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十三章 阿斯特拉

真桃花石帝国 第十三章 阿斯特拉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23:57:04 来源:笔趣阁

抵达阿特劳后,白解忧就要与封策分道扬镳了。

封策将会带着船只继续沿着里海海岸先是向西,接着向南行驶,最后回到陀拔思单。

这一段,阿斯特拉港以下都不结冰,他需要面临科萨人设在阿斯特拉港、拉甘港、苏拉克港(苏拉克河入海口)、白城港(马哈奇卡拉,科萨汗国首都)、杰尔宾特港(高加索山脉东侧北麓海港,南面就是已经被大食国征服的阿塞拜疆汗国)的水师。

由于碎叶军水师有望远镜在手,可以在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行驶,而科萨人的奴隶船就不行了,他们不能长时间行驶在风大浪急的深海,故此,封策这一路看似凶险,实则安然无恙。

何况,当船队从北向南行驶时,既顺风又顺水,在浩渺的里海上几乎毫无阻拦。

不过,白解忧就要下船了。

在阿特劳港,有已经皈依犹太教的河中豪商库特巴的商队,他准备跟随商队沿着阿提拉河北上,并将一直深入到北面幽暗森林。

前面说过,此时科萨人正在阿提拉河上修建阿斯特拉堡(阿斯特拉罕),已经修好了沙克尔堡(伏尔加格勒),还允许佩彻涅格人修建萨马拉堡,允许保加尔人修建喀山堡,而在最北面森林,也就是说后世莫斯科到彼尔姆一带,在那处东西长约两千里,南北宽约五百里的幽暗森林里,则有从波兰迁徙过来东斯拉夫人的一支——维亚吉奇人。

维亚吉奇人原本是生活在幽暗森林与南俄草原交接处,也就是后世梁-喀山-乌法一带,不过随着保加尔人、佩彻涅格人以及瓦良格人的逼迫,他们不得不再次退入幽暗森林。

斯拉夫人的故乡在波兰,到了此时,已经分化成三支,一支跟着日耳曼人南下,作为蛮族大军的一部分,成为导致西罗马帝国奔溃的原因之一,并占据了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与东罗马帝国黑海附近的突厥人混合后形成了新的民族——保加尔人。

在罗马人的影响下,这支斯拉夫人文明程度最高,已经从游牧部族转成定居部族了,不过他们此时依旧分成了一个个小部落,虽然人数众多,但并不能团结在一起,依旧需要突厥人以及匈奴人后裔、日耳曼人来领导他们。

中间的这一支与维亚吉奇人原本是一家,不过其中靠近楚德湖、伊尔门湖的部族在遇到南下的维京人后接受了他们的统治,维京海盗的冶金技术以及海盗传统带来的军事优势让这一支陡然强大起来,在此时,他们已经逐渐转变成了半农耕、半渔猎的部族。

他们自称瓦良格人,从此与维亚吉奇人分开了。

瓦良格人学会了维京人的奴隶制,其首要的掳掠目标自然就是以前的同伴,在这种情形下,维亚吉奇人只得继续向东探索,直到抵达上述地区。

瓦良格人在最近一次与佩彻涅格人、马扎儿人的战斗中虽然不敌(没有骑兵),但却守住了森林与草原的边缘地带,其首领、维京海盗出身的赫尔吉还在基辅设置了木制城堡,用来牵制马扎儿人和佩彻涅格人,不让其深入幽暗森林。

赫尔吉,留里克的祖先,实际上就是留里克一世。

瓦良格人通过劫掠波罗的海沿岸,获得了大量的人口和财物,此时,他们已经学会将俘虏当成自己的农奴,专门为他们耕种,而瓦良格人自己还是以渔猎、畜牧为主,并作为战士对外作战,倒是有些类似后世的建州女真人。

能够在此时步骑皆宜的马扎儿人以及骑兵强盛的佩彻涅格人手里守住森林、草原的边缘地带,瓦良格人的战斗力已经崭露头角。

东去的维亚吉奇人却还是顽强地守护着他们的母系氏族社会,自然成了周围诸部“捉生”的对象。

而从黑海附近北迁到阿提拉河中游喀山附近的保加尔人实际上还是以没有与南迁的斯拉夫人融合的突厥人为主,他们是后世喀山鞑靼的祖先。

白解忧需要联络的就是这两个部落。

原本库特巴的商队是不会在冬季出动的,不过一来深入到喀山附近的犹太商人很多,若是去晚了,上等的蜂蜜、优质的火狐狸皮以及树胶、树漆就要被他人买走了,加上碎叶军的要求,库特巴还是出动了。

这一次,带着大约一百匹耐寒的马骡满载着保加尔人、维亚吉奇人急缺的铁器、食盐和布匹,离开阿特劳后便一路西行,然后沿着阿提拉河一路北上。

作为科萨人、佩彻涅格人,他们有黑海、亚速海的贸易,是不大需要大秦国的物品的,不过此时的南俄草原还是森林与草原交错的地带,想要从阿特劳找出一条路直接到喀山并不容易,如果沿着阿提拉河前进倒是事半功倍。

加上白解忧需要了解科萨人在阿提拉河的建设情况,沿着阿提拉河前进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作为一个犹太教的商队,前往北境之地,自然也是需要护卫的,除了库特巴的商队护卫,这一次白解忧带了十个仁勇都的成员。

这些人都是准备布置在阿提拉河以西地点的人选,都精通突厥语,为了这一次的探查,白解忧自己还突击了斯拉夫语,当然了,自然是以前被河中商人从科萨人手中买过来的奴隶教授的。

除了这十名仁勇都,还有一位维亚吉奇人,大约三十岁,原本是康国国王的奴隶,十五岁那里被卖到河中,虽然斯拉夫语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终究比其他人强。

据说此人原来叫罗维特,被康国国王买下后改成了粟特人常见的马罗维特,买下时此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多少岁,只是按照相貌、身形勉强判断为十到十三岁,也就是眼下马洛维斯的年龄估计是三十到三十五岁之间。

据说,当康国国王将他改成“马罗维特”时,他那双原本有些麻木的眼神陡然亮了起来,国王还以为他是有了名字高兴所致。

不过,自从国王得到此人后不久就被大食人害死了,大食人另立咄曷为王,不过没多久咄曷也被大食大将齐亚德杀死,而齐亚德得到此人后,作为并波悉林手下首席大将却在康城遭遇大败,当时就有人联想到“此人跟了三任主人,在不长的时间里,主人不是死亡就是被俘,难道是传说中专门克制主人的恶奴化身?”

幸好此时河中归属碎叶军管辖了,碎叶军信奉“道法自然”的天道教,自然没有理会这一套,由于马罗维特通晓粟特语、斯拉夫语,又服侍过三任贵酋,便作为“特殊人才”留了下来。

听说这一次碎叶军要待他回到幽暗森林时,马罗维特并没有表现出十分高兴的模样,或许幽暗森林的穷困生活并不能让他有太多的回忆,而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维亚吉奇人只知道他的母亲是谁,对于家庭、恩情也十分单薄。

但白解忧在见到他的一刹那还是捕捉到了他眼神中的一丝兴奋,那种兴奋很微妙,专门在仁勇都里受过培训,还在孙秀荣身边历练了几年的白解忧也解读不了这种兴奋意味着什么。

不过,由于河中地区的斯拉夫人极其有限,仁勇都也没得选,何况此人无论如何还是经过碎叶军长达八年管辖的人物,总比库特巴的人值得信任。

库特巴的商队虽然很少在冬季出现,不过却是阿提拉河沿岸部族所熟悉的,尽管有些愕然,但一路走来并没有多少波折。

多日后,他们终于抵达了科萨人正在全力修建的阿斯特拉堡(阿斯特拉罕)。

与阿特劳一样,此时的阿斯特拉堡就在阿提拉河的出海口附近,而不是后世那样距离里海还有一百多里。

阿提拉河抵达此处后,由于地势太过低平,河道分成了无数股,较大的则有三股,眼前这座正在修建的城堡正好位于靠近西侧的两股河道之间。

那是一处高地,约有几千亩大,当商队抵达时,趁着科萨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白解忧借着去附近树林方便的机会,爬上了河口附近一棵直入云霄的红松!

专门为仁勇都配置的小型望远镜里,正在河中岛屿上劳作的人群一览无余!

根据在怛逻斯学堂学到的知识,白解忧在心里略一计算,便得出一个结论。

“城堡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窄,南北宽,大致呈椭圆形,方圆约莫十里,不像中原制式,也不是波斯、粟特制式,看样子应该是科萨人独特的建筑样式”

“城墙完全用打制平整的石头砌成,女墙类似大唐,不过顶部却是尖型,敌楼比大唐城墙要多,每一座城门附近至少有两处敌楼,半圆形结构,还高出城墙至少一倍”

“城中一座更高的穹顶高塔建筑一目了然,这多半是科萨人兴建的犹太教教堂了”

“不远处,至少有几千石匠正在打磨石头,对了,在靠近阿提拉河的码头附近,由于与海水相交,码头依然可用,那里堆着大量的石头,这些石头难道是从其它地方通过里海运过来的?”

“应该是的,码头上停泊着两头高高翘起,长约五十米,宽约十米的大型奴隶船,有一艘船只正在卸载石头,嗯,科萨人竟然也用上了木制的吊杆,多半是犹太人教给他们的”

“码头上,以及码头与城堡之间,除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大量的牛马,显然是用来拉载石头和木头的,这些人也有上千人,而正在科萨骑兵的监视下建造城堡的,城墙上,城下,密密麻麻几乎有几万人!”

“这些人在冬季也只穿着一件衣服,大多赤着脚,显然都是奴隶,嗯,有的是黄头发,多半是那甚斯拉夫人了,有的是黑头发,多半是汗国内部犯了罪的突厥囚犯,或者是被取消了部落待遇的突厥部族”

“天哪,竟然还有黑人!听说大食人有一个行省叫甚阿非利加,那里到处都是黑人,显然是被大食人卖到此地的”

“城墙上,城墙下,除了拿着刀枪的骑兵、步军,就是穿着厚厚长袍,带着船形帽子的犹太人,他们多半是指导建城的大匠”

“眼下这座城堡大体已经竣工,按照这个模样,驻扎三万人马毫无问题,听说在阿提拉河的上游,除了其夏季首都沙克尔,还有两座城堡正在建造,科萨人哪里有这些人力、物力和钱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