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满唐红 > 第0875章 分清主次

满唐红 第0875章 分清主次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9:37:31 来源:笔趣阁

就在冯盎对儿子的遭遇伤春悲秋的时候,那边陈叔达和萧瑀也聊上了。

萧瑀在陈叔达坐下以后,调笑道:“没想到啊,你居然丝毫没给冯盎面子。”

陈叔达面无表情的瞥了萧瑀一眼,十分澹然的道:“我为什么要给冯盎面子?”

萧瑀愣了一下,迟疑着道:“我没记错的话,你陈氏也吃着海运这碗饭,你这么不给冯盎面子,不怕冯盎砸了你们家的饭碗?”

陈叔达这次连瞥都没瞥萧瑀一眼,依旧澹然的道:“陈氏是陈氏,我是我。陈氏是吃的海运那碗饭,但我吃的却是朝廷这碗饭,我得先保住自己的饭碗,才能保住陈氏的饭碗。

如果我保不住自己的饭碗的话,那陈氏还能不能吃上海运那碗饭重要吗?”

萧瑀一下子被陈叔达这话怼的没话讲了。

确实,人得分清楚主次。

他们是先吃了朝廷这碗饭,才有海运上的饭吃的。

如果连朝廷这个碗都端不稳,那就没资格再端其他的碗了。

他们背后是有世家豪门撑腰,是借着世家豪门庞大的体量挤开了其他竞争者,从漕运和海运中分了一杯羹的。

可分到羹的人多了,又不止他们两家。

而至今端漕运和海运这张碗的世家豪门中,唯有他们端的最稳。

而他们之所以能端的这么稳,没有任何人敢觊觎,就是因为他们两个是大唐的宰辅,不仅能通过世家豪门的手段去针对对手,也能通过官方的手段把对手拿捏的死死的。

如果他们没这层身份的话,那就没人会怕他们,今时今日博陵崔氏所遭遇的一切,很有可能也会发生在他们的氏族身上。

冯盎在夹在他们和李孝恭等人中间的时候,也不会伏低做小,说尽好话,而是会全方位的倒向李孝恭。

虽说冯盎在说话的时候仍旧向着李孝恭,有点得罪陈叔达的意思,可这恰恰证明了冯盎是个聪明人,会做事,会说话。

要知道,如今的天下可是大唐的天下,也是李氏的天下。

李氏的第二代掌门人就在大殿的正中坐着呢,在李氏的人和陈叔达起了冲突以后,冯盎要是采取两不得罪的方式处理问题,看似最后谁也没得罪,实际上却把大唐最大的那个得罪了。

不得罪李氏的人,只得罪陈叔达,恰恰是最妙的解决办法。

一来向李氏证明了自己的忠诚,让李氏的第二代掌门人看到他无论在任何事情上都会站在李氏一边。

二来将李氏高高的抬起,将陈氏踩了一脚,避免了陈叔达和李孝恭因为口角结成死仇。

纵然李孝恭会因为今日的事情对陈叔达产生不快,被他这么一调和,李孝恭也不会兴师动众的去报复。

毕竟,面子他已经帮李孝恭赚回来了,李孝恭再心存芥蒂,去报复的话,那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而李孝恭不管是不是心胸狭窄的人,只要稍微有点政治头脑,都不会因为这种已经争回面子的事情跟陈叔达一个重臣大动干戈。

虽说以陈叔达和李孝恭之间的交情,以及双方在朝堂上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关系,还不至于为这种事情大动干戈。

但冯盎一个不了解京城各种内情的外藩,能在他们双方产生矛盾的第一时间就想出这种解决办法,还是相当厉害的。

萧瑀认识到自己没有分清主次,便不再讨论这个话题,而是换了一个话题,“冯盎今日虽然没有明说什么,可暗中可没给你留面子,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陈叔达看傻子一样的看着萧瑀道:“人家一个国公,还是手握重兵的外藩,是我想怎么办就能怎么办的吗?”

你怕是对我的职权有所误解吧?

我是宰相不假,可大唐不止我一个宰相。

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做宰相的,虽说是一人之下,但实际上能骑到我们头上的比比皆是好吧?

我们要是太嚣张的话,会死的很惨。

萧瑀听到这话,翻了个白眼,没有再搭理陈叔达。

陈叔达这人已经不能处了,已经开始在他面前藏着掖着了,遇事也不愿意跟他真话了,以后还是多跟任瑰交流交流吧。

……

李元吉懒洋洋的侧坐在坐榻上,手拿着酒盏,笑眯眯的看完了陈叔达和李孝恭发生口角,也笑眯眯的看完了他们所有人发生完口角以后的反应。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都很友好,没撸起袖子动手。

这比秦王府的那帮子旧部强了不知道多少。

要是秦王府旧部在此的话,别说是发生口角了,就算是为了争一个位次,也会大打出手。

伤人、致残,那都是在所难免的。

至于言语上的冲突,以及心里面的计较,那倒不重要。

反正只要不伤人、不致残,那就都有商量的余地。

“来!诸卿盛饮!”

在冯盎和儿子冯智戴情绪满满的叙完了旧以后,李元吉说了几句场面话,邀请殿内的一众臣工盛饮。

酒过三巡,在大家都喝的差不多的时候,李元吉拽着冯盎聊起了交州的一切。

先是问了一番交州的风土人情,以及交州的各个总管、刺史在位期间的得失,然后又问了一大堆有关百蛮的问题。

最后又问了一番冯盎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朝廷解决,勉励了冯盎几句,让冯盎再接再厉,帮大唐牧守好交州。

这些话虽然还是些场面话,可必须得说,而且还得推心置腹的说。

不然上位者跟下属谈心的时候说什么,聊女人吗?

那是李渊!

虽说俗的下属会更喜欢,可这是正式场合。

此外,在下属面前展露自己不堪的一面的话,也容易在下属面前失去威严。

尤其是像是冯盎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外藩,在他面前没有了威严,那他就敢反。

所以在冯盎这种下属面前,不仅得正正经经的说场面话,还得时刻保持着自己的威严。

在约莫聊了一个时辰以后,李元吉才止住了谈兴,让冯盎先下去休息,好好的养精蓄锐,回头再促膝长谈。

冯盎自然是满口答应了,不过在答应以后,提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准确的说,是让李元吉意想不到的。

“你要去拜会李靖?”

李元吉有些意外的盯着冯盎问。

冯盎迟疑着道:“殿下若是觉得不妥,那就算了……”

冯盎之所以把这件事说出来,是因为他一个外藩入京,私底下去跟一个朝中能领兵,而且能打胜仗的将帅之才会面的话,容易引起误会。

所以他干脆光明正大的把这件事说出来,成就是成,不成就是不成,也不用担心被人猜忌。

李元吉摇着头道:“我倒是没有觉得什么不妥,只是不明白你为何要去拜会李靖?”

李靖这辈子估计是没机会去交州了,所以冯盎要去拜见李靖,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冯盎又把这件事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可见冯盎也没存什么坏心思,不怕被人知道,所以也没理由阻止。

李元吉唯一想知道的就是,冯盎为什么要去见李靖。

如果说是因为李靖去过交州,跟冯盎有那么一点交情的话,那冯盎入京的时候,李靖为什么不站出来说要去迎?

如果两个人没交情的话,那冯盎谁也不找,偏偏提出要去见李靖,又是为了什么?

冯盎迟疑了一下,苦笑着把李靖在交州的所作所为讲了一遍。

听得殿内绝大多数人是目瞪口呆。

毕竟,李靖当时在交州所作的一切,在上奏给朝廷的文书中就那么几句话,所以朝堂上的人知道的仅限于文书,并不知道太多的详情。

倒不是说朝堂上的人尸位素餐,连这种事情都不关注,而是李靖和李孝恭征讨南梁的时候,恰好是朝廷和王世充、窦建德三方大战的时候。

当时朝廷所有的目光都在北方,都在王世充和窦建德身上,根本没有闲心去关注交州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所发生的一切,也没有闲心去计较李靖和李孝恭递上来的文书中有多少水分。

反正,对朝廷来说,交州上下都降了就够了,至于怎么降的,杀了多少人,根本不重要。

只要朝廷的兵马没有太大的损失,那就不值得关注。

毕竟,窦建德当时都率十万大军杀过来了,要在洛阳跟王世充会盟,一起共击大唐。

有那个闲心,还不如多关注关注窦建德呢。

兴许还能想出那么一两个小妙招,减少大唐的损失,增大大唐取胜的把握。

所以朝野上下对李靖在交州做过的事情真的不

怎么了解。

李靖在交州杀人都快杀成人屠了,也不好过分的宣扬自己的残忍。

再加上他当时只是李孝恭的副手,他要是功高盖主了,那李孝恭的脸往哪放?

所以李靖不提,也没有人主动去追问,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到了后来,先是刘黑闼反了,然后是突厥人来了,再然后是辅公右反了,朝廷疲于应对,也没时间去关注李靖在交州所作的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