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21、搞个戏班子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21、搞个戏班子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终于在司礼监掌印了,这可是大权独揽的节奏,太监这份事业的顶点。

但刘瑾也知道小皇帝的事情绝对不能办砸,如果这发当头炮没打响,别说揽权了,手里的这些也会失去。

刘瑾的权柄还握得不够稳,所以还有些患得患失。

而朱厚照则是故意营造这样的节奏,给刘瑾找活干,让他忙起来,没精力顾及自己。

只待钱宁将臧贤引入,那么朱厚照的计划就可以稳稳当当地执行下去。

刘瑾果然被权利蒙蔽了眼睛,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刘太监刚走上人生巅峰,当然要过一把内相的瘾。

接下来几天,刘瑾把朝臣们折腾得心慌意乱人仰马翻,一些鸡毛算皮的小细节刘太监都要跟他们吵上半个时辰,将所有的目光都吸引到经筵革新上。

大家都忙,朱厚照却闲了下来,每日里陪着三美玩乐顺带健身,耐心地等待钱宁出手。

皇上说喜欢奇人异事,钱宁猛然就想起上回他去教坊司听曲,其中一出新戏很是悦耳润目。

钱宁被BUFF加持了,能来事。

皇上钟意目眩神迷的东西,又喜欢听曲,戏剧不正合适吗,得,就是它了。

虽然入了朱厚照的耳目,可钱宁还不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哪里有太监们简在帝心来得舒爽。

他想着如果能抢住时机将皇上哄开心了,那他也能能像刘瑾、谷大用那般。

到时候就是别人给自己进献了,钱宁想来都觉得美好无比。

钱宁的行动能力很强,托东厂职事的福,很容易就打听到了编写那出新戏的人——教坊司里的乐工臧贤。

臧贤本来就是教坊司的右司乐,是正儿九经的朝廷官员,只不过因为整天跟歌妓王八打交道,名声不好听。

而臧贤的本职又是芝麻绿豆不入流的小官,位卑人贱,能得到一个东厂实职千户的看重,那真是锥子出囊——要发光啊。

一来二去,在喝了两次花酒后,臧贤就跟钱宁打得火热。

钱宁也趁机试探于他:“臧乐工,本官想向一位贵人举荐你,可是又有些迟疑,你说该怎么办才好?”

臧贤还以为钱宁说笑呢,虽然钱宁现在是东厂里的红人,可也不算是位高职尊,不然还能跟个戴着绿头巾的教坊司乐工厮混?

于是臧贤就不经意地随口问道:“哦,有多尊贵?”

钱宁气臧贤狗肉上不了台面,瞪了他一眼,抱拳向天一敬:“尊贵无边。”

臧贤傻眼了,心一虚腰一软就趴到了酒桌上,难道?莫非?也许……

他知道钱宁最进得了宫里的差事,还向他显摆过腰牌,可能真的摸到了天。

臧贤抑制住了心慌和冲动,直起身来举起酒杯信誓旦旦:“没说的,以后钱大人指东,小的绝不打西,钱大人让小的撵狗,小的绝不杀鸡。”

钱宁将信将疑地跟臧贤碰了一下酒盏,便见臧宁放下杯子,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油布包,递将过来。

不是银票,也不是什么珍宝,而是做工十分粗糙的衙门文票。

臧贤压低了声音解释道:“这是经我之手从教坊司弄出去的歌妓身契底纸,都是偷偷换了人冒名顶替。”

这些身契的留底干系可不小,因为教坊司里的歌妓大都是犯官之后大户小姐,全都入了贱籍无法脱身。

想要离开教坊司,要么被亲友营救,要么因为姿色被人看上纳妾,可都是凭偷龙转凤的手段,修改身契上的描述,换一个人来顶当。

臧贤手里的这一沓是旧身契底纸,相当于户口本,这会也没有相片,就是凭着文字描述对照。

一旦它们泄露了,轻则丢官,重则掉脑袋,还牵扯到上上下下一票人,这是一条产业链。

臧宁将要命的把柄交到钱宁手里,打算换取对方的信任,想要进献钱财他也无力,就只好将这百来斤卖给钱宁。

这就勾搭上了。

钱宁对功业急红了眼,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他也没有跟刘瑾请示,连谷大用那都没招呼,第二天就带着臧贤进了宫。

朱厚照高兴啊,佳音如期而至。

在听了臧贤咿咿呀呀的一段清唱之后,正德陛下给出了最高指示:“不错,但节奏还可以再快一些,朕示范给你听,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好嘛,带RAP的昆曲《牡丹亭》出来了,朱厚照也是照着后世改编口水歌的办法现学现卖,还跑了调,却仍然把臧贤震懵了。

老天爷,要不要这么好?皇上不但赏识自己,还是行家里手,这真真是得眷得人啊,平生所学可无憾寄托了。

臧贤感激泣零拜伏在地,奈何朱厚照给得更多:“臧卿,朕敕你为教坊司奉銮,你跟钱宁一起组个戏班子,带进宫来,这出戏咱们君臣一起排!”

皆因朱厚照想到了后世的路演大文宣,思路一下就洞开了,这是搞文艺复兴的节奏!

组个戏班子不但可以瞒天过海,还可以起到振兴戏曲推广思想理念的作用。

他可是为了知乎里那篇《明朝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背景的异同》惹恼过当历史教师的后世老爹。

比较了一下,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为了打破宗教对思想的禁锢,反观明朝,封建礼教与欧洲宗教有着异曲同功的作用。

明朝的商品经济也发展到了巅峰阶段,在东南地区制造业不但不劣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甚至还更强。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中后期是长期入超的,大量的白银通过贸易输入,而输出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工业品或原料加工产品。

唯一可惜的是资本主义没有在明朝真正萌芽,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礼教由士大夫和地主阶级掌控,而这个阶级又攫取了明朝的社会权利,资产阶级没有诞生的土壤。

条件都是现成的,甚至更好,只不过土壤被一株巨树的主根占了大部分,其它的株苗得不到足够的养分,所以无法破土发芽。

朱厚照不禁遐想联翩,如果把士大夫、地主阶级的根子挖断,那么明朝会不会有文艺复兴,会不会爆发工业革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