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17、首先得逃课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17、首先得逃课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该来的还是躲不过,该死的朝会还是得上。

好在从王钟英和吴废后那里获得了指点,朱厚照不再怵跟朝臣们打交道,当成一垄大白菜就好。

其实文臣们也正是利用皇帝的这点心态抢班夺权。

宪宗口吃又爱面子,总想回避跟朝臣的争拗,孝宗则是性子绵软,奈不住求。

两父子都是慈祥性子,下不了手杀大臣,便形成了凡事朝臣们步步进逼、皇帝不断后退的惯性,让文臣手里的权力一点点地不断扩大。

到了朱厚照,朝臣们都吃惯了嘴,又怎肯放弃口中的肥肉。

所以朱厚照刚坐上皇位文臣们就到处找茬,他们想着给皇帝立好规矩,继续维持垂拱而治。

若是朝臣们一心为公也就罢了,谁愿意有事没事费那脑子整天斗来斗去,当个昏君它不香么?

可这些朝臣们的屁股坐得也不正,他们只代表士绅阶层的利益,哪管百姓死活,别说什么众正盈朝,其实也就那样。

该发的灾害照样没救,该有的流民照样像洪水一样肆虐,易子相食是肯定的,该造的反也一样不会少。

朱厚照也不可能走老路,想让他绝后、落水兼带吃错药是不可能了,嘉靖朝怕是也没有机会来。

如果他不将动摇屁股的问题理好,也没法心安理得当昏君啊。

东南的倭寇迟早免不了,而北边的小王子也不会甘于雌伏,眼下人家正雄起呢,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来踢他屁股。

想当昏君就得海清河晏,最好是天昏地暗朝政也不受影响,如此昏君才能当得平平安安长长久久。

以上是朱厚照看到排班齐整的朝臣们第一时间产生的臆想。

朝臣们见朱厚照满脸的阴睛不定心里也嘀咕,现在双方处于麻杆打狼两头怕的状态。

朱厚照是怕再捅到马蜂窝,朝臣们是怕再降下九天霹雳,带头闹事的韩文、李梦阳等人还请了病假,剩下的都在观望。

叩阙风波之后的第一个朝会,就在这样的氛围当中颤颤巍巍地进行着,双方都小心翼翼地避开对方的那道伤口。

既然朝臣们没有提诛灭八虎,朱厚照也懒得生事,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终于还是挨到了“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没有人挑事,众朝臣都依例告退。

可也不能开溜,因为朝会后是定例的经筵,逢初二、十二、廿二开讲,这也是朝会躲不掉的原因。

知经筵的英国公张懋、首辅刘健以及同知经筵事的阁臣李东阳、谢迁,值经筵的翰林院官,待班的公候和大九卿,还有替皇帝翻书划重点的编修、检讨,浩浩荡荡一大票人出了奉天殿,一路向文华殿杀去。

其实就是一大帮人盯着皇帝学习,给皇帝上一课。

朱厚照终于明白问题在哪了,老祖宗朱元璋大字不识几个,找了一批老师来,然后就被忽悠住了,将皇家学生守则的制定权拱手相让,朱家子孙的苦难来了。

士大夫可以利用手头的这个权利给皇子皇孙洗脑,习惯成自然,皇子皇孙们的思维模式固定下来,拐带成功。

经筵是士大夫手里的大杀器啊,弯的能给你掰直的,直的能给你掰弯了,总之就是用一套框架来套牢你。

在这个框架之下,士大夫可以尽情地往里面装私货,反正他们是一伙的,细微处或有分别,但大方向绝对一致。

于是繁文缛节的仪式被搬了出来,一丝一毫都精心设计过。

皇帝进文华殿时众臣得向皇帝朝拜,皇帝再向众臣谢礼,不是打砂枪,是一对一的。

终于寒喧完了,该上课了吧?

上课也不好好上,谁坐什么位置,当日的题纲是什么,连讲话都得一板一眼,要先由经筵官喝喏。

整个经筵下来,光光程序都得走上一个时辰,中间还不能出任何的纰漏,不然又是一通进谏。

然后讲课又得消耗掉一个时辰,如果碰到弄不明白的经义,皇帝要问,讲经官要答,其间还夹杂着讲经官利用讲义来劝谏皇帝,没个老半天下不来。

可不是讨论,所询所复都是在经义的框架内,全要有出处,还得现场翻到。

在这种一群人轰炸一个人的情形下,想偷懒,做梦都不行。

不人道啊,后世上课都没这么玩的,就算是老古板也放课休,能上个洗手间外带闲逛放放风什么的,但这些在大明朝的经筵里全没有。

以为这样就完了?图样图森破!

经筵结束后还得设宴,参与经筵的人还得海撮一顿,吃不完的菜和喝不完的酒可以公然打包带走,这叫广被天子恩泽。

朱厚照看着不对劲,完事了之后喊住了光禄寺卿,拿到了花销的清单一看,浑身都颤,小腹处憋住的那泡尿都显得不那么难受了。

好家伙,一次经筵的花销近万两,一年下来省着点三十万两将将打住,稍微放开一些那就奔着五十万两去了。

这叫什么?比天价课还天价。

后世的那些天价课程跟大明朝的经筵比起来就是弟中弟、孙里孙。

正德朝一年的现银的收息还不到两百万两,一年上补习班就得花掉其中的六分之一。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厚照发飙可不是为了逃课,他的理由正经着呢,不是说要减负吗?

他当即就拦下了内阁的三位辅臣,像抠动了机关枪的扳机:“刘阁老、李阁老、谢阁老,经筵的规矩必须改!”

【叮,荒政罢筵,昏庸度 1,获得昏君的基础技能包:朕长着第三只眼。别以为皇帝荒政了就想搞小动作,昏君也是有耳目的。】

皇帝气急如焚的样让三位阁老郁闷了,今天好不容易混过来了,没想到临了收尾却出了事。

刘健是内阁的主事,还是他先出面,他向朱厚照行了个礼,然后才慢条斯理地问道:“经筵是祖宗成法,历代帝王学政亲政的必要途径,怎么能说改就改呢?”

朱厚照装出一副被剜了心头肉的样子:“众臣都说国事艰难,先皇大行再加上朕大婚以及修缮皇宫才列支两百万两,就这户部的韩尚书还给朕砍了三十万两,全砍在了联的婚礼和修缮费用上,韩尚书当时说国库没钱了,不砍花销朝廷就运转不下去了,朕一辈子能结几次婚?才花三十万两,可一年的经筵就等量齐观了,此事不改,何以为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