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一百三十三章 科萨攻略(14)陶鲁斯决战(下)

“是,大王,职部的意见是,将三大营所有的骑兵抽调出来,这便有七千五百人,以五百人为一队,这就是十五个队,拿出十个小营去攻击阿兰人......”

“先攻击阿兰人,为什么?”

“大王,阿兰人都是牧户,而我国最不缺的就是牧户,失去他们对于我国并不算什么,但哥特人、巴伐利亚人、萨克森人、达契亚人大多都是农户,也是我国最缺的,能够迫使他们投降最好”

“于是,十个小营围住阿兰人,都是轻骑兵,另外五个小营都是重骑兵,看住哥特人即可,然后我军步军主动向哥特人步军进攻,以陌刀兵、重步兵在前,一个冲锋击溃之即可”

“此时,如果哥特人的重骑兵前来支援,我国的重骑兵则上前迎战,至于剩余的部队,他们都是步军,就算溃散了也跑不远,我军骑兵能够冲上去截住,然后虞侯军在出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必他们也会很快投降的”

“歼灭阿兰人骑兵后,哥特人的重骑兵、重步兵估计也很快会投降,之后,我等只要覆灭柯蒂斯家族,余者放过,让其继续担任农夫、匠户就好”

孙秀荣看了看诸人,笑道:“都想差了,陶鲁斯半岛,面积并不大,北面有地峡,四周都是大海,就算从地峡少数能通过的地方逃到北面,那里也是马扎儿人的地盘,而马扎儿人与我国的关系如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苏希杰、曹令忠、高郢、韦应物都看向他,“大王,您的意思......”

孙秀荣又恢复了冷峻的神色,“我等是不是有些太过自傲了?人家也有四五万大军,依旧是我国的几倍,岂能轻易言胜?韦应物说得好,既然隔着一座低矮的丘陵,就开始炮火准备,一个小时后除了炮兵以及三个护卫炮兵的小营,剩余人马全体上马杀出去”

......

“轰......”

秦军的火炮轰击开始了。

前面说过,卫尉军的火炮有六十门,弩炮有三十门,这一次,孙秀荣似乎下定了决心要让哥特人好看,一百八十门火炮,九十门弩炮全部轰响了!

与此同时,孙秀荣只留下自己的亲卫营,三个轻骑兵营在原地护卫,苏哈的阿斯兰营开始开往北面,高庭晖的博格拉营开始开往南面,而孙孝恪的博格达营则在原地严阵以待,等待炮火轰击结束后从正面突击。

战斗是在上午打响的,虽然对秦军的“天雷地火”早有耳闻,但真正听到后那感受完全是不一样的。

一开始哥特人除了惊骇,队伍并没有太过慌乱,不过当大量的不同分量的黑铁球开始从天而降,并在队伍里大肆肆虐,以及震天雷在半空中、人群中、地面上炸响时,从未见过这种景象的哥特人彻底慌了。

他们比孙秀荣预计的还要不堪,别说一个小时了,不到半小时,几乎所有的人都齐刷刷向后退,对于阿兰骑兵、达契亚/巴伐利亚/萨克森轻步兵来说,向后退自然容易,无非转个身而已。

他们本就是大致凑在一起而已,但对于摆好了阵势的哥特人来说就没有这么容易了,他们都穿着重甲,摆好了大致严整的阵势,如果没有严密的指挥,这支重甲大队很快就会陷入更大的混乱!

“呜......”

在极度混乱的情形下,柯蒂斯也没有想到让两侧的轻骑兵越过矮丘过来阻击秦军的炮击,此时,估计阿兰人、达契亚人也不会听让他的。

于是,他只能下令让部队往后撤。

等到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他们终于撤到距离矮丘有两三里的地方,过了秦军的炮弹和震天雷的打击范围时,孙孝恪带着博格达营已经从正面开过来了!

孙孝恪,这位孙秀荣的义子,实际上只比孙秀荣小五岁,今年也三十七岁了,作为五大将军之一,事实上的卫尉,他在孙秀荣心目中的分量很重。

这位以前被盘踞在伊犁河谷、西突厥右厢最大的部落胡禄居部掳走,进而成了胡禄居部大酋索侍斤的奴隶的弓月少年自从长期跟着孙秀荣后,似乎一切都很符合他的期望。

在孙秀荣心目中,历史上义子反客为主的事件屡见不鲜,不过大致来说都是因为义子(或侄子)太过突出造成的,比如唐末后唐的李嗣源之于李克用,李从珂之于李嗣源,西晋末年石虎之于石勒,冉闵之于石虎,都是如此。

李嗣源、石勒、石虎都是雄主,但他们一死,立即天下大乱,功勋卓著的“义子群”在其中居功甚伟。

孙秀荣自然不想见到这一幕,故此,他选择的义子无论是在勇猛还是聪慧上都不是出类拔萃的,不过都是领略秦军规制和操典最深刻,执行力最强者,也是最忠心者。

孙孝恪、苏希杰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苏希杰虽然不是他义子,但他也是最早跟着他千里奇袭怛逻斯的少年兵之一,眼下一个成了军中大将,一个执掌着情报机构,如果外人稍微用心一点的话,都会知晓孙秀荣的用人标准。

但这并不意味着孙孝恪、苏希杰不强,孙孝恪不强只是相对于马璘、白孝德、高鞠仁来说的,苏希杰不强,也是相对于宇文邕奴来说的,在秦军一众将领里,由于严谨操典的存在,加上远、中、近三程武器的使用,想要大败亏输很难,但想要审时度势,以极小的代价获得大胜也不容易,那也需要有“名将之资”的指挥才行。

孙孝恪就是这样的人,在秦军武将序列里,他肯定不是最强的,但显然在前十之列,这就够了。

作为孙秀荣的义子,他的婚姻也是孙秀荣安排的,他娶的是南弓晓月的堂侄女,显然他是让孙孝恪作为拱卫王族核心力量而存在的。

孙孝恪带着博格达营从矮丘中间的缺口处冲了出去。

以前说过,卫尉军的军力布置是:

以五百人为一个小营;

两千五百骑兵,其中重骑兵一千,轻骑兵一千五百;

两千五百步军,其中重步兵一千(含五百陌刀兵),强弩兵一千,轻步兵五百;

炮兵五百。

眼下各营的轻步兵都留在切尔松尼斯港,又都留下一个轻骑兵营护卫炮兵以及孙秀荣,于是跟着孙孝恪冲出去的也就是两千骑兵、两千步军!

一般来说,在冲击敌人大阵时,首先自然要用重骑兵,重步兵次之,然后轻骑兵在两侧迂回、包抄。

但眼下敌人已经退出去很远了,如果这时让重骑兵一直以极高的速度在前面跑着,等到抵达战场其气力的消耗自然也很厉害。

于是,孙孝恪就反其道而行之,他让一千轻骑兵、一千强弩兵在前冲锋,而让重骑兵、重步兵(都骑着马,也能当骑兵使用)在后面不疾不徐地跟着。

很快,距离哥特人尚未再次布置好的阵型只有约莫两三百米了,两千骑兵全部拿出了强弩!

一大拨弩箭飞上了天空!

然后以两人为一组,一人端着弩身,一人拉着弓弦,再次将弩弦上好,又开始了第二轮射击!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对面的哥特人大队尚未整理完毕,还处于乱哄哄状态时方可,而每一次的弩箭抛射又会加剧敌人的混乱!

第三轮弩箭施放完毕时,后面的重骑兵终于赶到了,轻骑兵和强弩兵赶紧让开了位置。

孙孝恪亲自掌管着一队重骑兵,此时他距离前面依旧乱成一片的哥特人只有百米左右的距离!

“呜.......”

身边的亲兵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一千重骑兵一手虎枪,一手短弩,排着整整齐齐的阵势朝着对面猛冲过去!

在孙孝恪带着重骑兵冲锋时,五百陌刀兵、五百虎枪兵已经下了战马,然后排成两个大阵朝着敌人的重步兵扑去!

......

阿什利,阿兰人的首领,他是首先带着大军撤退到秦军炮火轰击范围之外的。

在孙孝恪带着重骑兵冲过来时,他的心思也活泛起来。

“敌人眼下都越过矮丘冲了过来,那矮丘后面岂不是空了?”

于是,他派了一个人去通知柯蒂斯,自己让另外五千人继续待在原地,而自己则带着五千精锐跑到了陶鲁斯山脚下,然后再往北走,不过他的猜想显然错了,他很快就碰到了也准备从那里绕到矮丘东面的高庭晖博格拉营!

与孙孝恪不同,由于是遭遇战,高庭晖连弩箭都没有施放,便带着一千重骑兵杀了进去!

此时,阿兰人普遍装备的是短刀、盾牌,前锋手里有标枪,这些武器对付一般步军尚可,遇到穿着棉甲、拿着虎枪、短弩的秦军重骑后很快就陷入了一边倒被动挨打的局面。

高庭晖自己就是秦军中仅次于高鞠仁、喻文景的猛将,他亲自带着的一个五百人的小营直直地朝着阿什利的大阵插了进去,并很快就从大阵的另一头冲了出来!

......

而苏哈带着的阿斯兰营则从北面绕过了矮丘,并对上了已经乱成一片的达契亚人步军大阵!

......

与孙秀荣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整场战斗只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就结束了。

在一处临时营帐里,高郢正在向他汇报。

“大王,哥特人的能耐似乎比想象中还要弱一些,难怪他们拥有这么多的人口也只能向科萨人称臣,当孙孝恪将军从中路突破哥特人的重骑兵、重步兵大阵后,柯蒂斯就投降了”

“而在另外一端,阿兰人倒是准备奇袭我军后方,不过被高庭晖将军轻易击破,阿兰人的首领阿什利也当场被杀”

“苏哈将军对上的达契亚人、巴伐利亚人、萨克森人步军,战斗尚未开始他们的首领就出面请求投降”

“这一战,我军的损失微乎其微,敌人死伤也不多,加起来也就两三千,大多都是一开始的火炮轰击造成的,剩下的人也没跑,全部投降了”

孙秀荣点了点头,虽然以极小的代价就拿下了柯蒂斯的主力,但他心中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喜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