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公主看上我夫君之后 > 第213章、治国如洗牌

公主看上我夫君之后 第213章、治国如洗牌

作者:沪弄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4-05-24 12:12:38 来源:笔趣阁

翌日早朝,陈济来到太极殿东堂,看到了他的旧日同僚们——原齐国的文武大臣,凡是活着的,无一缺席。

交州新军的将领们,更是精神抖擞。陈亮也在其中,观其外表,完全看不出是昨日刚受了箭伤。

陈济就坐,百官朝拜。

废话不必多说,陈济很快进入正题:“江陵王请求前往封地,朕已允准。安丰侯因谋害皇子而自惭形秽,于昨日送别江陵王夫妇之后服毒自尽,朕感其知错能改,故不再追究其同族连坐之罪,仅剔除官籍,王氏族人皆放回本家。众爱卿,可有异议?”

陈亮听了,喜不自胜,第一个躬身下拜,高呼:“皇上英明!”

其他大臣也便都跟风了:“皇上英明!”

一片称颂之后,大司马尚云出列拜问:“皇上仁慈,放王氏族人还家,却不知如何处置司氏一族?”

都护韩璟也立刻附和:“启禀皇上,司氏一族本无罪,皆因被江陵王妃连累。皇上既封了江陵王,按理也应封成宗之三子司偃为王。”

“哦……可三弟年纪尚小,即便封王,也应留在京中受长姐照拂……”陈济慢悠悠地应付着,心中自忖,白夫人和韩夫人是表姐妹,司修和司偃更是亲兄弟,他当然得把司偃母子留在京中,以防白夫人和司修谋反。

尚云又谏言道:“皇上既承天命,成宗所遗妃嫔在后宫内殿住着便不合适,理应早接司蓉公主入主后宫才是。”

“尚将军所言极是,只是蓉儿近来一直病着,暂时还不便挪动。”陈济勉强笑着,依照他对司蓉的了解,现在见面,司蓉大约恨不能一剑杀了他,哪能轻易入宫受封?

陈济想了想,又道:“封司偃为河西王,待朕与蓉儿商议过后,为其选好居所,再择吉日迁出延明殿。”

尚云、韩璟默然。

“朕既受禅,自该整顿朝纲,且如今官位空缺甚多,交州旧部入京立功者也多,正宜改制。”陈济淡淡一笑,便独断地宣布了他思考一夜所做的决定:

“改置吏曹为吏部;改宗正寺为户部;改鸿胪寺为礼部;改五兵曹为兵部;改廷尉府为刑部;改太府寺为工部。此六部以吏部为首,从属于尚书省,今后不设尚书令,各部设本部尚书,直接听命于朕。”

文武大臣们无一不露出惊讶之色,因为陈济做这样的重大官制改革之前,不曾与任何人商议过。

陈冲无奈地摇头叹气,五兵曹没了,那他这个五兵尚书还算什么?

陈济完全无视百官的神态,继续说:“废除御史台,并入吏部,更名监察司;废除右尚方,并入礼部,更名尚方司;废除太仆寺,并入兵部,更名车马司;废除太弩署,并入兵部,更名武库司。卫尉府更名侍卫部。”

“西边、北边的小国都快被魏国灭得差不多了,这都护府以后还有何用?不如省了吧!”

这种轻蔑的语气,让韩璟陡然色变,废除都护府,他自然也就不算都护了。

一切还在继续。

陈济恣意表达着自己的喜好:“另外,废除大司马,朕不喜欢这个职位,因为朕的兄长做过太多年的大司马,让朕听见这三个字就不舒服。”

“但是皇上,现在的大司马是臣。您废除了大司马,臣这个武官之首今后应该站在哪里?”尚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仰头注视着陈济。

“哦……对……”陈济好似刚醒悟一样,笑眯眯望着尚云:“今后的武官之首是兵部尚书,那就任命尚将军为兵部尚书吧。”

陈冲自我克制了许久,终于忍不住了,“兵部乃五兵曹改制而来,他做兵部尚书,那么臣的位置何在?”

“说得也是。”陈济抖动着眉毛,像是思索了一会儿,“六部中虽以吏部为首,但兵部必然是职责最大、人数最多的一部,不如设左右尚书二员。尚将军算左尚书,陈冲将军就算右尚书,共同统领兵部,如何?”

陈冲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尚云则依旧平静,拱手拜道:“谢皇上恩典,臣一定和陈尚书齐心协力,不负皇上重托。”

陈济笑点点头,默默窥测着尚云的眼睛,不知此人真的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另有居心。

“尚书省各部新立,中书省、门下省也空缺极多,这何人任何职,理应由吏部裁决,可如今吏部也还未定……”陈济低着头,几根手指在宝座的扶手上来回弹动,似乎是想到哪,就说到哪,“此事就先交给丞相来办吧。”

丞相?众臣一愣。

站在这儿的人都知道,先前的齐国从不设丞相,以免丞相总揽大权,威胁君王。

“朕要在百官之上,设立左右丞相,各部主要官职有空缺时,皆由丞相暂代,朕若有离京或不便时,二丞相也可协商代朕处理政务。丞相的人选朕也已经想好了,左丞相由皇叔陈亮担任,右丞相就是原骁骑尉马达。”

此言一出,朝堂一片哗然,许多目光都投向马达。

马达本人也一脸惊愕。

众人皆知,陈亮在显宗时期曾立下赫赫战功,且又是老谯郡公陈温的左膀右臂,如今辅佐陈济做百官之首自然不会有多大争议,可是马达不过是陈济的家奴而已,朝中随便拉出来一个人都比马达有资历得多。

陈冲头一个投了反对票,“皇上三思,莫要说马达原是奴籍出身,就算是做骁骑尉,也还不足一年呀,哪有能力胜任丞相?”

紧接着,陈冲又给陈秘、陈歆、陈伟等使眼色。

陈歆和陈伟只好相继谏言,劝陈济“三思”。

面对这般劝谏,陈济很是心烦。

马达也觉得极为不妥,于是躬身拜道:“皇上,臣也以为……”

“你不许推辞!”陈济手指马达,打断了马达的谏言。

马达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陈济冷笑,目光扫过陈冲等人,淡淡道:“朕早料到你们要拿马达的出身说事儿。奴籍怎么了?难道你们不知,北魏的开国皇帝,曾经就是赵氏兄弟的家奴?

赵氏兄弟何许人也?当年齐国最掌权之臣,反叛肃宗,直接分走了齐国的半壁江山!齐国诸多权贵眼红,趁着战乱,纷纷自立为王,在齐魏之间建了诸多小国,把个大齐国分得七零八碎!

赵氏也有心征服那些昔日的同僚,可惜他没做到。但是魏氏做到了。魏氏不仅取代了赵氏,还不断开疆扩土,现在比咱们陈国还大。你们有没有人敢站在魏王面前说,魏氏乃奴籍出身,不配为君?”

陈冲无话可说,只是低着头默默叹气。

一向在朝堂中如空气般存在的太傅沈濛,这个时候却突然不小心发出了鄙夷的笑声,从嗓子眼里哼咛出一句话:“皇上这个例子举得倒很应景,赵氏也是兄弟二人,成于兄弟联手、败于兄弟反目,最后被最信任的家仆魏氏夺了权……皇上如此抬举马相,竟不怕前车之鉴。”

陈济略略抬眼,瞄了沈濛,他挺讨厌这个糟老头子,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不过仗着家财万贯被当年孟太后硬塞了个太傅的虚职,还挺把自己当回事。

先前成宗都看不上沈濛,不允许沈家人入宫,若不是因为司蓉承认这个外公,陈济想起沈家父女搬弄是非、通风报信之举,恨不能立刻把这老头儿叉出去。

但是当下,怀着对司蓉的愧疚之心,陈济还是勉强给了沈濛一个面子:“多谢外公提点,不过,朕重用马达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出于对他的信任。马达永远不会背叛朕,不仅如此,他还会很用心做好朕交待的每一件事。”

马达听着,不由得感到压力倍增。

“哦……对了,朕现在就有一件要紧事交给马相。”陈济笑盈盈,注视马达。

马达只好俯身致礼:“微臣听命。”

“朕要组建一支新兵队伍,就取名叫“飞龙军”,朕为此军主帅,马达为副帅。”陈济笑望着马达,又环视群臣,神采飞扬,“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是愿意成为朕亲兵的勇士,无论他原先是哪个府衙的兵,或是江湖侠客,都可以向马达递名帖,朕要广开大门纳贤。”

下面许多武将听了,个个面露担忧之色,愿意成为皇帝亲兵的人肯定多得是,如果都有资格入围,恐怕他们手下的兵都快要跑完了吧?

陈济又道:“另外,各部官职任命之事,众爱卿可以自荐,也可以举荐旁人,不必拘泥于过去的任职。朕会与左丞相商议,量才录用。”

陈亮领命。

下朝之时,陈冲的脸色不知有多难看,步伐极快走出太极殿。陈伟、陈歆、陈秘等都赶上来。

陈冲冷笑着,同他们三人道:“皇上扩充亲兵,必定要抽走我们手下的最精锐之师。当我们是什么人?”

陈歆也不由得长叹:“皇上大约是当将军当习惯了,把治国也看得如治军一般,上面一声令下,下边服从军令就行。”

陈伟脸上也带着不明显的怒色,低声愤懑宣泄:“当年看不惯陈熙才倒戈跟着他,如今看来,他还不如陈熙呢!”

唯有陈秘一脸笑意,劝慰道:“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说这些有什么用?咱们几个倒不如联名请命,举荐恩师为吏部尚书、或者中书令……”

“你别添乱了!”陈冲打断了陈秘,心浮气躁,“你看不出来皇上在有意压制我?这个时候举荐我,那是害我呢?”

陈秘陪笑道:“恩师教训得是,可是一山不容二虎,您与旁人怎么共同领一个兵部?”

“我……”陈冲刚又开口,一回头,发现尚云就在身后不远处。

几人遂止了言语,相视互看,不做声地离开了。

尚云望着那几个疾行的姓陈的背影,只是慢腾腾走路。

陈济离开朝堂之后则神清气爽,他也知道自己今日的言行可能过于任性,但如果做了皇帝还不能随心所欲,这辈子得憋屈到什么时候?

如例行公事一般,回到璇玑殿,陈济必得先来桃叶的居室看一看。

采苓和田乐都在,桃叶还是静静躺着。

陈济望着昏睡的桃叶,不禁有点焦虑,“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

田乐答道:“臣女不知。”

“你是大夫,你怎么能不知道呢?你爹不是说桃叶的伤并不严重吗?”陈济扭头看了田乐,明显带着些责备的语气。

田乐为难着,也不敢抬头看陈济,“回皇上,桃姑娘的伤确实不重。”

陈济更加不快,又质问:“那她怎么能昏迷这么久?”

田乐惴惴不安,她害怕她的答案让陈济生气,可她总不能不答,更不能“欺君”,“如果……如果一个人不愿意醒来,就算没有伤、没有病,她也仍然可能长久陷入昏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