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十五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上)

真桃花石帝国 第十五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上)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5:36 来源:笔趣阁

虽然得知自己北边也来了一支军队,不过孙秀荣并没有意识到里面有什么人。

铁山,得知前面的怀朔镇有碎叶军大军的踪迹后,除了主将骨啜派快马北上去向英武可汗回禀,大唐使者李承寀、仆固怀恩也是各怀心思。

作为使者,自然不可能带着太多人马,不过一两百骑还是有的。

前面说过,能够通过阴山的缺口很多,但能够通行大军的谷道却只有三处,如果单纯用来报信的话,还是有很多道路的。

思来想去,李承寀还是向如今的朔方军中路兵马使安重璋(李抱玉)派出了使者。

而仆固怀恩的心思更是异常复杂。

想当年,他可是后突厥的一员,在王忠嗣和默延啜的大军围攻下命悬一线,当然了,由于他平素与大唐的关系就不错,就算被俘也会重用,但毕竟受过围攻不是。

何况,在那场大战中,碎叶军异军突起,不仅保全了突厥余部的有生力量,还让他担任余部的大汗,这份恩情并不比大唐小多少。

但在孙秀荣决定西迁时,同罗部的阿布思决定追随,他却决定留在原地——留在原地意味着彻底投靠大唐,寻常牧户都瞧得出来,何况孙秀荣?

仆固怀恩倒是想单骑去怀朔镇面见孙秀荣,看双方能否缓和关系,不过他最终还是罢手了。

眼下在朔方军中,郭子仪是节度使自不待说,随着安禄山叛变,而河西军、陇右军的精锐又连同他们的大帅哥舒翰折在叛军手里,天下之望全系于朔方军一身,规模自然比以前大了许多。

眼下朔方军实际上由四大部分组成。

其一是左厢兵马使张用济,驻扎东受降城;

其二是右厢兵马使康元宝,驻扎西受降城;

其三是中路兵马使安重璋,驻扎中受降城;

其四是藩汉兵马使,实际上是以浑释之、浑瑊父子为主的南下浑部、思结部、契苾部、回鹘部留在甘肃北部的部落为主,杂以少数党项部落骑兵的军队,驻扎皋兰州;

在此之上,还有一个都知兵马使(总兵马使),此人就是仆固怀恩,长期驻扎黑城(呼和浩特)。

当然了,这些人实际上互不统属,别看仆固怀恩头上有一个都知兵马使的头衔,他并管不了剩余三部。

这些人都只听郭子仪的,也只有郭子仪能压服得住他们,当然了,李光弼也是是出自朔方军,但他眼下是河东节度使,眼看就要另立门户了,这也是历史上仆固怀恩与李光弼不对付的原因——都是郭子仪的手下,凭什么要听你的?

仆固怀恩最终向他的儿子,黑城的仆固玚派出了快马,从铁山出发,径直奔向东南,然后沿着那里的三大谷道之一白道南下,很快能见到黑城。

胆战心惊的敦煌王李承寀自然希望安重璋能够来救他,但是仆固怀恩显然多了一个心眼,他的人不但去了黑城,还会从大同南下,直奔太原而去。

他也知道,此时大唐的精锐兵马都集中在太原,郭子仪、李光弼都在那里,能够有所作为的也只有他俩了,派人去灵州通知皇帝完全没有作用,那里虽然还有一支数量不少的部队,但不是新募之兵,便是乌合之众,战力实在堪忧,兵权也掌握在宰相房琯手里,让他们知道了反而会横生事端。

这几路,张用济、康元宝都将各自的主力带到太原去了,留在东西受降城的兵马很少,也只有镇守中受降城的安重璋以及黑城的仆固玚还保持这较为完整的军力。

孙秀荣西去之后,仆固怀恩很快就只能控制自己的仆固部了,其它部落在安禄山的诱惑下纷纷加入了范阳军,饶是如此,身为都知兵马使兼霫部大都督的仆固怀恩军队依旧是眼下留在漠北最强大的军队。

仆固玚驻扎在黑城的全部是骑兵,还可很快在以黑城、单于都护府附近动员另外五千骑,就是有了他这支部队,郭子仪、李光弼才放心南下而致忠心于安禄山的大同军使高秀岩的部队于不顾。

当然了,经过几场战役后,原本有两万大军的高秀岩此时的军力最多只剩下一半,已经没有能力完成安禄山安排给他西去袭扰振武军,南下牵制太原的任务了。

不过,仆固怀恩显然是低估了皇帝的实力。

与历史上不同,此时来到中原助战还有随着安西七镇军力的扩大也增加了的安西军,新任节度使李嗣业这次带来了一万五千大军!

加上跟着过来的于阗国国王尉迟胜五千于阗兵,总兵力高达两万!

就在李承寀的使者冒险从呼延谷西侧的险峻的谷道蜿蜒来到中受降城时,李嗣业、段秀实带着一万五千大军正好赶到那里,而尉迟胜的五千于阗兵显然继续留在灵州,为皇帝围剿作乱的党项人而努力。

若仅仅是安重璋,他是绝对不会吃多了北上去攻击强大的碎叶军的——虽然他也很奇怪为何此时碎叶军来到了这里。

但李嗣业却不同。

由于出身于安西的大将高仙芝、程千里、荔非元礼纷纷死去,后两者还是直接死在碎叶军手里,原本同出一届跳荡营的李嗣业成了安西军的老大,而段秀实则成了都知兵马使,论起成就,若孙秀荣还是在安西军的序列里努力的话,还真不一定能赶得上这两位。

中受降城。

安重璋、李嗣业、段秀实接到讯报后赶紧进行了紧急商议。

“两位”,安重璋此时尚未能大展拳脚,手中也只有三千步骑,是不可能带领兵马北上的,他向李嗣业、段秀实拱拱手,“在下不是不想营救圣天子使者,不过眼下有两事不明”

“其一,碎叶军为何到此,毫无疑问,肯定是得知我国大乱,想要浑水摸鱼了,其以前的根基在霫部,在做出大的举动之前,肯定是要在那里观望一段时间的”

“在此之前,彼等对于我国来说是敌是友尚不可知,岂能轻易开罪?”

“此其一,其二,按照敦煌王派遣出来使者的说法,碎叶军至少有一两万,呵呵,一两万,恐怕整个朔方军上去还一定是对手,我劝两位也要谨慎行事”

李嗣业正要说话,段秀实抢先说道:“安兄说的是”

等安抱玉走了,李嗣业埋怨道:“段郎,就算不北上营救使者,为何要一口回绝?”

段秀实说道:“难道节度使想要北上营救?”

李嗣业摇摇头,“圣天子是让我等去大同,若是能拿下此城自然是好,若是轻易拿不下,便南下河东,攻击叛军的崔乾佑部,如何有闲暇管碎叶军的事?”

段秀实点点头,“这是自然,不过安重璋是前大将军安兴贵之后,安兴贵本是河中安息国,也就是安国王子,笃信祆教,后来归附大唐,世居河西,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

“以孙郎眼下的威势,安家岂有不眼热的?”

“有何眼热?难道他安家还能搬回河中不成?就算搬回去也做不成王子了!”

“李郎,我说的不是这个,眼下孙郎那甚光明使者的名头响彻整个西域,安重璋岂有不知的?若是孙郎利用这个名头笼络安抱玉,我等就完了!”

“那我等到底救不救圣天子使者?”

“救得了吗?”

“这......”

“放心吧,我估摸着,孙郎这一次去霫部,与那安抱玉说的一样,多半是奔着浑水摸鱼去的,在形势不明朗之前,我等少招惹就是,若是这安抱玉一早就与孙郎联络上了,我等岂不是有去无回?”

“那......”

“唉,毕竟是同一届跳荡营出身,我带少数人马走一趟吧,以孙郎的为人,他决定不会为难我,但能否说出他心中最终的目的也难,尽力而为吧,至于节度使可以先行出发,不用等我了”

李嗣业点点头,“也好,圣天子让我等尽快赶到大同,若是因为孙郎的事情耽搁就不好了”

“我说的就是这个,既然我等是圣天子亲自派出来的,又得到了碎叶军的消息,若是不禀报的话岂不是有负圣恩?怀朔镇,离这里只有一两百里,我去去就来,而节度使带领大军慢慢往东走,恐怕走不到东受降城新的圣旨也到了”

李嗣业眼睛大亮,“还是段郎考虑的周祥,就这么办!”

而东边的仆固玚得到他老爹的消息后也沉默了。

与仆固怀恩相比,他仆固玚是真正在碎叶军里历练过的,与碎叶军对待,无能是胆量还是情感他都有些把握不定,不过仆固怀恩在信中已经明白告诉他还派了人继续南下通知郭子仪。

于是他也按兵不动,静等郭子仪的命令。

此时的河东,除了大同城一座孤城及其周围的几座小城,剩余地方几乎都被唐军拿下了,仆固怀恩的快马很快就来到了太原。

郭子仪接到仆固怀恩的信后也是沉默了许久。

他接到信件时已经是月上半空了,坐在书房里就着蜡烛看信的他半晌才从坐垫上挣扎出来。

似乎心情烦闷,他推开了轩窗,顿时一大捧月色撒了进来。

“阿耶?”

除了月色,院落中还站在一人,那人见到郭子仪,似乎也很不好意思,赶紧转过身来弯腰施礼。

原来此人正是郭子仪长子,前不久还在安西历练的郭曜,眼下郭曜也是年过三旬的大将了,回到朔方军后,身兼游奕使、都虞侯两职,地位仅次于上述各兵马使。

郭子仪哼了一声,“你何时来此的?既然来了为何不进来?”

郭曜说道:“刚刚到,听说有信使到,还是有关碎叶军的,故此孩儿赶紧过来了”

郭子仪点点头,“也好,正要唤你,进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