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五十章 索伦前身

真桃花石帝国 第五十章 索伦前身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5:36 来源:笔趣阁

五十岁的腾吉斯盘坐在大帐里,眼神凝重。

除了这支奇怪能“行走”在大海上的部队,他自然还有别的心事。

五年前,身为左杀的他几乎控制着汗国的除了葛萨部之外的所有骑兵,当时,罗马帝国的皇帝对于出现在他北境的部族一律以“蛮族”称之,连紧挨着帝国的保加利亚汗国也是被他们这样认为的,虽然堂堂的罗马帝国还要向保加利亚汗国纳贡方能保一方平安。

纳贡、和亲,自诩为东方正教信徒的罗马皇帝们玩儿的精熟,毫无半点违和感。

对于比保加利亚汗国还要强大的科萨汗国,皇帝们没有兴趣弄清楚他们内部的形制,谁掌握着军权那肯定就是大汗了,于是腾吉斯的大女儿琪琪格顶着阿史那氏的名头嫁到了君士坦丁堡。

当然了,在此之前,琪琪格一早被罗马皇帝派到白城的牧师进行了洗礼,并改名“艾琳”,成婚时多半已经皈依东正教了。

对于从漠北来到欧洲的科萨人来说,中原大一统帝国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巨大的,而在西方也发现了一个类似于中原王朝的罗马帝国时,能将女儿嫁到那里自然是荣幸之至,求之不得。

此时的科萨汗国从容游走在大食、罗马之间,就是因为他们接纳了犹太人!

一开始,罗马皇帝、大食哈里发都派出自己的牧首、大伊玛目到科萨汗国的首都白城争取科萨人加入己方宗教阵营,已经享受到商路好处并沉浸在其中不可自拔的科萨人自然不会轻易许诺任何一方。

虽然自从汗国将首都建在高加索山以北后,科萨人几次与大食军激战,汗国靠近高加索山的第一个首都巴伦加尔(符拉迪克奥克兹)还是被大食人摧毁的,但汗国依旧接待了大食人的大伊玛目,还让双方就在汗宫里辩论。

最后科萨大汗说:“如果让你们在对方的宗教以及犹太教中选择一个的话,你们会选哪一个?”

基督教、大食教不共戴天,两方自然都选择了犹太教,见到这一幕,科萨人便坚定了选择犹太教的的决心。

与其选边站队,不如两头讨好,当然了,此时,因为罗马帝国的驱逐,大量极善于经商、营造、经营工坊的犹太人也是他们急需的,已经须臾离开不了了。

在此之前,无论是蓝突厥,还是黑突厥的都播、葛萨部,都是信仰萨满的,但阿史那氏、葛萨部都不约而同开始倾向犹太教了,但都播人心目中的长生天依旧辉煌依旧。

另外,科萨建国后,阿史那、葛萨选择了融合,他们毕竟都讲突厥语,而其周围的哈阿瓦尔人、马扎儿人、阿兰人、佩切涅格人大多也讲着突厥语,融合起来非常容易。

光凭蓝突厥一部、黑突厥两部,岂能轻易征服黑海、里海之间的土地,这里面除了刚才所说的操着突厥语的部族,还有一些由以前匈奴人阿提拉的汗国崩溃后留下来的匈人部落,其中不少也操着鲜卑语,自然都被都播人融合了。

一开始,融合了匈人鲜卑部落的都播人极其强大,这才让腾吉斯成了汗国掌控军权的大酋,但在最近几年形势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有了犹太教这个工具后,葛萨部融合突厥诸部的速度陡然加快起来,还有,此时盘踞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是一支哥特人部落,他们有的信仰东正教,有的信仰犹太教,一开始最受犹太人重视,故此从罗马人那里弄来了大量的农户和工匠,虽然哥特人依旧以科萨人为宗主国,但其本身实力也不可小觑。

在哥特人的影响下,以及犹太人的财力下,葛萨部的大酋布兰斯暗中从哥特人、马扎儿人、阿瓦尔人中抽调了两支部队。

一支是精锐步军,有些类似于罗马军团的部队了,一支是重骑兵。

精锐步军名义上掌握在阿史那氏手里,实际上还是被布兰斯掌握着,布兰斯本人娶了克里米亚哥特人首领的妹妹,任用的步军首领也是哥特人,牢牢地控制着汗国名义上的首领阿史那忠。

布兰斯亲自掌控着重骑兵,加上葛萨部以及逐渐融入葛萨部的突厥诸部,就在这几年葛萨部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隐隐有超过都播部的意思。

这一切的关键都是犹太人,没有富甲黑海、地中海犹太人的帮助,就算都讲着突厥语,那些部落也不可能这么快融入葛萨部。

再者,在犹太人的帮助下,科萨汗国的核心领地,北高加索平原一带自然也被葛萨部收入囊中,拥有大量的农户后,葛萨部的实力更是远在都播部之上了。

萨曼达尔(马哈奇卡拉)只是汗国的冬季首都,夏都却在北高加索以北的大草原上,王宫设在后世的埃利斯塔,此时叫沙克尔,此地也是后世土尔扈特部落的王帐所在。

当然了,为了方便贸易,他们在阿提拉河(伏尔加河)的入海口,后世阿斯特拉罕地方设置了贸易据点。

沙克尔则实际上掌握在都播人手里。

对于葛萨部突然冒到自己头上,腾吉斯自然不甘心,不过他没有在明面上与布兰斯冲突,而是怂恿依附于自己、盘踞在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马扎儿人(匈牙利人的祖先)与依附于葛萨人的阿兰人大战了一场。

双方依着后世的库玛-马内奇低地大战几场,都播部、葛萨部虽然没有亲自下场,实际上都投入了相当的精力,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百年来,都播部第一次战败了。

最后葛萨部占据了沙克尔,将都播部驱赶到了里海以北的地区,也就是后世哈萨克汗国小玉兹所在的地方,大致是伏尔加河以北、乌拉尔河流域、里海以北的地区。

幸亏此时大食帝国正面临着黑白换位的关键时刻,否则若是知晓科萨汗国出了内乱,肯定会越过高加索山占了他们的土地的,在历次与科萨汗国的大战里,虽然大致胜负相当,但由于大食帝国人口众多,终究是科萨人吃了亏。

由于葛萨部的布兰斯控制着阿史那忠这位名义上的大汗,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切都对都播人不利,若还是在里海附近的荒漠草原待下去,肯定是对都播部不利的,于是腾吉斯就想到了花拉子模。

于是,他带着自己的两万精锐,加上佩切涅格人、马扎儿人,基马克人,准备对花拉子模下手了,三个部落早就知道都播部不行了,不过一来腾吉斯余威尚在,二者这些部落生平最喜欢的是抢劫,抓俘虏充实本部落的事可干了不少。

不过眼下他们的南面是强大的科萨汗国,东面又是碎叶军,西边是罗马帝国,他们抢无可抢,只能去北边欺负斯拉夫人。

此时,有三支斯拉夫人逐渐从密林里冒出来了,一支是阿提拉时代的安特人,在第聂伯河上游,靠近基辅的地方游牧,一支是接受了维京人为首领,以后世大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瓦良格人,一支还处于原始人状态,分布在后世梁赞附近,过着狩猎、采集的氏族公社生活,佩彻涅格人挨着他们,称之为维亚吉奇人。

三支斯拉夫人一冒头便只有被阿瓦尔人(占据乌克兰草原,柔然人后裔)、马扎尔人(亚速海北部)、佩彻涅格人(伏尔加河中游)抓俘虏作为奴隶的份儿,三部在此时称呼他们为奴隶,于是在此时占据着后世德国、波兰、匈牙利一带的一个叫做日耳曼尼亚的王国便称之为斯拉夫人,或者斯拉文人,意思是奴隶,自此,这些人终于有了名字。

当然了,后世的瓦良格人在维京人的带领下越做越大,那是后话,不再赘述。

后世的索伦人的祖源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大鲜卑山(大兴安岭),而大鲜卑山则是鲜卑人拓跋部的龙兴之地,而都播人是拓跋部迁到图瓦盆底的一支,都播人在突厥人、回鹘人、辖嘎斯人的压迫下不断向北迁徙,后来又回到林中,这才有了索伦人。

故此,称呼都播人为索伦人的前身一点也不为过。

五十岁的腾吉斯这一两年陡然苍老起来,他能被布兰斯如此欺负,除了他坚持萨满教信仰,为突厥诸部不容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他的几个儿子都在与大食人的战斗中战死了,几个孙子也夭折了,眼下他膝下只有两个女儿,一个就是嫁给了君士坦丁五世的琪琪格,东正教名艾琳者也。

另一个二十岁了还没嫁人,作为腾吉斯唯一在身边的儿女,腾吉斯有着自己的私心,舍不得将其嫁出去。

当然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北魏时代,花木兰鼎鼎有名,在此时的都播部,腾吉斯的二女儿,全名叫图兰朵布耶楚克的,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女人!

图兰朵布耶楚克翻译成汉文就是“温润如玉的可爱女孩”。

但腾吉斯的二女儿却不像她的名字那样温润如玉,而是如冰雪、刀剑般冷冽。

后世某戏剧家那有名的戏剧是否利用了此图兰朵的原型而将其按在蒙古公主身上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眼下的图兰朵就是戏剧中的那位公主一样,冷冽、果决、勇敢,是腾吉斯行军打仗的绝佳帮手。

原来,不是她不愿意嫁出去,而是没人敢娶她,如同普契尼的戏剧«图兰朵»那位公主一样。

“扑!”

腾吉斯的帐帘打开了,一张精妙绝伦带着一丝寒色的俏脸出现了。

“阿爹,敌人出现了,我军的目的也达到了,是时候出战了!”

“哦?”

当腾吉斯盯着自己女儿看时,发现她头上缠着头发的鹅黄色丝巾上镶嵌着那枚火红的瑟瑟石骤然亮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