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满唐红 > 第755章 惊人的收益

满唐红 第755章 惊人的收益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9:21 来源:笔趣阁

杨妙言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却也没多说什么。幟

李元吉赶紧对赵成雍道:“还愣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走?”

赵成雍如蒙大赦,快速的逃离了大庙前。

李元吉跟着赵成雍的脚步,也快速的逃离了大庙前。

杨妙言一直等到丈夫跑远了,才一脸无语的叹了一口气,回过神对忧心忡忡的王阮道:“妹妹啊,你也不用太担心,阿郎说玄策不会有危险,那就一定不会有危险。”

大房定下调子了,她这个不知道是第几房的也不好跟人家对着干。

只能迟疑着道:“姐姐,玄策真没危险吗?”

杨妙言坚定的点着头道:“阿郎说没有,肯定没有。”幟

王阮继续迟疑着道:“可……可我王氏就玄策这么一位出色的子弟,真要是出了什么危险,我也不好跟叔父们交代。”

杨妙言叹了一口气,没好气的道:“你要是这么想,你王氏这辈子也别想起来。”

王阮错愕的仰起头看着杨妙言,不明白杨妙言这话里的意思。

杨妙言提点道:“你看看阿郎,再看看朝中的其他权贵,哪个不是豁出性命去才得来的富贵。他们背后的门第,比你王氏高的不知道凡几。

他们尚且要豁出性命去以后才能得来富贵,你王氏的人要是太惜身的话,又凭什么跟他们并驾齐驱?

又凭什么拔高门第?

真以为傍上了阿郎这棵大树,就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的壮大了?幟

阿郎尚且要夙兴夜寐,你王氏凭什么坐享其成?”

王阮被杨妙言一番话说的缓缓的垂下了头。

她虽然仍旧担心王玄策的安危,但她却十分赞成杨妙言的话。

人家都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后才得到的回报,王氏要是什么也不想付出,光想得到回报的话,那显然不可能。

诚如杨妙言所说,李元吉能有今日也是拿性命拼来的。

王氏作为依附在李元吉身上的小藤小曼,又岂敢坐享其成。

如果王氏真抱着此心的话,那么李元吉即便是不舍弃王氏,李元吉的继任者也会舍弃王氏,甚至还会将王氏连根拔起,以壮其身。幟

所以王氏要想壮大,想发展成跟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一样的世家豪门,就必须有所付出,而且还要比这些世家豪门付出的更多才行。

“明白了?”

杨妙言见王阮垂下头不说话了,就知道王阮听明白了她的话,当即也没有再多说其他的,而是邀请王阮跟她一起去说服李秀宁。

相比起王玄策、杨豫之、杨思之三个人,柴令武才是他们当中最亏的一个。

因为柴氏本来就是世家豪门,柴令武还有一个做皇帝的外公,做监国的舅舅,做公主的娘,做国公的父亲。

他即便是嫡次子,继承不了父亲的爵位,也能在外公、舅舅、娘、以及父亲的喂养下获得***厚禄,根本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追求什么功劳。

毕竟,江山就是他外公家的,他又是他外公唯二的嫡外孙,他外公也好,舅舅也罢,手指头缝里流出来一点点,都够他吃的脑满肠肥的。幟

所以他根本不用冒着危险去追求任何事情。

所以他娘李秀宁那里得好好的说。

……

在杨妙言带着王阮追着李秀宁死缠烂打,为丈夫说情的时候,李元吉正躲在海池上跟李孝恭分赃。

第一批边市上赚取的红利已经下来了,第六批漕运上的红利也统计出来了。

边市上的红利,远远没有漕运上的红利多。

但边市只开了一处,又刚刚开始营业,能盈利就等于是开了个好头。幟

相比起来,漕运已经开通许久了,从洛阳到棣州,以及从棣州到扬州,再到交州的漕运已经逐渐的成熟了,大船不停歇的在运河、黄河、大海上来回穿梭,每一刻都有进账,红利惊人也在情理之中。

“我一直都知道跟藩属做买卖赚钱,但我没想到居然这么赚钱,才短短的一个多月,就已经赚到十万贯了。

这一年还不得一百多万贯,十年还不得一千多万贯?

这要是再多开放几处,岂不是更赚?”

李孝恭坐在龙船上,手里拿着从代州边市加急送回来的文书,一脸震惊的说着。

虽然他已经看过文书很多次了,但是再看,还是觉得很震惊。

李元吉翻了个白眼,懒得跟这个土包子多说话。幟

这才哪跟哪儿呀,就震惊的不要不要的了。

这要是将大唐周边的所有边市全部打开,所获的盈利还不得把他震惊死。

而且,这是在做国与国之间,势力与势力之间的贸易,十万贯都只是毛毛雨。

五十万贯,到一百万贯,那才是代州边市的极限。

毕竟,代州边市对标的可是东突厥,虽然现在还没有彻底的跟东突厥展开贸易,但光是代州外那些突厥部族所能贡献出的红利就远超十万惯。

一张好皮子,在突厥最多也就顶同等面积的一块麻布,但是运送到了洛阳,或者长安,那就能换三匹,甚至更多的麻布。

一头羊,在突厥最多也就换一些盐巴,或者半口铁锅,但是运送到了洛阳,或者长安,你敢拿一些盐,或者半口铁锅去换,人家能打死你。幟

还有马、牛等各种大型牲畜,最高的利润能达到百倍,甚至更多。

所以一处边市即便是面对着四五个中型、七八个小型的突厥部族,每个月能给大唐贡献的红利也远超十万贯。

所以代州边市第一个月盈利十万贯,真的不算什么。

甚至还有点低了。

毕竟,大宗的买卖,都是大唐官方在背后操控,大唐官方即是边市的管理者,收税者,也是参与者。

才赚了十万贯红利,实在是少的有点可怜。

这要是跟大唐税收相比的话,看着确实很可观。幟

但实际交易中,可能就只是交易了相当于一千匹上等马的货物。

这对拥有着十数万马匹的几个中型突厥部族,以及几个小型突厥部族,算多吗?

根本不算!

“让你的人多迈一迈金腿,亲自去几个临近边市的突厥部族中走一走,宣扬宣扬我们的边市。告诉他们,我们的边市内,除了不能买到武器以外,他们想要什么都有。

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做更大的买卖,获取更多的红利。”

李元吉在看完了李孝恭带来的红利文书以后,有些无奈的说道。

李孝恭愣愣的瞪起了眼,惊愕的道:“已经月入十万贯了,你还不满足?”幟

在他看来,十万贯已经是很大的一笔收入了。

李元吉翻着白眼道:“我拿走九万贯,剩下的你跟其他人分,你还觉得多吗?”

这下,李孝恭不出声了。

这桩买卖虽然是由他牵的头,但参与的人很多,之前跟他一起找李渊主持公道的叔伯兄弟们都有参与。

像是李神通、李神符这种没有参与的叔父们,他还得主动送上一些孝敬,不然人家会觉得他拿人家当外人看。

这样一来,能分到他手里的,就剩下了不到千贯,甚至更少。

他一个实权派的郡王,亲自下场做买卖,一个月才捞不到千贯,确实是少了。幟

说出去还不够丢人的钱呢。

毕竟,以他今时今日的权柄和地位,不说克扣军饷,喝兵血了,光是收受孝敬,一个月也不止这点。

“想明白了?想明白了就让你的人动起来。”

李元吉嫌弃的说了一句,放下了边市的红利文书,拿起了苏定方呈报,马周统计的漕运红利文书,翻阅了起来。

李孝恭坐在那儿没说话,在怀疑人生。

“瞧瞧,人家苏定方就比你聪明多了。”

李元吉在大致的看了一下漕运红利文书以后,拿给李孝恭看。幟

相比起边市的红利文书,漕运红利文书才值得人眼红。

如果不是洛阳到扬州、洛阳到长安的漕运还在疏通,还在花钱,漕运红利文书还能让人更眼红。

“半载!一百五十万贯?!这已经赶上我大唐的税收了!”

李孝恭紧紧的捏着漕运红利文书,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元吉屈指瞧了瞧面前的矮几,鄙夷的道:“准确的说是三百五十万贯,其中有五十万贯被划去疏通漕运了,还有一百五十万贯是你们几个人分,剩下的这一百五十万贯是我的。”

“这不可能!这已经赶上我大唐三年的赋税了!”

李孝恭惊叫着,根本不敢相信。幟

一百五十万贯这个数字,已经足以刺激他神经了,三百五十万贯,已经将他刺激成神经病了。

他根本不相信。

李元吉撇了撇嘴,示意李孝恭好好看里面的细则。

苏定方、武士逸等人在漕运方面还中规中矩的在做,可是在海运方面已经不满足于运输粮食等物了,而是直接开始运送金银、宝石、玉石、象牙等物。

这等于是在运钱,不赚钱才怪呢。

最重要的是,苏定方这个腹黑的家伙,还怂恿跟船的将士们在海上各种打劫,但凡是跟大唐无关,又在棣州、扬州、交州沿线晃荡的海船,几乎被他们打劫了个遍。

一些游走在海上灰色地带的家伙们,全被他们给收拾了。幟

要不是他们误伤了林邑国使节团,吓的林邑国的使节提出了抗议,有所收敛,估计收获会更多。

毕竟,在中原还没有将土地开发到极致的时候,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林邑这些地方小的国家,已经开始进军海洋了。

虽然在开拓,以及航行方面还很原始,但人家已经开始在海上冒险,在海上探索了,开始挖掘海洋中的各种宝藏了。

所以在大唐周边的海域,他们的船只其实不少,有官方的,有半官方的,也有非官方的。

大唐只要剿灭其中一支,并且追寻到其老巢,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也就是大唐的水军侵略性不强,再加上大唐的海船还没办法进入深海远洋,只能在海边上溜达,各个小国的也惹不起大唐,更不想给大唐攻打他们的借口,所以才没起太大的冲突。

像是倭国,他们还想学习大唐的各种技艺,除了极少数极端分子,或者坐井观天的家伙外,绝大多数人对大唐保持着相当大的敬意。幟

所以大唐即便是没办法通过远洋去征服他们,他们官方的,半官方的船只也不会主动跟大唐交恶。

不然的话,大唐的水军想在海上赚个盆满钵满,还得先在海上征服人家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