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三十三章 胡弩镇风云(16)昆仑墟

真桃花石帝国 第三十三章 胡弩镇风云(16)昆仑墟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23:57:04 来源:笔趣阁

李泌要走了,跟着高仙芝的骑兵走了。

走之前,孙秀荣请他到自己的房舍住了一晚,并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小菜。

李泌见他忙前忙后,在灶房里挥汗如雨,不禁暗忖:“孙郎是杨家后人,按说也是权贵之后,起码也是君子之类,常言说道,‘君子远庖厨’,但孙郎却毫不避讳,倒是奇哉怪哉”

孙秀荣在做饭时习惯在肩上搭一条毛巾,以便随时擦汗,当他用肉干、野菜干、野葱干、胡椒粉混合在一起做成主菜,用发过的香葱干、芝麻粒摊煎的大饼端上来后,李泌见到他将长袍的正面塞在腰带里,露出了里面的衬裤,袖子也挽着,搭着毛巾,长时间在葱岭高原待着造成的微黑面孔上细汗涔涔时,不禁想起了在田地劳作的农夫。

酒是高仙芝从于阗镇带来的,自然是当地的葡萄酒,味道比白孝德的私藏自然差一些,不过这顿饭李泌吃起来却比以前他在忠王府吃过的皇室特供的珍馐还要强上许多。

他醉心于仙佛之道,尤以道家为甚,道家讲究恬淡自然,眼前的孙秀荣正好是这样的人,在他的身上既保持了大唐人特有的豪迈和硬气,又有大唐人很少有的轻松、自如和洒脱。

“他是一个特殊的大唐人”

最后,李泌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李泌家学渊源,自小聪慧无比,读过的书比许多老夫子都多,眼前的孙秀荣显然也是读过书的,但肯定没有李泌读的精,估计都是浅尝辄止,但无论李泌谈起何书,他都能说上两句,见解往往出乎意外,倒是让李泌暗叹“不虚此行”。

最后,两人自然谈到了道家,而谈到道家,自然又离不开昆仑山。

“大郎,山海经所说,昆仑墟在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流沙之滨好说,自然是指昆仑山北麓的图伦碛,流沙譬如海洋,遇山而止,说的就是于阗镇南面的大山”

(图伦碛,唐代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称呼)

“赤水之后,也好懂,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号称黑白二河,实际上彼等深入图伦碛后由于卷杂大量泥土、红沙,无论是黑玉河还是白玉河都泛着红褐色,自然可以赤水名之,实际上就是黑白二河混合后的玉河”

(玉河,后世和田河)

“但西海之南如何解释?我查阅了大量史书,还是百思不得其解,附近并无一处大海,难道说的是热海?”

(热海,后世伊塞克湖)

孙秀荣笑道:“我读书比你少,如何得知?”

“不”,李泌说道,“你从小在葱岭高原长大,对附近的地理形制不说亲历,也会听长辈们说过,何况你看待万事万物往往出人意表,我还是想听一听你的说法”

“也罢”,孙秀荣趁着酒兴又将衣袖卷了卷,“我也是胡诌,姑妄听之”

“李郎读的书,有斑斑史籍可查的最早也就是商周,再往上就有些模糊了,李郎可知晓这是为何?”

“这一节我倒是想过,造纸术汉代才有,以前用的都是竹简,竹简沉重,又不易保藏,如何能传上千百年?”

孙秀荣说道:“我的意思与你差不多,我估摸着,自从仓颉造字以来,一开始这字是写在何处的?自然不是竹简,那时,估计字数极少又简单,随便写在树上、石头上、土地里大概传递某种讯息也就是了,自然不可能传递到后世”

“后来估计有了木简、竹简,才有了储存、传世的可能,但要想眼下一样满天下传递也是不可能的,以我愚见,多半是在上层人物中传递……”

“上层人物?”

“呵呵,这里就要说到上古时代了,那时距今不知多少年,或者万年,或者五千年,但都超出了我等的理解范畴,你能指望那时的人有与现在一样的规制?自然是没有的,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可想象”

“哦?”

“我是这么想的,天下难道一开始就是这样的陆地和海洋?难道一直没变过?自然也不是,一开始人在哪里?在干什么?有什么规制?肯定是从极简陋到极复杂”

“何为极简陋?你的仆从李思慕来自黑水靺鞨的思慕部,但在思慕部以北,据说还有部落,彼等人丁稀少,风餐露宿,以采集射猎为生,就食时茹毛饮血,部落里有酋长,多以女性为尊,因为彼等没有婚姻,没有法令,更没有户口,人人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李泌似乎从孙秀荣的话里听出了什么,但还是懵懵懂懂,张着嘴巴看着他,期盼他继续说下去。

“呵呵”,孙秀荣笑道,“这只是我一家之见,千万莫要当真了。我以为,在几万年以前,我等之祖宗几乎与这些部落差不多,但当时的地理情形又与现在相差甚远,但无论如何,昆仑山多半是我等祖宗待过的地方”

“那时,天下突然发起了大洪水,宇内只有少数地势极高的地方可以躲避洪水,大多数地方都是茫茫大海,昆仑山估计就是能够躲避洪水的地方之一,故此在祖宗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那时,由于周边都是洪水,昆仑山不缺雨水,山体都是苍翠欲滴,浑不似眼下荒漠模样,好了,关键来了”

李泌赶紧正襟危坐,等着他的“关键之处”。

“既然天下只有少数地方可以躲避洪水,那这些地方肯定汇聚了眼下诸多部族的祖先,拿昆仑山来说,现在四周部民,比如汉人、胡人、突厥人、波斯人、印度人,其祖先多半全部汇聚在这里”

“前面我说过,在远古时代,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可称之为母系氏族时候,部落里最德高望重的是祖母,各个部落均是如此,我等也不例外,后来,当洪水消退后,各部纷纷迁往又重新成为陆地的地方,对我等汉人来说,昆仑山在中原之西,彼等在闲暇时追溯既往,未免不怀念在昆仑山的日子,自然也会想起自己的始祖……”

“当时,洪水尚未完全消退,昆仑山以北,一部分露出了沙漠,一部分还是大海,这个大海眼下完全是荒漠了,但在祖先眼里,这里就是西海!”

“西王母!!!”

李泌突然跳了起来,让孙秀荣吓了一跳。

“不对,不对,你是说,西王母只是我等先祖对始祖的想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神仙?”

“姑妄听之”,孙秀荣赶紧说道,“我早就说过了,姑妄听之,不过也要听我说完”

李泌一听,赶紧给他鞠了一躬,“失礼了,孙郎”

“故此,你想要寻找西王母所在的玉虚宫道场肯定是徒劳无功的,更远一些,想要寻找海外仙山倒是有可能的,不过以眼下的条件肯定做不到”

李泌眼睛大亮,“方丈、瀛洲二山真的存在?孙郎竟然知道?”

孙秀荣闭上了眼睛,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出海沿着北纬四十二度的西风带以及北太平洋暖流抵达北美洲的事情,进而想起了孙德茂、孙德盛、阿尼贵妃以及自己的一双自小便没了母亲的儿女等,一想起那些风起云涌的往事,饶是他三世为人,也禁不住有些热泪盈眶了。

这一节自然躲不过李泌的眼睛,他也是有些奇怪,“怎地提到方丈、瀛洲二山,孙郎就有些激动?难道他真的到过两座仙山?可他是犯官家属后代,从出生一直到现在没有离开过西域,难道他在梦里去过仙山?”

半晌,孙秀荣终于睁开了眼睛,他讪笑道:“我以前做过一个梦,坐着大船跨越了几万里的冥海,抵达了海外仙山,那里的景色极美,令人叹为观止,沉醉不已,可惜我福薄缘浅,没有遇到仙人…….”

“是如何去的?从那里出发?”,李泌一把抓住了孙秀荣,急切切地说道。

“呵呵,一个梦而已,怎会记得那么清楚?”

孙秀荣定了定心神,继续说道:“李郎,我的意思是,什么神仙,什么妖魔鬼怪,都是以前的人臆想出来的,对于自己的祖先,自然演化成神仙,对于敌人、仇人、毒蛇猛兽不能抵挡者,自然演绎成妖魔鬼怪,世上本无鬼,庸人自扰之”

李泌却摇摇头,“我不信,但我相信你的话还没有说完

孙秀荣点点头,“确实如此,昆仑山是天下之极,洪水退却之后,我等祖先自然沿着此山北麓、祁连山、河西来到了中原,吐蕃人自然抵达了如今的逻些城一带,胡人的祖先北上直达四镇、北庭、两河、波斯之地,印度人的祖先南下去了印度河下游”

“但这些都不是天下的全部”

“哦?我倒是知晓在波斯以西,还有一个大秦帝国,听昭武九姓某些人说,彼等叫甚罗马,又叫甚康斯坦丁帝国,反正很奇怪,占据了整个极西之地”

“说得对”,孙秀荣接过了话茬,“我也听说过,由于我在葱岭生活了十几年,来来往往的胡人极多,听到了更多的事情”

“速速讲来!

“别急,李郎可知道匈奴人?”

“自然知晓”

“那你可知匈奴人最终去了哪里?”

“最终?这倒是不知道,不过在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还建立了汉国,这么说他们在三四百年前还在……”

“呵呵,不仅如此,你想啊,他们都是游牧部族,岂有巴巴地全部南下依附汉人的?他们骑着马,赶着牲口,只要有草原的地方就大可去的,我可是听说了,从漠北往西,一直到万里之外的地方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其边界就在那甚罗马帝国的北边”

“听说匈奴人后裔已经在那里建立起来一个汗国,叫甚可萨汗国,那里的土地肥沃,林木茂盛,宜农宜牧,矿产丰富,真乃天选之地”

“天选?”

李泌虽有些疑惑,不过对孙秀荣的讲述终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实际上,此时的可萨汗国是一个以鲜卑人、突厥人(突厥语系)掺杂而成的混合民族国家,其以游牧、商业为主,霸占着乌克兰、北高加索、克里米亚一带,是东罗马帝国事实上的盟友。

“孙郎,最后的关键,我的意思是,没有长生不老的地方,但是有更适宜我等生存的地方,昆仑墟救过我等祖先,下一个昆仑墟又在那里?这倒是值得我等努力的地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