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308、宗伯入贼窝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308、宗伯入贼窝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发现不会打起来,朱厚照赶紧撤,他还有一个坑得填,跟唐伯虎一伙约好了上课,今天开讲。

朱厚照可不是单刀赴会,为了防文艺社众人的乱拳,他带了位老师傅,刘忠被拉着一起讲学。

不怕被轰出来?那是刘忠的事,朱厚照只负责给南京大宗伯找一个讲台。

还好今天去的只是一群文贼的窝点,又没有赵鐩这样打算动刀动枪的暴力分子,所以大体上刘忠还是安全的。

为了今天的讲学,朱厚照让刘忠提前几天备了课。

就是总结历来儒家经典里有争议的观点,把正反两方的说法铺陈出来,至于哪一边是对的,朱厚照在下面坐着呢,该怎么理解,懂的都懂。

朱厚照很久以来就想正本清源,只不过这事一直都不好大张旗鼓地干,只能日月堂内部偷偷模模地讨论,总结出一本《思想启蒙》。

现在到了南京,终于可以放手施为了。

也不能自己干,那多累啊,朕是昏君、朕是昏君、朕是昏君,重要的事讲三遍,剩下的是手下的事情。

反正南京礼部尚书也没有什么真正可以忙的活,与其整天地考究那些古礼,还不如做做思想集合呢。

还让王鏊过了目,因为没有指明对错观点,王师傅不能反驳,想用朱砂红墨划掉都不行,只能没好气地瞪一瞪朱厚照和刘忠。

尤其是看刘忠的时候,王阁老眼里带着同情,跟着皇上作吧,小心头都被骂臭。

以刘忠的情商哪能看出这么高端的东西,刘忠还以为王鏊气他不务正业呢,别了一眼朱厚照,摊摊手,没辙。

上一次在北京小经筵时刘忠站了朱厚照,暴露了自己的学术功底,朱厚照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替身傀儡,便让刘忠做一做讲义总结。

刘忠人老实,朱厚照怎么交待他就怎么干,哪里知道反抗是什么东西,这才刚刚又升了官,不得报效?

没零零七就不错了,加加班写写讲义,这不是翰林大学士该干的事吗?

刘忠就接任王鏊的翰林大学士衔,朱厚照的理论秘书长,应份啊!

于是当刘忠懵察察地跟着朱厚照来到文艺社的据点时,双方都懵。

何景明、康海、边贡、王九思等一伙当然知道刘忠,也知道刘忠刚刚当上了南京礼部尚书,这是打上门来了?

并没有,刘大宗伯开篇明义:“今天咱们就切磋一下儒家经典里含混不清的义理,以前在翰林院这些还不能讲,难得有这么个机会,咱们畅所欲言。”

一群人全盯上了坐在一旁笑眯眯的朱厚照,心里暗叹,皇上还真是能人所不能,怎么把刘夫子都策反了。

以前在翰林院刘忠还真是这些人的夫子,出了名的老古板。

既然老古板都开化了,那“学生们”当然不会落后,也此起彼伏点“菜”,向刘忠提出请教。

见大伙的情绪高昂跃跃欲试,刘忠还挺高兴,以前在翰林院讲学可没见过学生这么激动,看来皇上对于治学还真有一套,刘忠嗨了。

于是讲着讲着刘忠就不着边际了,旁征博引,大加挞伐,以前不敢说不好说的全放了炮。

甚至连一向为明儒忌讳的《孟子》也讲了,朱厚照给刘忠提了个“民贵君轻”的头。

得,不用朱厚照表明观点了,刘夫子主动站队,将朝廷刊印时删除的章节也都讲了。

明代《孟子》的官方刊印版本删除了近半,要都讲出来,那全是不忍卒闻之言,像什么“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之类的话不要太多。

坐下面的学生们嘴巴能放鹅蛋,原来浓眉大眼的刘夫子也是反贼!

没进过翰林院的唐伯虎、祝枝山等人吓坏了,知道朱厚照思想激进,却没想到激进到这样的程度,就差喊一句“打倒孔家店”然后众人齐齐举臂呼应了。

还能这么玩?

有更出格的,康海就拿出了《水浒》手抄本举手发问:“夫子所讲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学生有所得,然未有精进。”

刘忠干脆:“且讲来!”

康海噌一下蹿起:“独夫民贼天下共诛之,独夫的判断标准什么,由谁判断?”

刘忠玩这个玩得溜,不假思索:“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独夫当为国人断之。”

这里说的是伤害仁义之人是为贼残,贼残即为独夫,谁是独夫由国人判断。

何景明也出头了:“何为仁义,谁是国人?”

依然难不倒刘忠,张口就来:“有恒产者有恒心,有恒产者当为国人。至于仁义,臣以为陛下仁至义尽矣。”

想不到刘忠还拍了个马屁,朱厚照笑眯眯。

康海跟上,举起了《水浒传》:“然水泊梁山好汉尚为国人乎?”

刘忠玩脱了,无言以对。

是朱厚照指使的,经典之中对国人有曲解,一般认为国人是一国之人或国中各色人等,但其实这里面有区划。

真实意义上,国人指的是士绅阶层,以商周则为封建小领主,只有这些受封之人才能代表民意。

可孟子自己在论证这一点时就有不足,他也提到过:“使有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意思是指粮食像水火一样易得,又哪里需要担心国民不仁义。

这里是孟子的寄望,封领可以细化到底层,人人皆有封地,实现“仓廪足而知荣辱”。

于是国人的观念就被推而广之,泛指到所有的国中之人。

朱厚照终于可以站出来了:“凡国中出生,未叛于国,皆为国人,这是朕的理解,水泊梁山的好汉如果于国有利、耕地有出、不残民害众者当是国人。”

完了,绕不回去了,图穷匕现。

朱厚照偷换了概念,将士绅阶层替换成了老百姓,既然百姓都是国人,那么他们就能论断谁是独夫。

“梁惠王中有一段讲国君进贤,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

【叮,推倒法礼,昏庸度 10】

鸦雀无声,刘忠觉得脚有些软,完了,进了贼窝,可贼头子是皇上,他算是协从,这个局面怎么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