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191、谁来当伊尹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191、谁来当伊尹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并不是朱厚照怀疑张敷华的人品,此人是出了名的清廉,幕友就提到他被劫了道,结果匪人只从他身上搜出了七文钱。

可单单清廉不够,做坏事的清流少吗?

就像韩文一样,宁可全家吃糠咽菜也要达成他所谓的志向,韩文贪的钱有多少进了自己的腰包。

还有张缙那样的,搞出了漕运的大窟窿,他自己本人又享受了几分。

但这些人的破坏力却远远高于焦芳那样的奸臣,十个焦芳都比不上一个韩文或者一个张缙。

人呐,就不能只分好坏,不论是非。

所以朱厚照才要让张敷华知道,他心目中士大夫那一套得收起来,衡量的标准就看老百姓碗里有没有鱼汤胙肉。

都有鱼汤喝了,哪怕朱厚照顿顿鲍参翅肚也心安理得,这也算是昏君的觉悟吧。

正德陛下的这碗鱼汤可不好喝,香确实是很香,可味道也太杂了。

张敷华还找王守仁这个师侄聊了聊,核心就是陛下的深意,因为张敷华搞不明白。

可张敷华又被另一个师侄给噎到了:“至轩先生,您治的是《孟子》,怎么前时去叩阙就没有想到君权的由来呢?”

新鲜了,什么时候杨慎这样的也能在张敷华面前掉书袋了,张敷华虽然不是声名在外的经学大家,但在《孟子》的造诣上连李东阳都是拜下风的。

但张敷华还听进去了:“莫不是君权民授?”

杨慎那叫一个得意:“没错,君权天授解释不通,如果是天授,哪里用得着禅让,老天爷不会自己来吗?如果禅让是假,真如竹书所言舜放先帝而僭大宝,儒家经典连立论的基础都没有了,也只有《孟子》还能站得住,可孟子连儒家自己也是捏子鼻子删书才认的。”

“是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张敷华的反应快得很,证明他的功底不是吹的。

杨慎却摆手:“师尊说没必要去玩文字游戏计较那一两个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张敷华若有所思,杨慎则继续拆解:“师尊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君主,所有的大臣和将领都骂他是昏君,可他的国民却对他爱戴有加,万一出现这样的君主,臣子如何自处?”

张敷华断然摇头:“没有这样的君主,也不可能臣民不一。”

噗呲,杨慎笑出声来:“怎么就没有,太甲不就是了吗?师尊说你们以为将他当作太甲,自比伊尹,殊不知伊尹未必忠,太甲未必昏。”

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说辞,张敷华听了脸色很难看,但他还是强辩了:“太甲就是因为乱政而不得民心,伊尹才将其放逐桐宫,三年太甲改自新,伊尹又将其迎了回来。”

杨慎早等着了:“如果太甲不得民心,为什么被迎回来时会有国民相欢诸候咸与,如果说民心跟伊尹一致,那太甲在桐宫三年做了什么感动国民,要知道那三年他是见不到任何人的。”

说到了这一点张敷华就犹豫了,不知道怎么辩,杨慎的说辞全来源于史书,说史书笔误,可史书是儒家自己认可的,现在两者自相矛盾了,就只有一个可能,删改了改不完,漏了馅。

杨慎也持此论:“所以真相就只有一个,史书说了谎,竹书说太甲潜出桐宫,七年杀尹,这才符合臣民相与的说法,因为太甲如果连臣民都见不到,谁知道他的品行?难道伊尹还每天派人到桐宫里观察太甲的言行而召告天下?这么说我不信,大多数人也不信。”

这番话算得上掷地有声,不知不觉就刺入到张敷华心里去了,他也陷入沉思。

过了好一会,张敷华才喟叹道:“当时叩阙的固然有人心思不纯,可总也还有正人君子,难道用修敢说令尊所行悖逆?”

杨慎是挺着胸就上:“敢,已经证实了的,家父因了太后的请托,分别于叩阙和杯葛漕运改革时出头,不过师尊并没有计较,我们气学的宗旨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对君父亦然。”

张敷华彻底地被镇住了。

其实杨慎是带着任务的,朱厚照希望缓和与李东阳的冲突,因为双方没有本质上的矛盾。

只是李东阳的做法太天真了些,有着儒生特有的软弱,想把方方面面都圆过去。

可事实证明这样做不到,立论就不对,利益的冲突是无法圆场的,只有你死我活。

现在仅仅是将一部分出发点不歪的人摘出去,不存在调整方向的可能性,必须让张敷华这种做事的人明白这条底线。

所以一出京,朱厚照就掀开了盖子,将真实的意图晒了出来。

对张敷华来说确实难于立即接受,读书人有其风骨,一切都红果果的摊开,太刺眼。

他也只能徒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太清高立不住,太锐利没朋友,道理都懂,可做不到。

杨慎也学了朱厚照的白牙样:“师尊说了,不是水至清无鱼,而是水得浊了才有鱼,清水养不出鱼,因为鱼在清水里没有吃食,我等还验证过,用清水养鱼,没几天鱼就饿死了。”

道理还不一样,前者说的是实用主义,而杨慎的论调则把道理翻了过来,整个立论的基础变了,回到刚才说的君权民授上。

“君主圣不圣明,昏不昏庸,不在士林,全看国民,这才是君权民授。”

张敷华为难了:“可这样又回到了使由之。”

杨慎却鼓掌以对:“对啊,黎庶不明,所以当道者可欺之,这个当道者既可以是君主,也可以是伊尹那样的权阀,我们要做的是将道理摆明,让民心自己选。”

“开化四民,何其难也。”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一趟,咱们就是逃出桐宫一瓶一钵之南海的太甲,不过师尊说咱们的条件很好,远不是一瓶一钵,所以只会更容易,但必须心在一处放,劲往一处使。”

张敷华在剧烈地抖震,杨慎说的朱厚照想的远远比他认为的更大,已经以太甲自比了,谁是伊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