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一章 大秦帝国(上)

真桃花石帝国 第一章 大秦帝国(上)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23:57:04 来源:笔趣阁

763年一月一日,对于大秦国来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

白城。

四十二岁的荔非守瑜今日特地起了一个大早,天刚蒙蒙亮就起身了。

以前布兰斯的汗宫占地约莫三百亩,分为前后两部分,后面那部分自然是后宫和花园,前面较小的部分则是以亚当这位大维齐尔(宰相)为首的百官日常办公的地方。

科萨汗国的核心部族终究是来自漠北的,他们来到欧洲后,并没有采取时下罗马、波斯将王宫与政务系统分开的做法,而是仿照中国的做法放在一起。

奇怪的是,荔非守瑜今日穿了一身正二品文官的袍服,还拿着一卷东西。

对于官服,孙秀荣并没有标新立异,而是完全采取了大唐的做法,而最高的实职文武官员全部是正二品,正一品、从一品同样是留给太师、太子太师这样的荣衔的。

拿下科萨汗国后,迄今已经过去了四个月,整个科萨汗国境内正处于慢慢稳固的阶段,故此,王国的临时都城还是设置在白城。

像荔非守瑜这样的高级官员,他们自然占据了以前汗国高官勋贵的宅邸,令人惊讶的是,科萨汗国宰相亚当的府邸竟然被孙秀荣赐给了他!

说起来,时下的荔非守瑜依旧是年富力强的阶段,继续担任方面大将镇守一方才是正经,但看着他现在的穿着,显然是要转为文官了。

出将为相,自然是每一个中国人最高的梦想,荔非守瑜也不例外。

说实在的,他今日在凌晨四点便起床了。

原因只有一个。

从今年起,王国便要改成帝国了!

大秦帝国要成立了!

而他荔非守瑜,则要替代封常清成为帝国的首任宰相——尚书左仆射!

他手里拿着的就是帝国第一个早朝需要向文武百官宣布的大事,当然了,这里面的大事几日前已经被包括孙秀荣在内的几位关键人物一早定好了的。

荔非守瑜的宅邸就在汗宫的斜对面,走几十步就到了,等他来到大门口时,那里已经聚起了一大堆人。

马璘、白孝德、封常清、居内什、宇文邕奴、李继勋、贾耽、姜公辅、岑参、王昌龄、席元敬等人都在,见到荔非守瑜后都弯腰行礼。

“拜见宰相”

荔非守瑜笑道:“我还以为我是最早的,想不到诸位比我还心急,也罢,进去吧”

别人不说,马璘、白孝德这两位战功赫赫的大将见到荔非守瑜后都是恭敬有加,剩下的人自然都不敢造次了,虽然荔非守瑜这几年参与的大战事并不多,但一旦孙秀荣领兵在外,全部是他在家里镇守,这里面的考量明眼人一看就明白。

如果荔非守瑜像马璘、白孝德那样常年在外领兵打仗,并立下大功,他就是真正“功高震主”了,于是,虽然亲近,但并没有立下多大功劳,马、白两人虽然不如他亲近,但却立下了赫赫战功,平衡之道,此之谓也。

要知道,历史上的荔非守瑜在李光弼手下可是一位有名的战将,一人射杀了几百名叛军后力竭而死,能开五石力强弓,一身气力除了高鞠仁就再也没有人比得上了,若他能够像马、白两人那样领兵在外,取得的功劳不会比他们小。

在荔非守瑜的带领下,一行人很快来到了一处大殿——以前布兰斯会见大臣的地方。

与布兰斯以前的布置不同,眼前的这处大殿布置的却是有些出人意料。

一张大号的椭圆形大桌子,大桌子约莫十五米长,每一侧可做十人,后面还有两排椅子。

大殿是坐北朝南的,大桌子的最北端自然就是孙秀荣的座位了,在其左后方、右后方有一张小桌子,右后方的小桌子有两把椅子,那显然是为他的秘书准备的。

左后方的小桌子大一些,有三把椅子——多半是为孙秀荣三位成年儿子准备的。

大桌子是用高加索山的山毛榉树制成的,上了暗红色的油漆,椅子也同样如此,只有孙秀荣那把椅子既高一些,还漆成了明亮的金黄色。

座椅上都有铭牌,都对号入座后,三十余人的座位几乎都坐满了。

此时,荔非守瑜端坐在主位左下首第一位,而他的对面坐着的却是以前的工部尚书席元礼——那个身材矮壮、来自剑南道的府兵。

荔非守瑜的下首是马璘,而席元礼的下首却是白孝德。

显然,这四人是将来帝国位居前四的高官......

“哗啦”

众人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大殿北侧小门的珠帘打开了,出来了一位三十出头的宦官,正是长期担任大秦国内廷总管的鱼令徽。

都说环境影响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放在鱼令徽身上也同样如此。

在真实的历史上,鱼令徽在其义父鱼朝恩的宠溺下无法无天,小小年纪就能在朝堂上羞辱高级官员,但到了孙秀荣这里却变成了一位能干、忠瑾的宦官。

“都到了?”

与他的义父鱼朝恩一样,鱼令徽白白胖胖的、平日脸上挂着让人捉摸不定的微笑,见到诸人后便弯腰说了一句,声音不大不小,既显示了他的特殊身份,又不让文武百官听起来突兀。

荔非守瑜一愣,不过还是站了起来。

“鱼公公,皇上......”

鱼令徽瞥了一下大桌子上的诸人,笑道:“就快到了,各位请稍安勿躁”

说完就站到了金交椅的后面。

随着鱼令徽的到来,大殿里刚才好热烈的气氛一下就降了下去,不过这种气氛并没有维系多久,随着珠帘的哗啦声再次响起,从里面走出来四个人。

四十三岁的孙秀荣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起身后依次跟着长子孙钊渟、次子孙钊渐、三子孙钊永。

荔非守瑜见状,赶紧走到前面就要跪下,孙秀荣将他拉住,骂道:“我将大殿设置成这个状况就是为了不让大家动辄跪倒,你倒是跪了,又让其他人跪在那里?”

此话一出,众人都大笑起来,孙秀荣再一挥手,众人赶紧再次各就各位。

此时,原本站在后面的鱼令徽走到前面,手里也多了一道诏书。

“奉天承运诏”

“......”

这道诏书自然是将孙秀荣出身何处,有何功绩,为何要在遥远的西方立足称帝,将来有何打算,云云,当鱼令徽念完诏书后,荔非守瑜带领众人站了起来,弯腰施礼道:“臣等恭贺陛下就任大秦帝国皇帝位,吾皇万岁万万岁!”

孙秀荣摆摆手让他们坐下了,说道:“朕能有今日,自有奉天承运之命,但如果没有诸位披肝沥胆,或奋不顾身于疆场,或孜孜以求于政务,也不成,眼下既然成立了大秦帝国,这规章就与以往不同,荔非守瑜”

荔非守瑜赶紧站了起来,他拿起了那道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从此时起,有着如此开头诏书就提前几百年出现了,并永为定例。

“........”

又是一大堆用华丽的古文辞藻写就的大秦帝国成立后有何要设立新的机构,任命新的人员,以及机构、机构之间如何运转的文字。

“......”

“将国土分为三大区”

“每个大区设置总督一员,都督、布政使、按察使各一,都督统领辖区各军,布政使署理辖区政事,按察使办理辖区刑名牢狱诸务”

“原北庭、安西为一个大区,名为东京辖区,改高昌城为东京,晋咸阳郡王为齐王,兼任东京辖区总督,下设安西、北庭二省,晋开国候苏哈、云麾将军苏哈为开国公、镇东大将军,兼任东京辖区都督一职,统领辖区各军”

(高昌,后世吐鲁番)

“委任开国候姜公辅为布政使,委任孙孝瑾为按察使”

此话一出,诸人不禁都寻思起来,“原本以为大王会疏远大王子的,但眼下还升了齐王,而苏哈出自弓月部,显然就是为齐王准备的,难道大王是在故意考验齐王?”

都不禁偷偷瞧向孙钊渟,只见他倒是神色如常。

“原伊犁州、碎叶州、昭武州、识匿州、基马克州都改为省,合为一个大区,改康城为中京,晋平阳郡王为魏王,兼任中京辖区总督,委任开国公、怀化大将军孙孝恪为都督,岑参为布政使,孙孝肃为按察使”

(康城,后世撒马尔罕)

“新设第聂伯省,管辖第聂伯河两岸领土,新设阿提拉省,管辖阿提拉河两岸领土,新设萨日德格省,管辖萨日德格河两岸领土,将前海北州并入萨日德格省”

(阿提拉河,后世伏尔加河;萨日德格河,后世乌拉尔河)

“新设高加索省,管辖高加索山以北、沙克尔以南领土”

(沙克尔,后世伏尔加格勒)

“新设大不里士省,管辖黑海以东、里海以西原波斯领土,将巴统特别府并入大不里士省”

(大不里士省,后世伊朗大不里士省 土耳其卡尔斯省 格鲁吉亚巴统省)

“将马扎尔改为西京,并定为国都,兼第聂伯省省府,第聂伯省、阿提拉省、萨日德格省、海南府、大不里士省、巴库港合为西京辖区,由中央直接管辖”

(马扎尔,后世乌克兰扎波罗热)

“晋苏肯为开国候、镇西大将军,兼任西京辖区都督,任命开国公、怀化大将军席元礼为布政使,白解忧为按察使”

“晋泾阳君王孙钊永为凉王”

此言一出,众人也都各自琢磨起来。

“长子封了齐王,他在最东面,倒也有道理,次子封了魏王,他居于中间,也是应有之意,我国是大秦帝国,显然是不能封秦王了,但没有了秦王,还有赵王、楚王、燕王、韩王可封,但三子只封了凉王,却又留在陛下身边,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