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二十五章 龟兹镇(5)焉耆镇(上)

次日,虽然大雪弥漫,但孙秀荣没有打算在鹰娑川逗留,而是继续向前赶路,又过了大约十日一行人才抵达焉耆镇。

与鹰娑川大雪弥漫不同,十月初的焉耆镇虽然也出现了寒意,但依旧是天高地远的秋末景象。

焉耆镇处在焉耆湖(博斯腾湖)北岸,鹰娑川西岸,一座由于扼控高昌与龟兹之间的要道而修建起来的大城,身后又是大面积的鹰娑川千百年冲刷形成的绿洲地带,前面则是水产富饶、水草丰美的焉耆湖,唐军西进攻打游牧部落或者昭武诸国,这里既是出发地之一,也是主要的粮草中转点,城池规模与疏勒城相差仿佛,不过其城里的驻军就没有疏勒镇多了,只有马步军三千。

焉耆镇眼下镇守使空缺,得知孙秀荣来了,焉耆镇副使、原铁门关守将贺娄余润让其在城外空地驻扎,傍晚时分,贺娄余润的牙兵请孙秀荣进城会面。

镇守使府邸,孙秀荣带着耿思都、李继勋见到了这位副使。

约莫四十余岁,方面大耳,三缕长须,穿着六品武官袍服的贺娄余润在书房里接见了孙秀荣。

来之前,孙秀荣自然也下过功夫,知晓此地的主官叫贺娄余润,一个鲜卑将领,当然了,此人是北魏时代就进入中原的鲜卑人,早就高度汉化了,除了姓名还像鲜卑人,无论样貌神情还是打扮、话语已经没有半点鲜卑人的模样了。

鲜卑人,真正的鲜卑人还真是吐谷浑人,虽然他们也因为与羌人、汉人的融合大为改变了,但鲜卑人的底色还在。

贺娄余润自然知晓夫蒙灵察镇守使许给孙秀荣三千套冬季战袍的事,而想要将三千件战袍以及部分粮草在秋冬季节越过天山运到怛逻斯,带着一千人马也是应有之意,若只是几十人,就算是唐军,想要将这些物资运回去无异于痴人说梦,沿途的部落随时有可能将你灭了。

虽然孙秀荣是郡马,但老于宦海的贺娄余润知晓他是什么货色,他能让孙秀荣进城见面也是看在他曾是夫蒙灵察牙兵、外行官的份上,在如今的大唐,由于圣天子对周围诸部普遍采取了联姻的策略,在宫里养了一大堆准备随时用来和亲的“义女”,到岁数后封为公主、郡主不等嫁出去。

故此,别说郡马了,驸马也到处都是,何况南弓晓月还是阿史那氏交河公主的义女,与李氏宗亲之间相隔万里。

留孙秀荣吃了一顿饭,略略说了一会话就打发他走了。

孙秀荣倒是没有生气,他知晓像贺娄余润这样的人才是大唐军将的常态,此人以后还高升为剑南节度使,自然是熬出来的,但至少在做官上四平八稳。

他没有住在贺娄余润安排的驿站,而是回到了城外营地里。

次日,他并没有立即出发去龟兹镇,而是准备在此次盘桓几日——焉耆镇也是四镇之一,人口众多,屯田广布,城里城外胡商云集,眼下已经是冬初了,他回去最好的走的路还是这里,如果能在此地购买到一些物品就可以节约不少路程,无非是找一家客栈存起来就是了。

基于方便存取考虑,他选择了城外紧挨着通往鹰娑川驿馆的那一片商铺。

到了这里,由于紧挨着曾经被汉人统治几百年的高昌王国,这里的汉人很多,商铺也是胡汉各半,当然了,这里的汉商都是以前高昌王国的。

一家家问过之后,他得知对于大宗交易而言,反而在城外为佳,因为焉耆镇为了与鹰娑川的部落交易,也在驿馆附近辟了榷场,几十年后,榷场附近自然形成了一片商铺。

他最终选定了两家,一家来自河中石国的胡商,一家则是来自高昌的汉商。

胡商的货品主要是葡萄酒、西域香料、食盐、宝石等,而汉商则经营着食盐、粮食、布匹等大宗物品,当然了,想要在大唐辖地经营食盐买卖那也是要得到官府授权的。

与他设想的不同,胡商铺子里还兼做买卖宝石的生意,孙秀荣决定先进胡商铺子里瞧瞧。

台前是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粟特人,孙秀荣此时没有穿那件在此时有些奇特的棉甲,而是一件普通的唐军冬季战袍,像他这样的人在四镇多得是,自然也没有引起那人的注意。

“客官,欢迎,欢迎,小店专卖西域诸国特产,葡萄酒、香料、宝石、麻布应有尽有,要看你货品的话请跟我来”

一口标准的长安口音,倒是让孙秀荣似乎又回到了后世逛街时的情形,他点点头后便看向柜台后面对堆着的货品,当他见到一袋袋半卷着敞开的布袋子,便问道:“那些是什么?”

那人还以为他是焉耆镇的普通府兵,便说道:“这是昭武诸国普遍种植的蔬菜和瓜果种子,很是适合在四镇种植,客官,买些吧”

孙秀荣心里一动,“都有些什么?”

“你看,这是皮牙子,煮菜最佳,这是萝卜,对了,你们唐人叫它胡萝卜,这是黄瓜,哦,你们的皇帝以前叫它胡瓜,最近才改成黄瓜,这是菠菜,这是芹菜,这是大蒜……”

“好了,每一样给我来一些”

实际上这些东西都已经传入中土了,但尚未大面积铺开,眼下孙秀荣无论是在以前的葱岭,还是在眼下的怛逻斯,种植的还是府兵们熟悉的中土原本就有的在北方普遍种植的粮食和菜蔬,刚才这人所说的也有人种,不过图个新鲜罢了。

不过来自后世的孙秀荣却知晓这些东西的妙用,特别是胡萝卜、大蒜、菠菜和洋葱(皮牙子,西域古时就这么称呼,此时都是红葱),在没有辣椒的情形下,那可是辅助营养、佐餐之极品啊。

买完了蔬菜种子,那人自然看出来眼前此人是一个大主顾,便说道:“这位小哥好面生,是屯田使下面的吗?”

孙秀荣笑了笑,没有理会他,“你这里也收瑟瑟石?”

“是的,无论多少都收,只要货真价实,品相上佳,没有不收的”

“那你等都卖给谁呢?”

那人笑道:“你是在安西长大的吧,呵呵,如今在大唐长安、洛阳、扬州、太原、成都,除了铜钱,能够代替其使用的一是布匹,其二就是瑟瑟石,特别是中上之家,装饰在衣帽上、武器上都寻常见,由于瑟瑟石越来越少了,其价格自然越来越高”

“我这里有一些瑟瑟石,可以交换何物?”

那人眼睛一亮,“于阗国的金饼、石国的银饼、突骑施的银币都行,你若是需要来自拔汗那国的上等葡萄酒,对了,那种用琉璃杯盛放的葡萄酒都行”

孙秀荣招招手,让耿思都将一袋三十枚瑟瑟石递了上去,“你瞧瞧看,这些瑟瑟石价值几何?”

那人将布袋子上的绳子小心翼翼解开了,解开之后不禁惊呆了(西域虽然特产各种宝石,但经过汉唐之间长时间开采后数量也很稀少了,虽然依旧在大唐境内流行,但几乎都是存量市场,往往有价无市,也只有像尔微特勒这样的部落大酋仗着手中的武力强取豪夺得到一些,可想而知盖嘉运攻破吐火仙的碎叶城后获取了多少)。

那人将一枚枚五颜六色的瑟瑟石拿出来一一仔细查看,看到特别喜爱的宝石也不时赞叹一声,大约花了小半个时辰才一一看完。

看完之后,他将这些宝石放回布袋子,盯着孙秀荣说道:“你看起来不像是有这么多瑟瑟石的人,按照大唐规制,拥有三十枚瑟瑟石以上者都必须说出这些物品的来历……”

这也是虚张声势了,真正拥有三十枚瑟瑟石的人不是巨贾便是豪绅,他也不敢这么问。

孙秀荣笑道:“我抢来的……”

那人听了正要大叫,却被孙秀荣捂住了嘴,“你这厮好没来由,我既然能来到此地,身上自然有通关文牒,昨日焉耆镇副使贺娄余润还请我吃了一顿饭,跟你说笑呢,你还当真了?”

那人却不理会,用粟特语向后院喊了一声,没多久,从那里出来了一个年轻的粟特人,约莫二十出头,面目虽是胡人,却穿着一身唐装,面目英俊,神采不凡,他听了那人用粟特语说的话后,笑着对孙秀荣说道:“客官,不是小店不通融,大唐规制如此,小店每收购多少瑟瑟石,都有记录,运到长安贩卖时,一路上都有官府的文牒为证,稍有差错就会全部没收,小店也是无法……”

“大唐管束的如此严格?”,孙秀荣暗忖,不过他还是笑道:“这些东西确实是我从他人手中抢来了的,不过此人叫尔微特勒,原本是突骑施大汗苏禄的庶长子,在下有幸攻破了尔微特勒所在的怛逻斯城,抢了这些东西,这下行了吧”

那年轻人一听便愣住了,又上下仔细打量了孙秀荣一下,“客官,你是从怛逻斯来的?是都督府的麾下?”

孙秀荣不想与他再纠缠了,他将自己的身份文牒掏了出来,“看看吧,我就是大唐碎叶都督府都督孙秀荣”

那人一听赶紧将文牒接过来看了,上面写着孙秀,荣的年龄、籍贯、相貌等名录,孙秀荣又将自己的铜制大印拿了出来,“也罢,一并与你等瞧瞧”

这下那年轻掌柜再无疑议,赶紧赔礼道:“失敬失敬,没想到眼下闻名七镇的碎叶川都督府都督竟能驾临小店,实乃……”

“好了,这些货品价值几何?”

“里面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