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二十章 万里行路难之五:大闹朔方(7)

孙秀荣的策略很快奏效了!

敌人自然不会就埋伏在靠近道路的地方,而是在密林深处,前面说过,密林南北宽约五里,中间就是两三里,他们自然有爬上高树负责眺望的人,不过既然是埋伏,就不可能见到一支排成一字长蛇阵、松散的队伍就冲出来迎战。

故此,他们将这些莫名其妙冲过来的奇怪队伍放过了。

但这是致命的。

小半个时辰后。

熊熊大火剧烈燃烧起来,漫天的烟尘几乎将整个天空都遮蔽了,杨树、桦树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响也掩盖了一切。

但依旧有没有烧到的地方!

一处约莫四五里宽阔的地方!

但形势已经完全变化了,以前赫连人是守株待兔、以逸待劳,眼下却只能按照孙秀荣之前策划的缺口冲了出来。

实际上,他们也可以向南、东、西冲上宽阔的河面,不过作为长期在黄河沿岸驻牧的他们也知道,一旦踏上河面,这速度必定会慢下来,然后敌人就会在岸上大肆射击。

于是向北冲出来就是唯一的选择!

大火燃烧起来后,风势也越来越大了,火借风势不仅会向南边燃烧,也会向两侧燃烧,一开始四里的缺口若是稍有犹豫就会变成三里、两里、一里!

与孙秀荣料想的一模一样,在次埋伏的就是赫连部的部族骑兵。

他们明显是受到了某人的蛊惑,一个只有三千户的小部落竟然派出了三千精壮!

在向北面缺口狂奔的骑兵中,有一人打扮十分突出,一身明晃晃的明光甲在一众只有皮甲的骑兵中是在太过耀眼。

此人叫赫连隗,被大唐钦封为榆林都督的赫连部酋长,由于此时的党项羌并没有强大到像唐末、宋初的时候,又一向对大唐恭顺,身为吐谷浑部四大部之一的赫连部反而更受重视。

在后世陕北三大部落中,赫连部居东,粟特人居西,拓跋部居中,虽然拓跋部人数最多,不过其夹在粟特人与赫连部中间,大唐也放心得很。

故此,大唐能够默许拓跋部自如地打造有着铁甲的骆驼兵和具装精骑,但对于两侧的赫连部和粟特人却限制很多。

从正在快速缩小的缺口中冲出来的赫连部吐谷浑人绝大多数没有甲胄!

在密林的北边,虽然树木罕见,不过依旧有大量干草,赫连隗带领骑兵冲出来后只能继续往北冲,没多久他们就见到了碎叶军。

不过只有一千碎叶军!

赫连隗原本急剧收缩的瞳孔稍稍放缓了一下,此时的他想到了自己的任务,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冒了出来。

“碎叶军总共才三千骑,我等也是三千骑,就算彼等在两侧夹击,我等也扛得住吧……”

他的想法尚未结束,一大阵密集的箭枝从天而降!

箭雨过去之后,几乎“裸身”的赫连部骑兵陡然稀疏下来,此时从前面冲过来了五百骑!

孙秀荣让白孝德的轻兵营近身迎战赫连部也是有其独特考量的。

虽然名义上是轻兵营,若是在正经唐军的序列里,那就是骑马轻步军,不过由于孙秀荣的碎叶军绝大多数都是胡人少年出身,从小都会骑马,骑射、骑战都会,不过是熟练程度不同罢了。

再者,号称“轻兵营”,实际上到此时人手一件棉甲还是做得到的,与正经骑兵相比,无非是战马没有半身棉甲而已。

这就够了!

白孝德一眼就看到了那位穿着明光甲的将领——为了尽快从起火的密林中跑出来,赫连隗不可能跟寻常战斗那样拖在后面待机而动,只能尽量跑在前面。

与赫连部相比,所有的碎叶军无论普通骑兵还是军官,装扮完全一样,让赫连隗完全无法分辨谁是带兵的大将,而碎叶军的棉甲也让他一刹那产生了恍惚——难道是冬季战袍?

故此,当白孝德冲过来时,他也毫不畏惧迎了上去。

直到一丈的距离!

当白孝德将手中的双铁枪亮起来后,赫连隗陡然意识到此人多半是大将了——若是普通骑兵,不可能佩带如此夸张的武器!

但此时才明白已经晚了!

赫连隗虽然勇武,但与经过大唐武学正规训练的拓跋朝光相比就差远了,与白孝德相比,更是不值一提。

白孝德不知晓这些,他的右手铁枪迎上了赫连隗的长刀,没有意外,一声脆响后长刀飞上了天空,接下来这一招白孝德是在诧异中完成的,他左手短一点的铁枪几乎在同时刺中了赫连隗的脖子!

仅仅一个照面,赫连隗就死了,赫连隗一死,赫连部士气大沮,刚才迸发出来的勇气很快又消失了,有的还忙不迭地撤向两侧,有的甚至又退入了密林!

此时,原本从两侧过来引燃密林的各三百骑碎叶军也冲了过来,这些可是精锐中的精锐,分别由南弓熏、纳伦晓风带领。

约莫小半个时辰,原本从缺口冲出来的赫连部骑兵再次退入了密林!

不过此时密林中的缺口只剩下一里了!

不过这也足够了,一旦进入密林,由于火势的影响,碎叶军多半不会追上来。

他们想的不错,碎叶军确实没有追上来,不过此时的火势已经将中间的缺口完全封住了,几乎将半个河湾处的密林全部引燃了,他们只能冲往两侧和南面!

等他们从密林中冲出来时,已经是稀稀拉拉了,在密林中穿梭,由于心急火燎的,少不了跌落马下,而骑在马上在密林里穿梭这速度自然也快不起来,于是,顺利冲出密林的赫连部骑兵只有一半!

不过冲出来的骑兵见到期盼已久的黄河河面时,本来被大火和逃命激发出来的火热一下又冰凉起来!

前面说过,在密林的南面有苏哈的重兵营,在两侧则是南弓熏、纳伦晓风两个骑兵营剩余的各两百人!

望着身后熊熊的火势,赫连部骑兵没有办法,死在冰冷的武器下的恐惧终究比被大火烧死小一些,他们还是朝着早就严阵以待的碎叶军冲了过去!

碎叶军还是老办法,一阵弩箭过后便能迎了上去。

……

夜幕降临时,除了少数赫连部骑兵逃出了生天,大部被歼!

与此同时,阏氏林也化为了灰烬。

不过一个意外让孙秀荣顿时警觉起来。

“拓跋部并没有出现!”

坐在黄河岸边,看着附近黑乎乎的“密林”以及被烧尽的树叶覆盖的也变色的黄河冰面,他召集诸人进行了紧急商议。

“诸位”,孙秀荣这次没让其他人说话,“若是只有赫连部一部,他们是绝对不敢藏在这密林里来伏击我等的,拓跋部必定就在左近,或许是彼等在河对岸的沙丘上瞧见了火势便退却了,也或许是藏在下一个河湾处”

“若是在下一个河湾,由于没有像密林这样的遮挡物,彼等就只有利用夜色掩护,不过彼等并不知晓我等是不是连夜行军,故此,在下一个河湾处埋伏完全可以排除”

“于是就只有河对岸了……”

“为何不是河北某处?”,白孝德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不可能”,孙秀荣摇摇头,“北岸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何况我等侦骑都是探出三十里的,沿途都有牧户,彼等也说没有见到党项人,除非彼等藏在阴山脚下,否则我军侦骑是不会不发现的”

“于是,就只有一个可能了,彼等还在南岸某处,此时,彼等就有两个选择”

“其一,见到大火后由于不明形势,干脆一走了之,在彼等眼里,赫连部是藏在密林里的,眼下却起了大火,肯定是赫连部出了问题,赫连部一败,彼等也没有理由再在原地盘桓,于是撤走了事”

“不过问题是,南面的荒漠虽然比西端的库结沙稍好,也有一百多里,在晚上行军是否牢靠?于是等待天明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其二,彼等见到大火后,对于是否出击来援助赫连部就犹豫起来了,由于我等快速歼灭了赫连部,彼等再次出击就没有意义了,但终究埋伏了许久,徒劳无功也是不甘心的”

“于是,等到夜色降临,偷袭我军大营将是另外一个合理的选项,由于是晚上,就算不能击败我军,己方也能从容撤退……”

“大都督的意思?”

“灭掉全部的火把,让薛延陀部聚在岸边,吸引敌人来攻,白孝德的轻兵营、耿思都的强弩营藏在附近,一见敌人出现,便全力支持薛延陀部”

“本督亲自带领剩下的两千人从上游某处悄悄过河,既然赫连部都来了三千人,拓跋部至少也是此数,何况,彼等想要夜袭的话,就不会是现在,彼等估摸着,我等激战了半日,肯定疲累已极,半夜时分肯定睡下了”

“于是,就为我等绕道寻到彼等创造了机会,放心,我等从上游十里处越过河面,深入南面两三里后再折向东面……”

“不妥!”,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马璘说话了,“大都督,既然拓跋部如此谨慎,岂有不在己方大营四周广布探马的?”

“那以你所见?”

“还不如从这里先派出一营人马径直越过黄河,若有敌人出现自然再好不过,若是没有,便攻占最靠近河面的两处沙丘,彼等若是有哨探,肯定就在那里,一来我等可以拔除这两处哨探,二来可以从哪里进行瞭望”

“在我军的压力下,敌人迟早会露出蛛丝马迹,此时敌人的目光都投到了这里,大都督此时再带领一部分人绕道就划算得多”

“好!”,孙秀荣赞赏地看了他一眼,暗忖:“幸好是打大夏人,若对面是唐军,马璘是绝对不会献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