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五十七章 檀石槐台(4)长安游侠(中)

快要抵达兴化坊时,前面来了两人,装束一看就不是大唐人士,都生得异常健壮。

只见一人披头散发,只在头上勒了一根白色的抹额,两耳上吊着硕大的银质耳环,国字脸,留着短须,神情剽悍。

一人打扮类似唐人,不过并未着长袍,又不似唐人工匠、农户那样的短衣,上衣下摆刚好盖在膝盖上面,衣袖也没束口,但比唐人士绅的宽大衣袖要窄一些,小眼睛,宽颧骨,神情同样不善。

这两人身后都跟着两三个看起来像随从的人,穿着打扮与其主人类似,旁若无人地奔行在大街上,对列队而过的金吾卫士兵熟视无睹,似乎并未将其放在眼里。

这两人看起来认识李继勋,见到他后略略点了点头。

看到南霁云疑惑的眼神,李继勋笑道:“前面那个吊耳环的家伙叫阁逻凤,来自南诏国,乃大唐钦封的云南王长子,在长安已经为质五年了,后面那人叫金吉泰,却是新罗国常驻长安的官员,这两人多半是从南城曲江游玩回来,去赶唐昌公主的祈福仪式的......”

南霁云眼里闪过一抹寒色,“原来如此,难怪如此旁若无人,难道那甚南诏国、新罗国十分厉害?我虽然是农户出身,不过也听说凡是外国使节到了长安,没有不老老实实遵照大唐规制行事的,连突厥质子也不例外,何况两个小国?”

李继勋一边走一边说道:“绝大多数情形如此,不过眼下时过境迁,南兄可知晓高句丽?”

“如何不知?不是在高宗时代就覆灭了吗?”

“是的,不过在以前高句丽的故土新近崛起一国,叫渤海国,眼下名义上也臣服于我大唐,但其时怀不臣之心,前几年,彼等趁着我国在契丹败绩,勾结突厥、奚人、倭国侵入倭国,一度打到登州,实力不可小觑”

“以前的高句丽民众,在其国灭亡后,大约一半依附于渤海国,一半则依附于新罗,与渤海国相比,新罗一直与大唐交好,曾与大唐联手击败渤海国”

“原来如此!”

“呵呵,南兄可知吐蕃?”

“自然知晓,难道那南诏与吐蕃有勾连?”

“自然是的。吐蕃疆域极广,不仅与我国河西、陇右相连,在其东南处就与南诏国相连,这南诏国虽然是边荒野蛮,战力却端地强悍,曾两度击败大唐剑南节度使府的大军,后来臣服于我国......”

“我知晓了,我国想以南诏国牵制吐蕃......”

“差不多,不过南诏国如此强悍,国王肯定不是庸碌之辈,其同时向吐蕃、大唐称臣,我国也是无可奈何,由于吐蕃太过强悍,在河西、陇右、剑南、南诏四地与我国接壤,若是南诏国完全倒向那边,我国虽然强大也会左支右绌,故此......”

南霁云眼里出现了火焰,李继勋所说让其脑海里一直存在的“大唐天下无敌”的景象出现了差异。

“这就是彼等狂妄的原因?”

“有一些,不过这两人都是两国的勇士,平时在其国就骄悍无比,来到大唐后算是有所收敛了......”

“彼等不受宵禁的约束?”

“自然也要,不过无论是金吾卫还是京兆府的靖安司,抑或出巡的侍御史,都或多或少会网开一面,肯定要比唐人多上半个时辰......”

“哼!”

两人一边聊着,很快就抵达了兴化坊,不过此时催促行人赶紧回到坊区的鼓声已经停止了!

兴化坊的大门已经关闭了。

大门的一侧还有一个侧门,李继勋正要去敲门——他与兴化坊管大门钥匙的坊正熟悉,加上他有腰牌,按照以往的情形,多半会偷偷打开侧门让他进去。

不巧的是,侧门尚未打开,从前面来了一队骑兵!

那队骑兵还护卫着一辆蒙着绸布的马车,一见到骑兵队伍里为首的那人,李继勋不禁暗暗叫苦。

那人叫李蚬,三十多岁,原吴王恪之后,是现在京兆府府尹,为人极为公正无私,是眼下京城中唯一不在李林甫、高力士等主要势力中站队而活得很好之人。

他平日自然很少亲自出巡(大唐规制,京城内外由金吾卫、京兆府靖安司衙役、御史台侍御史轮番值守,尤以后者为尊),一旦出巡,在宵禁时刻,无论遇到谁都会铁面无私。

不过他今日带着一辆马车,显然是“破例了”,一想到这一节,李继勋赶紧迎了上去。

“拜见府尹”

“原来是你!”

李蚬倒是认识李继勋,自然不是因为李继勋是孙秀荣的人,而是他重新被李林甫接纳了,在长安,能被李林甫唤到书房说话的人也没有几个,作为管辖京兆府的三品大员,李蚬虽然以其身世卓然独立,但这些事情还是清楚的。

“腰牌拿来”

对于李林甫,就算是吴王恪之后的李蚬也要给几分面子,他犹豫了一下,伸出了右手——按照规矩,若是李继勋身上带着大内颁发的腰牌,还是能蒙混过去的,这一节,就连号称铁面无私的李蚬也无可奈何,因为这个规矩是圣天子规定的。

“那是自然......”

李继勋赶紧说道,不过当他将手摸向腰袢时不禁心里一惊!

腰袢上挂着装着腰牌和几枚银饼的荷包不见了!

他赶紧说道:“府尹,不是在下说谎,刚才在安业坊观瞻公主的祈福仪式时,估计当时驻足观看之人太多,在下装着腰牌的荷包不是遭了贼,便是挤掉了,你看......”

李蚬在内心点了点头,对于此人的身份他还是十分了解的,除了是李林甫的远方侄子,还是武进士出身,眼下打着行商的名义在长安盘桓,何况他本就是万年县人,身后又有高力士和鱼朝恩的身影。

他喝道:“罢了,明日一早先去县衙销号,然后去内府补一个”

“多谢府尹......”

“我不服!”

李继勋正要感谢李蚬,此时那南霁云却来了脾气,大声嚷了一句。

李蚬倒是好整以暇,对着李继勋说道:“此人是谁,也是住在兴化坊吗?”

李继勋点点头,“正是如此,是在下商行新雇的伙计,刚来没多久,不大懂规矩,还请府尹原谅则个......”

他的心里暗暗打鼓,自己私自接纳南霁云去兴化坊居住若是被眼前这人知晓了,就不仅仅是打板子的问题了,进到大牢关上十天半月也是有的。

“哈哈哈”,李蚬倒是来了兴趣,“兀那厮,我瞧你倒是一条汉子,怎会屈尊做了商行的伙计?喂,我问你,你不服,指的是何事?”

实际上,南霁云绝对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人,在乡下时,他一直颇有威望,不过终究是刚刚从小地方来到长安这样的大城,以前又未曾听到还有南诏国、新罗国这样“不臣”的藩国,一下将其心中大唐天下无敌的景象打破。

于是激愤之下便说出了那三个字,殊不知,他面前的这位单论品级,可是能够比拟宰相的!

不过话既然说出去了,他的脾气上来了。

“敢问府尹,为何那新罗人、南诏人可以不遵守宵禁而在大街上大摇大摆?”

“哦?你说的是谁?”

“还有谁,就是那阁逻凤、金吉泰!”

一听是这两人,李蚬眼里也闪过一抹异色,他正要说两句,那辆马车传来了声音。

“贤婿,为何耽搁了?”

一听这话,李蚬还没说话,南霁云又嚷了起来,“府尹,眼下是宵禁时间,你为何还带着家眷?”

“你这厮......”

“哈哈哈”,李蚬这下沉不住气了,他真正要让手下士兵将李继勋、南霁云两人抓起来,此时,从那辆马车上下来了一个人。

此人竟然是独孤修!

原来他的大女儿嫁的人就是这位亲王之后,虽然并没有王爵在身,终究是宗室嫡系后裔,独孤氏与宗室联姻也相当普遍。

独孤修从身上掏出一物,也是一块令牌,不过并不是李继勋以前拥有的乌木令牌,而是黄澄澄的,显然是金质的令牌,这样的令牌多半是圣天子亲自颁发的,不是勋贵之家,便是公主之后。

“小兄弟,老夫是安北大都护府长史,本身又是安康公主后裔,于公于私都有随时进宫面圣的殊荣,自然不在宵禁之列”

(于公于私,至于公,自然是作为边境都护府常设官职,有随时进京上奏的资格,于私,他是太宗皇帝最为宠爱的安康公主的后裔,也有进宫的殊荣,连皇宫都进得,遑论其它?)

此话一出,倒是让南霁云噎住了,此时的他还是一个刚从乡下过来的武夫,如何知晓这许多大事?

李蚬见状便说道:“既然如此,二位,只好委屈了”

......

李继勋、南霁云被李蚬抓进了大牢,或许是南霁云的话刺激了他,今晚,他一气抓了几百人,大多数是还在围观唐昌观祈福仪式的,其中就包括阁逻凤和金吉泰。

当然了,阁逻凤、金吉泰进到大牢后的待遇比其他人好得多。

而李继勋也与南霁云单独关在一间牢房,显然是地上的干燥牢房,而不是地下阴暗潮湿、关着一大堆人的囚室。

出了这种事情,李继勋也是欲哭无泪,不过既然到了这一步,他也不能黑脸对着南霁云,便故作轻松地说道:“南兄,无妨,次日一早就会放了我等,就在这里歇息一夜罢了”

到了半夜时分,李继勋被人推醒了,然后被人懵懵懂懂带到了一个地方。

由于睡眼惺忪,他只记得是京兆府附近的一处深宅大院,也不知穿了几重长廊,终于来到了一处亮着灯的房舍面前。

“进来吧”

声音很熟,不过他又记不起来是谁,便推门进去了。

“原来是你!”

在灯下盘腿坐着的竟然是白日里见到的那位从马车上下来的人!当今京兆府府尹李蚬的泰山!

“你是孙秀荣的人?”

那老者带着微笑说道。

李继勋的心一下又紧张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