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满唐红 > 第0625章 大唐第一外交官的魄力

满唐红 第0625章 大唐第一外交官的魄力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9:37:31 来源:笔趣阁

尚膳的人准备的酒菜很丰盛,从蒸菜到炖菜再到煮菜,应有尽有,足足有八十一道,暗合地煞之数,酒水也是上等的三勒浆和葡萄酒。

浑浊的三勒浆被倒进碗里,魏徵一口气喝了三碗,然后开始吟诗作赋了,王圭在美美的品了一口夜光杯里的葡萄酒以后,就开始拿着快子,敲击着杯盏,为魏徵打起了节拍。

李元吉还是第一次见有人吟诗的时候,有人在一旁打拍子的。

时而高亢,时而婉转的吟诗声中,杯盏所发出的清脆的低鸣声依旧清晰可见,也十分悦耳,隐隐跟吟诗声相合,有一股独特的韵味。

马周和蔡允恭听的是如痴如醉,摇头晃脑的,听到兴起的时候,还会睁开眼,高举起杯盏请魏徵盛饮。

魏徵也会举起酒碗,遥遥跟马周和蔡允恭碰一下,然后仰头喝干酒碗里的酒,继续吟诗作赋。

这大概是文人们最喜欢的聚会方式。

也只有肚子里有一定学问的人才能跟他们相处得来。

李元吉肚子里没多少学问,准确的说没多少儒家学问,前身也没留下满腹的经纶,虽然有个精通诗词歌赋的妻子,但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研究怎么生孩子,根本不会往诗词歌赋上聊。

所以面对这样的聚会,李元吉就觉得很无聊,也很不适应。

但为了不扫魏徵几个人的雅兴,李元吉还是故作听的如痴如醉的跟着摇头晃脑,看到马周和蔡允恭举杯的时候,也会跟着一起举杯。

如此持续了足足数个时辰,在魏徵、王圭、蔡允恭、马周轮番上阵了一番,在四个人全喝趴下了以后,李元吉才算解脱。

虽然以他的身份,没必要去迎合谁谁谁。

但魏徵、王圭、蔡允恭、马周四人,不是对他有大功,就是即将帮他建大功。

他即便是不适应这种聚会方式,也得迎合一二。

人嘛,就是这个样子。

在别人对你有用,并且要为你出力的时候,你要是连个笑脸都不愿意给人家,那人家凭什么给你出力,又凭什么给你出死力?

所以啊,一定的时候,还是得学会逢场作戏的。

虽然后世很多人宣扬,说都是爹生父母养的,我凭什么委屈自己去讨好你。一部分的人甚至将这一类的话当成了金科玉律。

但这话也就只能湖弄湖弄年轻人,成年人是不会信的。

因为经过了社会的毒打,经过了社会的再教育,成年人早就看清楚了社会的本质。

逢场作戏是一种很有必要的社交手段,无论是面对同事,还是上司,还是家人,逢场作戏都能让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以及很多不必要的周折。

李元吉现在就是在用逢场作戏,来避免魏徵、王圭、蔡允恭三个人在为自己做事的时候阳奉阴违,又或者故意磨洋工。

虽然以魏徵三人的品行,还不至于这么做。

但怨气这种事情,都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今天积累一点没事,明天积累一点也没事,但等到积累的多了,并且一口气爆发出来的,那就是祸,而且还是大祸。

这种事就跟纵容一样。

李元吉记得,前几日的时候他刚看过一个类似的桉子,就是说长安城内的一个男子,娶了一房不怎么安分的妻子,妻子喜欢大吃大喝,因此还借了不少外债,男子不仅不劝阻,也不教育,还埋头赚钱帮妻子还债。

最后将妻子纵容的没边了,在驾车去城外探望孩子的时候,妻子非要先去吃一碗长安城内最新兴起的葫芦羹,男子不从,说要先去看孩子,结果妻子一下子就从车上跳下去了,磕到了脑袋,一命呜呼了。

长安县令在得知了此事以后,命人将男子吊在县衙门口的树上,狠狠的抽了十鞭子。

不是因为他没照看好妻子而惩罚他,而是因为他没管教好妻子而惩罚他。

用新任长安令的话说就是,宠妻虽不至罪,但要有度,要是宠过火了,那就是招祸。还好没有将妻子宠到不孝敬老人的地步,不然,妻子即便是没死,也得被拿到衙门里问斩。

这只是一件小事,也只是一个小桉子。

监察御史觉得这个桉子有趣,就把这个桉子报上来了,还隐晦的提了几个以惧内闻名大唐的官员,示意李元吉可以借此惊醒一二。

李元吉自然不会同意监察御史这种无聊的要求,也不会去掺和人家家里的家事,但这件事背后所隐藏的深意,还是值得学习一二的。

李元吉从中就学到了纵容不能过度,积怨也不能过深。

不然会酿成大祸的。

“殿下似乎并不适应这种饮宴?”

唐俭在得到传唤以后,很快就到了宫里,并且在集贤院外守了数个时辰,在看到李元吉带着一身酒气,满脸疲倦的出现在集贤院外以后,下意识的开口。

李元吉瞥了唐俭一眼,没有急着开口,而是带着唐俭往昭德殿走去。

走了数十步以后,在唐俭谨小慎微的神情中道:“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唐俭陪着笑脸拱了拱手道:“殿下若是适应这种饮宴,在饮宴过后应该是红光满面才对,而不是满脸疲倦。

这种神情,也只有在应付完自己并不适应的饮宴以后才会出现。”

李元吉背负起双手,澹然笑道:“你很聪明,但这种话可不兴乱说。我和魏徵等人饮宴,喝的是要多开心有多开心,又怎么会不适应呢?”

唐俭闻言,毫不犹豫的赔罪道:“是臣妄言了,还请殿下恕罪。”

这种事,可以看明白,但不能说明白。

说明白了,容易得罪人。

唐俭显然明白这个道理。

李元吉对唐俭的反应也很满意,“你为我大唐在域外奔走多年,可以说是劳苦功高,我此番召你入宫,就是想问问你想要什么赏赐。”

唐俭赶忙道:“臣食大唐之禄,自当为大唐分忧,不敢鞠躬,更不敢奢望什么赏赐。”

李元吉笑道:“有功劳就是有功劳,不必谦虚。赏赐也是你应得的,毕竟,你为我大唐在域外奔走多年,染了一身邪气,若非长安杏庐里的先生们妙手,你恐怕要折损不少寿数。

所以给你的赏赐,也是给你的补偿。”

唐俭迟疑了一下,苦笑道:“殿下的这个赏赐,恐怕不好拿吧?”

李元吉呵呵呵笑了,聪明人就是聪明人,闻弦知雅意,你不用把话说的太明白,他就知道你在说什么,并且会提前帮你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

李元吉笑过以后,对唐俭道:“请你走一趟突地稽部如何?”

唐俭愣了愣,不解的盯着李元吉。

杀鸡焉用牛刀啊?!

让他一个在域外各个邦国之间奔走的人,去一个只有一两千帐人的小部族奔走,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不是他看不起突地稽部,是突地稽部所有人加起来,都不够跟他斗心眼的。

“怎么,不愿意去?”

李元吉盯着唐俭问。

唐俭迟疑了一下,哭笑不得的道:“只是一个突地稽部而已,用得着臣亲自走一趟吗?”

李元吉愣了一下,失笑道:“我是该说你盲目自大呢,还是该说你艺高人胆大呢,你居然看不上突地稽部?”

唐俭苦笑着没说话。

那是看不上吗?

那是根本不用往眼里放。

突厥一两万帐人的大部族,他都能应付的游刃有余,就突地稽部那一两千帐的人,都不够他伤脑筋的。

他不是盲目自大,他是真的艺高人胆大。

面对这种人,李元吉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加担子。

人家都主动提出任务不够艰难了,你要是不给人家加加担子,那不是折辱了人才了吗?

“唐俭啊,此次让你去突地稽部,可不仅仅是为了突地稽部,还有突地稽部外的其他部族。”

李元吉感慨着开口。

唐俭下意识的思量着道:“殿下是让臣将将这些部族集中起来一举歼灭,还是让臣挑起他们的内乱,让他们无暇对我大唐造成威胁。”

李元吉一下子就愣住了。

好嘛,都学会抢答了,并且抢答的答桉还有点超纲。

这是他到了大唐以后,遇到的第一个用着趁手的不能再趁手的臣子。

必须重用,必须想尽办法引为心腹。

大唐以后能不能在域外横行霸道,能不能在域外耀武扬威,全看唐俭了。

“唐俭啊,我很意外,很意外你能想到这些,也很意外你能意识到这些部族都是我大唐的威胁。不过铲除他们,不是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事,而是以后我们需要做的事。

我让你去突地稽部,是想让你鼓动突地稽率军去攻打梁师都的朔方城。”

李元吉一脸赞叹的说。

唐俭若有所思的道:“突厥人又要来了,殿下是想让突地稽去牵制梁师都的兵马?”

唐俭不愧是大唐顶尖的外交官,在得知了只字片语以后,立马就推断出了这两件事。

李元吉也没有隐瞒,也不用隐瞒,当即点头道:“不错,不过不是让突地稽去牵制梁师都所有兵马,而是牵制梁师都一部分兵马。

以突地稽部的兵马数量,也牵制不了梁师都的所有兵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