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 第四章 面香汤鲜 (1)

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第四章 面香汤鲜 (1)

作者:北侠伊凡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6:10 来源:笔趣阁

夏至夜、繁星灿烂,没有月光及灯火照明下的宫道是显得那么孤寂。宫道的尽头是连接后三殿和西六宫的一个偏门。门后通向南晋皇城后三宫的正殿选德殿,选德殿露台两侧分别立有两座有如巨人手掌的石台,台上分设两座鎏金大殿。金殿四面安设四扇隔扇门。圆形攒尖式的上层檐上建有古雅的宝顶。殿内分别供奉土神、谷神两座鎏金铜像,称作社稷金像。象征江山社稷尽皆掌握在皇帝手中。大晋继圣天子平日亦常在此、读书写字、召见官员;今夜亦并不例外,继圣天子独自一人正在房中书几的宣纸上写着些什么。

殿门被轻轻敲响,在外侍候的内侍黄门低声通传道:“陛下,司天监监事宋涛求见。”

“传。”

殿门被轻轻推开,一名身着绯红色官服,骨格不凡的中年人走进;步至继圣天子身前六尺处,行三跪九叩礼。“陛下圣安!”

继圣天子仍埋头案中,平静地说:“平身,朕仍在批阅奏章,宋监事无须多礼。”

宋涛再行一礼谢过继圣“回圣上,臣三天前在早朝上曾提过近日天象有异,恐有影响皇族命数的异人出现。适才南斗六星方位有一颗明星坠落于城西方向,臣与敝师妹的推测一致。正所谓北斗主杀,南斗主生,想必星君下得凡间来匡扶我皇。”

继圣天子低头沉吟片刻:“北斗主杀,南斗主生。当年,北朝集齐七星以武力占得我朝半壁山河。司天监以南斗天府星下凡为由,推举朕这个当时还在沃土千里的天府益州、闲散度日的旁枝王孙来接继先皇的皇位。朕从一个懵懂少年苦苦撑至如今已过而立,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盼来另一个星君啦。”他忽地提高声调:“来人啊!速传皇城正使老示薿、副使莫默领本班禁卫速速离宫找寻下凡星君。”

门外的内侍黄门应声而去。约莫一炷香时间,紧闭的皇城宫门大开,身着紫色锦衣的禁卫背绑配刀,跨上嘶鸣的高头大马、铁蹄铮铮鱼贯奔出。

少年被李张两位老先生一番长篇大论;心知“轻生”也不能回到自己原来世界,又找不着其它别的方法。只能抱着既来之即安之的心态,被李老拖着开始一段“异域之旅”。

从楼上的窗户往下望,鸣人堂外街上人流如鲫,街道两旁摆满小食摊,有卖麦粽、有卖角黍,更多的是在摆卖各式面食,有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麻油凉拌面等等。

一群小孩正手捧粽食,嬉闹穿梭在闹市人群中,口中念着应节儿歌:“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冬至南风短,夏至天气旱。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

伊凡装萌卖乖地说着:“李爷爷,您刚说今天是夏至节庙会,为何路边是摆满小食摊的呢,尤其是以面食为主?”

“小凡真好学啊,一点都不像后面那个;整日都是不苟言笑、生人勿近的嘴脸,活像是全杭州的老百姓都欠他银子似的。”李冰说罢努努嘴示意,伊凡偷偷向后一瞄,只见张杰升正板着脸、严肃地跟着他俩的身后。伊凡不禁扑哧笑出,暗道这位李爷爷童心未泯,还真好玩。

李冰用力掐了伊凡小手,示意他切勿声明,以免引得张杰升不满。他提高声调稍盖过其笑声回应道:“正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在江南一带夏至吃面可是应节的习俗啊。”

正当李冰解释吃面风俗之时,三人经已步出鸣人堂走至大门外。路上行人见李冰、张杰升从堂内走出,纷纷顿足行礼,念道“李先生好。”“二老晚上好。”“张大人有礼……”等话语。

鸣人堂大门右侧有株数人方可合抱的槐树,槐树下摆有一个并没有食客的面摊。摊侧竖着一面小旗,上面用草体写着“大碗牛肉面,每碗十文铜钱”。摆放的桌椅已有一段年月,凹凸不平的桌面被油渍混着灰尘弄得斑斑驳驳。

伊凡打量着四周其它排满食客的食档,上面的水牌上单一碟翡翠花生米的订价都要铜钱十文。他实在想像不了这个国都的老百姓们为何挤破头也只宁肯吃贵的,实在是人傻钱多的典型。

眼见那位正蹲在面摊旁,混身酒气的店家落寞得很。伊凡不禁想:“莫不借李张二老的威名,扯虎皮、拉大旗给这位老伯拉拢些生意呢?”想及此处,伊凡轻轻扯了一下李冰的衣袖,指了一下正蹲在摊前路旁里择菜、身形蹲得极低身着已经洗得发白布衣的店家。

“小凡,你是不是饿了啊?那咱就在这凑合着吃吧。”李冰从袖笼里掏出手帕,擦拭着桌椅并朝着店家叫唤“万三弟你又喝酒了啊?小孩儿饿了,万三弟来两大碗牛肉面,一碗素的。”

三人成品字型就坐,伊凡在候餐时认真打量了在面摊中忙碌的老伯,他年过半百,长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深陷的眼却深邃明亮;只见他从湿布盖着的木桶中取出一块面团,双手将面团反复捣、揉、抻、摔后将其放在面板上,用两手握住条的两端,反复用力摔打、拉长。

老伯突然两臂用力加速向外抻拉,面团变成数扣条细如丝的面条。将面条按每碗份量掐断盘成一小团,老伯随即手掌一翻,面条团打着旋转入侧边煮沸着的高汤锅内,并无溅起半点汤汁。揉面、拉面、落锅整个过程一丝呵成,有如欣赏杂技表演。看得伊凡不住拍手大声称好。

不多时,店家给捧上三大碗面。“来类,您两位的牛肉面。这是素面,爷您慢吃!”

伊凡一看这面条,还真像自己惯吃的兰州拉面——“汤清,萝卜白,香菜蒜苗绿,面条黄亮”。唯一不同的是汤底。兰州拉面的汤底是用牛骨熬成,而这面的汤底应该是用虾干虾壳熬成。估计此时牛比较稀缺,基本都为耕作用,故以海味干货熬汤来提升鲜味。

他大大喝上一口,真香啊!心头涌上一股从没试过的清新脱俗感觉:“牛肉鲜,明虾甜,混在一起的味道,竟然比鲟龙鱼更有过之而不及,正好比跟我老婆拍拖时为了省点餐费,在路边的拉面档时的浪漫感觉。”

想必伊凡也是饿极了,他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赞不绝口道。“老伯,老伯!您怎称呼啊?这面是叫什么名字?实在太好吃啦!两位爷爷,我能再来一碗嘛?”

张杰升冷冰冰地向店家颌首,嗯了一声以示同意。

“我姓万,父辈也是卖牛肉面的,不识字。据我娘说,我是在湘西降生,所以名字叫万湘。因为这卖的便是牛肉面,乡亲们一回生、二回熟,都叫我牛肉面大伯。”大伯搓着手带着湖南口音有点腼腆地回答“不会编个什么好名字呢,这面也就叫牛肉面。我家的面条做得比较实在,就是做街坊街里生意的,料足量够一碗只卖十文。不像隔壁卖的五香花生、翡翠豆腐随便一小碟儿就得十文的。

伊凡心中盘算着古时一两银合十钱、一千文。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明知故问道:“大伯,您这面摊的生意如何?”

面摊大伯用搭在肩膀上的麻巾往头上胡乱擦拭,随即憨厚地笑道:“马马虎虎罢了,一天下来刨除本钱,大约能有半钱银盈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勉勉强强能糊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