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344、家有梧桐树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344、家有梧桐树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敲定了罗循这个炮灰,在镇江就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天一亮,朱厚照就催着杨帆启航。

不是错别字,杨慎管着帆舵呢,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其实送行的时候靳贵还是提了提另一位杨某人。

本来按照历史轨迹杨一清应该称病从三边总制的位子退下来回乡休养。

奈何朱厚照将历史改得一塌糊涂,又往西北送了几条友和契机,这会杨一清不但没有心灰意冷,还在西北大干快上,火热着呢。

杨一清没回来,去他家也不方便,只有杨夫人独守空巢。

朱厚照倒是很想见识一下这位老姑子,但时过境迁,也帮不上什么忙,杨夫人已经五十多岁了,徒惹伤心。

便令人送了两份仪程去杨府,颁令嘉奖了事。

为什么是两份?因为朱厚照觉得杨一清的姐姐也值得敬佩。

杨家祖籍云南,父亲杨景任广东化州知州时杨一清出生,杨景致仕后到湖广巴陵闲居。

这是杨景前一任妻子刘氏的家乡,此时刘氏已经亡故,刘氏所生长女也已出嫁,杨一清是杨景继室张氏所生,看来杨景还挺长情。

在巴陵时杨一清脱颖而出,十岁被召为翰林秀才,破天荒。

也争气,十四岁就考中乡试,还是解元。

可杨景却在此时病死了,杨一清无力归葬老父,便只得投奔异母姐姐,将父亲葬于镇江,杨一清也在镇江定居下来。

不管从亲情还是从孝道的角度,杨一清的姐姐都值得表彰,在这个年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

而且这样的扶弟魔很健康,跟张太后那种不一样。

朱厚照又回望了一眼京岘山,由衷感叹:“这里风水确实是好啊,能埋好人。”

飘萍一世的杨一清最终也选择埋骨此处,说明丹徒给他归宿感,念念不忘。

徐经还特别应景地鸣和:“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此处人杰地灵,民情和睦,便是梧桐树。”

倒也恰当,朱厚照上船不理,才几岁,远不到找埋骨之所的时候。

徐经也是夸他的家乡吧,梧塍就在前面,也是桐乡,变着法子勾朱厚照的兴味呢。

过常州,船便由京杭运河钻进了江南水乡无所不在的水网,七拐八弯九绕,花了一天一夜才抵达梧塍。

倒也不算慢,这些支流运河的水量挺足,水流也挺快,是杨慎的风帆跟不上,河道窄了些,没施展空间。

后来是王廷相造的人力桨轮立了功.

露了脸,王廷相赞叹不绝:“都说江南水力丰足,果然名不虚传,如此水乡,若果用上水力器械,那真是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其力伟哉。”

杨慎不顺眼了,摆小师兄的架子:“做到再说吧,还不知道成不成呢。”

成的,徐家的织纺就在河边,水流还特别大,是流往张家港的主运河,与无锡望虞河一直承揽了张家港的物资集散。

张家港后来能成港,不仅仅因为长江,还因为水网将苏锡常地面上的货物汇集于一处。

眼下可见一斑,密密麻麻的乌蓬船齐集在梧塍的码头上,送来丝麻瓜果米粮,拉走丝绸绫罗缎布,好一派兴盛之景。

到老巢了,徐经往船头一站,呼喝一声,哗啦啦,那些小船忙不迭的往旁边让,没一会就清出了一条水道,夹道相迎。

码头上的徐家工人也高声喧哗,接力似地往回传讯:“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

徐经好不得意,向着众人指点介绍梧塍的诸般种种,比如藏书破万卷的万卷楼,比如鳞次栉比绵延过一里的工坊。

只有唐伯虎有些别扭,不断地向后面让,神情忐忑。

朱厚照看见了,几步上前扯住了他:“总要面对的,也算是个好结局,跟在朕身后。”

如果没有朱厚照的穿越,怕此刻回来的是一具棺椁吧,码头上也应该是一体缟素,都那么圆满了,还躲什么躲。

薛老夫人和杨夫人也被家人簇拥着迎了出来,老夫人远远看见徐经,还怆呼一声“经儿”,顿作滂沱。

徐经去年初离家,想着改朝换代,也许有平反的机会,便扔下一家老小上京活动了,到此刻已经近两年。

其间还传回音迅,让徐家上下一路心惊胆颤,什么在京卧病,什么被皇上简拔,有好有坏,但听在老夫人耳中不啻于雷霆。

徐经的父亲死得早,二十七岁就弃世,薛老夫人撑起徐家,后来徐经的老婆杨氏又接了力。

所以徐经基本上都不怎么管家业,全是由着老母发妻操持,当然也就无法体会其中艰辛。

不过孝心还有,见着老母,徐经咚一声跳上搭板,两步冲上了岸,一路朝薛老夫人跑去。

朱厚照也拉着唐伯虎跟上。

唐伯虎脚底还有些抗拒,用力撑,被朱厚照一揪一提,就像拎石锁一般拖着走。

徐经已经在给薛老夫人行礼了,朱厚照一把将唐伯虎掼在地上,口称“跪下”,另一边脚一尖踹在徐经的后腚,也让徐经行了个大礼。

然后朱厚照才好整以暇向薛老夫人施然一礼:“拜见老夫人,老孺人辛苦了。”

没完,又向杨夫人行礼:“杨夫人有礼了。”

一老一少两夫人吓了一跳,徐经也总算回过神来,急忙提醒:“是陛下。”

这就更要命,薛老夫人刚想下跪行礼,却被朱厚照一把扶住:“老夫人不必多礼,朕这一礼,谢的是老夫人为国育才,敬的是杨夫人持家有道。”

然后他一侧身:“伯虎,向老夫人行礼,向杨夫人致意。”

这一回唐伯虎没犹豫,恭恭敬敬地向薛老夫人磕了头,他跟徐经是拜把子兄弟,当以母事之。

起身后也向杨氏肃然作揖:“累嫂夫人担忧,伯虎罪过。”

“好啦,这下就没事啦!”

朱厚照拍拍手,点指旁边的三个少年,最大的可能十二三,最小那个还是鼻泣包。

“还不快向为师跪拜行礼!”

徐经还蒙,杨氏却心灵手快,啪啪啪三下拍下三个儿子的屁股瓣上,扫倒了三个少年:“快,还不快向师父磕头。”

不愧是将徐家推向兴盛又能挽住颓势的角色,天降福缘接得住,不枉朱厚照苦心积虑树立起这颗梧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