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七十六章 连锁反应(4)

真桃花石帝国 第七十六章 连锁反应(4)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5:36 来源:笔趣阁

这就是孙秀荣付给博格拉部的“俸禄”,同样的行动也在饶乐军、室韦军、敕勒军里展开,这就是等级吸引效应。

少年兵、帐篷套件,两大必杀利器,对草原上的人来说杀伤力非常之大,孙秀荣相信在这一世也不会差太多。

这一幕,自然被霫部以外的其它部落得知了。

得知自己的大王李延宠被杀,部落里的百夫长以上的贵族也被屠杀干净后,最终能够得到加入霫部,进入少年兵、帐篷套件候选系列,莫贺弗部的牧户们高高兴兴迁到了红山以西。

当然了,他们也知道,时下,霫部的实力远强于契丹人。

到了此时,孙秀荣又对诸军进行了改制。

五千人的营头还是有些大了,他从碎叶军、饶乐军、室韦军中各抽调了两千人,加上新成立的库莫军(以三部奚人部落为主形成的,奚部,又叫库莫奚),便又多了三个三千人的营头。

他从这九千人中拣拔了一个精锐营头,加上以前的一千人牙兵都,形成了一个四千人的大营,作为自己的亲卫营。

前不久,在诸部的推举下,他已经从博格拉汗升级为博格达汗,这个营头自然就是“博格达营”,由孙孝恪统领。

另外三千人则是“博格拉营”,由原来的清夷军都虞侯高庭晖率领。

剩下来的三千人则称为“郁雨陵营”,由与高庭晖一样,在牙兵都待了半年,接受过自己亲自培训的南霁云率领,大的营头统称碎叶军,实际上各个营头又各有名号,他们是:

库莫营;都尉:杨守忠,副尉:耿思都;

敕勒营,都尉:阿布思,副尉:南弓熏;

室韦营:都尉:羽缺,副尉:苏哈

饶乐营:都尉:马璘

碎叶营:都尉:白孝德

这是五大营,要分驻各地的,眼下,既然有了新的营头,就不能让其长期驻扎在某地,眼下他的布置是:

北山榷场:白孝德的碎叶营;

北山榷场直接面对大唐,非有大将不可力敌,让他最为信任的白孝德带着碎叶营驻扎在那里也是应有之意。

大洛泊(达里湖):库莫营

这个方向防卫的主要是契丹,虽然眼下的契丹绝对不会对霫部怎么样,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让刚刚成立不久的库莫营在此驻扎,扼住饶乐水进入红山之前的山口也在情理之中。

具伦泊(呼伦湖):敕勒营

这个方向压力最小,东边是占住岭东室韦故地的黑水靺鞨人,眼下还是霫部的同盟,让成军不久的以突厥人、铁勒人为主的营头在此驻扎也是应有之意。

檀石槐台:室韦营

进过近两年的训练后,眼下的室韦营的战力其实已经名列前茅了,羽缺是孙秀荣的表兄,苏哈又是弓月部的勇士,让这样的营头驻扎在檀石槐台附近监视回鹘人再是合适不过。

马璘的饶乐营没动,他的位置也是监视回鹘人的,何况其北面还有实力依旧不可小觑的拔野古。

有室韦营、饶乐营监视回鹘人,加上由仆固怀恩担任部落首领的突厥余部部族骑兵,足以挡住回鹘人的第一击了。

在契个部杨守忠的老巢白水城(赤城县)以南某处,还驻扎着高庭晖的博格拉营,与南霁云相比,同样出身于唐军的高句丽人后代高庭晖他更为信任,当然了,眼下的碎叶军规制与唐军大不相同,区区一个高庭晖就想作乱并不容易。

而孙秀荣自己身边有孙孝恪的博格达营以及南霁云的郁雨陵营,战时可作为机动部队存在。

加起来一共八个三千人的营头,两万四千人,看起来不多,不过眼下占据了整个乌德鞬山以及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人骨力裴罗麾下估计最多也就这么多常备军。

后来,孙秀荣又在博格达营里抽调一千人,让其一半成了炮兵,一半成了八个营头的虞侯军兼各个都尉的亲兵,如此一来,博格达营也成了三千人的营头,当然了,每营还有一百陌刀兵的编制,总数实际上超过三千。

而此时,张翰、李继勋等通过仁勇都的渠道回到了草原上。

孙秀荣眼下不缺将领,就缺文官,干脆让张翰重操旧业,让其担任霫部法曹(制作、完善律令)、户曹、仓曹录事参军,而让李继勋担任兵曹、刑曹(侦缉、审讯、判案)参军,席元礼还是继续担任工曹、田曹参军,张翰暂以三曹参军之职“权知大都督府长史事”,而李继勋则是“权知大都督府司马事”。

张翰是文进士出身,在大唐当过县令,虽然长期在胡弩镇一隅蹉跎,胜在长期于基层历练,对于庶务极为精通,加上又干过一段时间商事,在察言观色方面又有成长,让其成为大都督府文官之首也是应有之意。

李继勋则是武进士出身,文武双全,让其担任文官也不错,何况主管的还是兵事、刑事。

至于诸部,由于八个营头的家属自动进入博格拉部,也就是他霫部大都督的直属部落,部落里的精壮至少一半都在他的手里了,剩余的自然还是由原来的部落大酋长继续管辖。

他们能够管辖的事情也不多,无非是按照大都督指定的税赋集中将牛羊解到各个营头附近,另外,由于孙秀荣在郁雨陵建设了学校,也要按照大都督的要求将适龄孩童送到那里读书。

这样的事自然是从妫州掳来大量汉人民户后才能成行,掳来的民户中,自然也有以前在妫州各县从事小吏、医生等文职人员的,有了他们,孙秀荣才能将整个大都督府撑起来。

虽然有些不乐意,不过在孙秀荣强势威压下,他们勉强留了下来,加上四周都是茫茫草原,想要逃也不简单,假以时日,他们大多数都会安定下来,何况这里面有不少本身就是熟契丹。

这里面,如果能出现一两个类似于后世大辽韩知古、韩延徽、康默记那样的人物孙秀荣就心满意足了,何况,这些人面对的是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自己还是一个汉人?

再不济,出一个中行曰也行。

而能够到妫州这样的边外之地做事的,多半也是胆大的。

时间很快来到天宝五年(746年),一晃他从西域来到这里已经快五年了。

而在遥远的碎叶镇,最近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与历史上不同,来到碎叶镇担任西突厥十姓可汗的阿史那昕很快就被莫贺达干杀了,此时由于莫贺达干早就被孙秀荣杀了,就没了这么一出。

但与此同时,没了莫贺达干的压迫,阿史那昕却在碎叶城站稳了脚跟,在他的诱惑下,一些前西突厥部落也离开怛逻斯的管辖,投到阿史那昕的麾下。

檀石槐台战役结束后,孙秀荣自然成了大唐的敌人,此时由于夫蒙灵察远调范阳,接任节度使之位的是程千里。

在朝廷的命令下,程千里让荔非守瑜交出南弓晓月母子,自然被荔非守瑜拒绝了。

荔非守瑜此时也得知了孙秀荣在漠北漠南的丰功伟绩,已经决心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了。

在孙秀荣离开后,他又在各部征招,最后还是在怛逻斯、阿史不来城、碎叶城各设置三个营头据守,在碎叶城,他带着碎叶营驻扎在城西,为的就是与阿史不来城的侯琪营方便往来,而城东则由阿史那昕占据着。

四年过去之后,阿史那昕也搜罗了一支完全由以前西突厥贵姓组成的两千人常备军。

对于朝廷严令荔非守瑜交出南弓晓月母子,阿史那昕自然是大力支持的,不过眼下他虽然贵为西突厥十姓可汗,却并没有多大号召力,但就是如此,他依旧上蹿下跳,逼着荔非守瑜交出来。

若还是夫蒙灵察担任碛西节度使,荔非守瑜自然不敢动,只能敷衍阿史那昕,不过夫蒙灵察离开后就不一样了。

新上任的程千里可是有把柄握在孙秀荣的手里的(他偷梁换柱,偷娶了被朝廷封为公主,并嫁给沙陀部首领的处密部女人,此事只有处密部、沙陀部和孙秀荣知晓,见前文),这件事说小也小,但如果硬要往大了说,一旦传入皇宫,程千里绝对没有好下场。

故此,荔非守瑜就对他没有太多忌惮了。

一个在野外狩猎的机会,荔非守瑜射杀了阿史那昕,并将其麾下的军力收入碎叶军。

原本就是碎叶军在怛逻斯都督府占优,如此一来,西突厥阿史那氏最后一点影响力也没有了。

此事程千里也没第一时间上报给朝廷,最后只是在例行的奏报里以“十姓可汗外出狩猎,被猛兽所伤,伤重不治,于某年某月某日身故,云云”。

这样的事情想要传到长安,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却被胡商先传到了郁雨陵。

此时,得知奚部与契丹人的变故后,新契丹十部已经成了一个总户数超过五万户的大部,想起以前赵文翙、王孝杰的遭遇,权衡之下,朝廷同意将静乐公主嫁给孙秀荣。

霫部的危机似乎暂时告一段落了。

不过,孙秀荣却焦急起来。

由于他的崛起,漠北的形势彻底改变了,也让安禄山的人生轨迹大大改变了,没了兼任范阳节度使一事,他还能像历史上那样起兵造反吗?

在没有安史之乱的情形下,任何有迹象要一统大漠的部落都会受到大唐的严厉打击,没有任何例外,他霫部也在此列。

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如果还在霫部蹉跎就不好了。

“明年,秋收后,一定要行动了”

站在郁雨陵高台上,看着已经被自己改造的面目全非的霫部大帐左右,孙秀荣暗暗下定了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