡认错了。”

这样苏州人也可以将憋在心里的这口郁气呼出去。

为什么要为朱元璋脸上贴金?防止那些官绅冒领功劳。

他们总不成说改税赋是他们促成的吧,除非通阴阳,能去阴间向朱元璋请命。

如果说这条政策是朱厚照下的又不同,百姓接触不到朝皇帝,还不是官绅们说什么是什么。

谢家陆家一伙其实就是利用信息差鼓动苏州的民怨达成了他们的谋算。

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百姓们看不到朝廷的邸报,征税赋的权柄又被捏在士绅手中,被人拿了短,当然听人话。

想要破除这个困境,得将这股民怨泄掉,那官民冲突就去了大半。

但这样只能解决一时之急,不能久远。

根子是政令不达,也与当前皇权不下乡的做法有关,三老乡治,话柄长在士绅的嘴里。

争取一部分士绅能解决一些问题,想彻底根治还得从舆论着手。

朱厚照得把喉舌抢回来,抓在自己手里。

但那种印一报纸解决问题的想法要不得,因为百姓不识字,就算新闻报纸弄出来了也看不懂,还是由掌握知识的士绅解读,嘴不歪才见鬼。

所以朱厚照又有事可以发派了:“利瞻,尝够了被隔绝的滋味了吗?”

林庭㭿是彻底无法下咽了,最后一口粥堵在嗓子眼里,明明是稀的,却干巴得慌。

为免失仪,强行地咽下,清了清嗓子,林庭㭿才出声,却也像哭腔。

“陛下,臣体会太深了,却苦于分身乏术束手无策。”

没办法呀,那就好,朱厚照丢给唐伯虎一个眼色:“朕有办法开民智通脑窍,但须在苏州试行,或许会引来非议。”

不等儿子回应,林瀚就抢了先:“皇上且放心,要不是皇上搭救他这个知府都当不下去,给他一万个胆他也不敢不答应,若是执行不利,老夫自会教训于他。”

得,太上知府发话,林庭㭿有嘴也不敢说不。

唐伯虎也不敢让朱厚照来说,赶忙接上话:“林大人,此事不须官府施行,却需官府开一只眼闭一只眼。”

林庭㭿还想斟酌一下,太上知府又发话了:“想什么想,你本来就瞎了一只眼,连走私海贸都干了,还差这个。”

嘴里苦,林庭㭿没法说,只得点头认了。

唐伯虎也没让他真为难,说得仔细:“林大人的苦楚在于官府令策无法下达民间,让官府来做这件事人手不够,也做不好,伯虎这里有一策。”

停住了,不是例行的卖关子,只是唐伯虎口干而已。

林庭㭿却说出了“伯虎兄请,利瞻愿闻其详”。

林瀚还抢戏:“这就对了嘛,说起来要不是梁储坏事,你们本来应是一科同年,合该亲近,梁储那小子,还有李杰,当年老夫就瞧不上他们……”

唐伯虎忙续上,不敢再给林瀚絮叨了:“不敢!可在士子中集社,定期印发一本时令册解读政令,也允许士子投稿发阐,取其优者登录,社中学子负责向民间宣讲官府政令,如此则上下通畅,再也不虞从中作梗。”

“这不就是把邸报开放一部分出来,再结个民间的社子传扬嘛,老夫看可行。”

林瀚是老官僚,门清。

这是朱厚照跟唐伯虎商议过的事情,无锡的印社除了印书,还可以承载这项功能。

出旬刊,通过旬刊来拉人头,当然也利用这个办法组建信息网,天玄卫就有了用武之地。

反正这年头的读书人也爱发议论,莫谈国事是不可能的。

与其让他们在乡里当书呆子,不如引导一下,给他们一个组织,这样不但能拉拢一批思想开明的读书人,还能给士绅下眼药。

有知识有文化的童生秀才是一块阵地,不去占就被士绅占了去。

总会有一些骨头硬的读书人跟士绅谈不到一块,而这部分人培养好了就是预备役官员,也能成长为干才。

朱厚照可以出来总结一下了,直接定了调:“集社就称日月社,这本时令册就叫《千百度》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朝廷无法与人间烟火对接,曲高和寡,补上这一节,也能聪明耳目。”

【叮,君臣离心,昏庸度 10】

还有一截没说,朱厚照打算发钱发钱推广日月社,以就稿费的形式,进一步可以用民情反馈的办法。

这样日月社就成了一个遍布大明的新闻机构,能及时地传播朱厚照的意图。

这些社员,虽然不是记者,却也发挥着记者的功能。

有他们在,开民智上传下达就变成轻松了不少。

不说林瀚也猜出来了,还大嘴巴往外喷:“稿子的润笔还能贴补学业,好,很好,如此能一清士林之风,免得那些铜臭味沾染了进来。”

咂摸完了,林瀚的老毛病又犯了:“陛下,此事大善,为什么不由朝廷出面来办呢?”

唐伯虎想糊弄过去,迭声道:“日月堂也在陛下的掌握之下,皇家与朝廷是一样的。”

朱厚照却没那么多顾忌,而是直接点明:“林参议,不好听的话官员们愿意往上递稿子吗?”

林瀚:“……”。

还是马一龙帮老爷子化解了尴尬:“林爷爷,告状不能当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