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烽燧 > 第一百八十六章 调整武备辎重

崛起烽燧 第一百八十六章 调整武备辎重

作者:耕心堂一学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12:05 来源:笔趣阁

一秒记住【新】,!

对于一支军队所谓的势力和实力,可以从最表面的军队人数,武备情况去体现战力高低,但是这都没有说到根本上。

北军人数确实在大改中萎缩了不少,但是人数少了,不过是清出了一批老弱,精简下来北军的战力反倒是提高了不少。

圣人立下七军府,看似是圣人主动放权,但是实际上却是集权阳谋。

以往因为征战需要,边军虽然品阶低,但是地位高,甚至南衙十六卫也成了边军的势力范围,地方折冲府也唯边军马首是瞻,圣人的天子六军也多是边军出身,太子的东宫六率也是边军之后为主。

圣人赵玉民以往看着战事紧急的面子上,倚仗着边军,大乾国内也是一切向着边军,现在战事稍平,圣人赵玉民又怎么会让边军继续凌驾在整个国家之上。

各军需要谋求权力,圣人顺势而为,不是要权力吗,立府,开衙,权力的红利,谁不眼热。

边军看似多了四座军府,但是一同多出来的还有中军府,禁军府,厢军府,边军在大改中得了名,但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却没得到多少,反倒是舍弃的东西更多,而且将军中边镇与禁军兵权之争变成了七军相争。

这里面北军受损最为严重,折冲府只剩下关内道河东道两道,外加陇右十州,一增一减。

折冲府调整,让兵部和各军有了纷争。

南衙十六卫中各军的势力,因为一座禁军府被兵部一扫而空,兵部之前失了名,但是却得到了本该属于兵部的南衙十六卫实权。

插手的北衙六军,如今也因为中军府,圣人赵玉民兵权在握。

以往北军一直有着防范西军的责任,陇右十州的地盘,这个扩充势力的机会,苏策不要想,圣人逼着喂,但是这也让以往步调一直北军西军,生了间隙。

如今的局势是边军分崩离析,四边不再同心同德,中军府禁军府两府手握重兵。

兵部圣人有了兵权,兵部腰杆更硬了,圣人也不需要事事都抽调陵卫,一个乾州才能出多少兵,现在也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本无是禁军与边军的争斗,如今禁军一分为二,兵部握着禁军府,圣人攥着中军府,厢军府还是个空架子。但是三座军府,圣人赵玉民早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因为现在边军早已经互生间隙,四边共同进退的做法已经沦为了过去。

北军西军因为陇右十道撕破了脸,南军和东军,苏策看完兵部邸报,也知道圣人让两军不再同心,因为圣人把不受重视的大乾水师一分为三,南军东军现在的水军,被提格为水师,还有一支水师由兵部管辖负责大河大江漕运。海上交给了南军东军,现在两军虽然刚刚立府开衙,但是为了海域划分,在兵部争吵不休。

苏策要维护北军的地位,第一服药清理了北军门户。

北军征战百年,如今要想保住自己的地位,不要受制于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军队人数或者将帅不合,而是保住北军的武备辎重。

以往有战事,武备管兵部要,兵部不够,从乾州抽调,辎重找户部,户部不够,找内府供养。

现在没有战事,北军戍边的人数消减了不少,并不是苏策主动去做,而是兵部和户部给的武备辎重现在只能养这些兵。

所以苏策现在准备的第二服药就是统一武备辎重。

之前苏策已经有过实验,辅兵的辎重车就是一次很成功的尝试。

但是这也只是尝试。

不说别的,兵部虽然定下的武器的制式,但是因为产地工匠的不同,军中的武备也只是风格相似,但是却是一人一个样子。

就拿最普通的府兵为例,甲胃和武器都是自己出资,折冲府制作,甲胃做好了存在折冲府的武库中,即便是再有钱,也不能私自制甲,这就造成了不同折冲府的府兵身上的甲胃虽然样式一致,但是甲片的厚度却大有不同,折冲府因为属地的富庶程度不同,府兵给予的制甲钱不同,同一形制下的甲胃,重量可以差出来五斤。

再加上很多甲胃都是父传子,子传孙,兵部百年间的甲胃形制也有过不下十次调整,这就让军中的甲胃虽然保持着风格相似,但是实则一人一甲。

说完了甲胃,还有武器,以一个新晋府兵为例,兵部规定是一杆长枪,一把弓,两壶箭,两把横刀,一面盾牌,但是实际上这些只是最基础的武备,所以到了戍卫的地方,还需要武库给这些府兵增配武器。

增配的武器从哪里来?

兵部给的或者战场缴获。

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武器还会因为时间和作战损耗,这些损耗还是得武库去出。

战事为由,兵部咬着牙也认,但是现在没了战事,北军的边军武库这小半年,出的多进的少,武备已然少了一成,苏策几次给兵部送去索要武备的文书,都被压而不发。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北军有,其他各军也有,虽然各军都有自己的军匠,可以维修制作武器甲胃,但这也是应急之法。

所以苏策的第二服药,便是统一北军的武备辎重。

这里面最重要的便是甲胃和武器,战场上吃麦吃米吃粟,只要吃饱就有力气杀敌,但是武器不利,甲胃不坚,拿什么杀敌。

横刀笔直,破甲厉害,但是却容易折断,这也是为什么府兵上战场要带两把刀,甚至于力气大的会带去三把刀。

苏策让左右厅的勋贵将门家主都在止戈堂中商议此事,这件事看着不起眼,但是作用只要是上过战场的都明白。

首先是最基础的横刀,九胡已经被北军打光了,以后面对的就是罗斯人,而罗斯人的着甲率更高,苏策亲身经历的大石之战,老帅李思哲能够取胜,靠的是硬弩攒射,和重甲兵玩命稳住了阵脚。

那次胜利的因素很多,但是也让苏策有所惊醒。

现在的刀,刀身虽然很厚,但是在那一战中,要不是苏策有着厚横刀护身,仅靠制式的横刀,刀断人亡就是苏策的结局,所以苏策首先便要加强横刀的厚度。

其次是弓弩,大乾边军作战,近身搏杀的意义其实并不在于杀伤敌军,而是稳住阵脚,真正杀伤敌军的还是倚仗着弓弩。

苏策第一战所用的臂张弩,非身强力壮之人不可使,而对于弩。当然如今大乾作战方式决定了用以防御的驽并不受重视,当然这并不意味大乾无弩,而是军中更重视射速快的弓。

苏策准备了两种驽。名曰破军与破阵,两者都是以原本的车弩为原型,原先的车弩是三弓弩,不过两者是其缩小版与放大版,破军射程四百步,可发十失,破阵射程七百步,可发七失或发铁制单失。

对于弓,苏策并不打算去改动,因为大乾的弓身已经将潜力发展到了极限,所以苏策更重视弓弦,弓上的消耗主要是弓弦,张弓为战,平时弓弦都是保存在皮囊中的,但是即便如此弓弦的保存一直是个头疼事,所以苏策能做的便是将弓弦分类,同时裹上猪油浸过的纸包裹着保存。

除此之外,辎重车的形制载重,食物的平时配给,战时食物的种类都一一商量着定了下来,而且苏策提出战时用粮需要做调整,原先战时虽然吃肉也有酒喝,但是却还是有些粗放,索性,将肉感,果脯,粟米等等炒熟后全磨成碎末,加上盐巴料粉猪油搅拌成湖状,用石撵压在模具中,变成四四方方的小长条,在用浸油的纸包起来,不管是战时还是平时配给都很方便。

因为皇家制纸的量大,现在的竹纸已经很便宜了,所以刷上桐油的油纸真用不掉几个钱。

四五十人商量了一下午,定下的事情却只有五件,第一件是北军甲胃需要统一形制,形制不同,无法识别品阶和军种,第二件是武器要侧重破甲,毕竟以后面对的是着甲率更高的罗斯人,第三件是更新维护关塞上配备的床驽,四是弓弦要类别定时配发。

第五件是将食物分为戍粮与战粮,戍粮还是按照原先的方式,不过增加了种类,战粮多了道处理手续,不过这才是苏策最想做的事,当兵吃粮,吃的变好了,战力自然就上去了。

这种压出来的战粮,苏策准备让定北都护府长期制作,之前苏府已经试着做过,现在长安城中的糕点中有一样,被人称作“饼干”先的糕点,就是同种做法,只要放个石灰包保持干燥,用所谓的油纸包裹起来,保存起来,夏天一个月不坏还是可以保证的。

现在安北都护府也只是小批量制作,主要是培养会做的人,超过二十天的配发给士卒打牙祭,再根据口感调整,也让士卒们提前适应,等到战事,全力制作,这样运送粮草可以减轻不少辎重压力。

但是一个下午商议下来,众人的视线都看向了苏策,苏策知道,还是没钱闹的。

“饼干的方子和生意给北军府了,我这个被人传出来的长安巨富,还不至于让自己手下的兵吃不上好的,现在兵少了,每一个在册的府兵,都要人册一致,吃兵血才能弄几个钱。

这门生意再加上一门油纸生意都给北军府,内府纸张的生意有我的份子,油纸用的纸张用我的份子换的,这样油纸生意别人抢不走,两门生意一年下来七八十万贯,留下六十万贯给戍边的兄弟多口吃的,剩下的给你们,吃兵血能有几个钱,以前下来几千贯,也不怕挨冷箭。

这五件事看似花费不少,实际上真用不了几个钱,狼烟山中有铁矿煤矿,金银铜矿是圣人的,谁动谁掉脑袋,煤矿铁矿朝堂上需要楚国公去要一下,咱们就花点请工匠的钱粮,花小钱办大事,这钱北军府没有,我先垫上。”苏策那里不明白众人的想法,但是苏策却是愿意去装这个冤大头。

虽说铜钱换了金银,但是金银压手,再者说了苏府现在的生意不下百门,这不是说开了百家店铺,而是有上百个行业,苏府都插手其中。

要不然侦骑剑部也不会抽出上百人做了苏府的食邑,这些人都是各行各业的管事,在他们手下还有小管事和掌柜。

兵部把北军府索要物资的文书压而不发,这里面没有圣人的意思,苏策才不信,兵部再厉害没有圣人撑腰,也不敢做惹怒北军府的事情。

说到底,钱多惹人眼红,圣人赵玉民虽然钱粮更多,但是花费也多,回头一看,内府的生意里面还有苏策的一成份子,就说苏策拿着这么多的钱想干啥,此时不找个由头,苏策真怕圣人赵玉民给个谋反的罪名。

所以现在苏策虽然食邑一千,靠种地养着这么多人,那大家都苦巴巴勒紧腰带过日子吧,百果酿是苏策的第一门生意,这门生意以后就是苏家传家的生意。

至于其他的收益,苏策觉得还是用在北军身上,地位,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

楚国公项城为什么会给苏策服软,是因为圣人给苏策撑腰?与国同戚的国公府,想做什么事情,只要不是造反,圣人总会给了体面,但是对于苏策,如今楚国公项城已经没有争斗的想法了,不说别的,就苏策用钱砸人这招就让人痛并快乐着。

北军上上下下可以说是苏策用钱粮砸出来的军心所在,但这何尝又不是本事。

再者说了,若是他将苏策逼出北军,最高兴的不是军中被苏策压着的将校,而是户部尚书或者内府令,对于苏策赚钱的主意,这两位可是羡慕不已。

没准丢了军主的位置,转过头内府丞或者户部侍郎的位置就是苏策的了,过几年,苏策那么高大的身影站在文官中,越想越别扭。

不争了,苏策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苏策在北军,依附北军的军户日子好过,将校们也有钱,人这一辈子为的还不是名利,苏策为北军军主,名给的有限,但是钱是真给啊。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逼走了苏策,不过楚国公府的亲卷们少了进项跟自己完不了,就是军中过惯了好日子,谁愿意跟着再过苦日子。

而且苏策的生意还没发抢夺,圣人内府的生意,苏策只有份子,抢不了,苏策的生意还是侦骑剑部的人在做,这就更惹不起了,高悬与北军头顶的剑部,可是有着监察军队的职责,对北军不利之人,没准哪天就没了,即便是他这个楚国公,反正有着世子在,他项城出个意外,北军的国公府依然存在。

看着意气风发的苏策,项城心里有羡慕,有嫉妒,有不甘,也有服气。

看着什么事情都不在乎的人,在军中也没有什么大动作,但这些年却另辟蹊径,用谁都看不起的商业,织起了谁也动不了的一张网。

圣人赵玉民都不敢动苏策,因为只需要苏策的一个主意,内府就多了一门年入几十贯的生意,这哪是一个军主,明明是皇族的财神爷,虽然说生意要给苏策分利,但是苏策的钱也没有买田置地,而是给了北军,把钱花给北军,反过来不是让圣人赵玉民少花了钱。

苏策有时候夜里睡不着也会想,如果自己哪天冒犯了圣人赵玉民,估计求情的人第一个一定是内府令,第二个一定是户部尚书,至于北军的勋贵将门还得往后面捎捎。

和众人商量好接下来朝堂上的动作,已是临近傍晚,苏策没打算宴请这些人,因为没有必要,而且苏策与他们年龄上还是有些差距了,楚国公项城今天来也是想明白服软了,没见到今天一到直接去了左厅。

所以苏策和众人打了个招呼,拉过刚刚回来就在门口守卫的姜澜,他俩才是同辈的人,晚上府中涮羊肉,因为早上自家闺女喊着羊羊好看,所以苏策临出门让府上杀只羊,大热天吃羊肉,管他呢!

楚国公项城看着苏策拉着自己儿子走远,心里也松了口气,苏策给他留着脸面呢!

“众位,本公的战马黑狼今早生下了一个小马驹,根骨壮实,本公高兴,走,今晚得胜楼摆宴,众位一同!”

“哈哈,一同,一同!”栎阳县公赵坦哈哈一下,应了话口,其他人也需要一个场合聊些风月,也答应一同前往,至于楚国公的那匹公马早上生小马驹后,还能驮着楚国公到北军府,又为何现在北军府门口拴着这些小事情,不要细究。

众人伴着夕阳西下到了得胜楼,楚国公项城一进去,就冲着掌柜喊道:“今日不上楼,后面腾个院子,本公摆宴,听说得胜楼又到了一车百果精酿,烤十只羊,本公和泽袍们不醉不归!”

满头白发的老掌柜的听到生意上门,让小厮招呼客人们去后面甲字院,自己拉着楚国公项城,看到四周无人,狠狠地拍了一把项城:“小子,百果精酿,你爹给你的国公府遭得住你这么花钱,败家子!”

项城脸上苦涩一笑:“范叔,我府上的钱可经不起造,挂在泾阳县侯账上,这小子够狠,我与他夺北军府的权,还没斗就输了,不甘心呐,花他几个臭钱,气死他!”

老掌柜拍了拍项城的肩膀,叹了口气:“苏小贼,生财有道,咱们军中何曾见过用钱砸人的军主,不过能砸的上上下下都服气的,这是第一个,估计也是最后一个,大改后,朝堂军中都很乱,圣人要动边军,四边都要动,熬过了,北军还是北军,你在朝堂上,他在北军府,你二人可要将帅和睦,把北军护住了!”

楚国公项城脸上带着苦涩,点了点头:“确实该将帅和睦,原以为我是帅,他是将,没成想我成了将,帅成了他,当年你们就不该选苏策,这小子做事情大气,但是总是把人往绝路上逼!”

老掌柜摇了摇头说道:“苏小贼做事确实把人往绝路上逼,可是走上绝路的,他可没有赶尽杀绝,反倒是你还差点火候,去岁之事,虽然事从紧急,一场兽潮,骗得了谁?”

楚国公项城摇了摇头说道:“战功不得服众,只能靠着这点凶威了,虽是下策,但是苏策在旁,我若不出手给国公府立威,他的侦骑剑部可就下手了!”

老掌柜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道:“时局太快,我们这辈人都老了,有些看不清了,我们和李思哲这批人都让苏小子逼去了南山,这次下山也是看看你们守不守得住北军,现在看来,倒是用不上我们这些老家伙了,你不是苏小贼的对手,其他外人就更不是了,明早我该回山里了,那些持剑侦骑看的严实,我要停留太久,苏小贼可就不放心了!”

“恭送世伯!”楚国公项城看着老掌柜离开后,一个小厮紧随其后,项城只当做是没看到,只是长叹了一口气,把心胸中的一口闷气散掉。

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去说谁对谁错,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着自己的选择,甚至选择也不是自己的,而是利益的选择。

与其说是老一代北军人选择了苏策,倒不如说是那股盘绕在虚无缥缈北军上空的意志选择了苏策,因为选择苏策比其他人更有利北军。

时势造英雄,英雄却造不了时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