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三十五章 光明使者(1)史国来人

真桃花石帝国 第三十五章 光明使者(1)史国来人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05:36 来源:笔趣阁

就在碎叶都督府农、工在冬季大兴之时,孙秀荣对军队的训练也没放松,此时,新招募的三千弓月部少年经过近半年训练后已经成军了,不过为其配备的兵器却还不够,完全成军估计还要三个月才行。

传说中的“达奚部叛乱”毫无踪影,别说叛乱了,就连迁徙也没听说起。

但无论如何,最先训练的那三千少年兵完全成军了,超过一年的训练后,按照孙秀荣一贯的想法,若是没有在实战中进行演练,训练再多也是不够的。

这三千人成军后,孙秀荣将其按照唐军的规制进行了改编。

一千五百骑兵,全部装备棉甲、骑枪、短弩、骑刀、弓箭,其中最精锐者五百骑配备虎枪,剩余一千是普通骑枪。

五百重兵营,装备棉甲、虎枪、双手长刀(备用)、弓箭,这样的配置,既能在两军对垒时当跳荡营使用,又能独立作战。

五百强弩营,装备棉甲、双手横刀、强弩、弓箭,所谓强弩营,眼下只有两种强弩,两石力的单弓弩,使用时用双脚踩住弩身,双手拉动弩弦即可,这样的单弓弩平射射程一百六十步(两百四十米),抛射时可达两百步(三百米)。

单弓弩使用方便,有三百具。

还有两百具角弓弩,力大的士兵也能采用使用单弓弩的法子,大多数人只能坐在地上,用双脚蹬着弩身,双手、腰部综合发力将弩弦拉好。

像荔非守瑜、孙秀荣这样天生力大,单臂就能拉动三石力以上的强弓者自然是少之又少,但大多数人在使用强弩时也只能采取上述的法子。

角弓弩平射距离达两百步(三百米),抛射可达四百五十米,与单弓弩、弓箭配合的话可在四百五十米、三百米、一百米的三个距离上对敌人实施三拨远程打击。

如果是大唐一个军团(两万人左右),内中有三千强弩兵,三拨箭矢过后敌人冲过来的阵型必定是稀稀拉拉了,此时己方的骑兵再突入胜率非常之高。

不过像历史上的怛罗斯之战那样双方都是大兵团,才有集中使用强弩的可能,一般情形下,强弩兵也是拆开来使用的。

五百轻兵营,没有棉甲,只有部分皮甲,加上冬季战袍,配备普通长枪、单手横刀、弓箭,在碰到特殊地形的情况下,轻兵营也可当成奇兵来使用,由其轻装简从(实际上携带东西也不少)跋山涉水越到敌人身后,或切断敌人退路,或截断援军路线。

在唐军的序列里,是有专门的辎重兵的,不过孙秀荣并没有这么干,一来他的兵员不多,恨不得将一个人当成两个人用,自然不会专设辎重兵,而是由轻兵营兼任,除此之外,亲兵营还兼任着工兵营的职责,之前已经专门训练过了。

可以说,经过孙秀荣调整过的碎叶军是一个精简版的唐军小军团(没有辎重兵和陌刀兵)。

由于这三千人今后的驻扎地点是怛逻斯,孙秀荣便称之为“怛逻斯旅”,而在阿史不来城接受荔非守瑜训练的自然就是“阿史不来旅”了。

时间很快来到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年初,都督府的监军鱼朝恩自从来到这里后倒是一反常态,他除了经常来到孙秀荣的府邸小坐,基本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谁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也没有人关心他做什么,在这个以胡人为主的地方,孙秀荣就是天,若孙秀荣就是这个世界的人,或许会对他敬畏有加,但他自然不是,故此,鱼朝恩的存在感极低。

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之前在边令诚府邸吹嘘的那一套自然都不能实现,不过在杀死葛逻禄部的乙室钵后,孙秀荣灵机一动,将功劳全部按到鱼朝恩的头上,并让他带着乙室钵的首级以及新上任的乙失密去大都护府请功。

这倒是鱼朝恩求之不得的,自从他离开怛逻斯后一直没回来,孙秀荣自然更是乐得自在。

至于达奚部,虽然孙秀荣隐隐约约记得该部就在最近几年会叛乱,波及范围从北天山一直到碎叶川,不过具体时间自然记不太清楚了。

或许是因为新出现的怛逻斯都督府让达奚文明有所顾忌,故而推迟了叛乱。

抑或有新的外力介入了,让达奚文明有了新的谋划。

或者该部内部出现了新的变化,达奚部是来自吐谷浑的鲜卑部落,虽然吞并了鼠尼施突厥部落,但该部依旧有一些未高过车轮的男丁长大了,达奚文明也不可能让所有的突厥人都成为奴隶,肯定会让部分突厥人担当一定职务。

有了职务便有了威望,就能徐徐聚拢一些人丁,就会在达奚部造成新的变化。

还有像达奚丑奴这样明显与达奚文明面和心不和的人存在,这些都是随时可能造成部落内部出现变故的因素。

无论如何,孙秀荣期望中的达奚部叛乱进而自己可以浑水摸鱼的情形没有出现。

就在他正在为自己的碎叶军因为没有战事历练而忧急时,有人送上门来了。

史泰染缅。

事情也很简单,眼下的大食国还是白衣大食,历史上那位在怛罗斯之战赫赫有名的并波悉林(阿布***)还在麦地那学经,其回到呼罗珊传教并聚居大批人马还需时日。

而白衣大食眼下已经拿下了阿姆河以南诸国,以及东边靠近葱岭高原的罽宾国、护蜜国。

这样一来,光靠呼罗珊总督来管辖整个河中地区就有些力有未逮了,呼罗珊总督便在阿姆河流域新设了低一级的河中总督,管辖整个阿姆河流域以南诸国。

“都督”

史泰染缅眼含热泪地说道。

“呼罗珊总督麾下有两员大将,一名叫做埃米尔,眼下是河中总督,还有一名叫做纳斯尔,原本纳斯尔与埃米尔地位相当,但自从埃米尔当上河中总督后,驻扎在曹国的他便心怀不满”

(曹国,河中地带北部重要国度,与锡尔河流域重要城堡俱战提一河之隔)

“呼罗珊总督为了安抚纳斯尔,便允许他带兵攻打史国、安国、康国等国,并承诺一旦攻下这些国家,就新成了河北总督,由他担任总督”

“原本大食人也派人来过我国,要求我国加入大食,自然被我国拒绝了……”

对于这一点孙秀荣自然不会轻易相信,“此时,假若大食人首先压服安国、康国,那史国就被围在中间动弹不得,岂有一口拒绝的?多半是在大食与大唐之间左右逢源罢了”

史泰染缅继续说道:“大食大军出动之后,安国、康国投降了,原本我国还可以通过康国北上与石国、怛逻斯联系,眼下却……”

(石国,以后世塔什干为中心的国度,安国,以后世布哈拉为中心的国度,康国,以后世撒马尔罕为中心的国度,史国,以后世沙赫里萨布兹为中心的国度,石国最北,安国、康国居中,史国最南)

“大食人的军队进入到了康国?有多少人?”

“不大清楚,不过纳斯尔的机动兵力只有大约一万人,其中的大食骑兵与大马士革步兵各有一半,安国、康国投降后,每处他至少要布置两千军力镇守,故此围困史国的军力最多六千,加上从阿姆河以南区域抽调的当地步军,人数最多一万”

“那他就不怕大唐从拔汗那国策应史国?”

“都督,我正要说这个,得知纳斯尔轻易拿下安国、康国后,河中总督埃米尔也行动了,在我出发之前,其已经彻底拿下了乌浒水流域的罽宾、护蜜两国,由于担心大唐从东面支援,便奇袭了钵和州,眼下,整个钵和州已经是大食的领土了!”

(钵和州,大唐在葱岭高原最西端的领土,大唐刚设置直隶州不久)

一听此话,孙秀荣心理一凛,暗道:“原来如此!达奚部叛乱的秘密多半在此了,眼下大食人得到了钵和州,则葱岭守捉岌岌可危,进而会影响到疏勒镇,若我是夫蒙灵察,注意力肯定会转移到疏勒镇一带”

“若是大食人沿着瓦罕谷地继续前进,估计夫蒙灵察会亲自到疏勒镇坐镇,届时北面的龟兹、焉耆两镇必定空虚,在那样的情形下,达奚部才会叛乱啊,而那时,唯一能够出动大军剿灭达奚部的也就是于阗镇的高仙芝了!”

又想到,“大食人毕竟不同唐军,不可能在冬季从葱岭高原发起战事,就算彼等要从西南面威胁疏勒镇,估计也到今年春夏季节了,那时夫蒙灵察的大军也被吸引到葱岭守捉—疏勒镇一带,双方就在那里对峙”

“此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达奚部突然发动……”

想到这里,孙秀荣已经有些笃定了,达奚部的叛乱还是会发生的,多半会在今年下半年直到明年上半年。

“这么说,史国还在?”

“都督,原本我国南有那色波,北有乞史城,那色波早就被大食人占领了,只剩乞史城周围十余个小城,小城都不大,都是土墙小堡,只能容纳两三百士兵,只有乞史城最大,可容纳五千兵马,眼下除了乞史城,剩余小城全部被大食人占据”

“等等”,孙秀荣打断了他,“你刚才说纳斯尔与埃米尔争雄,而纳斯尔手里总共只有一万马步军,抛去驻守安国、康国的,就只有六千兵马围攻乞史城了……”

“都督,肯定不止这些,彼等占据乌浒水以南诸国后,也在当地组建了步军,人数具体不知,但加起来一万还是有的”

“可以一万人的军力攻打乞史城,想要旦夕可下也做不到吧”

“是的,故此,在敌人合围之前,父王赶紧派我出来求援了”

“你是石国的女婿,路过石国时彼等怎么说?”

“都督,石国国王就一句话……”

“什么话?”

“若是大唐出兵,他也出兵响应”

孙秀荣暗骂,“还真是老狐狸啊,他知晓单凭自己是奈何不了大食人的,而一旦大唐出手,最少也能与大食人斗个不分胜负,而战事又在史国发生,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失去什么”

“好了”,孙秀荣站了起来,“你赶紧回去,就说本督一定会去救援,三日后就会出发,路过石国时会带上他们的人马,此去史国有五六百里,我最快半月,最迟一个月也就到了,让你父王一定要坚守到本督抵达的那一刻”

孙秀荣决定还是南下救援史国,一来他的怛逻斯旅需要实战历练,二来人家将自己当成救苦救难的光明使者,还送来了两千户农户,怎么也要报答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