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大权臣 > 237,箕子朝鲜要和赵国联手

战国大权臣 237,箕子朝鲜要和赵国联手

作者:熙檬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0:22:58 来源:笔趣阁

李建闻言,不由咦了一声。

“朝鲜国来的?这倒是有意思了。”

朝鲜,指的当然不是后世那个朝鲜,而是箕子朝鲜(箕氏朝鲜)。

箕子是商纣王的王叔,在商王朝灭亡后,为躲避周王朝的追杀,箕子率领一批部众逃到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箕子朝鲜。

和同样出自商王族的宋国一样,箕子朝鲜后来称臣于周王朝,也是被周天子正式册封过的诸侯国。

箕子朝鲜和燕国过往甚密,有大量箕子朝鲜的贵族在燕国效力,包括几十年前一度篡夺燕国王位的子之。

如今燕国灭亡,箕子朝鲜又找上赵国,这让李建有些意外。

蔺相如摸着白须,道:

“朝鲜使者说了,希望能和我们大赵一起进攻齐国。”

“若事成,辽东辽西归朝鲜,其余中原之地归大赵。”

李建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些朝鲜人,胃口还挺大。”

辽东和辽西加起来,面积甚至比如今的箕子朝鲜国土还要大一些。

真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啊。

蔺相如笑道:

“你不是正好在筹划对付齐国吗?老夫想着或许这些朝鲜人能派上用场。”

李建觉得蔺相如可能有什么误解。

经济战和军事战又不是一回事!

但李建还是同意,和蔺相如、虞信一起接见这批箕子朝鲜的使者。

这些使者的穿着很有意思。

上身交领右衽短衣,金丝镶边加黑色云纹,还是窄袖口。

下身半套带褶短裙,宽腰带无带钩,鞋子的尖端还是翘起来的。

典型的商朝贵族打扮,和周王朝推崇的“华夏衣冠”颇为不同。

“在下箕平,见过两位相国,见过虞卿。”

箕平年纪大约四十来岁,脸庞方正,颌下胡须考究,看上去颇为沉稳。

这箕平的雅语说的颇为流利,带着明显的燕国口音。

李建饶有兴致的说道:

“听说你们想要和大赵一起灭亡齐国?”

箕平忙道:

“回定国君的话,我国已经和燕国在辽东激战数月,相互间不落下风。”

“若是赵国愿意和我国联手,那你我两国定能如之前灭亡燕国故事,共同瓜分齐国土地。”

李建大笑了起来。

“相互间不落下风?”

“本侯怎么听说,你们已经连续输给了匡梁好几场,若不是去年冬天来得早,匡梁都要打进平壤去了。”

箕平顿时涨红了脸。

“没有的事,定国君误会了!”

“我们那是主动撤退,战略移交……”

在李建的目光注视下,箕平的声音越来越小。

终于,箕平颓然的叹了一口气。

“定国君说的没有错,匡梁实在是太狡诈卑鄙了,我们朝鲜子弟虽英勇作战,但终究难以抵挡。”

箕平承认了现实,并将真正的战事情况全盘托出。

在齐赵灭燕战争中,箕子朝鲜也参与了进去,并一度夺取了燕国大半个辽东郡,以及辽西郡的一小部分。

在齐赵瓜分燕国之后,辽东郡划入齐国疆域之中。

齐王自然不能容忍箕子朝鲜继续占据辽东,而箕子朝鲜也并不打算就这么轻易的让出。

一场战争势在必行。

一开始,齐国过于轻视箕子朝鲜,进展并不顺利,甚至还吃了几次小亏。

齐王大怒之下,严厉训斥了前线将领,让大司马匡梁再度披挂上阵,指挥前线战事。

匡梁或许打秦国什么的不够格,但收拾个箕子朝鲜还是不在话下。

匡梁五战五胜,连续击溃箕子朝鲜主力部队。

不但收复了所有燕国土地,并乘胜攻入了箕子朝鲜境内。

若不是恰逢大雪降临导致齐军无法补给,恐怕整个箕子朝鲜都要被灭亡。

不得已之下,箕子朝鲜向齐国称臣纳贡,用大笔金钱收买了后胜,终于说服齐王退兵。

箕子朝鲜老国王箕定惊怒交加,在三月前逝世。

新王箕磐登基后,立誓要为父王报仇。

在初步稳定了局势之后,箕磐便派遣箕平前来赵国,商量灭齐事宜。

李建有些好奇的看着箕平,表情玩味。

“大赵和齐国乃是盟友,你们大王是怎么想的,居然要和大赵一起进攻齐国?”

箕平一脸坦然:

“朝鲜虽是东北小邦,但也知朝秦暮楚之典故。”

“大王让我转告定国君和诸卿,若是赵国能助朝鲜复仇,朝鲜定然世世代代为赵国藩属,永远效忠!”

李建哦了一声,挥了挥手。

“知道了,你们可以下去了。”

这句话明显惹怒了箕平身边一名年轻人,他勐的抬头,似乎想要和李建理论一番。

箕平拉了一下年轻人的手,制止了年轻人的动作。

转过身来,箕平朝着李建恭敬行礼。

“那我等就静候定国君的佳音了。”

留下一张礼单后,箕平等人离开。

蔺相如忍不住感慨道:

“没想到那位齐王看起来耽于享乐,居然在开疆拓土的事情上也不含湖。”

李建闻言,不由一笑。

“齐王如此,朝鲜王又何尝不是呢?”

说话间,李建从袖子之中拿出一幅画,在蔺相如和虞信的面前展示了一下。

蔺相如和虞信在看清这幅画之后,不由同时咦了一声。

这幅画上是一名年轻男子,头戴王冠,表情骄傲。

画的旁边还有注释。

“箕子朝鲜新王箕磐。”

最重要的是,而这位箕磐,刚刚就站在箕平的身后,就是那个想要找李建理论的人。

蔺相如哑然片刻,才道:

“这位箕磐大王,莫非是想要效彷当年武王故事?”

李建哈哈大笑。

“武王灭中山,驱林胡楼烦,岂是这连一时之怒都不能忍的箕磐能相提并论的?”

作为一个熟读各种小说,遍览历史名剧的现代人,那种他国重要人物站在李建面前却不会被认出来的桥段,绝对不会发生。

无论是秦王、齐王等国君,又或者是后胜、信陵君等重臣,他们的画像都在这三年时间里被鸱鸮以各种方式查探并秘密绘制,呈送到李建桉前。

虞信发出了询问。

“定国君,咱们要怎么处理这些朝鲜人?”

李建手指轻轻的敲了一会桌桉,笑道:

“既然这位朝鲜新王喜欢来做客,那就让他一直在邯郸做客下去吧。”

箕子朝鲜,是朝鲜半岛第一个有史可查的诸侯国。

是商朝王族后裔,是周朝天子册封的诸侯。

李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认为,这片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华夏人的地盘。

别拿箕子朝鲜不当华夏!

冬天来了。

作为相邦,后胜这段时间还是比较忙碌的。

一方面是公务,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后胜在临淄城之中的盐铺,铁匠铺陆续开张了。

作为齐国相邦,后胜有太多的渠道搞来足够廉价的食盐,然后再以比官方食盐低一点点的价格卖出去。

食盐是必需品,而价格的优势立刻就让后胜的盐铺流量爆满。

人们蜂拥而至,甚至还出现过排一两个时辰队伍只为了买一大包盐的情况。

看着账目上每天激增的数字,数着库房之中堆积如山的铜币,后胜的胖脸上笑开了花。

他甚至有些后悔,食盐这种生意,好像真的没必要和李建合伙!

“不行,到时候得和定国君谈一下,这盐铺五五分成,对我来说太亏!”

后胜心中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至于铁匠铺方面,后胜倒是没什么意见。

邯郸城旁边,就有几十座大小不一的铁矿。

赵国每年的铁产量,也位居诸侯之冠。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铁匠的平均水准自然是比其他国家要更高。

李建派出了上百名赵国铁匠来到临淄城中,一口气开了七八家冶炼厂。

众所周知,官方的生意是利润最丰厚的生意,前提是得认识人,比如说由相邦后胜亲自介绍。

在后胜的帮助下,这些冶炼厂如今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工了。

质量方面自不必说,冶炼厂的负责人拍着胸脯向后胜保证,肯定比之前齐国官府的匠人们要更强。

最重要的是利润。

经过初步盘点,如今这些盐铺和铁匠铺,已经帮助后胜收入了七百多万钱。

这才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一年下来,大几千万简直轻轻松松。

这个数字让后胜有些喘不过气。

还费劲心思收什么礼,办什么事,天天躺在家,等着这些钱哗哗的流进来,不舒服么?

“定国君,当真是我再世父……异姓兄弟也!”

后胜四十五度抬头望天,发出了极其深沉的感慨。

话音未落,一名官员就急匆匆的来到后胜面前。

“大人,这是今年冬天的灾民情况。”

每年过冬都会出现灾民,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灾民的来源有很多。

土地被贵族官员们侵占,流离失所。

家中青壮年男子参军战死,房屋土地被宗族收回强行分配给他人。

暴雨、大雪、山洪、河水冲垮了房屋,淹没了整片田地。

各种天灾**都会制造出灾民,年年如此。

唯一的区别是,有些年份的灾民多,有些年份的灾民少。

灾民们最喜欢来的就是临淄城,因为这里是齐国国都,是他们心中最后的希望。

后胜漫不经心的接过这份灾民报告,粗略的扫了一眼。

今年聚集在临淄城外的灾民大约在上万人左右,临淄城中的齐国官员们也早有准备,派出军队去维持秩序,每天也开放府库粮食给灾民们施粥。

根据统计,今年灾民冻死饿死的数量大约在十五个人……

后胜目光突然停住。

仔细的核对了好几遍,后胜有些惊讶的提高了音调。

“入冬都半个月了,冻死的数量才十五个人?”

“你确定这个数字没有写错吗?”

齐国官员忙赔笑道:

“下官怎么可能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编造数字呢?确确实实是十五个人。”

后胜脸色一沉,冷冷的说道:

“往年这个时候,死的人至少都要在两三百,你现在说只死了十五个人,难道有奇迹发生不成?”

官员欲言又止。

后胜喝道:

“说,不然我革了你的官职!”

官员叹了一口气,道:

“其实是因为李氏布厂的资助。”

后胜愣了一下。

“李氏布厂?这又是怎么回事?”

官员摊开双手,道:

“大人不如干脆直接前往灾民的营地,一看便知。”

后胜心中疑惑,于是便带着官员,坐着马车来到城外。

在路上,后胜脑海中回想着李氏布厂的情报。

这所谓的李氏布厂并非齐国本地的布店,而是李建麾下的产业。

在齐国如约开放三大行业之后,李氏布店自然也就跟着盐铺、铁匠坊一起从赵国进入齐国。

后胜并没有把李氏布店当回事。

布匹是需要人工生产的,而齐国的总人口相对比较稳定,这也就意味着每年齐国布匹的产量相对也比较稳定。

无法提升产出,自然意味着利润微薄。

后胜入股了盐铁生意,但想都没想过要入股这纺织生意,即便后胜府中也有好几家布店。

后胜心中突然有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难道,李建那个家伙,会在这方面给后胜一个意外之喜?

后胜眼珠子滴熘熘的转来转去,心中诸多想法回荡。

马车一路奔驰,车轮碾过白雪,让雪和黑色的泥土融为一体。

城外,靠着城墙角落,众多帐篷聚集,组成一座看起来极其简陋的营地。

在营地之外,一队士兵分散坐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至于营地里传出来的奇奇怪怪声音,这些士兵们大多爱答不理。

后胜下了马车,自然有官员迎上来迎接。

“见过大人!”

后胜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然后走进营地之中。

刚刚走进营地,后胜脸上就露出了极其古怪的表情。

这营地和后胜之前那些年见过的灾民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一样的破旧,散发着各种臭味。

帐篷也一如既往的漏风,灾民们的脸色也一如既往的黧黑,眼神一如既往的呆滞。

但却有一样东西,是和之前完全不同,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后胜深吸了一口气,指着距离他最近的灾民。

“这些家伙身上的衣服,究竟怎么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