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105、换副手套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105、换副手套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朱厚照指了指一旁的湛若水:“盐改,朕怕下面的人手脚不干净,需要一批人去监督,还不能在明处监督,得暗中来,你们得改头换面,以后你们就是朕的天玄卫。”

【叮,败坏盐政,昏庸度 1】

为什么要换上自己的人马?

用张氏兄弟只是权宜之计,现在连张懋和韩文都扳倒了,当然不能再用这副脏手套。

继续放纵张氏兄弟,不仅脏手,而且会被他们反咬一口。

根据韩文的供述,张氏兄弟其实搞食盐的手段也很糙,他们有一个白手套,商人谭景清。

这可真是个奇人,张氏兄弟请的盐引都挂在此人名下,不知道的怕以为谭景清才是朱厚照的亲舅舅。

韩文案发后朱厚照复查了卷宗,又让钱宁去勘察了谭景清的底细,得到的结果让朱厚照瞪目结舌。

谭景清可不止是白手套,他本来是京营里的一个军将,职衔也不低,都做到了都督佥事,现在钱宁都没升到这份上。

而且谭景清的底细在京中人尽皆知,也就是朱厚照不知道罢了。

韩文与张氏兄弟起冲突,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己,还跟张懋有关。

张氏兄弟为恶的人马,说是地痞流氓,其实全是谭景清从京营里拉出来的逃户。

张懋领后军都督府,在他眼皮子底下钻空了军营,锅给他背,好处张氏兄弟拿走,张懋不恨才怪。

而这里还牵扯到高凤,高凤的侄儿就是为谭景清办事,犯下的人命官司,被张太后抓住把柄。

深挖下去这件事还涉及到孝宗。

是孝宗坏了规矩动用京营帮老丈人张峦修坟,然后当时的营管就是谭景清。

从此谭景清就投到了张氏兄弟麾下,因为在京营里当官远没有这么好捞,喝兵血只是个小数目,帮着张家做事他可以直接拿京营的士兵出来卖。

是真卖,有价的,一个兵丁出二两银子一年,这些被卖出来的士兵就得帮着勋贵干苦活,就像牛马畜生一样。

为了这事,张懋不止一次地联合刘大夏等上疏请罢营役,可孝宗拗不过张皇后,置之不理。

所以张懋亏空的很大一部分军饷,其实应该落在谭景清这里。

这就是后来韩文和张懋挺而走险的原因,无法说服孝宗压制张氏兄弟,干脆将孝宗做掉。

不如此,他们就得拿走私食盐挣的钱来补贴了。

然后他们以为朱厚照刚上位,容易骗,就忽悠着他罢京营军官供役,那时朱厚照尚未即位,还是皇太子,他的第一份敕命就是此事。

头件事做成了,韩文趁热打铁,又上了改革盐业弊政的奏疏,这时朱厚照因为受了张太后的压力,也回过神来了。

倒是将张鹤龄名下的盐引给清退了,可又换了上谭景清的名字,而事实上就是张太后和张氏兄弟弄了个幌子,行了缓兵之计。

这才引发了叩阙,张太后也是那时改变主意,母子俩因为营役就已经顶过一回,张太后对朱厚照起了疑心,那时他还没穿呢。

桩桩件件,累累难书,到了这份上,朱厚照才捋清了来龙去脉。

感情就没啥好人了,全都有自己的算盘,朱厚照夹在中间,被他们当作人肉盾牌。

怪不得史上他要推出刘瑾这么个档箭牌呢,没有刘瑾,烦都能烦死他。

但一时半会朱厚照也不能拿张氏兄弟怎么样,虽然他跟张太后算是真正闹掰了,可毕竟没抬到明面上来。

一旦将这事挑明,别看着那些士大夫唱高调,但最终他们还是会站到张太后那边去,因为吃人的礼教就是他们弄出来的,哪怕再打脸,这块牌坊他们也得立着。

这样朱厚照依然还是孤家寡人。

现在他好像钱也有了,大权独揽,可他并没有真正地接触权力。

至少那些军队就不听他招呼,地方也还是握在朝臣手中。

所以朱厚照现在就是紫禁城里的皇帝,出了紫禁城,谁知道他是谁。

又是一个死循环,想要抓权就得有钱,连饷银都发不起,谁愿意卖命?

别看刚刚从韩文手里捞出了一笔,但想靠这一笔就把京营搞起来,那就是个笑话,历年积欠下来的深坑,百来万两银子扔进去连水花都打不起。

以为他朱厚照不想留下那五万两黄金?是不能留不敢留,京营已经这样了,可想而知九边会是个啥局面。

不向九边输血,不定哪天一觉起来小王子就到了家门口。

昏君也得讲究可持续发展不是。

理政强军都需要大量的银钱,盐改是最靠谱也最显眼的一条路,毕竟凭着盐政开中,大明曾经支撑起上百万强军。

这样既昏庸了,也不用马上死。

可是想盐改就必须有一票自己的人马盯着,不然别说改好,弄不好渣都给吞没了。

自古以来就存在这种政策是好政策,执行起来两个样的现象。

有些皇帝用太监来解决,结果全肥了太监的腰包。

王安石变法用的是一群聚拢到他旗下的所谓能臣干吏,可大多数是为了官帽子的投机分子,他们将王安石忽悠到找不着北。

至于用军队,唐朝的军镇节度使,宋朝的黄袍加身,那教训就更深了。

所以压根就不存在用哪一个阵营里的人,而是不能用立场相悖的人,还是那句话,阶级无法背叛阶级,只有不涉及利益归属的人才能办好事。

可这样的人又多半不会负责任。

现在这几个人免强可以说已经背叛了自身的阶级,而且他们没有退路了,朱厚照能放心地使用他们。

不然等待朱厚照的就是宋神宗那样的结局。

而且在了解到京营的实际状况之后,朱厚照也束手无策。

他最先的设想是揽权抓权,然后整训京营。

可现在的京营还怎么整训?完全就是一副空架子,里面啥东西也没有。

至少得有个像戚继光、俞大遒那样的强力将领才能将这个烂摊子收拾起来。

可这样的军神是种种条件相合叠加出来的,让他们来干无米之炊,他们估计也瞎的。

更何况朱厚照身边还没有这样的人。

谁说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别说军神了,能文能武还是能无中生有的圣人都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