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108、一举成功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108、一举成功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这次诸葛亮会很成功,但王琼还是要提一提长远办法。

待吴落雁心满意足地走后,王琼点出眼下的办法都是权宜之计,想要真正地强军,还是要打好基础。

“陛下,此等整军之法可用于一时,不可用于一世,欲得强军,还是应从军制入手,其一曰兵,其一曰将,兵源之法不可因循守旧,因军户颓废,然此法险阻颇多,须徐徐图之。将种之法亦需更新,勋爵泛滥而将种日稀,应当复开武举,以为引玉之措。”

朱厚照略一沉吟,转念聊起了别的:“王卿,你是北人吧?”

王琼本以为朱厚照会同意,没想到他会问一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事,但不是一点也不折扣地回答了。

“臣山西太原人士。”

然后转折又来了:“王爱卿,你既然是山西太原人,那就是北人,应该跟北人站一边呀!”

王琼一下子膝盖又弯了:“臣是陛下的人。”

朱厚照顿觉坐姿有些不适了,动了动又摇头:“不,你应该是北党的人。”

这下就说明白了,王琼理会不能,瞪大眼看了看王守仁,可王守仁对这个都快免疫了,没啥提示。

好在朱厚照也没让王守仁难做,他打开了药葫芦:“还是先平身吧,如果王爱卿不是北党的人,这武举怕是不好复。”

见朱厚照点题了,王琼才又回座。

朱厚照可不是随便乱说,这件事最终就是在李东阳的推动下成功的。

历史上王琼确实是最先提出复武举的人,可他的建议没人听,他想去兵部也没有人理他。

王琼的名声不好也是有原因呢,他也投靠了好几手人呢,而且投哪边都没有成为心腹。

先投刘瑾,再结钱宁,又联江彬,甚至还帮过衡王在青州圈占田地,那时朱厚照没子嗣,估计是王琼想买一个保险。

要说他是个奸臣嘛,他唯独不跟宁王合流,送银子也收,却将王守仁放到了宁府旁边,日夜防备。

总的来说,王琼就是一个实干能力顶天,但出身不足始终无法走上士大夫顶层的“愤青”。

可这个愤青又聪明,懂得就时取势,所以他才会到处巴结人,以便求得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也因此在动荡的朝廷里混了个安安稳稳。

但那是知见障,其实并不是王琼会做人,而是因为他的实干能力。

这家伙是明朝大臣中为数不多的不是翰林没入阁而获太师衔的文官,而其余的还大部分是建朝初期的人,那时科举还没有成为主流,还没有形成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崖高于岸,流必湍之,所以王琼无疑是士大夫里的异类,也不见容于同侪。

历史上王琼连续骂了刘健、李东阳、杨廷和,将他们鄙得一文不值,加上又不是翰林出身,能出头就怪了。

也就是李东阳为人厚道,论事不论人,王琼也是在这个时期上升最快,做成了许多功业。

这些幕友们都在第一时间给扒拉出来了,所以朱厚照才提出要他跟李东阳搞好关系。

而且朱厚照也直说了:“前时关于科举革新的举措还没有通过朝议,以朕看来刘尚书的提案很好,至少能做到南北均衡,朕以为王卿亦深受其苦,何不从旁辅助李阁老玉成此事。”

王琼这时终于露出了其愤青的本来面目,气哼哼道:“负文学之名,整日高谈阔论,却没有一件踩在地上的,灾劫饥荒一来,徒然袖手,鞑靼入寇便两股战战,能成什么事?”

说完还偏过头去,鼻孔呼着粗气,怎么看怎么就是个倔强青铜的样。

黑白小人有得乐和了。

黑:远看是条狗,见人就摇尾,其实挺孤傲,能力溢出了,将耗子逮了。

白:又一个被科举制度耽误了的人才啊,都把人玩成什么样了。

黑:但社会体制就这样,得适应,王琼也适应了,但没做对。

白:就是那种本身是王者,却去给黄金、钻石当跟班的,不自知。

黑:没办法啊,他看王者也看不惯啊。

白:就是只服系统管理员的主。

白:其实明武宗一直护着他的,包括嘉靖后来也意识到了他的才干,力排众议使用,王琼的功赏基本上都是皇帝中旨直达,朝臣是大体反对的。

黑:明明可以靠才干混饭吃,却偏偏要去当小丑。

朱厚照笑了,指着王琼不断摇头:“你啊你,正因为李阁老没有这些本事,才需要人帮忙啊,你想想,李阁老为人可有偏颇?”

王琼摇头:“那倒没有,朝中是个人都知道李阁老就是个好好先生。”

朱厚照两手一摊:“这不就成了吗?既然李阁老是这样的人,你以诚心相助,他难道不会诚心回报?”

王琼想了又想,才不情不愿:“如果陛下让吾相助于他,则臣不会藏私。”

这就对了嘛,你就当是朕给你的任务,捏着鼻子忍了。

因为朱厚照现在觉得北党太颓势了,需要有得力大员巩固一下。

而刘瑾那里本来就是个热灶,王琼去烧了也没意义,还不如保证朝政的平衡呢。

所以朱厚照一拍大腿决定了:“如此,等科举分卷宽解成功,再提出复武举之事,则水到渠成,再也不会有人从中作祟。”

【叮,妄动军制,昏庸度 1】

最近又好赚了,难道惩罚过气了?

朱厚照不放心,当场指定王守仁做监督:“伯安,出宫后你就领着德华先生去李阁老府上,你跟李阁老有交情,一定要看着他们将这出将相和唱好,否则为师拿你是问。”

王守仁欣然领命,大声应“是。”

有同声,王琼也肃立起来,抱拳受命。

这样子的王琼,怎么看都像是一员武将,他的情绪已经写在了脸上,激动莫名,李东阳已经有了蔺相如的位份了,朱厚照说将相和,就是将他比成了廉颇。

王琼什么都能来,但其最强的是兵事,也在兵事上建立了林林功业,他也将自己视为一代孙武、鬼谷子,得了这个赞誉,当然荣耀满心。

看来还是卖理念的套路得人心啊。

朱厚照也给王琼和王守仁升华了一把:“如此军改必将一举成功,朕翘首以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