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砍翻三国 > 第一百二十八章 科技成果

砍翻三国 第一百二十八章 科技成果

作者:两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01:57:42 来源:笔趣阁

西园,裸游馆。

更换了衣裳的刘宏,侧卧在美姬软玉温香的怀抱中,从张让这里听完了关于燕山之战的始末后,才终于得知了梁铮原来早在平定张纯、张举之乱时,就已功勋卓著,只是被人故意打压,所以才没上报相关的消息。

“呵呵,真不愧是大汉的肱股之臣,这一个个的,看来都没把朕放在眼里啊。”

刘宏阴沉着脸,嘴角边的冷笑,昭示着他内心的愤怒。

身为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被人隔绝内外,坐困于深宫六院之中,政令不出皇城。

一旦发生了这种事,就意味皇帝被臣子架空了。

张让看到刘宏发怒,当即匍匐在地,自称责罚:“是老臣办事不力,还请陛下降罪。”

外界眼中的刘宏,是一个行事荒唐,昏聩无能的皇帝。

可只有身为近臣的十常侍才明白,眼前这位十五岁起就亲政的少年皇帝,是何等的天资聪颖和智计超凡。

以侯爵之身,单枪匹马入主皇宫,反掌之间,就利用宦官与外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暗中坐收渔利。

先是利用宦官斗倒了外戚势力,将大将军窦武一系连根拔除,顺利亲政掌握大权。

随后又兴党锢之祸,打压日渐膨胀的儒门和士族,巩固了自身的皇权,而骂名却是丢给了张让等十常侍去背。

其中算计,不可谓不深。

最后更是以卖官鬻爵的方式,一举解决了朝廷的财政困难。

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总算是稳住了濒临崩溃的东汉政权,甚至还在数次的对内和对外战争中,都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成功延续了国祚。

只可惜如今的汉朝,大夏将倾,再如何英明的君主,也注定难挽狂澜。

正是这份看得通透,却无计可施的绝望,让刘宏每日放浪形骸,沉迷于酒色之中。

因为只有用酒色来麻醉自己,他才能暂时忘记所有的烦恼。

若非不想背负亡国之君的骂名,刘宏早就不想管朝堂上的破事儿了。

从张让手中结果箕稠的表文,刘宏越看越是赞叹:“如此英才,看来真是天佑我大汉。”

放下表文,刘宏却又觉得梁铮的战绩太过夸张,很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所以便对张让下令,让他找人带着圣旨去幽州走一趟。

既是对有功之臣的嘉奖,同时也要实地考察一番,看看此事究竟是真是假。

否则若是闹出乌龙,这可就丢脸丢大发了。

而此时远在幽州的梁铮,还不知道他已经被刘宏给关注上了。

渔阳郡,天工坊。

由于不断招募新的成员,原先的房屋已不堪负荷,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上,梁铮又对这里进行了扩建。

若全部完工,规模将是原先的五倍以上。

在内部,如今不同的研究项目也划分出了相互独立的区域,比如由翟枢主持的机关区,由段砧主持的锻造区,以及葛湛主持的化工区。

他们各自带领不同的团队,在梁铮的指引下,进行技术攻关。

得知梁铮今天会来,葛湛和翟枢早早就在门外等候,唯有不喜逢迎的段砧,没有前来亲迎。

梁铮对此倒是没放在心上,甚至还对葛湛和翟枢说道:“以后立个规矩,不管谁来参观,都不必特殊接待,你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弄出研发成果,其他的琐事不必理会。”

葛湛还以为梁铮说的是客套话,回应的很是敷衍,根本没把这话放在心上。

善于察言观色的梁铮,见此也只得一脸心疼地强调道:“澈平,翟老,可知我在你们身上花了多少钱财吗?你们浪费时间迎来送往,那就是在浪费我的钱啊懂吗?你看良才先生就很懂我,一门心思搞研究,此举深得我心。”

葛湛和翟枢一听这话,当即明白梁铮不是在开玩笑,是真的心疼钱,立马拱手认错:“下回,下回一定注意。”

梁铮这才释然,心中也不由感慨,若是一群搞科研的都不好好干活,只知道拍马屁,那才是真的没救。

而这股歪风邪气,必须从源头就先给刹住了,否则以后只会上行下效,弄出一堆糟烂事儿。

如今梁铮最关心的还是火药的研发问题,这玩意儿可是大杀器,能够彻底改变战争的形态。

奈何关于火药的颗粒化,葛湛还是毫无头绪,仍在试错之中。

目前做出来的火药,只能当烟花放着玩,看起来很酷炫,杀伤力却是十分有限。

倒是关于土制化肥,葛湛弄出了不少成果。

仿佛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饭桶,更没有白白糟践梁铮的钱,葛湛卖力地介绍道:“主上所描述的氨水,我们已制备出了成品,虽然纯度不高,但是混合了鲜牛粪、黄豆粉和熟石膏粉之后,密封在常温下放置三天,兑三倍水施用,效果非常不错,参与实验的佃户普遍反应施肥之后的庄稼长势喜人,远比不施肥的庄稼要好。”

除了牛粪之外,葛湛也尝试使用了猪粪,人尿人粪等材料进行实验和制作,通过频繁的对比实验,来确认化肥的肥田效果。

虽然没能弄出可以武器化的火药,但土化肥也是个能够让粮食增产的好东西,梁铮对葛湛的工作效率还算满意,又询问道:“可曾遇到过什么困难,趁着现在赶紧提,能解决的我顺手就先给你解决了。”

葛湛叹气:“主上,需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了,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人手不足。”

以东汉时代的识字率,想要找到合适的科研人才那可真是难如登天。

对此梁铮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让葛湛自己想法子解决。

而葛湛还真就想到了一个主意,他建议可以在从当地招募幼童进行培养,同时打出旗号,广纳道门贤才,尤其是懂炼丹术的道人。

梁铮想了想,觉得可行,就给葛湛拨了一笔专款,让他专门干这件事。

之后梁铮又跟着翟枢去参观了机关区,复杂的机械构件随处可见,让梁铮不禁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机关区的学徒,基本上都是墨家门生,他们穿着粗布麻衣,一丝不苟地丈量材料,然后进行切割加工。

在梁铮的帮助下,翟枢等人将物理的力学内容,很好地融入到了墨经之中,改良了原有的墨家学说。

其实同样的事情,葛湛也在做。

数百年后,执天下学术之牛耳的化学道和物理墨,都不约而同地将梁铮奉为祖师爷,为千百年后的史学家们,留下了太多难以理解的谜团。

翟枢亲自带路,将梁铮带到了一架组装好的木制机械面前。

梁铮只是看了一眼这台机械的造型,便面露惊喜地问道:“实物,你们已经做出来了?”

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山羊胡,翟枢不禁有些得意:“幸不辱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