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砍翻三国 > 第二百六十三章 谋灭国之策

砍翻三国 第二百六十三章 谋灭国之策

作者:两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01:57:42 来源:笔趣阁

很快,柳惠便道明来意。

如今的河东,地方豪族被梁铮分裂成了两大派系,其中的守旧派,依旧执着于人口和土地,抗拒梁铮借高览之手所推行的新政。

而以柳惠为首的豪族,却是开明派,他们看到了发展工商业的巨大利益,因此渐渐地与黑骑军“同流合污”。

天工坊派出人手,在河东开设了分部。

而柳惠等人,也成功加入到了梁铮所建立的新秩序之中,购买技术,开设工场,招募流民,借助河东的盐铁资源,还有商业优势,经济实力迅速壮大。

在利益面前,任何阶级都绝不可能铁板一块。

梁铮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原本的对手分化瓦解,变成了他的助力。

如今柳惠等人,工场已然开办起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各种产品,毛料、铁器、食盐,这些货物都需要售出才能换来利润。

可偏偏这个时候,黑山军伙同南匈奴王国掀起叛乱,柳惠哪里能忍?

因此一听说梁铮带着军队前来平叛,他立刻就表示支持,愿意出钱出力,提供最为详尽的军事情报,只求梁铮能够尽快平定叛乱,好让他們的生意可以做下去。

对于柳惠的请求,梁铮自无不可。

看到河东的变化,荀攸总算是明白了梁铮坚持变法的苦心,却也有了新的担忧。

梁铮笑问:“公达似乎若有所思?”

荀攸收拾心情,以谋士的身份对梁铮建言道:“黑山军不过是黄巾余孽,不足为患,然则南匈奴王国则不然,此等塞外蛮夷,乃我汉人心腹之患。”

“公达谋略过人,可有计策教我?”

梁铮笑着问道。

荀攸却是摇头:“败匈奴易,灭匈奴难,草原广袤,胡人仗着轻骑快马,战事稍有不利,便退往草原,让吾等徒呼奈何。”

在荀攸看来,并州这个地方,并不适合作为根据地。

原因便是时刻面临异族的军事威胁,而胡人深得游击战精髓,时常试探骚扰,掌握战略的主动权,而汉人只能依托城池,被动防御。

这就导致了必须留下一部分兵力来防备胡人南侵,等同自缚手脚,如何争霸天下?

因此三国时期,并州、凉州和幽州,豪杰辈出,却无一人能成王霸之业。

曹魏崛起于中原腹心之地,东吴铁锁横江,占据东南,而蜀汉则是借助益州天险,得以割据一方。

东吴与蜀汉的边境虽然也有蛮族侵扰,但是南蛮与山越等异族,实力根本不足以与匈奴、鲜卑和羌人这些强大的胡人部落相提并论,想要平乱并不困难。

荀攸作为顶级谋士,在战略上自然有很深的见解,他认为并州不是善地,梁铮若想成事,不该过早介入其中,被南匈奴王国消耗战力,然后拖垮财政。

见荀攸愿意为自己谋划,梁铮心情悦然,随后笑道:“公达放心,我欲取并州,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随即梁铮将草原八旗的制度,和盘托出。

草原八旗制度,在幽州推行已有两年之久,经过不断的完善,体系已经接近成熟。

所以这次前来河东,梁铮可不仅仅是为了征讨黑山军这群杂鱼的,真正的目标,其实是南匈奴王国。

荀攸听完梁铮的讲述,却是眉头一皱:“攸有一事不解,匈奴八旗若是继续坐大,日后各旗主必然野心勃**兵造反,那时又该如何处置?”

看似提问,实则提醒梁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梁铮笑着为荀攸解惑说道:“所谓八旗,本质是暗中鼓励草原异族自相残杀,以削弱其人口。八旗上下,皆以军功论赏罚,杀人越多,就越是大富大贵,而我只要兑现承诺,让这些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得以善终,就可根绝千百年来的北方异族兵患。”

荀攸倒吸一口凉气,心中震惊无比。

他自诩是个狠人,临行之前,甚至私底下曾与何颙密谋暗杀董卓,以绝后患,甚至认为只要目的达成,可以不折手段。

但是和梁铮相比,荀攸觉得自己有点太小儿科了。

眼前的这个男人,才是真正的狠人啊!

草原广袤,各大部落人口相加何止百万?

而梁铮居然想要杀掉其中的大部分!

梁铮点破草原八旗的本质,荀攸本就是智谋通达之人,又如何想不通其中奥妙?

只见荀攸心悦诚服,抚掌而叹道:“渔阳侯此策,当真是利在千秋也。”

以八旗制度,驱使草原部落自相残杀,不断削减他们的人口,断其根基,就算之后各草原旗主想要谋反,也没那个实力了。

原本荀攸就已经有意要投靠梁铮,为了家族的延续而在黑骑军身上下注。

如今一番交谈,荀攸心中却是真的认为梁铮有问鼎天下之姿,以后必定竭尽所能为梁铮出谋献策,成就一番千古君臣佳话。

小小的凉亭里,二人分席而坐,纵论天下大事。

荀攸心中默默推演,觉得以草原八旗之策,灭南匈奴王国确实不难,顿时殷切地问道:“渔阳侯,黑骑军还有多少兵力可以调动?”

梁铮心中默算片刻,随后说道:“此番开战,我军总共只有万余兵马。”

荀攸听完眉毛都差点秃了,他是真没料到,梁铮手里只有万余人,就敢开口要灭国!

除了“莽”,他实在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才好。

之后数日,梁铮坐镇禹王城,命高览与张辽,各遣一军,一左一右,北上讨伐黑山军眭固所部。

眭固集结了三万大军,在白波谷一带布防,却被张辽正面击溃,本人更是差点就被张辽阵斩,随后退至平阳,据城而守。

高览与徐晃率领经过训练的五千河东步卒,发动攻城。

徐晃本人身披两层铁甲,亲冒箭矢,浴血冲杀,仅一日便登上了城墙,随即在黄昏时刻,攻破了平阳县。

黑山军大败,眭固趁乱出逃,余部非死即降,仅仅不到五日,河东的叛乱便被彻底平复。

消息传回洛阳,百官无不弹冠相庆,然而某人却是脸色铁青,目光阴沉似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