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185、老太后训孙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185、老太后训孙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都察院能这么干?还真能。

都是三法司,确实可以决狱断分。

但极少有衙门愿意这么干,都说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拆散别人的姻缘,可是天大的败德。

刘宇的考虑也没错,李良绝对值得他下注。

御使里面能干实事的并不多,李良凤毛麟角。

而且李良是个纯人,并不是出于利益干系才想悔婚,他就是因为那个奸党榜,怕自己的清名有亏才这么干。

李良还是山东济南府齐河县人,是正儿八经的北人,既合李东阳的胃口,也肯定会被刘瑾接纳,还不会恶了焦芳。

这么个从皇上到自己都需要的人才,不笼络在手难道要送给别人?

刘宇才不干那样狗屁倒灶的事。

正经毁了婚,还倒了刘健的灶,属于大部分人都高兴,只有少数人戚戚的好事。

干了!

拿着朋比榜说事,就说朝廷风宪官自当避嫌,都察院做出此等裁决还会为众人叫好。

刘宇高兴了,刘健家就像死了人,刘成学父亲、刘健儿子的墓碑要砸了重做,可不就是重新办一轮丧事嘛,规矩是一样的。

刘健的老婆刘成学的奶奶不干了,男人拋不下脸,她一个妇人可不怕,老奶奶也有老奶奶的办法,找人告状去。

还是找的老奶奶,朱厚照的老奶奶,刘健的老婆是一品命妇,跟王钟英的关系还挺好,一直有来往。

于是事情就捅到了王钟英这里。

哪怕朝堂斗得再激烈,也不影响老姐妹的感情,这个觉悟两个老太太都有。

现在却不一样了,坏了刘成学的姻缘,还动了儿子的墓碑,就是在挖刘家老太太的心头肉。

儿子己经没了不说,乖孙子不能给毁了,传出去刘成学没法做人。

所以刘家老太要求简单,合情合理会法地将此事的影响给抹平,不然她就用三尺白绫自行解决。

老太后一个懿旨就把忙得陀螺转的朱厚照给提溜了回宫。

面对着王钟英少见的怒火,朱厚照也只能:“这……”

“别这了,就是你拉下了,你自己擦吧。”老奶奶的口气不好。

这个老姐妹眼看着就没了,还剩几天哟,就不能等一等吗?

被提溜的时候一般需要拯救,翻书吧。

李良后来当上了光䘵卿,历史上他假称女儿夭折退婚,然后将女儿偷偷嫁给了一个举人,证明不是墙头草见风使舵,最后仍然穿帮,被御使张世隆弹劾退婚一事,李良辞职致仕,出自《万历野获编》,如此李良应该也没有阿附,就是能力强,当然脸皮也薄。

刘成学嘉靖五年被封了个中书舍人,他的弟弟刘望之也于同年考上了进士,排名靠后,全在刘健老故的节点,刘氏兄弟也无大出息,不见史册,应该是嘉靖为了拉拢人心立的牌坊。

这是个退婚流的题材呀,两败俱伤的结局,不容易做出好文章。

主要是刘健的孙子没有很大的本事,那个中书舍人应该就是为了表达重视,应应景。

唯一的变化就是刘宇横插了一杠子,没有如历史般那样袖手旁观,反而出面帮李良弄了个好借口。

而且李良也真的对朱厚照的胃口,实干型人才,至少不会没事也贱(谏)。

朱厚照先行咧开了嘴,以八颗牙造型给了王钟英一点阳光,安慰老奶奶因友谊小船翻覆而受伤的心。

当然锅也还是要甩:“奶奶,都是刘瑾那条贪吃狗乱咬人,您看孙儿这整前忙前跑后的,也没那心思不是。”

“你养的狗咬了人,账当然算你头上。”

好逻辑,有应对:“可孙儿就需要一条恶狗看门当户,不然什么人都打咱家的主意,如果将这条狗关起来,丢东西就不好办了。”

“可它咬到了无辜之人。”

“也谈不上无辜,刘健做下的事,有好处他们也享了。”

“问题是刘健两袖清风,我那好姐妹连副像样的头面也没有,享什么享?”

呃,朱厚照竟然无言以对,因为嘉靖朝的事现在没发生。

而且刘健也确实清明,若不是朱厚照弄出了离职不离京,还提高了退休待遇,刘健就回洛阳了,还会遇上大火,老宅都大半成了白地,刘家却能苦撑到刘瑾败亡。

刘瑾也不是不动刘健,削职为民,没了俸禄,却找不到理由再下手,因为刘健真不贪。

对了,洛阳也乱了,刘健却啥事都没有,叛军也不敢动他。

嘶,乌龟壳,下不了嘴。

王钟英见朱厚照为难,还是给出了主意:“此事的关键在于优容老臣,奶奶也问过了,那条狗也聪明,利用了人心叵测,什么话柄都没落下,与你那仙谕倒是如出一辙,这一点我那老姐妹倒是无话可说。”

朱厚照尴尬,刘瑾融汇贯通的能力太强了,他也无奈。

看来就只能提高待遇了。

然后朱厚照就想到了嘉靖的做法,顿时有了主意。

“奶奶,刘成学是不是写了一手好字?刘家是不是还有个孙子进学?”

“没错!”王钟英满意了,有了笑容:“看来你了解过刘家,想到了补救办法?”

嘉靖的功劳当然得抢,不抢不开心:“孙儿下旨,敕刘成学为中书舍人,前时的中书舍人孙儿贬斥了,正好补上,然后孙儿将刘健进学的孙子收入气宗门下,那刘家被打的脸面就补回来了。”

王钟英油然点头,但还有难题:“那墓碑怎么办?”

到朱厚照露齿笑了:“留着,不办,孙儿要晋升李良,让他改任在通政使,随驾巡幸,一个中书舍人,一个通政使,整天朝夕相对,也能加深了解,虽迁延些时日,误会自消。”

“都察院处呢?”

“奶奶,您都说了没落下话柄,不就退婚嘛,退了可以再结啊,到时朕御旨赐婚,两家都不能说什么,都察院能判一次,还能判一辈子?”

王钟英彻底满意了:“好,有皇帝的样子。”

“奶奶,您得将这个打算告诉刘家奶奶,千万不要再误会了。”

“行,奶奶也在老姐妹面前涨了脸,就这么办。”

还有:“照儿,不能让那三个女娃再闹了,后宫也是要管的,一味怀柔地哄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