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二章 巍巍大秦(2)形势

真桃花石帝国 第二章 巍巍大秦(2)形势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5:36 来源:笔趣阁

这一次跟着孙秀荣迁到西域的部族,大约万户包括突厥、回鹘、霫人牧户迁到了新瀛州(戈尔甘草原),杨继祖的两部奚部(同样大约万户)迁到了海北州(里海以北,乌拉尔河以南区域)。

吐蕃嗢末军、党项羌、白兰羌、吐谷浑等则迁到了基马克州(中玉兹)。

当日上午巳时中刻(10点左右),大秦王国第一次朝会正式开始了,除了文武百官,孙秀荣长子,今年已经十八岁的咸阳郡王孙钊渟也在座。

会堂就设在以前康国国王的王府的议事厅,与众人想象中的不一样,孙秀荣让人在大厅里设置了座椅,左右各三排,重要的大臣坐在第一排,眉清目秀、身材颀长,颇有些忐忑的孙钊渟坐在左手第一位。

而他的老师、被碎叶军掳到西域的韦应物则坐在他的后面。

见到孙钊渟的模样,孙秀荣暗忖:“此子还是要派出去历练一番才是”

正想着,秦王府太监,内务府副总管鱼令徽站在孙秀荣身边尖声喊道:“大秦王国第一次朝会正式开始!”

场中立时从刚才得到封赏的兴奋、喜悦的喧闹中平静下来。

“第一项,请户部尚书居内什汇报我国户口税赋情况”

三十岁的居内什赶紧站了起来,作为粟特人,还不是最早加入到碎叶军阵营的人,竟一下得授高位,这让他也没有料到。

不过,在孙秀荣眼里,这位一开始的县令,到后来的太守、州牧,乃至兼任天山大学的常务副校长,一路走来非常踏实。

此人还是后世河中有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阿尔.花拉子模的师祖,奠定了河中地区自然科学繁盛的基础,加入天道教后立即奉为圭臬,并彻底摆脱了祆教。

当今之世,单论经商之道,无人能出粟特人之右,居内什显然也是个中的高手,在此时的河中,能精通文字的人并不多,不仅能精通文字,还能精通数学者,无一不是大聪慧之人,自然是管辖户部的极佳人选。

何况,以前的康国夹在突骑施、大食、大唐之间苟延残喘,作为国王的近侍,居内什还会突厥语、唐语、大食语,在语言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加上年纪又轻,是孙秀荣除了贾耽、姜公辅之外最信重的人物。

想想后世为何大元几乎将商务、税赋全部交给色目人(实际上就是粟特人的后裔)打理就明白了。

河中繁盛的商业催生了数学的发展,欧洲大航海、频繁的战争催生了工业的发展,信之矣!

居内什手里拿着一卷用河中桦树皮制成的白纸说道:“截止到上个月,我国一共有六个大州,三十六个郡,一百零八个县,加上三个直辖府,东西横跨约八千里,南北纵深四千余里,可谓异常辽阔”

“有户一百五十万有余,丁口近八百万,不过按照贾尚书带回来的大唐河北道户册,一个河北道就有丁口千万,与之相比,我国真可谓地广人稀”

“不过我国国土类似于河北道的地方也就是庭州、安西、伊犁州、碎叶州、昭武州部分地区以及海南府,实际面积加起来恐怕还不如河北道,户口中,牧户大约五十万,农户大约八十万,匠户大约二十万”

“税赋方面,原本从幽州得到了大约五百万贯财物,不过全部花在移民身上了,而本部的历年积存也大部分花在安置移民上了,不过粮草、器械依旧有一年的储存”

“按照大王的嘱咐,粮食必须按照满足三年需要来设定警戒线,眼下已经大大低于警戒线了.....”

“无妨”

高坐在台上的孙秀荣说话了。

此时的孙秀荣既有些兴奋,又有些意兴阑珊,但听到居内什如此说时还是打断了他。

“从今日开始,从大唐进行大规模移民应该告一段落了,可以按照正常水平进行安排了”

“是,大王”,居内什继续说道,“钱财还有半年的储存,也就是能够满足我国未来半年所有需要发放薪饷人员的需要,这主要归功于克孜勒港的海贸,光这一项每年就能满足一半人员的需要”

“另外,在毕县与大食人的交易也收获颇丰”

“......”

居内什说完后,众人虽然对国内丁口的依旧单薄有些担心,但终究为王国正式建立的雀跃心情所取代。

“大王”,四十七岁的南霁云第二个发言了。

作为较早加入到碎叶军的唐人,南霁云实际上在军事上的作为并不如他在历史上那样耀眼,不过转到中央担任兵部尚书倒是他这样的人物心中所愿。

“截止上个月,我国下辖正规营头,包括水师,一共有七十个,其中陆军六十五个,水师五个,总数二十万出头”

“另外,按照大王规划,凡是有城池的地方,当地的农户、牧户中的青壮需要作为民兵轮番值守,每年以三个月为限,总数也在二十万左右,官府只需为这些人负担食宿,战时则作为守备力量”

“农忙时轮番回去帮忙,眼下倒没什么大碍”

“根据仁勇都的情报,眼下我国面对的主要敌人是”

“北面,在回鹘人削弱后,更北的辖嘎斯逐渐崛起了,在大王去幽州的这段时间,位于乌布苏湖以北的唐努山间盆地的阿米部大酋阿热斯发动了内部统一战争,彻底征服了讫悉部、居沙波部”

“还收揽了部分回鹘人、基马克人部落,眼下其部落丁口已经增长到十万户左右,其西面疆域已经隔着辖嘎斯山与我国基马克州相望,双方的牧户纠纷不断”

(辖嘎斯山,后世俄罗斯境内的库兹涅茨山,山东就是阿巴坎盆地)

“辖嘎斯人在辖嘎斯山北面山口屯有一万常备军,而我国只在定北县布置一个正规营”

(定北县,后世新西伯利亚)

“不过,在得知我国大破回鹘人、唐军后,辖嘎斯人倒是没有继续向西冒进,而是极力约束牧户不越过辖嘎斯山”

孙秀荣又打断了他,“先不管辖嘎斯人了,按照之前本王与阿热斯的协定,会全力协助他往南发展,乌德鞬山以西的大湖区域才是他的目标,辖嘎斯山附近,苦寒之地,想必他也不会作为主要目标”

“是,大王”,南霁云继续说道,“东面,由于我国与大唐之间隔着敦煌、酒泉二郡,而占据这两郡的吐蕃人在伊州、白山堡两战之后实力大减,为了对付我国,他将整个象雄国遗部迁到了这两郡,不过也就是万户的规模,无法对我国的伊州、于阗镇形成威胁”

“在南面,迁到象雄国故地的吐谷浑人也不会对于阗镇形成威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唐退出西域后,在吐蕃人的经营下,印度河上游诸国,诸如魏龙国、大小勃律等又投靠了吐蕃国,加上其对天竺的侵夺,吐蕃国最近的丁口又多了起来,其迁到象雄国故地、大小勃律的天竺人......”

“咳咳”,孙秀荣再次打断了他,“本王说过多次了,大唐高僧玄奘所记载的就是印度,今后一律以印度名之”

“是”,南霁云禁不住抹了一把汗,“据疏勒镇、于阗镇的了解,眼下其占据了以前属于大唐的胡弩镇,有丁口三千户......”

“无妨,告知于阗镇的镇守使加大对昆仑山驿道的探查就是了”

一想到天寒地冻,连他这样的人物都种不出粮食的胡弩镇,孙秀荣对昆仑山以南的地方实在没有兴趣。

对付吐蕃国,有敦煌郡这个前哨地就够了,想必吐蕃人也是这么想的,双方就在那里聚集力量,反复绞杀也就是了,翻越昆仑山,甚至喀喇昆仑山,想想就不寒而栗。

他不禁有些佩服后世和硕特汗国的固始汗了,竟能带着几万大军翻越昆仑山进入阿里高原奇袭藏人的政权,难怪卫拉特人被大清视为心腹大患。

又想,“若是没有大清,卫拉特人统一河中,并成为俄国的劲敌也未可知”

与秦国相比,吐蕃国更为脆弱,何况,从其这一任赞普开始,他们就要掀开波澜壮阔的佛教、苯教之争了,自己依托伊州、于阗镇在其敦煌郡消耗其军力、人力也就是了,何苦费心费力主动出击?

“大食方面,加赭瓦尔在呼罗珊汇聚了约莫十万大军,不过在剌夷地区,以前的并波悉林大总管哈西姆创办了胡拉米教派,正暗中起兵造反,而以前并波悉林手下的首席大将齐亚德被我军放回后便被哈里发收买了,被任命为剌夷总督”

“哈西姆自然拉拢了齐亚德,不过齐亚德还在模棱两可,而在吐火罗地区,帕坦人大酋卡里姆的反抗在我国的帮助下仍未停歇,在这种情形下,大食人暂时对我国形不成威胁”

(帕坦人,就是后世的普什图人)

“对了”,南霁云偷偷看了一下孙秀荣,“据说祆教的光明尊者将卡里姆也封为光明使者......”

这一节孙秀荣自然知晓,就算是宗教,也会讲究平衡之道,自己的国土,虽然施行宗教信仰自由,但毕竟不是一教独大,当秦国建立后,作为祆教的教主,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不过”,此时按察使苏希杰突然插道,“大王,前不久,在吐火罗发生了一件奇事,在吐火罗的大食军在白日里战斗力非常惊人,不过一到晚上似乎就衰落下来,卡里姆发现了这一规律,并成功拿下了东部重镇喀布尔城”

“又有传闻从那里传来,说甚吐火罗的大食教大伊玛目是假的,是祆教中的人假扮的,不过哈里发派人过去了解过,但没有什么结果,最后只得将其调到剌夷地区担任大伊玛目”

“......”

这一节是孙秀荣所不了解的,他也有些呆住了。

“这到底是是怎么一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