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十二章 呼罗珊猛将

真桃花石帝国 第十二章 呼罗珊猛将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5:36 来源:笔趣阁

三十岁的齐亚德.本.萨利赫好整以暇地端坐在军营里。

白衣大食时代,齐亚德就是驻守呼罗珊的波斯军人,否则他也不会成为并波悉林最得力的手下,在木鹿城时,他是一名百夫长,还是最为优秀的百夫长,它既能背诵经书,能熟练用大食教法典约束部众,还深谙罗马、大食、波斯、突厥马步军作战之道。

在他的信仰里,从来没有失败两字,他认为自己是受过真主呵护之人,在真主心目中的位置仅次于并波悉林。

若是没有碎叶军的出现,眼下他应该在怛逻斯城下统领近十万大军与唐军激战,但由于碎叶军的出现,让大食人的目光全部投向了他们。

没有继续羁縻河中诸国,而是大肆屠戮,一劳永逸,也是基于这个理由。

在整个大呼罗珊地区,也就是呼罗珊、霍拉桑、吐火罗三大地区,实际上汇聚了黑衣大食大部分军力,除了他与哈桑的各三万精锐,并波悉林身边还有五万人!

也就是说,一旦萨末鞬城的作战不利,他还可以退入城中与孙秀荣相持,并静等并波悉林大军、哈桑大军的到来。

“为了真主的荣光,此战非赢不可”

在带领大军进攻安国时,虽然表面上看是孙秀荣在观察大食人的行动,又何尝不是大食人在观察碎叶军的行动,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何孙秀荣甫一带着大军出动,大食人便势如破竹击败了安国的起义军。

这次他带过的一万五千精锐没有半个昭武诸国的雇佣兵,全部是来自呼罗珊总督辖区的精锐,包含了三千完全称得上重骑兵的骑兵,骑兵全部来自大食人、突厥人,都是极善马战之人。

还有三千精锐轻骑兵,同样来自大食、突厥、波斯,都是善于骑射之人,其实此时纯粹的大食骑兵根本不懂得骑射,他们是在接触波斯人、突厥人后才学会的,不过他们的骑战能力一点也不亚于波斯人、突厥人。

但大食人有一点是波斯人、突厥人赶不上的,那就是不怕死。

在真主的光辉下,一往无前,一死方休,何况此时他们还没有有意识地使用大规模的圣战者炮灰,全部是既不怕死又有作战经验的真正骑兵,战力相当可怕。

得到波斯人、粟特人锻造的兵器、盔甲后,大食人的战力自然更上一层楼。

还有三千全部来自大马士革地区的长矛步军,这些长矛步军可不简单,在以前突骑施时代,苏禄可汗与大食人交战时,他人数占优的骑兵屡次在大马士革长矛兵前吃瘪,造成虽然苏禄雄心万丈,但终其一生并没有越过阿姆河。

大马士革步军的长矛兵全身甲胄,每人一杆两丈长的长矛,正中还有三成弓箭手,有些接近后世西班牙大方阵了,既能对抗步军,也能对抗骑兵,两丈长的长矛,除非你不惜损伤战马将其双眼蒙上,否则它们是不会冒然冲到如林的长矛上的。

还有三千来自大马士革、阿勒颇、巴格达三大地区的刀盾兵,自然是罗马式的刀盾兵,全身甲胄,手持盾牌与短剑,其中自然也有一些能一手扛着大盾,大盾上立着倒刺(攻防两用),一手拿着长刀,能投入敌阵大肆杀戮的勇士。

至于齐亚德自己,他最信任的不是骑兵,也不是来自黎凡特地区的步军,而是自己亲自在波斯人、吐火罗人、粟特人中挑选的重步兵!

这些人都是信仰极为坚定,又身材高大健壮者。

他们完全复制了罗马人的战术,短剑、标枪、锁子甲、盾牌,其中百夫长以上还有胫甲(用来保护小腿的甲胄),也大致参考了罗马人用来突出军官,从而在头盔上做文章的做法。

他们舍弃了罗马人的羽冠,而采用了在铁盔上加尖顶,并在尖顶上使用旗帜的做法,当然了,使用的是大食旗帜,都是星月图案,不过底色不同,不同等级的军官有不同的底色,在战斗中,士兵们通过军官头上的小旗帜来跟随行动。

一共两千人,他们才是齐亚德的亲兵,他们手中的标枪既是远程武器,又可用来近战,一举两得。

其中,最为高大勇健者则采用了此时波斯重步兵的样式,当然了,在大食人崛起之前,罗马人的主要对手就是波斯人,没准波斯人也是从波斯人那里学来的,锁子甲之外还套着一件鳞甲,头盔下还有面具,只露出两只眼睛,手里也是大锤重剑之类的重武器,人数不多,约莫三百,自然是用来打开局面的。

齐亚德自己就极为推崇这种重步兵,于是他将这两千重步兵作为自己最亲信的军力也情有可原了。

此时时值黄昏,夕阳透过帐篷的缝隙透了进来,让一直眯缝着眼睛的齐亚德猛地将眼睛睁开了。

这是一个面庞消瘦,肤色古铜,胡须浓密的汉子,其面部最凸出便是他那只硕大的鹰钩鼻子。

半晌,外面似乎传来了动静,他刚站起来又坐下来了。

这一站起来,便显示了他是一个极为高大之人,身形瘦长,不过骨节粗大,露在黑色长袍外面的一双手显示了这一点——手指粗长,手背青筋暴露着,但他坐下来时,望着帐外的夕阳喃喃自语了一句,然后整个人就安定下来了。

当他安定下来时,太阳恰好被一块乌云遮住了,大帐霎时便暗了下来,齐亚德整个人都笼罩在暗色里,一动也不动端坐在那里,就像一座雕像。

“埃米尔......”

帐外传来了一阵刻意压低的声音,齐亚德再次睁开了眼睛,暗色里精光一闪而没。

“碎叶军有消息了?”

“是的”

“说”

“他们应该是全来了,一共五面大旗,其中有一面明显是拔汗那国的旗帜,他们没有来萨末鞬城,而是直接去了通往乞史城的山口,并在那里立下大营,封住了通往南边的道路......”

“嗯......”

听到这“嗯”声,帐外的汇报者顿时停了下来,眼下在整个大呼罗珊地区,除了大埃米尔、大伊玛目并波悉林,就属这位齐亚德威望最高,并波悉林在各种场合都能暗示了齐亚德是他的接班人,更加重了他的地位。

齐亚德有一个习惯,在思考问题时,喜欢待在黑暗里,因为空旷、黑暗会让他的思维高度敏捷起来,而此时若是有人要过来汇报,必须压低声音才行,否则必会受到他的严惩。

当他发出“嗯”的一声时,汇报者必须停下来,让他思考清楚了才能继续往下说。

半晌,齐亚德说道:“这么说我们的计划初步奏效了?”

“是的,埃米尔,敌人本来只有六个营头,为了稳住后路,一个还驻扎在吉扎克,于是便只有五个了,一个还是拔汗那国的,大埃米尔故意将通往乞史城的山口留出来,本就是让敌人分兵的,没想到还真奏效了”

他继续说道:“乞史城到萨末鞬城,除了山中那条道路,还有一条道路,哈桑将军的大军若是要过来,不一定非走那条道路不可,可惜敌人不知道”

“不一定”,齐亚德再次开口了,“按照粟特商人的说法,这孙秀荣自从崛起以来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打吐蕃,打唐军,乃至打败纳斯尔,从未有过败绩,更不用说那些游牧部族了”

“在其兵力极为单薄的情形下,还分出军力守住乞史城山口,我看他并不是为了分兵,而是......”

“难道是担心拔汗那人的战力堪忧,故意将其调离己方大营?”

“伊斯玛仪,你有长进了,多半如此,不过敌人虽然只有万余,但其有粟特商人传说的天雷地火,虽然不乏夸大其词,但依旧不可小觑”

“是,以我来看,那什么天雷地火,多半是罗马人的希腊火,眼下不是在海上,在野外,我倒想看看他们是如何使用希腊火的”

“好了,立即通知下去,既然敌人已经到来,记住两点,明早全部出营邀战,同时通知哈桑,让他如此如此”

“是”

伊斯玛仪,是齐亚德的义子,是齐亚德重兵营副千夫长,并兼着大军的侦察兵以及军纪官的头目,是一个吐火罗孤儿,被齐亚德收养长大。

......

在距离齐亚德大营五里的地方,在孙秀荣的疑惑中,他的四个营头也有惊无险地扎好了大营。

晚上,在他的大帐里,当侯琪将他为何将歌舒曜的营头以及窦薛裕的营头都放在外围时,他说道:“吉扎克,是我军一旦不利时撤退的唯一道路,须臾怠慢不得,虽然有哥舒迷奴在,但他的重点却是在俱战提,何况......”

接下来他没有进一步展开,周围的人都是聪明人,也没有追问。

孙秀荣继续说道:“至于拔汗那军,不是某不信任彼等,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是为何?”

“齐亚德一早就在萨末鞬城下扎下大营,显然已经探听清楚我军的虚实了,若是六个营头齐发,近两万大军,彼等是绝对不会让我等安安稳稳扎营的,而一旦分兵,只有总共四个营头与之对峙,彼等肯以为胜券在握,生怕我等跑了,便坐视我等扎营,等明日大战就是了”

“至于乞史城山口,非堵住不可,若是我猜的不错的话,乞史城的哈桑必定会在我与齐亚德激战之时出现,当然了,如果我等不堵住乞史城山口,他就会大大方方从那里出现,进而进攻我等后背”

“如果堵住了,他也一定会从其它地方出现”

其实,作为后世曾经完全占领阿姆河以北地区的孙秀荣来说,他是知道从乞史城出发往北本就有两条路的,一条自然是被窦薛裕堵住的那条路,这条路较短,只有八十里,另外一条则是从乞史城出发,先折向西北,进入大山,然后在折向正北,然后直抵萨末鞬城城下。

这条路较远,有两百里。

让敌人走八十里,还是两百里?

自然是后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