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七十八章 阿提拉二世(2)黑白森林

安特人很烦。

安特人很高兴。

有史记载的斯拉夫人都是从波兰开始的,由于整个波罗的海沿岸都是威名赫赫的维京人的天下,就算有斯拉夫人,那也只能从波兰的内陆开始。

于是,距离海岸线千里以上的后世克拉科夫-利沃夫-卢布林三角地带便成了斯拉夫人的天堂。

克拉科夫附近的斯拉夫人此时还叫维斯瓦人,而利沃夫附近的斯拉夫人叫安特人,一百年以前,安特人还是能够与维斯瓦人、瓦良格人分庭抗礼的强部,但眼下他们的境况很不理想。

南面,他们不敌日渐进逼的阿瓦尔人、马扎儿人,他们都是能够骑马的游牧部族,安特人完全不是对手。

而在东面,接受了维京人领导的斯拉夫人变成了瓦良格人,维京人将自己的强悍的匪徒基因注入了这一支斯拉夫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安特人又不是对手。

基辅堡附近,原本是安特人的地盘,但最后还是被瓦良格人夺走了。

而在西面,与部分日耳曼人融合后的斯拉夫人变成了维斯瓦人,虽然都是蛮族,但显然此时的日耳曼人还是技高一筹,否则也不会灭亡罗马帝国,融合了部分日耳曼人基因后,维斯瓦人也逐渐强大起来。

只有卢布林一带,那里本就是两种斯拉夫部族的融合地,何况那里此时是一大片幽暗森林,没有人愿意深入森林地带与他们周旋,算是难得的宁静地带。

于是,后世的利沃夫到基辅一带便成了安特人的大本营。

这一带,经过斯拉夫人几百年的“蹂躏”后,已经不全然是幽暗森林了,而是黑白森林!

所谓黑白森林,那是因为此时的安特人还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他们已经学会了粗陋的农耕,就跟十七世纪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一样,走一路烧一路,开荒种地,一旦这一块土地的肥力耗尽,已经长不出庄稼了,就赶紧转移地方再烧一块地,幸亏那时的印第安人,或者此时的安特人数量不多,美洲、欧洲有足够的土地供他们挥霍。

在安特人(乌克兰人的祖先)的努力下,后世基辅到利沃夫一带便成了黑白森林,黑的并不是森林,而是土地,黑乎乎的肥的滴油的黑土地,白的就是白桦林、欧洲梣树(欧洲白蜡木),一到秋冬季节,白桦林、白蜡木与周围的黑土地相映成趣,煞是好看。

与印第安人不同,东欧大平原的土地肥沃得多,安特人在后世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交界的地方生活了上百年,也只祸害了从利沃夫到基辅一带,可见其肥沃程度。

当然了,此时的森林里还有许多动物,树木也是燃料的主要来源,故此,安特人(包括维斯瓦人、日耳曼人)已经熟悉了这样的生活。

不过,安特人自从进入八世纪后就一年不如一年了。

先是阿瓦尔人从南面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然后维斯瓦人从西面压制他们,还占据了安特人的聚集地,后世利沃夫地带,然后瓦良格人沿着第聂伯河南下,压制他们向北的空间。

眼下这三个斯拉夫部族,像极了他们的后人,瓦良格人(俄罗斯人的祖先之一)凶悍,他们自己不种地,但掳掠安特人为他们种地,维斯瓦人自己种地,但也掳掠安特人为他们种地。

(波兰人在俄罗斯人崛起之前,一度统治整个乌克兰)

南面的游牧部族倒是不掳掠他们去种地,而是直接卖到卡法港、塔曼港、白城、君士坦丁堡,成为如今黑海、地中海庞大奴隶桨手的一员。

于是,大部分安特人都居住在后世乌克兰北部卢茨克到里夫尼一带,渐渐地,他们自称卢茨克人,意思是森林边缘之人。

不过最近安特人又高兴起来了。

从幽暗森林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强大的“部族”,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部族,他们穿戴整齐,拿着明晃晃的铁制武器,骑着训练有素的战马,不仅收服了他们的远亲维亚吉奇人,还打败了同样强悍的瓦良格人。

更让他们惊叹的是他们的头领。

一个有着与此时的欧洲人完全不同面孔的人,身材高大健硕,古铜色皮肤,年纪不大,一对粗重的眉毛下面有一双细眼睛,宽颧骨,留着剪裁的整整齐齐的短胡须。

此人自然是高鞠仁了。

自从被派到幽暗森林来做事以后,在他这一生里便从未感到如此畅快。

历史上的高鞠仁是继冉闵之后第二个颁布“杀胡令”的汉人,单论个人武艺,他也不亚于冉闵,但或许是因为此时史思明叛军里面能人实在太多,加上他手下的人马实在太少,自从他在幽州叛乱后便消失于史册。

而后来史思明继续做大,显然是镇压了他这次叛乱,他自己多半也死于史思明之手。

加入到碎叶军后,由于其严苛的军纪,实际上也让他喜欢猛冲猛打的天性受到了压制,当然了,碎叶军里与他的武力接近的人也有不少才是让他安心下来的原因,比如喻文景、高庭晖,与他就在伯仲之间,而马璘、白孝德也接近于他。

但上述几位年纪都大了,而他高鞠仁才二十五岁!

前面说过,高鞠仁的主战武器是两把大铁椎,每把重二十斤,还有一根十斤重,长一丈半的流星锤,他的流星锤与马璘的而不同,锤身布满尖刺,如果说被马璘的流星锤击中的话还有救,被高鞠仁的流星锤击中就是大罗神仙也救不了了。

来到丛林后,碎叶军遇到的战事实在太少,无论是彼尔姆人、维亚吉奇人,还是被丛林之人谈虎色变的瓦良格人,只要高鞠仁一出站,无不望风披靡。

其实,在八世纪之前的欧洲,北欧人已经学会了冶炼铁器,而南欧、西亚为主的人主要以青铜器为主,瓦良格人同样如此,他们从维京人那里继承了善于打造战斧的技术,族里的勇士也有身材高大、剽悍善战者,但在高鞠仁面前从未有三合之将。

在此时已经开化,知道一些历史的丛林人那里,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阿提拉大帝,当然了,阿提拉的时代迄今已过了两百多年了,阿提拉为何出名,他们一无所知,但却知道他的名字。

高鞠仁这三个字对于他们来说是在难以发音,于是,他们就称呼高鞠仁为“阿提拉二世”!

此时的欧洲,但凡父亲有一个了不起的名字,儿孙若是要用的话,可以一直用到第N代,其中尤以北欧人为甚,想想后世的卡尔十世,古斯塔夫十一世就明白了。

击败瓦良格人后,高鞠仁占据了基辅堡,并受到了安特人的盛大欢迎,高鞠仁立即在这里招募了一个安特营。

当然了,这个安特营并没有多少碎叶军的武器可用,只能沿用他们之前的武器,高鞠仁见状,便让他们统一使用长矛——在瓦良格人、日耳曼人的影响下,安特人也学会了冶炼铁器。

在基辅堡驻扎了三个月后,这支安特营略有小成,高鞠仁便准备留下少量碎叶军,让其在这里继续操练安特营,自己则带着碎叶营回到奥洛夫。

就在此时,他遇到了冲破重重障碍前来的苏肯!

得知大王亲自下令让他去西边援助阿瓦尔人,高鞠仁自然欢喜得很,对于他来说,如果能带着一个营就能横扫大王嘴里常常说起的“欧洲”,那自然再是高兴不过。

而对于安特人来说,得知阿提拉二世要去西边攻击维斯瓦人,也是非常高兴,于是,双方一拍即合,高鞠仁从安特营里挑选了一百名熟知从黑白森林到维斯瓦人驻地(克拉科夫)路径的士兵,然后就出发了。

此时的安特人,都是依托着一个个小森林的小部族,哪里见过像碎叶营这样的“大军”,于是,从基辅堡开始,高鞠仁的军队几乎是望风披靡,沿途的安特人听说要去打维斯瓦人后又有不少青壮自发加入到大军里面。

于是,等高鞠仁的营头抵达克拉科夫附近后,他的队伍已经膨胀到近万人的规模!

高鞠仁倒是没有理会太多,他原本一直在为自己兼着都虞侯而苦恼,自从苏肯到来后,他倒是乐得一身轻松,就让苏肯与这些安特人打交道,他只有一个要求。

“跟着也行,但有一宗,必须无条件服从我的命令,违者,杀无赦!”

他说这话时,恰好有几个安特人不听命令,擅自离开大队去丛林里打猎,自然立即受到了高鞠仁的惩罚——被他的流星锤当场击杀!

于是,有一些安特人在胆战心惊之下偷偷溜走了,但大部分人还是留下来了,对于他们来说,维斯瓦人既是他们的大仇,又是可以抢劫的对象。

其实,维斯瓦人除了融合了部分日耳曼人,开始有了定居以及出现贵族的迹象外,与安特人在其它方面差别并不大,安特人无法对抗维斯瓦人、瓦良格人,但架不住他们可以对自己人下手。

也就是说,安特人也学会了使用奴隶,将维斯瓦人变成奴隶,自然也是他们的梦想,何况,与强悍的纯粹渔猎部族瓦良格人相比,维斯瓦人是一个相对孱弱的对象。

很快,克拉科夫的附近的维斯瓦人便知道了一个叫做“阿提拉二世”的“东方人”带着“大军”抵达克拉科夫的消息!

阿提拉这个名字很有魔力,这个消息传到克拉科夫后,很快就传到了两千多里外的亚琛,那个被封为萨克森大公的法兰克王国丕平三世长子查理的耳朵里,到了他这里也没有停止,还继续朝着法兰克王国的腹地传播!

这个可笑的消息间接挽救了已经岌岌可危的阿瓦尔人,在萨克森人、维斯瓦人、马其顿人(罗马人对此时的南斯拉夫人的称呼)的围攻下,他们在特兰西瓦尼亚高原只剩下纳波卡一个据点了!

而此时,教皇的使者正在前往纳波卡的路上,在他看来,阿瓦尔汗国的大汗阿尔帕德除了举国皈依天主教之外便别无他途。

但“阿提拉二世”的出现让使者停止了步伐,而已经将后世整个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抢了个遍的维斯瓦人、萨克森人也不准备再围攻纳波卡了,他们要回去了。

不过并没有抢到多少东西的“马其顿人”却不准备善罢甘休,他们决心一举拿下纳波卡,然后收割阿瓦尔人积累了几百年的财富——如果有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