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满唐红 > 第0954章 赏功罚过

满唐红 第0954章 赏功罚过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20:05:12 来源:笔趣阁

李元吉笑嘻嘻的道:“承乾说的可不是什么胡言乱语,而是至理名言。他说的没错,这江山就应该是大哥这个嫡长子的,不是我等能窥视的。”

李世民一下子急了,为李承乾辩解道:“他一介稚子懂什么江山传承的大事,他只是在别人引导下胡言乱语罢了,这你也要计较?

你再怎么说也是他的亲叔父,如今大唐的监国亲王,就不能有点亲情,就不能有点肚量?”

李元吉脸上的笑容一脸,眯起眼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脸色微微一变道:“是,我是没资格跟你讲亲情,可我能跟你讲肚量。”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澹然笑道:“我没肚量……”

宰相肚子里能撑船,那是宰相的事,跟我一个亲王有什么关系。

我一个亲王去学宰相有肚量,那不是拉低我的身份吗?

李世民一下子被怼的没话讲了,难以置信的看着李元吉。

这个时代的人是要脸面的,一些人把脸面看的比性命还重要。

李世民长这么大,估计是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尤其是没见过这么有身份,还不要脸的人。

所以他一时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所以你到底讲不讲?”

李元吉盯着李世民笑问。

李世民咬牙切齿的道:“我讲,但我有个条件!”

李元吉笑道:“你想让我将那个引导承乾说出这话,并且当众夸赞了承乾的那个家伙给处死?”

李世民恶狠狠的道:“不是处死,而是五马分尸!”

说到此处,李世民又咬紧了牙关道:“最好是千刀万剐!”

由此可见,李世民是恨极了那个引导李承乾胡说八道的家伙。

这件事的起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一些李建成的残党,看他和李世民都不在长安城,李渊又有让李建成出来监国的打算,所以在教导李承乾等一众皇子龙孙学问的时候,故意用历史中的典故,引导李承乾说出了江山社稷应该由嫡长子继承之类的话。

这件事传到了灵州以后,他是没怎么在意,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毕竟,李渊想让李建成出来监国的目的,从头到尾都不是为了让李建成接替他的位置,而是想让李建成背黑锅。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笑道:“这下可以说了吧?”

李世民瞪了瞪眼,哼了一声道:“那就招降吧。虽说招降了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思摩以后就没办法帮我大唐解决各种问题了。

但我大唐如今在各个战场上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所俘虏的突厥人也与日俱增。

这些人必须得有人管理。

让我大唐的官员直接去管理他们的话,他们肯定会很抵触,甚至暗地里还会杀官反叛。

让阿史那思摩去做这件事的话,就没这些问题了。”

李元吉点点头道:“不会影响我们后续的计划吗?”

李世民思量了一下道:“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大。毕竟,我们后续的策略就是在突厥人当中扶持起一两个人,代替我大唐统领着突厥人去做我们的马前卒。

如今提前做了,虽然会催生出一两个有可能会与我大唐为敌的家伙,但并不影响大局。

而且从阿史那思摩对你我的态度看,他更亲近我大唐。

只要你对他好一点,他应该不会与我大唐为敌。”

李元吉点头道:“跟我想的差不多……”

依照李世民最初的计划,是要等到突厥彻底被征服以后,再在突厥中挑选代言人,让其代替大唐掌控所有的突厥兵马,去做大唐的马前卒的。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在大唐彻底击溃了突厥以后,突厥才会彻底的臣服,在这种情况下,所挑选出来的人,对大唐的忠诚度会更高。

因为那个时候突厥人的心都已经死了,愿意为大唐效力的,肯定会献出一部分忠心。

不过,如果现在就让阿史那思摩当大唐的代言人的话,也不错。

诚如李世民所言,从阿史那思摩的表现看,他更亲近大唐。

他在突厥未灭之前就倒向了大唐,在突厥灭了以后,他会对大唐更忠诚。

再结合历史上阿史那思摩倒向了大唐以后的所作所为看,让阿史那思摩做这个代言人很合适,反叛的几率很小。

李世民听到这话,瞪着眼道:“你既然都已经想好了,为什么还要问我?”

李元吉澹然道:“互相印证一下,有问题吗?”

李世民又恶狠狠的瞪了两眼。

有!

但我不想说!

李元吉当即对守在门外的赵成雍招了招手,吩咐道:“派人去跟阿史那思摩接触,让阿史那思摩准备向我大唐递交降书吧。

等到阿史那思摩递交了降书以后,让他将族人以及家卷送来此处,我会将他们送往新平,并且会奏请我父亲改封他为新平郡王。”

赵成雍应允了一声,退出了房内。

李世民在赵成雍走后撇着嘴道:“你这是要让阿史那思摩纳质子,你觉得这控制的了阿史那思摩吗?”

李元吉澹然笑道:“我没有让阿史那思摩纳质子的意思,我只是依照你所说的,好好的待他罢了。”

李世民愣了愣,难以置信的道:“你让人家把家卷都送到你手里,由你掌控,还不是让人家纳质子?”

李元吉笑眯眯的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李世民不知道阿史那思摩心中所想,又怎么可能知道阿史那思摩想要什么呢?

结合历史上阿史那思摩的一生来看,阿史那思摩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被认可,被接纳。

他希望有一个族群能接纳他,把他当成自己人。

他也希望有一个人能认可他的能力,让他将所有的能力发挥出来。

历史上李世民接纳了他,还让他将族人迁移到了河南道。

他并没有把这当成是一

件纳质子的事情,反而当成了是大唐接纳了他,所以他在归降了大唐以后,一直忠心耿耿的追随着李世民。

李世民认可了他,对他委以重任,他就拼命的为大唐建功立业。

李世民亲自为他吸脓毒,以诚相待,他就舍命相报。

这就是阿史那思摩。

一个明明身份高贵,有机会坐拥突厥的人,一生所追求的却是被认可,被接纳。

这听上去很可笑,但却是一个可悲的事情。

如果不是他的族群不愿意接纳他,不愿意认可他,总是把他当成外人,当成敌人提防着,他又怎么可能连突厥可汗的位置也不觊觎,卑微的去追求被认可、被接纳呢?

如果突厥的启民可汗当时能够认可他、接纳他,或许他会成为最忠诚于突厥的死士。

如果始毕、处罗、颉利三位突厥可汗中有一位认可他、接纳他,他又何必跑到大唐寻求认可和接纳呢?

所以,不是他不忠诚于他的民族、国家,是他的民族和国家抛弃了他。

他只能在其他民族、国家中获取认可和接纳。

谁认可他,接纳他,他就忠诚于谁。

李世民不知道其中的详情,气急败坏的讥笑道:“我还从没听说过纳质子是一件乐事!”

李元吉瞥了李世民一眼道:“那是你孤陋寡闻……”

不等李世民开口,李元吉又道:“如果我让新罗王献上一位质子,或者质女的话,你说他是会高兴呢,还是会悲伤?”

李世民一瞬间被怼的没话讲了。

如果让新罗王献上一位质子的话,新罗王大概会懵逼,因为他没有儿子。

但如果让新罗王献上一位质女的话,新罗王估计会高高兴兴的给你送来,并且还是自带被褥,自带各种寝具的那种。

如果你敢宠幸新罗王送来的质女的话,你信不信新罗王会举国欢庆?!

送质女给大唐,并且让其跟大唐的皇族欢好,对新罗而言绝对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而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

因为这种事情一旦达成了,新罗就等于彻底抱上了大唐的大腿,就再也不用担心高句丽和百济对他们的觊觎了。

如果质女能怀上大唐掌权者的一男半女,那新罗就彻底高枕无忧了。

谁敢打我?!

我背后可是大唐罩着的,很铁的那种!

所以李世民说送质子对很多国邦来说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并不准确。

“好了,闲话就别说了,继续说正事吧。我准备削去李世勣一百封户,厚赐此次征讨施火拔部建功的将士,你觉得如何?”

见李世民彻底不说话了,李元吉说起了正事。

李世勣突袭施火拔部,将施火拔部彻底荡平,按理来说是应该厚赐的。

但他却违背了灵州的命令,所以必须惩罚。

在李靖前去突袭颉利的时候,灵州这边给李世勣的命令是让李世勣去李神符那里帮李神符一把,可李世勣没去,反倒派了别人过去。

虽说李世勣这么做事出有因,可违背了灵州的命令就是违背了灵州的命令,该惩罚就得惩罚,没什么道理可讲。

至于说李世勣依令离开了中军,使得中军群龙无首,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那不是李世勣该考虑的。

他不是大军的统帅,没资格操统帅那份心。

真要是出了问题,那也是灵州的军令和李靖的军令产生了冲突的结果。

错在灵州,李靖跑来灵州要个说法,灵州这边是该承认错误,还是该下发罪己文书,那是灵州这边和李靖的问题,跟李世勣没关系。

所以李世勣错就是错了,该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

至于他在李靖那里有功,遵从了李靖的命令,李靖回头来帮他讨要说法,并且为他请功,到时候再赏赐他,那又是另一回事。

虽说听起来有点像是脱裤子放屁,可军中的规矩就是这样子的,是非对错,不能一言决断,必须按照流程,一丝不苟的走下来。

哪怕走到最后白费了很多功夫,也不能省任何一步。

这么做的弊端虽然很大,但好处也是巨大的。

它能堵住绝大多数的空子,让那些投机取巧的人没有多少空子可以钻,也能让那些做了错事的人不存侥幸心理,更能避免许多功过相抵的事情出现。

治军,赏功罚过四个字很重要,也是最基础的。

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必须要分的清清楚楚。

一旦分不清楚,混淆在了一起,那就很容易出现有失公允的事情,将士们闹起来了,那就是哗变。

严重一点的,啸营给你看你信不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