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七十三章 科萨攻略(4)巴伦加尔(上)

高加索山。

沿着捷列克河跋涉几日后,南弓熙的山地营终于来到了大山北坡的河道,从此地(后世斯特潘茨明达城,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开始,距离以前被大食人摧毁的都城巴伦加尔还有八十里。

不过到了这里,碎叶军就无所遁形了,八十里的山道上,科萨人设置了三处山堡!

但这一切对于山地营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难事,有两个山堡是虞侯军里的精锐爬上山后跳到山堡的顶部,将震天雷扔下后没多久里面的人就投降了,一个山堡则是用黑火药药包炸塌的。

等拿下第三个山堡后,重新修建的巴伦加尔城的守军已经得到了山地营过来的消息。

巴伦加尔,位于后世俄罗斯北高加索靠近高加索山的城市符拉迪克奥克兹以南约莫八里处,就是隶属于该市的捷列克区,该区横跨捷列克河,宽度约莫五里,两岸都是险峻的大山,其中东岸大山山势更陡峭一些,西岸山势和缓一些,城堡主要就修建在西岸。

与此时欧洲、西亚地区绝大多数城堡一样,巴伦加尔城也建在河岸的高处,低处则则用城墙与城堡相连,捷列克河来到此处后由于两岸依旧是大山,河面的宽度只有不到四十米,罗马人曾经在上面修建了石桥,后来被游牧部族毁掉了,波斯人接手人又恢复了石桥。

大食人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无法得到这块土地,在最后一次离开时(主将就是加赭瓦尔)再次毁掉了这座石桥,亚当上台后觉得大食人有碎叶军牵制,曼苏尔上台后又不断向汗国示好,便再次修复了此桥,不过这一次,他修的是木桥。

在捷列克河的东岸则是另一座较小的城堡,碎叶军想要近克拉苏道越过高加索山抵达北高加索腹地,必须占据此地才行。

作为科萨汗国的前首都,西岸的城堡自然颇大,但也只能驻扎三千步军,眼下摆在南弓熙面前的问题是:

城堡建在离地面约莫三十米高的高处,四周只有狭窄的空地,根本不足以摆开大军,而攻城的一方在往上冲的时候立即会受到城上士兵弓箭的打击。

在后世,北高加索一带在整个俄罗斯可算是一块宝地,西边是其重要粮仓基地,东侧则是主要的畜牧业基地,后来更是其上佳的养马基地,叶卡捷琳娜曾将那里赏赐给哥萨克,就是为了让这里的战马源源不绝供应哥萨克,好让他们攻略奥斯曼帝国、外高加索一带。

故此,加上又有优质的港口,这个地方显然是要被大王好好地收入囊中的,而不是砸个稀巴烂。

于是,挖掘地道埋藏火药炸塌城堡的方式就不可取了。

与黑海、里海所有的城堡一样,新修的巴伦加尔堡也是白色的,高达三丈的城墙正在冬季的残阳下发射着摄人的光芒。

此时,守军显然已经收到了是碎叶军入侵的消息,自然不会出来主动迎战,于是南弓熙准备在野战中歼灭敌人的计划也泡汤了。

不过,对他有利的是,此时白孝德的大军还在里海上,而西边元丰的军队也没有攻下塔曼城,东边马璘的大军刚刚深入到科萨汗国境内,对于交通、传递讯息不便的古代来说,任何一支出现在汗国境内的军队都可能被他们认为是第一支。

故此,围城打援的计划依然有效。

不过这一计划显然不包括南弓熙的山地营,他必须拿下巴伦加尔,进而打通格鲁吉亚与自己的联系,以备大军在进攻受挫时,还有粮草能从格鲁吉亚过来。

还有,若是白孝德大军不能尽快穿越北高加索腹地支援元丰,他的山地营就是元丰最大的依赖了。

站在巴伦加尔城西边大山的最高处,在望远镜里,里面的情形一览无余,与中原单纯夯土或者外面包砖内里夯土不同,从西域一直到欧洲的城墙全部是由土砖或条石垒成,眼前的巴伦加尔城也是如此。

城中又分成了两层,最中间的以前是科萨汗国大汗居住的地方,算作内城,不过还有几十亩大小,建筑物都是由白色的大理石砌筑而成,外城的建筑物就很丰富了,有条石砌筑的,有土砖垒成的,也有木制的。

在城堡的北面则是广袤的丘陵地带,众多田地和草场掺杂其中,再往北看,更是一片低矮的大平原,估计那才是真正的北高加索腹地。

难怪科萨汗国将自己的首个都城选择在这里,这里是高加索山北坡,还是半山坡,既有农地,也有广袤的草场,汗国的贵族既有就近的粮食吃,也有大量的牛羊可以食用,又能养育大量的战马。

一开始科萨汗国主要想的是站稳脚跟,他们自身就是强大的游牧部族,自然不惧北面的其它部族,但高加索山那一端的势力,无论是罗马人、波斯人,还是大食人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更大的威胁,游牧部族轻易不会将自己固定在某处,那样的话,需要耗费极大地精力筑城。

一旦筑成了,就需要安排一定的常备军力守卫,那又是一个极度耗费财力的事情,于是,既然筑成了,就会放在最关键的地方,而克拉苏道是穿越东西长达一千多里的大高加索山唯一的一条道路,堵住这条道路就成了必然选择。

而自从接纳犹太人以及希腊、热那亚人后裔后,商业便成了汗国最主要的事情,于是将其放在靠近黑海的港口白城(马哈奇卡拉)也是自然的选择,何况白城附近还有广袤的草场。

不过对于山地营来说,穿越这条道路之前,已经将道路附近的地理、水土、资源探查的清清楚楚。

科萨汗国之所以将汗国的第一个首都放在这里,除了堵住克拉苏道,还有一个原因——在城堡西南方向约莫二十里的密林有一座大型硫铁矿所在(后世塔尔斯科耶),这是科萨汗国最主要的冶铁基地。

当然了,在犹太人进来后,由于他们在公元前后就进入到黑海、里海附近殖民、贸易,对于各地的出产都清楚得很,何况硫铁矿对他们来说远不如褐铁矿(含硫铁水成型后有很多气孔),故此后来便废弃了。

不过对于已经进入火器时代的碎叶军来说,硫铁矿实际上比褐铁矿还珍贵,因为他们可以先提炼硫磺,然后再进行冶炼。

“怎么办?”

南弓熙在山顶思索了很久,最后做出了选择。

前面说过,城堡是建在一座小山顶上的,山势约莫三十多米高,四周都是缓坡,通往城门的道路还砌筑了石阶,就是西南角可以打打主意,那里的地势非常陡峭,估计本身就是一处悬崖,南弓熙在高山上站了许久,其中瞄在城堡西南角的时间就占据了大半。

“西南角没有圆柱形城门楼,只是一处普通城墙,约莫三丈高,其上面也没有士兵值守,也许是他们认为不可能有人能从那处悬崖峭壁爬上去,而其它地方任何一个角落估计都在守城士兵的视线里”

......

天公作美,这里的气候已经开始受黑海的影响了——冬季雨势较多。

虽然下起了雨,但雨势并不大,淅淅沥沥的,在这样的天气里,天色也不会很亮,不过城上的守城士兵依旧兢兢业业站在上面值守——除了西南角!

上半夜时,一名山地营虞侯军,身材不高,短小精悍,带着一盘登山绳从那处悬崖爬了上去,雨后的崖壁十分湿滑,但这名虞侯军也只是受了一些影响,最终还是花了两个小时爬了上去(四十米),上去后,立即寻找了五个固定点位,然后垂下了五条绳索。

半夜时分,有大约一百山地营士兵已经摸到了城堡西南角的下面——这也是这个位置能够隐藏人员的最大可能了,最多就会被敌人发现了。

这些人都是山地营中最精锐的力量,武艺、气力、耐力、勇气、配合无一不是上上之选,他们身上套着雨衣,将短弩(提前上好弦,卡好弩箭,弹性限度能够在潮湿的天气坚持大约一个小时)、震天雷(引火绳位置用白蜡封住防止潮湿)、双手长刀(这也是攀登城墙时能够使用的最长武器,如果是虎枪、陌刀,在攀爬时碰到城墙时会发出声音)、单手横刀、盾牌全部包在里面。

带队的正是聂叙魏龙!

只见他掏出一根虎爪飞索,由于担心虎爪钩住城墙时发出的声音引起敌人的注意,铁质的虎爪全部缠上了布条。

聂叙魏龙在下面寻摸了一阵,然后将虎爪飞索扔了上去!

不巧的是,此时天上恰好出现了一道闪电,如果虎爪没有包布的话,它在闪电下会反射出光芒,如果值守士兵眼尖的话有很大的几率发现!

但包过布后,虽然士兵依旧有可能会发现,但几率就会小很多,聂叙丹樨抹掉额头上也不只是汗水还是雨水,将绳索拉紧试了试,又仔细听了一下动静,确定没人发现时率先爬了上去!

这里要说明的是,虽然西亚、欧洲的城墙建筑样式与中原迥异,但在女墙的设计大同小异,他们都会将粮食、鱼胶、树胶加上石灰混合在一起增强石头之间的黏性,故此,一旦虎爪勾上女墙,将这些人送上去完全没有问题。

聂叙魏龙爬了上去!

说起来,身材不高,但极为精悍的象雄人确实适合在山地营服役,加上他又从其父亲学到葱岭马贼的那一套傍身技艺,以及碎叶军的专业训练,他能够当上山地营的副尉、都虞侯那是迟早的事。

如果这样的城墙还是中原的制式,在拐角处能够隐藏的人员就不可能太多,但圆形的城堡就不同了,他的弧度足以同时上来二十个人也不会让他人发现!

当上去了二十个人时,南弓熙赶紧带着五百精锐赶到了城堡南门不远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