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一章 巍巍大秦(1)封赏

真桃花石帝国 第一章 巍巍大秦(1)封赏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23:57:04 来源:笔趣阁

昭襄元年(公元759年),是孙秀荣正式成为秦王,并立秦国后改的年号,自该年始,秦国舍弃大唐年号,正式启用自己的年号。

昭者,显也,襄者,扬也,以秦之名,趁秦之势,扬其威,显其名是也。

当然,前世的秦国就是在伟大的昭襄王手里壮大的,孙秀荣用这个年号,其心可诛,其意自明。

这一年,他三十九岁。

出人意料的是,他没有将都城继续放在阿利施(阿拉木图),按说以阿利施的位置,正好位于国土的正中心,四面各州往来最为便捷,但他依旧进行了迁都。

这一次,他迁到了康城(撒马尔罕),如同朱棣迁都北京一样,他显然将南面的大食以及西面的科萨汗国当成了下两个主要对手。

而大唐,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在有生之年,他是不会回去了。

正式立国是在十月一日(公历),孙秀荣对外宣称这一日是自己的生日,真实情形着实可疑。

无论如何,当他带着文武百官以及博格达、博格拉、天山、墨尔根四个近卫营两万余人抵达康城时,在昭武州州牧马璘的主持下,康城早已经变成了一个方圆三十里,融合了中原、粟特风格的西域第一大城。

孙秀荣选在这一日开国,除了某种不可言状的因素,自然还因为他从遥远的幽州历经千辛万苦迁徙过来的唐人二十万户已经抵达陀拔思单!

与历史上大清时代索伦人历经两年才赶到西域(填补准噶尔部覆灭后的空缺)不同,做了万全准备,粮草充足,寒衣齐全,又有大军护卫的迁徙大军一路上几乎没有收到任何波折。

而昭武州的州牧兼镇守使马璘得到孙秀荣的命令后,立即出动十个正规营从毕县(后世卡拉库尔)出发,渡过乌浒水,一举拿下了穆国城(后世土库曼纳巴德市,与毕县一河之隔),然后穿越大沙漠,径直扑向此时大食国的呼罗珊总督加赭瓦尔(现任哈里发曼苏尔手下首席大将)所在的木鹿城。

此时,在第二任黑衣大食哈里发曼苏尔杀死帝国首席功臣并波悉林后,呼罗珊地区怀念并波悉林并起兵造反的人层出不穷,而在哈里发家族内部,认为曼苏尔家族窃取了哈里发位置的先知女婿阿里后裔也利用这个机会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这个背景下,当马璘带着大军抵达木鹿城,并轻易攻下此城后,曼苏尔立即屈服了,马璘就在木鹿城与从陀拔思单赶回来来的加赭瓦尔(镇压逃到那里的反抗军)达成了在后世历史上极为有名的“木鹿城协议”。

协议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只有三条。

碎叶军占据陀拔思单、阿什哈巴德,退出木鹿城、穆国城。

碎叶军承认大食国对阿塞拜疆国的占领。

到了此时,碎叶军终于得到了一处孙秀荣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绝佳地方——陀拔思单(伊朗靠近里海的吉兰省、马赞德兰省、戈勒斯坦省合称)!

此时的陀拔思单虽然只是里海南部与厄尔布尔士山之间的狭长绿洲地带,只有五六万平方公里,但却是整个波斯地区气候、土壤条件最好的地方,冬季温度也在零上八度左右,每年的降雨量在一千毫米左右,堪比大唐的长江流域地区了。

此地在经过波斯帝国、罗马帝国反复耕作后,已经是成熟的农耕地区,水稻、小麦、棉花都能种植!

这还不算,北面的厄尔布尔士山北坡长满了山毛榉树、栎树,此时有近千万亩之多,是造船用木材以及其它木材的理想之地!

后世伊朗在这里设置了三个省,七百多万人口,眼下陀拔思单国只有二十余万人口,依着此时小国的规矩,陀拔思单国王拓跋鲁迁走后,只会带走他的军队和贵族,普通百姓他也带不走。

大唐幽州二十万户入主后,同样分布在以西部拉什特城、中部萨里城、东部戈尔甘城为主的三个郡,为了一解唐人的思乡之苦,孙秀荣将拉什特改为新莫州,将萨里改成新幽州,将戈尔甘改为新瀛州,因为迁徙的丁口绝大多数是从这三个州过来的。

要说明的是,从戈尔甘出发,一直到阿什哈巴德所在的山谷,都是广袤的山地草场,可以说是整个中亚地区最好的草场,后世土库曼斯坦能够大量养育汗血宝马,跟这处草场是分不开的。

在草场北面,波斯人为了抵御游牧部族入侵,修建了著名的戈尔甘长城,为的就是保护波斯人最好的土地,不过当波斯人被大食人侵占后,这块土地一时成了飞地,如今成了大秦王国的领地倒是真正“得遇明主”。

谈起农耕,这世上舍汉人其谁?

此后,陀拔思单这个名字就消失了,取而代之是大秦“海南府”。

十月一日,大秦王国正式成立,孙秀荣改东面的波悉山为陇山,在山上修建了祭祀台,除了祭拜天地,还立了炎黄二帝的神庙,决定每逢大事都需要在此祭祀。

这一日,秦王大封功臣,赐予公爵、侯爵、伯爵三等爵位,并重新划分行政区域,任命新的官职,还在康城专门设立天道教的宝塔,名为“天道阁”,效仿唐太宗,放置二十四功臣画像。

具体来说:

将庭州(北疆)、安西州(南疆)设为一个总督辖区,任命英国公、骠骑大将军荔非守瑜为安庭总督,总督府设在天山南麓的高昌(后世吐鲁番),下设十五个正规营,总计四万五千人。

将碎叶州(碎叶川中游)、伊犁州(伊犁河一带)设为一个总督辖区,任命谨国公、怀化将军李进才为碎伊总督,总督府设在阿利施城(后世阿拉木图),下设三个正规营,总计九千人。

将拔汗那州(费尔干纳盆地)、纳伦州(纳伦盆地)设为一个总督辖区,任命成国公、云麾将军侯琪为拔纳总督,总督府设在安集延城(后世安集延市),下设两个正规营,总计六千人。

将识匿州(后世塔吉克斯坦大部分地区)、昭武州(后世河中,泽拉夫尚河流域)设为一个总督辖区,任命毅国公、镇军大将军马璘为昭识总督,总督府设在安息城(后世布哈拉),下设十五个正规营,总计四万五千人。

将咸海州(咸海以西、以北地区)、海北州(里海以东、以北地区)设为一个总督辖区,任命睿国公、辅国大将军白孝德为两海总督,总督府设在阿特劳城(后世阿特劳),下设十个正规营,总计三万人。

将基马克州(后世哈萨克斯坦中玉兹地区)、多逻斯州(后世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斋桑泊以北、以西)设为一个总督辖区,任命谨国公、冠军大将军南弓熏为基多总督,总督府设在大漠城(后世努尔苏丹),下设六个正规营,总计一万八千人。

将康城(撒马尔罕)、吉扎克(吉扎克)地区从昭武州划出来,单设直隶州,任命义子、博格达营都尉、端国公、怀化大将军孙孝恪为直隶总督,下设博格达、博格拉、阿斯兰(由天山营改来)、墨尔根四个大营,总数两万二千人。

这四个营头统称近卫军,由孙孝恪统一指挥。

任命原里海东岸港口克孜勒守将、信国公、冠军大将军元丰为海南总督,兼任王国水师提督,海南府驻守十个正规营,三个水师营,管辖海南府(陀拔思单,后世伊朗濒临里海的吉兰省、马赞德兰省、戈勒斯坦省),克孜勒(里海东岸的克拉斯诺沃茨克),同时管辖阿特劳(里海北岸)的两个水师营。

从751年开始,碎叶军经营好水师已经八年了,这八年里,通过购买陀拔思单、阿塞拜疆的木材,碎叶军已经置办起五个水师营头,每个营头有大船一艘,中型帆船四艘,小型快船四艘,有水兵加辅助人员在千人左右。

五个水师营,就是五千人,在此时欧亚之间的水师规模仅次于东罗马帝国、大食帝国。

原本元丰是带着三个水师营驻扎在克孜勒的,拿下陀拔思单后,自然迁到了海南府,两个水师营设在新瀛州(戈尔甘)的托尔卡曼港,一个水师营设在新莫州(拉什特)的萨珊港(恩泽利港)。

而阿特劳的两个水师营是由开国候、归德将军、原黑水靺鞨思慕部首领李思慕(李泌奴仆、护卫出身)统领。

正式设立三院六部。

设立理藩院,署理向大秦国臣服,但并未纳入郡县管辖的游牧部族,任命礼国公、怀化大将军羽缺为总理。

设立督察院,署理原大唐御史台之事,任命忠国公、怀化将军李继勋为御史大夫。

设立政务院,署理六部:

任命敬国公、金紫光禄大夫封常清为左仆射,兼任刑部尚书;

任命开国候、银青光禄大夫贾耽为右仆射,兼任吏部尚书;

任命开国候、归德将军南霁云为兵部尚书;

任命开国候、正议大夫姜公辅为礼部尚书;

任命诚国公、怀化大将军席元礼为工部尚书;

任命开国候、太中大夫居内什(原康国官吏,参看‘居内什的羊皮卷’一文)为户部尚书,兼管商务。

任命廉国公、怀化大将军宇文邕奴为大理寺卿,兼任京兆尹(康城附近地区)、内务府总管。

任命开国候、云麾将军苏希杰为按察使,管辖仁勇都。

其它诸如苏哈、高庭晖、史泰染缅、纳伦晓风、耿思都等,惧封开国候,挂云麾将军衔。

后来加入的喻文景等也得到了开国伯的爵位。

自己的家眷也有了正式称呼,南弓晓月自然是王后,余烛公主(阿史那绾)、静乐公主(独孤若云)皆为贵妃。

三人较大子女也获得了封号:

长子孙钊渟(南弓晓月之子)获封咸阳郡王;

次子孙钊渐(阿史那绾之子)获封平阳郡王;

三子孙钊永(独孤若云之子)获封泾阳君王。

咸阳、平阳、泾阳在历史上都曾做过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都城。

长女孙昭容(南弓晓月之女)获封芷阳郡主(芷阳县,霸陵县也,长安附近);

次女孙昭仪(阿史那绾之女)获封美阳郡主(美阳县,后世扶风县也);

三女孙昭若(独孤若云之女)获封云阳郡主(云阳县,后世陕西淳化县也,非重庆云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