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十四章 万里行路难之五:大闹朔方(1)

夜幕逐渐降临。

在呼延山靠近东端一处开阔谷地,孙秀荣大帐。

与孙秀荣料想的差不多,西路、南路来的果然是契芘部和思结部的部族骑兵,人数都不多,都约莫千骑左右,在南弓熏、纳伦晓风的打击下很快就撤退了。

在自身牺牲甚微的情形下,碎叶军彻底粉碎了四路部族骑兵的围攻,击溃了北路、西路、南路三路人马,几乎全歼了东路人马,还抓到了大量的俘虏。

在审讯完俘虏后,孙秀荣赶紧召开了紧急会议。

像审讯俘虏这种活计,自然交给了跟着孙秀荣去霫部的仁勇都,眼下正是仁勇都头目苏希杰在汇报。

“根据审讯结果,北部的人马主要是盘踞在丰州一带的阿跌部,我军杀死杀伤大约三百骑,受伤的约莫百骑被我军俘虏;东路是盘踞在贺兰山附近的浑部,总数大约一千五百骑,其中羌人五百,浑部一千,我军杀死杀伤一半,剩余全部俘虏,还俘虏了浑部都督浑释之,杀死了羌部首领颇超野狐”

“西路、南路我军也以击溃为主,杀死杀伤大约两百骑,我军先是一阵弩箭,接着全军杀入,这两路敌人甫一接触便退却了,各俘虏大约百骑”

“说说你等的想法”

此时,孙秀荣终于将一腔愤怒压了下去,不过就这样沿着预定的路线去丰州却不是他想做的。

“大都督”,马璘站了起来,“职部建议还是赶紧去丰州要紧,朝廷许给我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那这些俘虏?”

“职部建议在丰州交给那里的唐军处置”

孙秀荣未置可否,看向白孝德,白孝德也站了起来,“大都督,职部以为,这四部之间,最近的也有三百里,最远的则在千里以上,彼等之间是如何联络的?又为何一起聚在呼延山等着我等?抑或本来等的是他人,恰好被我等碰上了?”

“无论如何,这中间必定有人居间联络,按照俘虏提供的讯息,西边的契芘部是受居延海的同城守捉管束,南面的思结部受白亭海的白亭守捉管束,北面的阿跌部直接受丰州军使管束,东面的浑部直接隶属于朔方节度使管束”

“也就是说,唯一能策动必定联合起来行动的也就是……”

“可同城守捉和白亭守捉都隶属于河西节度使府,阿跌部、浑部则属于朔方节度使府……”

“好了”,孙秀荣看了诸人一眼,打断了马璘与白孝德的争吵,“其他人有什么话要说的没有?”

此时,作为工曹参军一起去霫部的席元礼耷拉着脑袋,剩下的南弓熏、耿思都、纳伦晓风却是异常兴奋。

纳伦晓风说道:“大都督,职部建议,眼下直接去丰州自然最近,但也有接近四百里,若是绕道往东南,穿越大沙漠去贺兰山西麓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哦?”

“浑部大部都在贺兰山以东的山麓以及平原上,那里是朔方节度使的眼皮子底下以及腹心地带,我部再是强悍,也不能在那里放肆,不过贺兰山西麓以及西边的盐湖都掌握在党项羌手里”

“眼下党项羌首领已死,其麾下五百精锐也大部死亡,西麓的党项羌完全不用考虑”

“按照俘虏提供的讯息,这颇超野狐长期控制山西盐湖,家财应该不少,何况他的大帐就设在贺兰山西麓正中的绿洲上,都督以前教导我等,那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四部人马,西路、南路我等不可能前往施以惩罚,不过北路、东路还是可以的,据说眼下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统领大军在中受降城,北路我等也不能冒犯,于是只剩下东路……”

“咳咳”,马璘再次说道,“诸位,朔方节度使的大营为何设在灵州?那是因为在此地以西就是南下回鹘、契芘、思结、浑四部,以北是阴山以南铁勒诸部,以东则是党项羌大部拓跋部,以南是迁入陇右的党项羌其余诸部以及投靠大唐的吐蕃部落”

“当然了,此地距离阴山不远,也是为了防备阴山以北的突厥人,在下说的意思是,朔方节度使府总共有六万多精锐,其中灵州本地就有整整一个军团!该军团是整个节度使府最大的机动军团,眼下王节度带走了一半人马去中受降城,眼下还有一万人!”

“何况,我等虽然大致歼灭了浑部人马,不过肯定有不少提前跑回去了,在贺兰山中,也要多处缺口,重要的缺口以前的秦汉就有军堡存在,赫连勃勃时代更是修建了大量的石堡,并一直延续到今日”

“据我所知,山南的那处缺口常年就有三千步骑存在,那里距离颇超野狐的大帐只有百里,骑兵一日即到……”

“是吗?”,孙秀荣接过了话茬,他脸上依旧很淡定,“你怎地知晓我军攻打党项人时朔方军会出动?记住……”

他站了起来,“这次战事,就不要追究太多了,反正是四部部族就是了,与大唐无涉,与朔方军无涉!”

他看向白孝德,“孝德,你将轻兵营多出来的战马身上的辎重放下来,然后带领轻兵营去颇超野狐大帐所在,记住,夺取其粮草、钱财、食盐等物,然后将轻兵营多出来的五百匹马全部驮满,能办到吗?”

白孝德大声说道:“大都督放心,绝对能办到!”

孙秀荣点点头,“去吧,明日一早就出发,完事后原路返回,就在呼延山一带等待沙漠里的薛延陀余部……”

白孝德眼睛一亮,“大都督,你怎地知晓彼等一定会到?”

孙秀荣说道:“若是我等战败了,就算彼等已经在路上,肯定也会折回去,不过眼下我等战胜四路人马的消息多半已经传到大漠里,按照约定,彼等应该在一个月后抵达丰州,此去丰州,必定经过呼延山”

“你缴获的粮草就是为彼等准备的,你从贺兰山回来后,这一去一来至少要十余日,我等离开居延海已经十余日了,若薛延陀部正在赶来,应该在十日左右碰到该部,记住,你等回到呼延山后,最多再等十日,若是薛延陀部未到,即刻拔营去丰州”

“丰州最西面有一个县城,叫永丰县,眼下丰州军使郭子仪正在那里驻守,我等就在那里等你.”

“是”

“苏希杰”

“职部在”

“我等抵达狼山南端后,你带着少数人马沿着狼山西麓北上,去寻找突厥人……”

“大都督……”

“化妆成鞠氏商行的模样,略带一些货物,将我军在呼延山大败诸部的消息散发出去,若是遇到乌苏米施可汗的人马最好,眼下彼等正在阴山以北与王忠嗣大军对峙,应该会高兴地看到在阴山以南有一支人马……,咳咳,你明白了?”

孙秀节心理一凛,“明白了”

马璘心里也是暗叹,“朝廷是怎么搞得,怎地会想到唆使四部前来围剿碎叶军?眼下大郎如此做,自然是为了挟敌自重,不过站在他的地步也没甚好说的,呼延山这出好戏多半是朔方节度使府弄出来的”

“前面从丰州到单于都护府,还有大量的路程,只有到了单于都护府,才能见到大郎的依靠独孤修,从那时开始,有独孤修带着,再往东自然会一路通畅,此前还是有些凶险啊”

“不过在北有后突厥大军,东有怒皆部作乱的情形下,王节度绝对不会再惹事端的,大郎这么做倒是情有可原,不过若是让突厥人以为有机可乘那就糟了”

……

次日一早,在呼延山补给好之后,白孝德带着轻兵营南下了,而孙秀荣带着剩下人马以及俘虏沿着驿道继续朝丰州赶去。

就在孙秀荣他们在荒漠里风餐露宿时,永丰县城,现任丰州军使的郭子仪却在自己的院落里焦急地走来走去。

郭子仪,眼下已经是四十五岁的人了,比节度使王忠嗣还要大许多,不过王忠嗣对他十分信任,在王忠嗣指挥的几场大战里,他主要任用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比他小两岁的李光弼,时常作为朔方军的先锋存在。

而大军出动后,留镇后路的多半就是丰州军使郭子仪。

对于这样的安排,郭子仪倒是没什么话可说,但眼下他却有些心神不宁。

现在已经是半夜,永丰城已经宵禁,不过郭子仪却推开了房门,当晚在府里值守的牙兵高升见到了赶紧从暗处出来。

“军使,可是要夜巡?”

高升原本也是一个流落在朔方地区的高丽游侠儿,后来被郭子仪瞧中,并担任了他的牙兵,高升武艺高强,善骑射,跟着郭子仪后又受到他时常提点教诲,眼下已经是他的牙兵头目,并兼任丰州军虞候一职。

郭子仪点点头,在已经宵禁的情形下,就算贵为军使的他也只能借着夜巡的名头外出。

当然了,今晚他是不必亲自外出的,但他又不得不外出。

在城西,原本有一座小山,山上有水,城池便是围绕着这座小山建设的,建好后按照大唐的惯常做法,在此地设置了一处道观,名曰“玄天观”。

刚才郭子仪在自己府邸徘徊时恰好见到了山顶的玄天观还有灯光,便猛然想到一个传闻,于是他就连夜出来了。

没多久,郭子仪、高升两人就来到了道观下面,郭子仪将缰绳扔给高升,“你在山下等着,我去去就来”

小山约莫有一百来级石阶,郭子仪没费什么功夫便来到了山上道观前。

刚来到山上,道观前面已经有人在那里候着了。

一个年轻的白衣修士正提着灯笼笑吟吟站在那里,郭子仪一件赶紧走上前。

“原来李居士还没歇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