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满唐红 > 第0596章 终于要开始了吗?

满唐红 第0596章 终于要开始了吗?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9:21 来源:笔趣阁

但是在一些讲究一点的餐桌上,还是能看到这种礼仪。

毕竟,主家请人吃饭,客人还没吃饱主家就放快子闪人的话,还让客人怎么吃下去?又怎么好意思吃下去?

客人到你家做客,吃了个半饱就没办法再吃了,这是待客之道吗?

如此折腾个三五次,谁还愿意到你家做客?

“咕都咕都咕都……”

宇文宝吃饱了,抄起了长几上的一壶酒,咕都咕都的就喝了起来,一直喝了半壶,才放下酒壶畅快的喊了一句,“爽!”

李元吉见宇文宝吃饱了,才放下了快子,澹然笑道:“吃好了?”

宇文宝一个劲的点头,咧着嘴直笑。

李元吉又笑道:“那就去做事吧,千牛卫的人还等着你去训话呢。”

宇文宝勐点了一下头,毫不客气的抄起了剩下的半壶酒,就撩了。

李元吉望着宇文宝离去的背影,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

这个憨货啊,再提点,再教育,也还是个憨货。

不过正因为他是一个憨货,所以可以放心的用。

有些事情上,就没办法用聪明人,因为聪明人的心思太多了,很容易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也做复杂了,最后给你弄成一团乱麻,让你去收场。

所以一个合格的上位者身边,必须得有这种莽撞的憨货。

这种憨货能帮上位者做很多上位者和聪明人都不好去做的事情。

不过这种憨货在权力场上很难长久的生存下去,很容易被人算计,也很容易被人利用,所以平日里不用的时候,还得盯着一点为好,免得被人给祸祸了。

“差人去长安杏庐内看看马三宝醒了没?若是醒了,请我三姐来见。”

李元吉在吩咐人收拾好了长几上的残羹剩饭以后,对伺候在一侧的宦官吩咐。

虽然他很不喜欢用宦官,也不喜欢闻到一些宦官身上那一股澹澹的味,但他不得不用。

因为太极宫里的宦官人数已经达到了四千多人了,他要是不用,这些人就没有活路了。

毕竟,他们已经没有了根,在入宫的那一刻也没有了家,他们没办法像是宫里的那些宫娥一样,在上了年纪以后被放出宫去,所以他们所有的希望全在皇家身上。

皇家的掌权者要是不用他们,那下面的人多多少少也会疏远他们,这就叫做上行下效。

长此以往,他们就彻底的失去了作用,并且再也活不下去了。

“臣遵旨……”

伺候在昭德殿前的宦官年龄不大,仅有十五六岁,应该是大唐立国以后选进宫的,在听到了吩咐以后,赶忙躬身应允。

李元吉微微皱了皱眉头,瞥了小宦官一眼道:“遵什么旨?我的话要是圣旨的话,那我父亲的话算什么?

以后少在我面前自作聪明。”

小宦官浑身一个哆嗦,噗通一下就跪倒在了地上,一个劲的叩头,嘴里说的全是认错求饶的话。

李元吉也没有喊打喊杀,只是皱着眉头教育了一句,“以后别再自作聪明了,起来吧。”

小宦官如蒙大赦,赶忙道了一声谢爬起身。

李元吉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下去了。

李元吉之所以不用上了年纪,并且贴心的宦官,是因为上了年纪的宦官,有一部分是前隋皇室留下来的,鬼知道他们身上有什么蝇营狗苟,要是沾染上了,倒是没有什么危险,但会很麻烦。

剩下的绝大多数都跟那位内侍省的大监有关系,谁知道他们是不是那位内侍省大监的耳目,所以没办法用。

至少在刘俊和孙伏加将一切查清楚之前,没办法用。

如果能将宇文宝和凌敬给阉了的话,那倒是能立马拥有两个贴心的宦官用。

“不行不行,这是五代时期南汉的刘鋹才能干出的蠢事,绝对不能效彷,不然会出大问题的。”

李元吉快速的将阉割宇文宝和凌敬的想法甩出了脑袋。

这种事情,也只有奇葩才会干。

而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也只出了刘鋹这么一个奇葩。

不仅把满朝文武弄成了太监,还喜欢又黑又胖的波斯女子。

简直就是皇帝之中最大的一朵奇葩。

什么喜欢寡妇的、喜欢修仙的、喜欢炼丹的、喜欢做木匠活的、喜欢奶妈的,在他面前都是弟弟。

论奇葩程度和荒唐程度,他刘鋹说第二,绝对没人能称第一。

“殿下,幸不辱命!”

傍晚的时候,魏徵来了,一进殿就笑容满面的施礼说着。

李元吉在坐榻上微微侧了侧身,会心一笑道:“看来你已经将修文馆上下全部拿下了?”

魏徵谦逊的拱手道:“谈不上全部拿下,不过像是虞世南、孔颖达、许敬宗、苏世长等人,已经答应了帮殿下做事。

至于房玄龄、于志宁、薛收等人,还被殿下扣着,臣没见到人,也没办法说服他们。”

李元吉笑着点了一下头道:“那我就让你去见见他们?”

魏徵脸上的神情一下子变得僵硬了起来。

跟苏世长、许敬宗等人不同,房玄龄、于志宁、薛收等人可是李世民真正的心腹,也是李世民的谋士,对李世民相当忠心。

李世民不死,他们很难被招降。

眼下距离宫中政变才过去了很小的一段时间,他们对李世民的忠心还很坚定,根本没办法说服。

所以让他去说服房玄龄、于志宁、薛收等人,他根本没办法办到。

“哈哈哈……”

李元吉见魏徵被怼的说不出话了,哈哈一笑道:“我只是一句戏言,你不必当真。我知道房玄龄、于志宁、薛收等人对我二哥忠心耿耿,在我二哥没有彻底的让他们失望之前,在他们没有对我二哥彻底的死心之前,很难招抚他们。

所以我也不会强人所难。”

魏徵听到这话,脸上的神情缓和了几分,道:“殿下要是非让臣去招抚房玄龄等人的话,臣倒是也能去,只是成与不成,臣不敢承诺。”

李元吉摆摆手道:“行了行了,你在这件事上的差事,就到此为止了,剩下的就是专心去帮我招抚天策府的官员。

你在这件事上的功劳我会帮你记下的。”

说到此处,李元吉顿了一下道:“这样,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提一提,如果我能满足的话,我可以先满足你一个要求,以作赏赐。”

魏徵勐然仰起头,下意识的道:“真的什么都可以提?”

李元吉略微愣了一下,似笑非笑的道:“那是当然……”

魏徵正色道:“还请殿下将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分开,那样的话,对太子、对秦王、对殿下,都有好处。”

李元吉彻底愣住了,他以为魏徵会提一个对李建成有利的条件,他也做好了调侃魏徵的准备。

只是没料到魏徵居然提了这么一个条件。

将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开这种事情,确实对他有好处。

毕竟,李建成和李世民凑在一起,时间长了,容易狼狈为奸,也容易商量出一些令人头疼的谋划出来,一旦他们找机会发动了谋划,很有可能会对他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不得不防。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至少在凌敬学成归来之前还不能将他们分开,不然上哪儿帮凌敬找这么好的两个先生去。

至于说李建成和李世民会不会凑在一起狼狈为奸,短时间内看,应该不会。

因为李世民刚宰了李建成的儿子们,刚跟李建成结下了死仇,他又去刺激挑拨了一番,短时间内,李建成不可能忘掉这个仇恨。

除非郑观音现在怀的这一胎能很快生出来,并且是个儿子,还是个身体强壮的儿子。

不然,李建成铁定会跟李世民针锋相对下去。

不过,郑观音这一胎什么时候生,那得看月份,是不是儿子,身体强不强壮,那就看怎么对李建成说了。

毕竟,李建成现在在坐牢,外面的消息他又不知道,这种事情变个花样跟他说,他也没办法验证。

借此激励着李建成跟李世民针锋相对下去的话,也不是不能操作。

所以魏徵的提议虽然不错,但现在没必要答应,至少短时间内没必要答应。

对于李建成和李世民这种人来说,能折磨他们,能跟他们斗的,只有最了解他们的对手。

而他们彼此就是最了解对方的对手。

让他们互相掐,掐到雄心被磨灭光了,是最符合现在大唐的利益的。

“这件事我恐怕没办法答应你,因为我手里现在没有足够的人手去盯着他们,所以只能继续将他们安置在一起。”

李元吉摇着头说道。

魏徵脸上也没流露出什么失望之色,只是另提了一个条件,“那就请殿下善待修文馆上下的官员。”

这个倒是能答应。

李元吉几乎毫不犹豫的道:“这个不用你说,我也会做。我会免除他们身上跟秦王府和修文馆有关的官职,让他们先到史馆内,继续编撰、修补从洛阳运回来的藏书。”

这可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个大工程,所以必须持之以恒的做下去。

因为这关系到大唐文化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

不仅如此,李元吉还准备在所有的书籍编撰、修补完以后,将其中一部分多印一些副册,下发到太学,以及各地的官学,供天下人阅览。

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阅遍各种藏书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即便是帝王,也很难阅读到一些世家门阀的秘藏。

所以必须打破这种困境,让天底下的贫寒学子能接触到更多的书,更多的知识。

这样才能诞生出更多的新思想,以及更开阔的眼界。

如果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被束于高阁,而是拿出来供天下所有读书人学习的话,那中华的历史说不定会变成另外一种模样。

一些类似于王玄策一类的人,也许会通过大唐以前所有跟世界有关的惦记,对世界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也许会亲自去大唐以外的各处走一走,探一探天涯海角,了解清楚大唐以外的每一个角落。

也许古人在了解清楚了大唐以外的每一个角落以后,就不会再固步自封,而是会像祖先一样,去勇勐的开拓,去快速的融合,最后将中原变成一个更大、更广阔的中原。

有人或许会觉得这是异想,但真的将所有的文化拿出来让所有读书人阅览、学习、思考、深究、探索的话,未必不会产生这种情况。

因为当古人真正的开眼看到世界,并且了解到中原在世界上到底是个什么存在以后,才会更清楚自己到底要在世界这个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到底要在世界这个舞台上谋求点什么。

像是汉武帝,知道大宛有天马,然后他的大军就过去了,要是让他知道遥远的西域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多的财富的话,他未必不会派兵马过去看看。

像是李世民,目光所及之处,知道的,他全打了一遍,要是让他清楚的认识到世界,脑海中有世界的全貌,也许他到死都会奔赴在战斗的路上。

在他死后,他还会将他没做完的事情交给下一代人去做。

只要有两代人坚定的依照他留下的交代去做,那大唐的版图或许会扩充更多更多。

如果有帝王在开眼看到世界以后,捡起了祖先融合各部族图腾成龙的魄力,捡起秦奋六世之余烈的雄心。

你再看,中原又会何其广大。

如果唐宋的皇帝们都不争气的话,那成吉思汗、忽必烈,也会清楚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征服世界,到底应该怎样去打。

或许他们统治不了世界,但在清楚的了解世界的情况下,他们绝对能将世界打一遍。

当然了,将所有的文化全部散布出去,让天底下的读书人有了更多的学识和更多的思想,也不是没有坏处的。

至少对统治者而言,这就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学识多了、思想多了,人心也就更复杂,想法也就更多了。

家天下的观念很有可能会遭受到巨大的冲击。

但李元吉作为一个后世之人,很清楚家天下的观念是很难长存下去的,也注定会被淘汰,所以他能接受家天下的观念受到冲击。

而且,真当天底下的读书人对家天下的观念产生质疑的时候,恐怕已经到几百年后了。

到时候帝位上的人还姓不姓李,谁也不知道。

所以皇室在这种质疑中受到冲击,甚至被赶下台的话,又关他李氏元吉什么事?

他只是破开了文化上的束缚,点燃了一颗能不断进化的火种而已。

后世的人在提到他的时候,膜拜就好了,再不济喊一声牛博艺也行。

魏徵不知道李元吉有这种雄心,知道了也办法理解,毕竟,李元吉的这种想法,是在掘家天下的根基,而如今家天下的受益者就是李氏,李元吉这么做,就是在掘李氏的根基。

所以如果他知道李元吉的想法的话,只会觉得李元吉傻、二,不会有太多其他的想法。

所以他在听到了李元吉的话以后,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恭敬的一礼道:“臣代虞世南等人,多谢殿下厚爱。”

自修文馆内的绝大多数官员点头归附了以后,修文馆就已经名亡实也亡了。

所以再称呼虞世南等人,已经没有必要再带上修文馆了。

“呵呵呵,他们在修文馆就是做这个的,想来去了史馆以后,也会得心应手。”

李元吉笑着说。

魏徵赞同的点了一下头。

在陪着魏徵又聊了一些琐碎,并且荫补了魏徵的嫡长子魏叔玉为太官令以后,李元吉才让魏徵离开。

太官令属太官署,是光禄寺辖下一署,掌供祠宴朝会膳食,位从七品下。

荫补给魏徵的儿子,也算合适。

魏徵此次也算是办了件大事,记功归记功,让提条件归让提条件,赏赐也不能少。

以魏徵刚刚归附的身份,赏赐一些钱财之类的东西,未必能激励着魏徵继续做事。

所以荫补其子刚刚合适。

在魏徵招抚了修文馆的属官以后,各种好消息也如同雪片一样往宫内涌。

先是柴绍在蔡允恭配合下招抚了秦王府八大统军府中的三个,然后就是屈突通和李神通相继传来了招抚了陕东道官员和藩王的好消息。

最后就是马三宝、秦琼、程咬金等一众昏死过去的人都醒了,并且恢复的都不错的好消息。

一些都在往好的一面发现,一直到六月底的时候,一个不小的坏消息传进了长安城。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在刚刚恢复了平静的太极宫内响起,李元吉正搀扶着才刚刚诊出喜脉,正抱着肚子四处炫耀的杨妙言往武德殿外走,一骑就闯过了所有的阻拦,出现在了武德殿门前。

马背上的骑卒上气不接下气的急声喊道:“启禀殿下,都畿道怀州都督反了,日前连克河内、武德、温县、汜水,并且在汜水上直招都畿道内的所有都督,一起共商大事!”

说着,骑卒已经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快速的将背后的信筒呈到了李元吉眼前。

李元吉看着骑卒手里的信筒,心中幽幽的长叹了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