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十二章 万里行路难之四:代号“渴水日”(4)

对于颇超野狐来说,作为在贺兰山以西、在朔方节度使眼皮底下安然生存了十年的马贼,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以前朔方节度使府也曾经派兵围剿他们,不过都被他们躲过去了,就算遇到了,由于节度使府不可能派出太多人马,最多一个队(150人),遇到马贼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颇超野狐还有一手绝技。

颇超野狐的双刀一长一短,显然一把是主攻,另一把则主防,但在眼下这种千钧一发的局势下,他左手这把主防的短刀显然并不是主防这么简单,作为马贼,更显然是不可能一板一眼来历练武技的。

鬼魅,才是他们的特点。

当白孝德刚劲迅猛的一击击中他右手手中的长刀,在发出刺耳声响的同时,颇超野狐的右手几乎握不住这把刀了。

不过他还有左手!

左手,一把短一些的弯刀,看起来应该是用来主防的,但在颇超野狐手里却有了新的变化。

在奋力抵挡住白孝德一般人绝对抵挡不住的一击后,他的左手发动了!

左手的短刀被他掷了出来,弯刀高速旋转着直奔白孝德面门而来!

一切都是在电光火石间,若是寻常将领,绝对抵挡不过颇超野狐这真正致命的一击!

这才是颇超野狐的真正杀招!

不过白孝德可是大唐少数几个真正能在“单挑”上名垂青史的名将,凡是有“单挑”技能,无一不是反应迅速之人,此时,孙秀荣为他们佩戴的宽檐铁盔起了作用。

颇超野狐的短刀再快,也不可能快过猛地一低头!

“咣当!”

颇超野狐这招在过去十年迷惑了大多数人,不知杀伤了多少包括唐军、浑部、其他马贼在内的对手,眼下却被白孝德的铁盔挡下来了。

躲过颇超野狐这势在必得的杀招之后,白孝德终于被激怒了,他也有左手,那里也有一根长达六尺半的浑铁枪!

与颇超野狐的战法差不多,左手的短铁枪脱手而出,并直接刺进颇超野狐的胸部!

此时,正在奋力抵抗白孝德手里长枪的颇超野狐右手顿时一软,白孝德当即将长铁枪向他脖颈一刺!

纵横贺兰山十余年的颇超野狐死了,有些不甘地死了,马贼不比正规军,连部族骑兵也比不上,他一死,剩余的马贼都是鸟兽散!

此时,白孝德将自己的弓箭取了出来,与孙秀荣不同,他的大弓只有两石力,但依旧是强劲的角弓!

一边追击,一边射出箭枝,此时,才能显示真正的“骑射”功夫,在战马快速奔驰时,能够做到十中五那就是真正的高手,大多数人只能做到十中三以下。

白孝德显然是个中高手,而苏哈重兵营挑选出来的一百骑大多也能做到十中三,没多久,这一百马贼除了少数人跑掉了,绝大多数当场被杀!

不过白孝德的战斗显然没有结束。

在一百马贼后面才是浑部真正的力量!

一个三十出头的将领见到颇超野狐的马贼队伍被击溃时,并没有立即派出援兵,而是冷冷地瞧着这一切。

浑释之,浑部酋长,皋兰州都督,作为一早占据贺兰山的部落首领,虽然不惧怕颇超野狐的马贼,但在颇超野狐被招安前自然也受到不少马贼的骚扰,能够利用碎叶军将马贼团伙灭掉自然求之不得。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当颇超野狐落败时,他如果立即派出援军,虽然最终能否战胜碎叶军还是两说,不过至少还有机会。

但眼下的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浑释之,终究不如他眼下才六岁的儿子,那位能够与白孝德、马璘并驾齐驱的浑瑊,因为现在的浑释之虽然是大唐的直隶州都督,不过他身上传承的还是草原部族那一套,而他的儿子浑瑊却一早就在大唐军营里历练,早就是加强版的浑部大将了。

浑部,眼下虽然号称突厥余部,实际上是正经的匈奴后裔。

当浑释之想起来要催动大队上前迎敌时,白孝德、苏哈、孙秀荣的大队已经出现在他的面前了!

没有任何悬念,几百弩箭首先扑向了浑释之的大队!

作为答应王忠嗣前来“围剿”碎叶军的浑部,浑释之已经远离了其根据地皋兰州几百里了,何况还是深入到了荒漠之中,自然不可能将部落青壮全部调遣过来,这次跟着他过来的除了少部分作为前锋的羌人,出自浑部的只有一千五百骑。

浑释之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山谷中最为开阔的地方,虽然道路崎岖不平,但大体是平坦的,浑释之将其队伍分成了三拨,自然是准备在马贼迎战不利时,采取车轮战的战术将碎叶军击败的。

但他对面的孙秀荣显然没有这么考虑,此时的他已经有些愤怒了。

后面的契芘部,南面的思结部,以及可能存在的北面部落,若是被碎叶军击败,他也没有可能追到其老巢将其赶尽杀绝,那样要越过几百里的沙漠,他不可能做到。

但正东面的浑部他是可以做到的,他可以一直追到贺兰山下,然后在浑部大肆劫掠一番,最后沿着贺兰山西麓北上抵达丰州。

这也是他将自己以及白孝德、苏哈两员大将摆在正面的唯一原因。

于是,抛开那一百正在看管多余马匹的轻步兵,剩余一千骑全部出动了,在这处宽约一里的谷道上齐头并进地朝着浑部大队冲了过去!

此时,孙秀荣及其亲兵一百人居中,白孝德带着自己的四百轻兵营位于左翼,苏哈带着五百重兵营居右,在发出一轮弩箭后就冲了上去。

此时的浑部虽然受大唐重视,但如同孙秀荣一样,他依旧没有资格拥有强弩、铁甲等利器,除了浑释之少数人拥有完整的甲胄外,大多数浑部骑兵只有一件皮甲。

见到碎叶军的阵势后,浑释之略一错愕后也发动了!

对面的碎叶军虽然来势汹汹,不过人数并不多,此时风沙已经结束了,虽然孙秀荣大队前进时也卷起了一大团烟尘,但那显然是马匹奔跑时卷起来的,对于游牧部族来说,通过判断烟尘来大致判断对方骑兵的多少是一门基本功,浑释之也不例外。

想到自己的人数优势,浑释之略一犹豫后还是催马迎战了。

这是一处长约两里,宽约一里的谷地,虽然不像城池附近的平坦地面,不过进行大规模的骑战还是可行的。

不过,当双方甫一接战,双方的差距顿时马上体现出来了。

虽然是宽阔谷地,不过地面还是有不少突出的石块的,对于眼下马蹄铁尚没有大规模装备中原乃至漠北、漠南诸部的时代,他们躲避这些能够伤到马蹄的石块有两个法子,一是利用马匹的灵性,其二便是操控战马的马术了,作为匈奴后裔部落,浑部在战马上的历练比突厥人还要长,马术自然不在话下,不过与对面已经一早安装了马蹄铁的碎叶军相比便又差了一截。

结果就是,在遇到石块时,浑部骑兵在不断闪展腾挪,看似“骑术精湛”,不过碎叶军却能只躲过大一些的石块,小一些则视若无物,大大方方从上面踩了过去!

反映在战场上,那就是浑部的大队虽然人多,不过因为谷地上石块的原因,队形就凌乱得多,与之相对的是,碎叶军则是以大体完整向前的阵型继续向前猛冲!

陡然出现在战场上,浑释之虽然经验丰富,也不会察觉到这一细微的变化,他还以为是对面的碎叶军是不顾战马受伤的风险死命催动其上前迎战呢。

“咻……”

眼下的一千骑兵中,只有孙秀荣的一百亲兵手中有短弩,在抵近敌人时自然毫不犹疑将其发射了出来,然后迅速放回身后,一色的虎枪已经向后拉动了!

“轰……”

这是两支骑兵相撞时,由于兵器的撞击、没有避过的战马撞击,以及部分骑兵落地产生的混合声音,当然了,碎叶军兵器占优,在相撞的一刹那吃亏的大多是浑部骑兵!

勇往无前!

碰撞后,战况瞬间进入到了碎叶军熟悉的环节,一击得手自然是好,不过没有击中也不会沮丧,处于前列的碎叶军虽然切入到了地方大阵里,依旧是不断向前推进着。

对于游牧部族来说,彼等个体马战技能显然是强于汉军的,但汉军能够用装备和训练来弥补这一差距,而对于碎叶军来说,他们本就是游牧部族出身,得到孙秀荣给他们的宽檐铁盔、棉甲以及虎枪、骑刀、短弩、配合后者这战力顿时上了一大台阶。

没多时,浑释之区区一千五百骑就被当中的孙秀荣亲兵击穿了!

前面说过,凿穿战术是前世孙秀荣大夏军屡试不爽的战术,也是根据大夏军骑兵出身、装备、武器的特点做出的,若是寻常骑兵,无论是汉军骑,还是游牧骑兵,都会采取以精锐布于前面,拼死击破敌人前阵,以为己方后阵骑兵收割胜利创造条件的。

后世明朝时代,大明的家丁,满清的巴牙喇,李自成、张献忠的三堵墙、领头子战术无一例外,都是如此。

将整个骑兵平均使用,这是寻常骑兵无论是理念,还是财力都无法想到的。

区区浑部自然想不到。

故此,骑兵大战最多半个时辰就结束了,当碎叶军击穿整个浑部骑兵后战斗就结束了了,这是因为,此时浑部骑兵已经没有阵型了,完全被切割的七零八落,此时,碎叶军就可以全军冲上去进行收割!

这是浑释之没有想到的,在己方大队被击穿之前,他在亲兵的簇拥下跑了,但他的战马显然跑不过上了马蹄铁的碎叶军,在天黑之前,浑释之中箭被俘,浑部一千五百骑超出了少数人跑掉了,大部被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