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十三章 凉王北行(2)

真桃花石帝国 第十三章 凉王北行(2)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23:57:04 来源:笔趣阁

在其后面,则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的书生模样的人,此人也骑着马,不过下马的动作却比尔朱崇慢多了。

候萧云,成国公、云麾将军侯琪之子,乌曼县县令。

“拜见凉王殿下,拜见驸马都尉,拜见各位上官”

孙钊永将他们一一扶起,微笑道:“你等怎地比他们还慢?”

只见那候萧云嗫嚅了一下,尔朱崇抢着答道:“无事,我等商议一些事情,不巧耽搁了”

说着,他向白解忧递了个眼色。

白解忧会意,对孙钊永说道:“不如回县衙再说吧”

貊歌乞力拉住了尔朱崇,“尔朱将军,我的人在何处扎营?”

尔朱崇指着一个地方说道:“都安排好了,您看,在城池西南侧是乌曼河,河流流到此处时由于原本就是一大巨大的洼地,竟然形成了一个大湖,乌曼建县后,干脆将其修成了一座可以灌溉十万亩良田的水库,乌曼县附近有两千多户农户,正好可以围着水库耕种”

“在水库的边上,看到没有,有三处小树林,小树林中间就是以前的军营,在下忝为郡守兼镇守使,实际上还是管辖军事居多,政务多半由各县县令自行完成”

“维琴察郡下设维琴察、巴查亚、乌曼三县,乌曼县人丁最少,只有六千户,维琴察县最多,有近万户,巴查亚县居中,约八千户,总人口超过十二万,职部的麾下只有一个正规营,每个县驻守一千人”

(巴查亚,后世白采尔科维)

“县城里也有军营,实际上两座军营都是按照一个正规营来设置的,目前两座军营加在一起只驻守了千人,五百人驻扎在城外,五百人留守城内,得知驸马都尉要来,职部赶紧让城外的骑兵搬到城内居住......”

白解忧说道:“尔朱崇,你好大的胆子,明知凉王殿下、驸马都尉、散骑常侍要来,竟敢让其住在城外?!”

貊歌乞力摆摆手,“我等都是骑兵,携带的辎重又多,估计城里也住不下,算了,城外还清新一些,我倒是愿意住在外面,最爱闻那麦香味了”

一听到“麦香味”三字,尔朱崇、候萧云都是面色一变,这一幕被白解忧捕捉到了。

没多久,尔朱崇安排人将貊歌乞力的骑兵营带去城外的军营,自己亲自带着一行人去往城里。

一边走,县令候萧云介绍道:“殿下,此人叫巴杜尔,自称匈人后裔,眼下在乌曼县,也有约莫两千户像他这样的人,其中农户、牧户各一千左右,牧户主要放在靠近第聂伯河的地方,农户则全部围绕着水库安置”

“根据朝廷之前的安排,通过考察,便让巴杜尔兼任县尉”

那人显然是不懂汉语的,不过“巴杜尔”三个字还是听得清清楚楚,他感激点头致意。

“此人叫康斯坦茨,是以前罗马人留在此地的戍边士兵后裔,这里同样有大约两千户罗马人,不过与彼等细谈后,他们号称‘罗马’,实际上没一个来自罗马,连来自君士坦丁堡的也无一个,不过信仰天主教而已”

“根据他们的说法,他们多半来自希腊、马其顿或者色雷斯,在这第聂伯河两岸,彼等的工匠技艺上颇为擅长,又善于营造,故此,周围部落也没有难为彼等”

“康斯坦茨是罗马教廷任命的教士,对了,这里隶属于维琴察教区,在维琴察有更大的教堂......”

他猛然见到一直面带笑容的凉王孙钊永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对拧起来的眉毛,也是心里一惊,“我国崇尚的是天道教,以前因为暂时要先安定下来,便没有对教堂做过多管辖,不过......”

但在此时此地说话又不方便,于是他便停住了。

没多时,一座方圆约莫五六里、外面包着大青砖的中式建筑便出现在众人面前,正面对着他们的是南门,城门上面的青砖碧瓦和飞檐十分醒目。

城门楼上站着八人,每人手里拿着一枚铜号,见到孙钊永一行后就吹了起来,吹奏的是他们的皇帝从后世带来的“迎宾曲”,这曲子孙钊永自然熟悉。

除了孙秀荣从后世带来,让国内的琴师记下曲谱并在国内推而广之外,大唐的一些经典曲目也在三个辖区学校、军营、城池广为传播,这是孙秀荣让这些地方趋向中土文化的手段之一。

此时,整个东欧地区还是以部落为主的地方,人丁虽然达到了一定规模,但各种宗教信仰并立,并没有哪一个能够占据明显的优势。

按照孙秀荣的说法,现在是让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来此垦殖的最佳时候,再过个百余年,基辅罗斯、波兰王国都要起来了,东罗马帝国也会向这里大力推行东正教,想要安安稳稳占据这里殊为不易。

回到县衙后,孙钊永与县尉巴杜尔与教士康斯坦茨略略几句话就让他们先回去了,在巴统港那几年,他学会了所谓的“罗马语”,实际上东罗马帝国的“罗马语”就是希腊语,真正的罗马语还在遥远的亚平宁。

而那位长相看起来蛮像漠北草原的人的巴杜尔只会突厥语,而据说他的家族除了他“突然”变得有些像东方人(返祖),剩余的也大多是突厥人面孔。

等他们一走,韦应物问道:“刚才肯定有事发生,赶紧说来!”

尔朱崇点点头,“正是。这里是我国第一次开始征收田赋,由于给彼等修建了房舍和村落,又提供了粮种、耕牛等物,这第一年都是按照足足的三成来征收的,此地土地极为肥沃”

“将种子播下去,不用怎么看管,对了,这里鸟雀、野猪太多,需要时时驱逐鸟雀和野猪,自从我军进驻后,便成立了捕猪队,眼下周围能祸害农田的野猪、野兔、野羊等物在县城附近已经很少见了”

“鸟雀自然是由农户们自行驱赶,然后稍微除一下杂草就行了,每年可收获小麦、黑麦足足三石左右”

“每户五十亩,最少有四十亩粮田,这便是一千二百石,这里的降水正好不多不少,土地腐殖层深厚,最下面湿气也重,就算大旱时节也能收获一两石,有了这水库后更是能确保无虞”

“刚才我与县令迟了一步,未能迎接殿下、驸马及诸位上官,万望恕罪”

“罢了,赶紧说是何事吧”

“是,你等也见到了,我等建设县城时,原本是想在其它地方重新选址修建的,而不是以有了教堂的乌曼堡为基础进行扩建,不过听说要在其它地方建城,这里的天主教徒就不乐意了,就算彼等分了田地也不行,彼等也不愿意过来帮忙”

“最后我等无奈,只得将乌曼堡围在里面,这还不是最气人的,眼下正在秋收,这些天主教徒按说将收获的谷物晒干后要先将官府的那三成送到县库里,但彼等偏不......”

孙钊永心里一凛,“难道彼等要抗粮?”

尔朱崇摇摇头,“这倒不是,而是准备先将一成的粮食送到教堂,然后再完成我等要求的税赋,这不明摆着认为教会高于官府嘛,我等自然不允许,你可以捐一些粮食给教会,但必须先完成我大秦的税赋才行!”

“刚才我等就是在与农户争执才耽误了时间”

“不”,孙钊永沉声说道,“连捐给教会也不许可,不过需要想出一个法子,既能稳住这些农户,又不会闹出乱子”

不等其他人回应,他又问道:“乌曼县有多少适龄孩童,又有多少入了学?”

“殿下”,候萧云回道,“六千户人家,适龄孩童约莫千人,县城的学堂可是按照三千人的规模修建的,但好说歹说也只来了三百人”

“这么说入学率才三成?”

“是的”

“都是哪些人不愿意入学?”

“都是入了教会的,这里不光有天主教徒,也有东正教堂,这两家就占去了一半的人口,实际上愿意入学的都是信仰多神教的安特人和萨满教的匈奴人”

孙钊永看向席元敬,“这样的现象在第聂伯河以西三郡很多,是吗?”

席元敬面色有些羞赧,点头道:“确实如此,由于这里以前是三不管地带,又是科萨汗国与保加尔汗国的缓冲区域,倒是没有多少农奴,故此彼等对于分配田地并没有太多感恩,而在两个汗国之间存在大量的基督徒也是罗马人、保加尔人、科萨人默许的结果,故此......”

“不行,赋税的事情可以暂缓,学校的事不能缓!”

孙钊永响起了他父皇的话,大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