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九十五章 天山(2)马璘的心思

真桃花石帝国 第九十五章 天山(2)马璘的心思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5:36 来源:笔趣阁

由于天山的阻隔,此时想从马璘所在的双河郡来到伊犁河流域,进而抵达碎叶川流域,最好走的路自然是沿着盐泊(艾比湖)西岸北上,经过阿什湖(后世阿拉湖)西岸,在其尽头再折向西南了,那以后都是大草原地带,好走得很。

当然了,无论是汉代,还是唐代,从双河南下,沿着净湖(后世赛里木湖)南岸径直向南,也是有一条穿越天山西端的驿道的。

这条驿道大致与后世312高速公路重合,后世穿行时自然是怡然自得,不过在这一世,天山西端的海拔比双河地区高出一千多米,可不是那么好穿越的。

马璘还是选择了绕着盐泊、阿什湖行走的、较远的道路,在以前他担任北庭都护府都虞侯的时候,便经常这样出发前往西突厥余部、右厢五部之一的摄舍提部视察,往南就是沼泽地葛逻禄部、热海(伊塞克湖)北面的阿利施部落,再往南就是碎叶川流域了。

这样走的话,要抵达怛逻斯,路程还有两千里,不过沿途一马平川,快的话十日也到了。

马璘带着饶乐营五百轻骑,加上苏希杰一百仁勇都,就这样穿行在大草原上,沿途所见都是他以前作为都虞侯时熟视无睹之景,现在看起来完全一样,不过马璘的心境则完全不同。

孙秀荣突然改变行军路线,直接拿下大唐的北庭都护府对他的震撼实在太大了,而后他的一系列动作,比如将白孝德放在瀚海军,隔着沙陀部与大唐的伊州军对峙,将南霁云放在周边只可能有胡人的金山西端,自己亲自镇守轮台县,又在那里大兴土木,眼见着是要扼住高昌通往北庭的要道的。

“这是要彻底拿住这块土地啊,这样的安排,自然是对胡人将领的完全放心,而对汉人将领的并不十分放心所致,否则,以自己和白孝德在碎叶军中一时瑜亮的表现,就应该将自己放在靠近大唐的轮台才是”

“但他这么做,任谁也说不出话来,他亲自带着博格达营镇守轮台,也是应有之意啊”

五月份的天山以西大草原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到处是草场莺飞、牛羊出没的盛景,碎叶军拿下北庭后,在双河郡以及附近游牧的摄舍提部立即投靠了孙秀荣,而摄舍提部以北,敕勒营、室韦营附近,还有迁到那里的葛逻禄人、牧场已经深入到多逻斯河(额尔齐斯河)流域的辖嘎斯人,以及部分基马克部落。

碎叶军在冬季拿下北庭一带对齐河流域诸部震动太大,除了摄舍提部,伊犁河上游的胡禄居部,热海附近的处木昆部都投靠了碎叶军,并派出使者来到轮台向孙秀荣输诚。

虽然如此,一切还是要眼见为实,特别是分别五年后,碎叶川一带究竟如何了,孙秀荣依旧有些忐忑,何况此时名义上是大唐碎叶镇镇守使的荔非守瑜如何了?自己拿下北庭后,也没见他过来拜见,实在有些可疑。

于是,他让北庭最西边的马璘带着苏希杰去怛逻斯走一趟,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还有,自己也有五年多时间没有见到南弓晓月母子了,此时,他那唯一的儿子孙继荣也六岁了,不知长成何等模样了?

怛逻斯、阿史不来城、碎叶城发展的如何了?附近的农户有没有增加?那里的官员眼下对自己是如何看待的?

一切的一切都让人忐忑不已,虽然孙秀荣很笃定只要是荔非守瑜掌控大权,一切就都不会变,但那里还有封常清、侯琪、元丰、李进才、石玉奴等一干将领,他们可不比荔非守瑜,都是妥妥的大唐府兵出身。

还有那南弓部的才子宇文邕奴,自己安排他在怛逻斯主持仁勇都,并协助晓月,情形究竟如何了?

原本他是想自亲自去的,不过转念一想,大唐在失去北庭后必定是暴跳如雷,没有自己亲自在轮台坐镇,终究不太安稳,最后决定还是让马璘护送苏希杰前往。

“大都督下一步将会如何运筹?”

一路上,马璘脑子里都在想着这件事。

“大唐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但眼下大郎大势已成,八个营头的碎叶军,加上一万五千农、牧府兵,战兵总数接近四万,战力又极为强悍,加上大郎秘密研制出来的火炮、震天雷等物,眼下比唐军恐怕更胜一筹”

“大唐想要战胜大郎,进而收复北庭,没有五万野战军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不过眼下能够调动军队的也只有朔方军、河西军、陇右军,这三军都有六七万军力,若是各抽掉一半还是能做到的”

“不过眼下漠北形势如此复杂,朝廷真能做到抽调朔方军一半军力?还有陇右、河西,都是为吐蕃准备的,对了......”

马璘突然那想到一事,陇右军自然全部是为对付吐蕃准备的,不过河西军则是吐蕃、漠北兼而有之,如今拔悉密部四分五裂,原本的契苾部、思结部也迁到了天山一带,整个乌德鞬山南麓完全空虚了,再在河西放置大量的人马应付漠北就不大需要了。

于是让陇右军全力以赴对付吐蕃,河西军只在祁连山山口守卫要隘就行了,如此一来就可抽调一半兵马,加上朔方军留在灵州附近弹压迁过来的吐谷浑、党项羌等部落的军队,也能抽调一两万。

“如此一来五万精锐就成了!”

“不过想要做好调遣,筹备好粮草,还要等到秋季才行,因为整个河西的驻军、官员都需要关内道支援粮草才成,若要出兵北庭作战,算上路上的消耗,恐怕还要出动长安户部大仓才行”

“当然了,长安附近还有十万精锐,如果圣天子......皇帝狠下心来,不抽调河西军、朔方军,只动用御林军,就可以直接从那里调集粮草、器械、民夫了,但无论如何,也是要等到秋季才行”

“大郎啊大郎,你好毒的算计,一早就算计到唐军就算打过来也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了,而到了秋季,不仅碎叶军补充的人马训练成熟了,一万五千府兵也可随时抽调出来!若是加上总数高达六万的牧户,这军力总数实在不是现在的唐军可以抗衡的”

“以前的侯君集、薛仁贵、苏定方等人挥师西进的时代,正是大唐军卒最为锐利的时代,而突厥人多半只是轻骑兵,如何能抗衡,可眼下.......”

他突然想到了高仙芝。

“程千里一死,高仙芝多半会接替他碶西节度使的位置,以他的脾性,在眼下整个高昌、安西还有三万余精锐的情形下,极有可能冒险北伐的,不过依着朝廷的效率,恐怕眼下正式任命才刚刚下达,就算他胆子大的出奇,也是要等到秋季才行”

“不过,依着大郎的狡猾,必定已经安排仁勇都秘密联络了吐蕃人,朝廷想要全力以赴对付他并不容易啊”

想到这里时,马璘不禁有些惭愧。

“大郎对自己可是推心置腹,还将突厥人的公主嫁给我,眼下说起来我与他还是连襟,为何一门心思还在为大唐着想”

“可我毕竟从小生在唐境,长在唐境,说的是唐语,读的是唐书啊......”

“也罢,既然大郎让我镇守天山西麓,面对的也就是西突厥余部,眼下大郎如日中天,西突厥的恭顺程度比对以前的碶西节度使还要厉害,一个营头就能将彼等压的服服帖帖,又有何难?”

就在马璘怅然若失时,一旁的苏希杰却会是心无旁骛。

与马琳不同,父亲来自西突厥右厢鼠尼施部,母亲来自左厢阿悉结部,名字来自孙秀荣,一位根红苗正西突厥“余孽”的苏希杰正在想着之前孙秀荣的叮嘱。

“希杰,记住。一路上要多听,多问,多看,不光是到了怛逻斯观察,草原上诸部也是极好的观察对象,摄舍提部也就罢了,彼等以前直接隶属于北庭都护府,但阿利施部落、弓月部、沼泽地葛逻禄、南弓部都是极好的观察对象”

“除了牧户,还有农户、普通官员,军将里,除了荔非守瑜,还有封常清等人也要注意观察,嗯,对了,元丰、宇文邕奴时我故意留在怛逻斯的,这两人应该问题不大,特别是宇文邕奴,要尽快找他核对消息”

除了他二人,跟着的还有两人,自然就是那位被朝廷安排到碎叶镇担任判官的岑参,以及准备去碎叶川“怀旧”的李白了。

孙秀荣的突然拿下北庭,让原本大大咧咧的李白也有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来到北庭后都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至于原本就心事重重的岑参更是成日里呆若木鸡一般,他们自然不敢去高昌,只得跟随马璘去碎叶镇。

苏希杰也是奇怪,“按说大汗进占北庭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怛逻斯,为何二郎还不亲自到轮台拜见?二郎绝对不是准备另起炉灶之人,他也没那个能力,他一向唯大都督马首是瞻,以仁勇都消息来源的迅捷,他应该早就知道了才是呀”

就这样,一路上诸人各怀心思往怛逻斯方向走着,由于有孙秀荣的交待,苏希杰也放慢了步伐,一路上对前来拜见的诸部酋长嘘寒问暖,对遇到的牧户也问长问短,十日后才抵达阿利施部落,也就是后世阿拉木图一带。

“希杰,若是怛逻斯一带还能为我所用,那首府设在轮台就不大合适了,最好是在阿利施,抑或胡禄居,亦可细细查看一番”

(阿利施,后世阿拉木图,胡禄居,后世伊宁市)

一想到前面就是阿利施部落了,苏希杰不禁眼睛一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