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大权臣 > 232,大丰收,蔺相如震惊

战国大权臣 232,大丰收,蔺相如震惊

作者:熙檬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0:22:58 来源:笔趣阁

蔺相如坐在马车上,依然有些怀疑的盯着李建。

“定国君,这粮食问题可不是儿戏!”

李建叹了一口气:

“文信君,我做什么事情儿戏过?”

蔺相如沉默片刻,道:

“我们也可以想办法,去和齐国购买一些粮食。”

“或者,明年忍秦国一年也可。”

李建哭笑不得,干脆由蔺相如在那里自言自语。

反正马上就要到地方了。

天下学宫祭酒,来自农家的许行,前不久多了一个新头衔。

“赵国农业实验所所长”。

许行并不是很在意这些头衔,他更加在意的,是田地之中的庄稼。

收获的季节将至,许行每日里除去吃饭睡觉,基本上都在田地中度过。

这也让许行成为了所有学宫祭酒之中最为黝黑的那一个。

也不是没有学生对此表示怀疑。

“先生,咱们农家的思想之中虽然也有‘贤者与民并耕而食’,但那些高居庙堂之上的大人物可不会出现在此地啊。”

“大人物们看不到,我等这些操劳又有何意义?”

许行闻言,顿时大怒。

“农家之道,乃是以身作则,方能引领士人之风尚。”

“若天下士人尽皆下田耕作,又何愁大王和定国君他们不前来效彷呢?”

师徒两人一番争吵,引来众人侧目。

终于,那位刚刚拜在许行门下的士子冷笑一声,做出最终决定。

“我原本以为先生名满天下,必然有什么高见,能在庙堂之上为赵国效力。”

“想不到来此半年有余,先生每日除了下田耕作还是下田耕作,就连那恶臭污秽之物都肩挑手提,实在令我不齿!”

“从今往后,学生不再是农家之人,告辞!”

说完这句话,士子怒气冲冲的离去了。

许行站在田埂上,看着这名士子离去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暗然。

这名士子虽然刚刚进门,但天资聪颖悟性出众,原本被许行寄予厚望。

没想到……

许行深吸一口气,回过头来,黝黑的脸庞上已然恢复了严肃表情。

“都愣着干什么?今日开始就是收割季了,都拿好工具,随为师下田收割去吧!”

在场的几十名农家士子纷纷应是,只是气氛不免变得沉闷许多。

很快,许行带着众人来到天边。

金黄色的麦穗已经完全成熟了,将麦秆都压得有些弯曲。

许行在田边蹲了下来,伸手轻轻的触摸着眼前麦穗,仔细观察良久。

“定国君说的,确实是真的!”

许行脸上闪耀着兴奋,所有的坏心情瞬间一扫而光。

一个声音突然在许行耳边响起。

“定国君说的什么是真的?”

许行兴奋的指着麦穗,道:

“你看,往常的麦穗之中,一颗大约只能结十八到二十粒麦粒,但这一颗却整整有二十六粒麦粒!”

声音有些疑惑的道:

“不就多了六粒吗?”

许行勃然大怒,道:

“你懂什么?若是每一颗麦穗都多了六粒,那所有的麦子收割之后,就会比之前多出三成以上的产量!”

这个数字,顿时引发了旁边几人的惊讶之声。

另一个声音道:

“三成?不可能吧?”

许行傲然道:

“换做别人自然是不可能的,但老夫这片田地,自然可以。”

许行突然意识到刚刚说话的似乎并非自家徒儿,于是便转头看向说话之人。

这一看,把许行吓了一跳。

“定国君,文信君,还有几位……许行见过诸位!”

来的正是李建五人。

赵国太尉廉颇站在田边,随手扯下一颗麦穗,用大手轻轻的碾一下,将剥出来的几颗麦米丢入口中。

“味道一般啊。”

听到廉颇的评价,许行顿时就有些不高兴了。

“太尉,我们这是给平民百姓吃的麦子,味道并不重要。”

李建笑着打断了两人之间的争吵。

“好了好了,先收割吧!”

“许先生,今日本侯带着这几位前来,就是为了亲眼见证你们研究所这一年来的成果。”

许行哼了一声,自顾自的招呼着弟子们,开始收割麦子。

廉颇嘿嘿一笑,将手中剩余的麦子都丢入口中。

“脾气还挺大。定国君啊,这许行刚刚说的是真的?”

李建笑道:

“是真是假,等会便见真章。”

“许先生,先收割一亩地看看产量吧。”

许行心中憋着一股劲。

最器重的弟子弃他而去。

辛苦研究一年的成果被当年质疑。

许行恶狠狠的挥舞着手中的镰刀,疯狂收割着麦穗。

就好像,这些麦子和他有仇一般!

在旁边,许行的弟子们同样也是个个挥汗如雨,比平时都要更加卖力。

赵国最重要的五名大人物,现在就站在田埂上看着呢。

李建看了一下身边的亲卫们,一挥手。

“你们也全部下去帮忙!”

不同于插秧、施肥和照料农作物,收割这个步骤是最简单的,真正的有手就行。

呼啦啦一下子,上百名亲卫们下去。

廉颇和蔺相如几人对视一眼,同样也让身边的护卫下去帮忙。

一时间,田埂之中人头耸动,热闹非凡。

很快,一亩地就被收割完毕。

黄澄澄的麦子开始脱粒,一粒粒的从麦穗上落下,然后装载盛放,开始称重。

很快,重量就得了出来。

许行仔细核对了一番重量,眉头顿时舒展开来。

“定国君请看,这一亩的产量不多不少,正好两石!”

许行的这个数字说出来,别人倒还好,蔺相如脸上顿时露出震惊表情。

“两石?不可能!”

蔺相如直接站过来,让人再次仔细称重。

依然不多不少,还是两石。

蔺相如忍不住问许行。

“两石,竟然真有两石?”

“你这是上田?”

许行摇头道:

“是中田。”

蔺相如这下子,胡子都要吹飞了。

“中田的产量,竟然有两石?”

大将军李牧在一旁察言观色,忍不住问道:

“两石,很多吗?”

李牧从小在赵国北方长大,那里只有战马和青青草原,可没有什么田地,对产量自然缺乏概念。

蔺相如身体颤抖着,口中喃喃自语。

“两石,两石……”

突然,蔺相如抬头,大喝道:

“快,再给老夫收割一亩地,看看产量!”

在蔺相如急切的喝令下,其余人立刻又开始了收割。

蔺相如不复之前的澹定,在田埂上走来走去。

“两石,真有两石?”

李牧被蔺相如这样子弄得有些无语,忍不住看向其他人,想要得知什么情况。

李建笑了笑,做出解释。

“一般将田地分成上中下三种,以中田作为亩产的平均数。”

“而我们大赵之前多年的中田亩产平均数是一石半。”

这么一说,李牧顿时就明白了。

“所以,眼前这片田地的亩产是两石,多了整整半石!”

李牧、廉颇、虞信的脸上同时露出吃惊表情。

一亩地增产整整半石?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很快,第二亩地也收割、脱粒完毕。

又一个数字出炉。

“两石一!”

这一次的亩产量,甚至还高了一些。

蔺相如彻底震惊,拉着许行的手,都不愿意放开。

“竟然真的增产了三成以上,许行,你对大赵有大功!”

“不,你对天下人有大功!”

一石半到两石,亩产量的增长正好是三成多一点。

可别小看这三成多的产量。

假设赵国原先整个国家的产量是一千万石,那就能一口气增加三百多万石的粮食产量!

多了这三百多万石,不但能完全解决赵国的粮食问题,甚至还能让赵国对外发动一场灭国级别的战争。

这如何不让蔺相如激动莫名。

太尉廉颇和大将军李牧自然也晓得其中关节,纷纷上前,对许行大加夸奖。

“许行先生,刚刚老夫对你说话太大声,老夫道歉!”

“许行先生,李牧替大赵千万士兵感谢你!”

许行这下子成为了众人的焦点,被几名赵国重臣你一句我一句,夸得晕晕乎乎,心中的自豪感得到了极大满足。

整整半年多的时间。

没日没夜的辛苦。

各种蹲守在田埂边的研究。

今日,终于得到了最好的结果!

突然,有人冲了过来,噗通一声,跪在许行面前。

“先生,学生知错了。”

“还请先生网开一面,将学生重新收入门下!”

众人闻言不由愕然。

定睛一看,原来正是那名刚刚脱离许行门墙不久的学生。

许行忍不住道:

“你,为何会在此?”

那学生磕头如捣蒜,道:

“学生离开时,正好见到定国君几位前来,便跟着回来,目睹了此地之事。”

“学生今后一定洗心革面伺候先生,还请先生给学生一个机会!”

许行终于明白过来。

再看向这名学生,许行摇了摇头,脸上都是厌恶的神色。

“你是我最得意的学生,无论天赋、知识还是才能,都是上上之选。”

“但你心术不正,我若是立你为农家下一代领袖,便是害了农家其他人。”

“你走吧,以后也不要再回来了,农家再无你的容身之处!”

做学问,能力当然重要。

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品!

听着许行的话,这名学生瘫倒在地,绝望大哭。

两名亲卫走上前来,将这名学生毫不客气的直接带走。

大人物们还要说话,没有人有空理会这区区的农家叛徒。

许行整理了一下心情,对着面前的蔺相如道:

“不瞒文信君,这一年来我并非局限于这片田地之中。”

“按照定国君的要求,我将整个耕地,施肥,照料作物的步骤编制成册,发到了大赵几乎所有的郡县之中。”

说着,许行拿出一本册子,交给蔺相如。

“只要郡县中的劝农官们按照我的这份册子,认认真真的做了事情,纵然产量不能上到三成,至少也能保证两成的增产。”

蔺相如笑得嘴巴都合不拢。

“两成,两成也足够了!”

两成,那就是20%的增产。

要知道在后世,经济每年增长个8%左右,都是非常惊人的增速,更别提是20%!

有了这两成的增产,赵国的粮食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蔺相如看着许行,正色道:

“许先生,老夫认为,你已经完全拥有晋升卿的资格了!”

此言一出,旁观众人,尤其是许行的弟子们,顿时一阵骚动。

作为祭酒,许行如今乃是赵国中大夫。

而卿,即便是赵国下卿,那都是不折不扣的赵国重臣。

许行,竟因为种地,就能从中大夫跳过上大夫,直升下卿?

这一点,别说是赵国,就算是放眼天下,也绝对是独一无二!

蔺相如话音落下,廉颇、李牧、虞信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不封卿,不能表许先生之功!”

“必须要让全天下都知道许先生的功劳。”

“许先生,真是当世圣人也!”

三名赵国重臣的称赞,都是发自内心。

民以食为天!

粮食这种战略物资,直接关系到国家能养活多少人口,能征召多少士兵,能拥有多大的战争潜力。

粮食的增产,就是赵国国力的增加。

许行一口气为赵国提升了这么多的国力,封个卿,一点都不过分!

许行闻言,脸色也是激动得发红。

有句话说得好,“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做学问,做技术,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升官晋爵,出人头地。

今日,许行做到了!

许行压抑住内心之中的激动,正色对着面前的蔺相如开口。

“不瞒文信君,许行虽然也有一些小小的功劳,但其实一直都是受人指点。”

蔺相如闻言,顿时吃惊。

“指点?这天下,竟还有人能指点许行先生吗?”

许行,可是当代农家的领袖。

在蔺相如看来,不可能再有人比许行更懂得农业知识。

许行正色道:

“确实如此。从耕地到施肥,从照料到收割,乃至整本耕作小册的制作分发,许行其实都是被指点,照章办事罢了。”

蔺相如不敢置信的盯着许行。

“究竟是哪位绝世高人如此厉害,还请许行先生务必要为老夫引荐一番。”

“老夫愿意保举那位高人,也成为我们赵国之卿!”

许行闻言,不由笑了。

“那位高人,恐怕不需要文信君的保举了。”

说完这句话,在众目睽睽之下,许行走到李建面前,深施一礼。

“许行,多谢定国君传授知识。”

“先前许行心中还有些怀疑,今日收割,证实定国君所言不虚。”

“从今往后,农家上下,唯定国君马首是瞻,绝无二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