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三十七章 诱敌深入

真桃花石帝国 第三十七章 诱敌深入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23:57:04 来源:笔趣阁

孙秀荣的眉头略微皱了一下。

这种神情贾耽自然明白——虽然有些出乎意料,终究在情理之中。

于是他继续说道:“昨晚的战斗,我军死伤大约千人,其中重骑兵、重兵营约三百人,其它七百人左右......”

孙秀荣心里一紧,虽然他有所准备,但真正面对时终究有些黯然。

似乎想将他拉到其它地方,贾耽赶紧汇报起敌人的伤亡。

“大都护,在我军明显占据优势的远程火力下,回鹘人这次死伤惨重”

“这次的俘虏里有一位来自药罗葛部的千夫长,他知悉回鹘人的所有底细,按照他的供述,回鹘大汗叶护这次一共带了三万大军南下,其中他自己的精锐约三千人,号称金狮营,不过这次并没有参加战斗”

“外九姓中思结、契苾、浑、阿跌、仆固、同罗约一万两千人,阵亡、被俘约莫一半,而叶护的常备军,由其大逻便岳敦率领的主要由内九姓精锐组成的大军约莫万人,死伤同样在一半左右”

作为孙秀荣的行军司马,他与回鹘汗国东部叶护移地健之间的秘密联络不仅知晓,还深度参与了,对于贾耽来说,无论是在大唐还是在碎叶军,削弱漠北诸部自然是不遗余力。

“叶护的常备军原本有两万,岳敦的一半损失后,加上他的金狮营,还有八千左右,在怀朔镇还有五千,眼下......”

孙秀荣眼里顿时泛出了光彩。

“不用说了,当本都护将博格达营、博格拉营带走后,只留下苏哈的天山营在那里,此时北面的骨啜肯定与南面的李嗣业有了联系,在这种情形下彼等岂有不铤而走险的?我倒是希望李嗣业全部出动,那样的话,我的计策才算成功了一半”

贾耽点点头,不过与马璘一样,作为一个汉人,一想到李嗣业、李晟的大军在苏哈的火炮轰击下死伤惨重的模样,这心里始终终究不得劲。

孙秀荣斜睨了他一眼,冷笑道:“莫非贾郎心有戚戚?”

贾耽心里一凛,赶紧弯腰施礼道:“在下岂敢?中受降城的粮草是我军需要的,这也是大都护在怀朔镇盘桓两个多月的唯一目的,若不能对唐军大力杀伤,粮草也无着落”

孙秀荣面色依旧沉静,他略略点点头,“此事我与你之前已经通盘谋划过,我军就算有偏厢车,但最多只能携带三个月的粮草,大军在外,又远离本土,唯一可能补给的地方就是在丰州,眼下中受降城的安重璋、李晟、李嗣业三支大军挤在一起,粮草肯定不少”

“安重璋、李嗣业、李晟,都是唐军名将,在哥舒翰潼关兵败后,朔方军的精锐全部被郭子仪、李光弼带到了河东,留在朔方的精锐也就是这三支军队了,他们携带的粮草,加上中受降城以往储存的,肯定不少”

“本都护需要的并不多,足够我六七个营头一年之需就行了,一年,我等反复谋划的大事基本上结束了”

“放心,既然有我等介入,安禄山叛军也不会得逞太久,届时幽州的粮草又足够我等消耗一阵子”

“还是老办法,阵亡的将士,立即火化,然后将被骨灰放入写好名字的布袋子,等最终返回西域后在举行大祭”

贾耽问道:“大都护,那接下来......”

孙秀荣想了想,“眼下骨啜的常备军估计正在与苏哈交战,如此一来,叶护的常备军也就是八千人,移地健那里差不多,此时,我军虞侯军送出的消息应该到了移地健那里,何去何从,就看他如何行事了”

贾耽说道:“别的不说,这叶护,虽然年纪轻轻,但能够审时度势,眼见得不敌我军,而对于外九姓消耗的目的也达到了,就当机立断立即撤军,至少在战场上,他还是相当厉害的,而那移地健到底如何,我等并不知晓”

“按说移地健得知这里的战况后,应该解除对阿布思的包围,赶紧北上与叶护汇合才是......”

孙秀荣说道:“我军威名在外,叶护让移地健先行南下,显然是打着削弱其部的注意,在此之前,多半也叮嘱移地健要以优势兵力在野外与我军浪战才有取胜之机”

“眼下移地健毫发无损,但叶护的常备军却损失严重,如果在此时移地健不主动向他靠拢,更会加深叶护对其的怀疑,若是移地健带着八千常备军以及多览葛、拔野古两部直接北上回到狼居胥山,两部将彻底撕破面皮”

说到这里,孙秀荣笑道:“假若你是移地健,你该如何行事,既能让叶护解除戒心,又能保存实力?”

贾耽低头想了一阵,“大都护,虽然移地健没有按照叶护的吩咐行事,但是他毕竟保全了回鹘人的力量,而叶护却大败而归,若此时叶护将移地健招到大帐然后杀了他,这在整个汗国绝对会掀起轩然大波”

“故此,叶护多半不会这么办,不过由于回鹘王庭的常备军大幅削弱,他肯定会要求内九姓、外九姓里的亲近者为其补充军力,此时,移地健若是聪明的话,就应该将自己的常备军削减”

“根据他提供的讯息,狼居胥山的常备军也就八千人,来自药罗葛部的大约两千,多览葛、拔野古各三千,多览葛长期在独乐河中游驻牧,与周围诸部关系都不错,这样的常备军移地健自然不会让其投到叶护麾下”

“目前移地健最牢靠的支持力量也就是最东边的拔野古人,除了大可敦,还因为拔野古部深处室韦人、霫部、突厥余部之间,只有投靠回鹘人才有安心的可能,而他与回鹘王庭之间又隔着狼居胥山,于是彻底投靠东部叶护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拔野古部常备军的家眷都在独乐河上游以及克鲁伦河流域,都在移地健的控制之中,假若移地健阵是一个厉害人物,让拔野古的三千人投到叶护的麾下,然后待机而定才是上上之策”

“你的意思是这三千人名义上是回鹘大汗的常备军吗,实际上相当于移地健安置在叶护身边的一股不小的力量?”

“是的”

孙秀荣点点头,“若是没有太大的意外,苏哈应该能按照我的吩咐,击退回鹘人、唐军联军,而阿布思在檀石槐台附近收拢的突厥余部也应该抵达了制定位置”

“这样的话,三部一万五千人全部损失,岳敦大军损失一半,外九姓精锐损失一半,骨啜大军也会不复存在,这样的话,回鹘人一战就损失三万人,我实在想不出叶护还有与我军继续缠斗的理由”

“加上移地健的掣肘,回鹘人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了”

“那我等?”

“还能做甚?自然是去霫部!”

......

怀朔镇。

孙秀荣离开后,果如他之所料,在敦煌郡王李承寀的强烈建议下,骨啜与李嗣业、李晟三支大军突然抹黑进抵到苏哈大营附近,然后如同叶护大军在满都拉所做的一样,将苏哈的大营围住了!

战斗的结果也与满都拉之战雷同,无论是回鹘军还是唐军,在碎叶军优势远程火力的打击下,连叶护也不如,他们甚至未能抵近矮墙一张范围内。

三日过后,联军大约折损了三成军力,而苏哈大营却岿然不动!

此时,骨啜、李嗣业、李晟都萌生了退意,但此时在怀朔镇附近突然出现了同罗人的身影!

这下李嗣业就算要平安退到中受降城也有些危险了,于是他联络了正在中受降城驻守的安重璋(李抱玉),让其出动一半军力在呼延谷南口接应他们。

前面说过,阿布思抵达檀石槐台后,收拢了原本就被孙秀荣安置在那里的突厥余部以及南拔野古部、迁到此地的部分奚人、霫人部落,还拣拔了七千部族骑兵。

在三日的大战后,骨啜的五千大军几乎损失了一半,眼见得已经完成不了叶护大汗交给他南下支援唐军击败叛军的任务,便只能先回到乌德鞬山再说。

半路上,骨啜的残部受到了三千突厥余部的攻击,最终骨啜放弃了辎重,带着大约千骑撤到了回鹘王城。

而突厥余部另外四千骑则在阿布思之弟阿瑞斯带领下从小道突然抵达阴山南麓,然后击败了正在呼延谷南口准备接应李嗣业大军的安重璋部队。

前面说过,中受降城的安重璋部全部军力只有三千人,其中大部分是步军,骑兵多被郭子仪抽调到河东去了,故此完全不是阿瑞斯的对手,被击败后,安重璋也顾不得那许多了,带着少数骑兵拼命朝中受降城赶!

此时,阿瑞斯部中的约莫千骑扮成唐军跟在安重璋后面,在安重璋即将进入城池的一刹那大声呼道:“节度使大败!节度使大败!”

由于安重璋本就是急急忙忙往城池赶,竟然不辨真伪,让阿瑞斯这千骑全部进去了。

结果可想而知,阿瑞斯击败安重璋,占据了中受降城!

而在北面,正在呼延谷里往南撤的李嗣业、李晟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全军士气跌落到最低点,而阿瑞斯夺得中受降城后,立即出城,带着大约两千骑兵封住了呼延谷南口!

此时,苏哈带着两千骑兵也南下了,李嗣业、李晟大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形势岌岌可危,最终还是李嗣业麾下的陌刀兵大显神威,大破阿瑞斯的骑兵,最终阿瑞斯只带了八百骑逃回中受降城。

不过断后的李晟大军显然不是苏哈的对手,碎叶军加强版的短弩、骑兵用震天雷的使用也是原本一直在陇右与吐蕃人交战的李晟所不熟悉的,结果自然还是大败。

幸亏前面的李嗣业打通了呼延谷,最后两人带着大约五千步骑逃到了东受降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