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大权臣 > 96,针对李建的恶毒谣言

战国大权臣 96,针对李建的恶毒谣言

作者:熙檬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0:22:58 来源:笔趣阁

“大王果然英明!”

刚刚被召来的范睢在得知情况后先是狠狠的拍了一下秦王的马屁,然后才提出自己的意见。

“大王,臣觉得其实并不仅仅是燕国,大秦在邯郸之中也有着力点。”

“尤其是李建这颗棋子,若是利用得好,应该能发挥出绝佳的效果。”

秦王闻言,顿时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应候,你详细说说。”

凡事涉及到李建的话题,秦王似乎都很感兴趣。

范睢表情严肃,在秦王面前一番分析。

“大王想要灭掉韩国,最大的阻碍并非韩国本身,而是赵国。”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大王趁赵太后死去的时机拉拢燕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燕国并非决定性的力量,因为还有齐国的存在。”

“赵齐之间乃是同盟,即便大秦和赵国开战,齐国也能帮赵国看住燕国。”

“若想要确保大秦在接下来对韩、赵两国的战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就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秦王边听边点头,对范睢的分析表示认可。

“什么样才算是进一步的行动?”

范睢笑道:

“在采取行动前,得先分析一番天下诸侯。”

“魏国虽表面上和赵国同盟,但魏国内部信陵君和魏王离心离德,政坛中随时都可能爆发内讧。”

“大秦只要利用这一点,就能让魏国内部在特定的时间点生乱,无暇支援赵国。”

“至于楚国嘛,楚国早就已经被大秦打怕了,不足为惧。只要派出得力使者向楚王陈说利弊,楚国应该会选择中立旁观这场大战的结果。”

“最重要的还是赵国。赵王如今刚刚亲政,赵国内部必然是要进行一次政坛上的人事更替。”

“只要大秦能利用这次机会成功的挑拨赵国政坛的内乱,便可以让赵国力量大衰,甚至无法支援韩国,只能眼睁睁的坐看韩国被大秦吞并。”

“赵国邯郸令李建,锋芒毕露,和田单、赵括、楼昌等诸多大臣都有过龌龊,而且又具备出众才能,正是绝佳的利用对象。”

“若是能利用李建这把锋利的尖刀,除掉像田单、平原君或者是蔺相如、廉颇等人,那么大秦接下来的胜算就要大上太多了。”

秦王脸上露出了笑意。

“应候,果然还是你有主意啊。很好,那咱们就来商量商量,究竟要怎么策划这一次的行动吧。”

邯郸城。

今天对于李府来说是个大日子,每一个人都异常的高兴。

这和李建的亲事有关。

纳采(订婚)、问名(问女方名字、八字)、纳吉(男女八字卜卦)、纳征(男方下聘礼)、请期(定下结婚酒日期)、亲迎(办结婚酒接新娘),是这个时代成亲必要的六个步骤。

整个六礼的环节一般在一到三个月内完成,今日就是李建和蔺柔之间亲事正式进行到第一步“纳采”的环节。

李建满面春风,坐着马车,带着一批礼物朝蔺府而来。

其实六礼并不是每一步都需要李建亲自来做的,今日李建之所以前来,那自然是打着和佳人相会的心思。

蔺相如并不在,接待李建的是蔺柔的父亲蔺仪。

蔺仪还是很够意思的,收下礼物之后又给了李建和蔺柔一个多时辰的相会时间,随后才再度出现,将恋恋不舍的李建请到了蔺相如的书房之中。

当看到书房中还坐着廉颇的时候,李建表情不由一愣。

“大将军竟然也在,莫非是出了什么事情么?”

廉颇一听顿时就不高兴了,笑骂道:

“怎么,老夫难道是丧门星吗,出现在你面前就只能带来坏事不成?”

廉颇如今和李建之间的关系颇为亲密,大有忘年交之感,说话的时候也是颇为随便。

蔺相如笑着看这对老少拌嘴片刻,然后才对李建道:

“今早刚刚结束的廷议,对剧辛等燕国使团的处置已经出来了。”

“燕国使者剧辛和副使两人可以归国,其他人全部斩首,以慰朱阳黄泉之魂。”

“燕王虽紧急派来了第二批使者求情,但大王不为所动,要求这第二批使者立刻带着剧辛两人离开大赵境内。”

李建闻言,不由吃了一惊:

“大王下手这么狠?”

虽然桉子是李建破的,但自从当天廷议结束之后,整个桉件的卷宗和犯人就全数移交给了赵国司寇平阳君赵豹,由这位赵国最高**官来作出审判。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真正作出审判的其实还得是那位赵王。

赵王这一次的下手是非常重的,燕国使团上上下下也有近百人,除了剧辛两人之外全部斩首,换句话说就是一口气杀了**十个人。

为朱阳一条命而干掉燕国**十条命,手段不可谓不暴烈。

廉颇叹了一口气,道:

“老夫也是个打仗的人,也不是没见过杀人,但杀人哪里有这种杀法?”

“咱们这位大王啊,还是太年轻,太容易冲动。”

蔺相如看了廉颇一眼,道:

“你今日在大殿之中顶撞大王,可是让大王非常不满,下次可别这么做了。”

廉颇怒了,吹胡子瞪眼睛道:

“老夫当年为大赵建功立业的时候,这位大王还流着鼻涕在地上到处乱爬呢,老夫说他两句还不行了?”

蔺相如点头道:

“确实不行,因为他要你死的话,老夫也救不了你。”

廉颇非常不服的安静了下来。

蔺相如转头看向李建,道:

“此事你怎么看?”

李建只不过是邯郸令,并无资格参与到廷议之中,只能通过蔺相如的转述来得知这些情况。

沉吟片刻后,李建道:

“原本赵燕两国是很牢固的盟友关系,但现在看来,恐怕大赵和燕国之间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蔺相如忧心忡忡,道:

“是啊。大王亲政之后,齐国本就若即若离,好不容易才重新确立赵齐盟约。”

“如今大王又这般往死里得罪燕国,大赵将来若是和秦国开战,燕国趁机来袭,岂不是让邯郸腹背受敌?”

作为赵国中最富声望的外交家,赵惠文王时期的外交策略大多出自蔺相如之手。

在赵惠文王时期,赵国积极交好燕国和齐国,又凭借着三晋同出一源的关系拉拢住韩国和魏国,利用楚国和秦国的血海深仇让楚国也站在赵国一边。

有了其他五国的盟约和中立,赵国才能够心无旁骛,举全国之精锐在阏与之战中大破十万秦军。

如今赵惠文王去世不过一年,原先赵国诸多盟国纷纷发生变故。

魏国一度反水立秦女为后,经赵王春狩好不容易才搞定。

齐国对盟约也是再三迟疑,若非李建收买后胜也难以解决。

燕国经过朱阳桉这件事,和赵国的关系也必然是难回曾经。

赵国旧的外交体系,短短一年里近乎瓦解,而新的外交体系尚未露出端倪。

这一切无不让蔺相如极为忧心。

廉颇哼了一声,对蔺相如道:

“就你一天想着拉拢这个拉拢那个的,要老夫说啊,直接大军出征,谁不服就把谁打趴下,这才叫省事呢!”

蔺相如懒得理会廉颇,目光投向李建。

“对于接下来的外交局势,你怎么判断?”

经过了这么多事情,蔺相如已经相当看重李建的想法。

廉颇翻了好几个白眼,显然对蔺相如这种厚此薄彼的方式很是不满。

李建思考片刻,笑道:

“我并非预言家,又怎么可能知道接下来的事态如何发展呢?”

蔺相如坚持道:

“说说你的看法即可。”

李建沉吟良久,道:

“燕国这一次恐怕是不会再和我们大赵当盟友了,将来燕国可能会在大赵应对秦国的时候,悄悄在背后捅我们一刀。”

蔺相如脸色微变,道:

“你这判断是否有些武断?”

李建正色道:

“燕国只有大赵和齐国两个邻国,而且燕齐之间还有着乐毅伐齐的血海深仇。”

“之前燕国和大赵同盟,自然不需要担心齐国。”

“可如今燕国使者剧辛搞出了这档子事,那么燕国和大赵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

“为了自保,燕国一定会结好秦国、楚国等国家。”

“那么将来大赵无论和秦楚哪个国家开战,燕国都必然会站在我们的对立面。”

蔺相如听完,脸色有些暗然。

其实蔺相如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真正听到李建的判断之后,还是心中不爽。

蔺相如道:

“那你觉得,大赵接下来的外交方向应该怎么做?”

李建笑道:

“其实我觉得,这一次燕国突然作怪的背后,极有可能是得到了秦国的怂恿。”

蔺相如和廉颇吃了一惊,同时开口。

“此事还和秦国有关?”

“不可能吧?”

李建认真分析:

“燕国过去和大赵之间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突然杀掉朱阳,从情理上来说显然很不合适。”

“反过来说,若是燕国在得知太后死讯后动了歪心思,早已趁机和秦国勾搭在一块,事情就说得通了。”

“燕国和秦国勾结后,被大赵在燕国中的间谍们侦查到了情报并立刻送来邯郸,交到朱阳手中。”

“剧辛正好在策反朱阳,得知这份情报的存在后,剧辛本想要让朱阳投诚燕国,并以此来摧毁大赵在燕国内的情报网络。”

“但朱阳抵死不从,不愿意背叛平原君和大赵,剧辛唯恐走漏风声,只能对朱阳痛下杀手。”

“这样一来,朱阳之死的整个过程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两位觉得呢?”

听着李建娓娓而谈,蔺相如和廉颇脸上的震惊表情越发明显。

廉颇忍不住滴咕了一句。

“本以为这朱阳之死就是燕国人搞鬼,没想到秦国人竟然也参与其中。这个秦王怎么就那么坏呢?”

蔺相如表情凝重,道:

“秦王果然不愧是秦王,秦国应该是在得知太后去世后便已经开始暗中勾结燕国了,说不定具体的情况就是秦相范睢和剧辛在邯郸之中谈成的。”

“若是秦燕当真勾结到这个地步,将来对大赵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啊。”

李建敲着桌桉,笑道:

“其实天下诸侯局势之间的变化,也未尝就是一件坏事。”

“以大赵现在的局势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和秦国对抗。”

“只要能再击败秦国一两次,那么大赵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下霸主。”

“成为霸主之后,大赵就能像之前的秦国那样对诸侯国进行分化拉拢,再把他们各个击破,最后就能一统天下了。”

李建这番话多少有些漫不经心,但却让蔺相如和廉颇脸色同时一变。

“一统天下?”蔺相如失声道。

廉颇也是倒吸一口凉气,不敢置信的看着李建:

“小子,你是真的敢想啊。诸侯混战都已经几百近千年的时间了,如今都还剩下七大战国。”

“你居然还想着一统天下?你真是、真是……”

廉颇一时间词穷,都不知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李建。

李建看着两名老前辈的震惊,嘴角不由划过一丝笑意。

这些老人们,一辈子都没经历过大一统王朝。

在他们的意识中,压根就没有一统天下这种概念!

李建认真的说道:

“当年周平王东迁之时,天下尚有数百诸侯。”

“三家分晋时,天下还有数十诸侯。”

“如今,天下只不过七大诸侯。”

“以此类推,再过几十年,其中某家诸侯一统天下,不就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吗?”

“若真能一统天下,诸夏子民尽归一国治下,诸夏内部再无任何战争困扰,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听着李建的这番话,蔺相如和廉颇尽皆无言,陷入震惊之中。

良久,蔺相如带着几分惊叹,缓声开口。

“李建大夫,老夫一直以来都觉得你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

“但老夫万万没想到,你心中之志,竟远出老夫的意料之外。”

廉颇也是一拍大腿,笑道:

“果然不愧是年轻人,比老夫年轻的时候只知道喊打喊杀,要强上太多了。”

李建面对老前辈们的叹息,笑而不语。

三辈子。

都活了三辈子了。

这辈子,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给干成了,不能当一个穿越者之耻!

燕国王宫大殿之中,一场争吵正在进行。

燕王的怒吼声在大殿中回荡着。

“你看看你的好王兄,他不但杀了寡人使团上下九十三人,而且还把寡人的使者剧辛驱赶出了邯郸,就好像驱逐一只烦人的恶犬!”

燕王愤怒之下,直接把身旁的花瓶等器具怒砸一番。

在燕王的面前,燕后抱着一名小小的男婴,冷眼看着这一幕。

小男婴似乎被燕王砸东西的动静吓到了,张嘴哇哇的大哭了起来。

燕后不再去看燕王,低头轻轻的哄着男婴。

这一幕让燕王越发愤怒,吼道:

“寡人在问你话呢,你怎么不给寡人一个解释!”

终于,燕后缓缓抬头,一双凤目清冷的看着燕王。

“前些天大王命剧辛在邯郸之中杀人之事曝光时,大王又为何不给妾身一个解释呢?”

燕王表情顿时一滞。

那时候的燕王是做贼心虚,如今则是破罐破摔,自然行事风格不同。

燕王很快反应过来,冷冷说道:

“赵国如此侮辱寡人,寡人自然没什么好和你们这些赵国人说的。”

“寡人知道你之前总是会暗中让一些来自邯郸奇奇怪怪的人进宫来传递消息,从今往后,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你就老老实实的给寡人待在这座宫殿之中,哪里也不许去。如若不然……哼!”

燕王发出了一声极为阴沉的冷哼,随后大步离开。

燕后注视着燕王离去,良久后朱唇轻启,吐出了两个字。

“废物。”

一名宦官探头探脑,见燕王离去,这才小心翼翼的走了出来。

“启禀王后,昌国君那边又派人送来情报了。”

王后微微点头,将怀中男婴交到一旁的心腹宫女手中,一边从宦官手里接过情报,一边轻声叮嘱。

“告诉昌国君,今后再想要传递来自邯郸的情报,务必要小心再谨慎才是。”

片刻后,聚精会神阅读完情报的燕后抬起头来,俏脸上的表情若有所思,口中轻声呢喃着一个名字。

“李建……”

李建神清气爽,在邯郸令官署办公房中落座。

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再加上蔺相如等人的支持,李建基本上已经掌控住了整个邯郸令官府,让这个首都城市的官僚机构能按照自己的意见运转起来。

别忘了李建上辈子也是当过赵国相邦的人,治国理政这方面他也是老江湖了。

未几,房门被敲响,随后毛遂走进房间之中。

“大夫,城内最近突然流传起一股流言,臣觉得有必要禀报大夫。”

作为李建如今麾下最得力的手下之一,毛遂被李建委任组建一个情报系统。

这个情报系统并不属于赵国或者邯郸令官衙,而是属于李建私人所有,情报系统里的所有人都也是李氏的家臣和探子。

这也是李建吸取了上辈子的教训而来,他希望能像信陵君和平原君一样,打造一张在邯郸城乃至赵国之中无孔不入的情报网络。

这样无论是侦查情报还是预防政敌,甚至有一天谋国篡位,都能够派上用场。

有着来自吕不韦方面的财政大力支持,李建这个情报系统虽只不过短短几个月,但发展速度极快,如今已初步覆盖了整个邯郸。

毛遂递来的这份情报,便是出自这个李建命名为“鸱鸮”的情报系统。

李建看着这份情报,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在这份情报之中写明,最近这几天,邯郸城里流传着一个流言。

“楼昌并非真凶,李建才是毒杀太后嫁祸楼昌的罪魁祸首。”

“李建的目标不止如此,他还和某些赵国政坛的大人物暗中勾结,妄图废掉赵王,另立长安君为赵国新王,行当年赵成、李兑等权臣之事!”

李建深吸一口气,一股危险的感觉顿时弥漫身体。

是谁,竟放出这般恶毒流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