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二十章 绝岭雄风(1)

真桃花石帝国 第二十章 绝岭雄风(1)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23:57:04 来源:笔趣阁

战斗结束时,晨曦也从东方破晓而出。

白孝德对李怀德说道:“我要上山了,你就留在榆关协助高庭晖,放心,契丹人的事,我一定会为你讨回公道”

说完,他就带着骑兵营和强弩营向东而去了。

他要去的地方是狗河(就是后世汇入渤海的那条同名河流,在山海关与葫芦岛之间),那里有沿着河流的道路可以上山,契丹人也是从那里下来并返回的。

逆着狗河而上,走五百里山路就可以抵达涅剌部(承德)。

涅剌部的骨力多南下时,队伍里自然不全是涅剌部的人,也有部分前奚人部落的,在碎叶军强大的攻势下自然成了俘虏,就是在奚人俘虏的带领下白孝德才能顺利在山里找到涅剌部。

英雄所见略同。

作为历史上的名将,白孝德有这样的心思不出意外。

意外的是,山地营年轻的都尉康孝荣竟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都得归功于此时契丹人还处于相对弱小的阶段,连初露雄才大略迹象的耶律涅里也只能封锁饶乐水山口以及涅剌部意图自保,若是他孤注一掷,将一半军力放到杨守忠的奚人两部,康孝荣自然不会这么干。

但他毕竟干了。

几日后,他剩余的部队也赶到了。

与白孝德一样,他带了一个骑兵营、强弩营、重兵营出发了,留下一半人马镇守赤城。

等到从赤城出发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份。

燕山腹地的气温已经骤降到零度以下了,天上也飘起了雪花,康孝荣让步部队准备了十日的干粮,用独轮车推着十门山炮出发了,这一次,因为山路艰险,除了骑兵营带了战马,重兵营、强弩营全部步行,十门火炮中,有五门两百斤的火炮,五门一百斤的大喷筒。

在行军时,一名士兵在后面推着,另外一名士兵则用绳子拉着,很轻松就能将一两百斤的东西拉起来。

为了加强山地营的能力,在孙秀荣的过问下,碎叶军境内已经批量出产的粗胶也用到了独轮车的车轮上,保证了其在强行军时不会太快散架。

此时,耶律毗牒已经带着霫部大批的牛羊牲口以及女人、孩童回到了红山以东,可突通还在以西的大草原上游奕,契丹人又封锁了饶乐水山口,看起来一切都尘埃落定。

耶律涅里这一套在契丹人的历史上屡试不爽。

以前,无论是柔然人还是突厥人,契丹人或者他们的前身鲜卑人能够在松漠地带自保,凭的就是红山以东复杂的地形,只要将饶乐水山口一封,就能确保无虞。

于是敌人便只能从北面或南面过来,南面是茫茫大山,山地,是契丹人所熟悉的,草原部族进到这里绝对会茫然不知所措,而从北面的话,则需要经过靺鞨人及其前身肃慎人的领地,此时的大鲜卑山以南,由于嫩江泛滥成灾,是一大片一望无际的沼泽地,想要过来还得掂量掂量。

当然了,大鲜卑山的余脉红山南北连绵千里,若是熟悉路径的话处处可过,不过再熟悉能有契丹人熟悉?

历史上武周时期突厥人为了讨好武则天,就是从某个山口突入,将李尽忠、孙万荣的家眷斩杀殆尽,那是得到了霫部忠于突厥人的力量所致。

有了这个教训,相信涅里已经做好了安排,在松漠地带北面,有契丹八部之一的乌隗部,其其首领丑奴收容了大量的室韦人、靺鞨人,实力仅次于迭剌部!

康孝荣所走的路线就是后世白河所在,沿着这条河流可径直抵达涅剌部,算起来路程比白孝德要短一些,但也要四百里左右。

路上最凶险的地方不是山路崎岖难行,而是有一段极为接近大唐腹地,只隔着一处宽约十里的大山与其相望。

若是在平时,这座山肯定是唐军捉生的重要据点之一,不过在眼下叛军主力大量南下的当口,估计没有人还会想到捉生。

就在白孝德、康孝荣两部都在大山里穿行时,涅里也做出了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决定之一。

此时的他终于豁出去了,眼下他已经意识到涅剌部所在是一个关键地方,若是不幸被碎叶军夺去了,契丹诸部将会遭受不测之灾,于是他亲自带着一万精锐南下了。

并在白孝德、康孝荣抵达之前,接替了那里的防御!

也就是说,就算康孝荣、白孝德两部成功抵达涅剌部,两部加起来不到三千,还要面临眼下契丹人战力最强悍、装备最好,以迭剌部为核心的契丹精锐的阻击!

涅剌部王帐所在就是后世承德市南边冯营子镇,东、西、北三面临着滦河,南面靠着大山,再往东西两头延伸,滦河也是依着山势蜿蜒流淌,涅里在附近的山上也设置了军堡,并学起汉人安置了擂木炮石,碎叶军想要接近那里亦不可得!

雪越下越大,占据了骨力多大帐的涅里在里面用干牛粪生起了炉子——此时的契丹诸部,凡是酋长者多半从以前的霫部弄来了铁皮炉子,不过铁皮炉子是需要使用煤饼的,当孙秀荣西去时,将相关工匠全部带走了,煤饼自然无处着落,不过牧户们用干牛粪、马粪等放在炉子里一样使用。

炉子上的铁锅里正炖着羊肉,涅里一边用小刀切着羊肉,一边享用着此时幽州出产的上品佳酿,一种很少得到的、接近于后世烧酒、颜色赤红的美酒,此酒在此时的度数颇高,最为草原大酋们所喜爱。

幽州的酿酒人自然没有完全掌握用蒸馏的法子大规模制作烧酒,只有少数人在自己家里偶尔得之,卖到市面上价格也奇高无比,草原上的人竟愿意用一品上等马换一坛这样的酒。

对于留在榆关涅剌部骨力多的命运,涅里根本不在乎。

在他眼里,若是骨力多全军覆没,他就可以按照最新的契丹八部柴册礼规制以大夷离堇的名义先接管涅剌部一段时间,直到该部的长老选出新的夷离堇为止,这一切都是在他这个可汗、大夷离堇眼皮子底下进行的,怎会全凭部落长老们自行其是?

过不了多久,涅剌部就会成为他的嫡系部落之一,与迭剌部合并也只是时间问题——后世到耶律阿保机时代时,契丹八部便只剩下迭剌部、乙室部(遥辇氏契丹王的部落,被大唐钦封的崇顺王李怀秀所在的部落)两部了,其余诸部名存实亡。

草原上,在击败某个部落后,为何大多会采取将被击败部落的青壮男丁斩尽杀绝的策略,那是因为只要有这些壮丁存在,就少不了叛逆,但杀了这些人后,将其女人、子女收为己有就安全得多。

女人、女孩就不用说了,高不过车轮的男童多半也会被战胜者部落的青壮收为义子,有时候义子也能继承王位,这就是草原上热衷于收义子的由来,比中原王朝还热衷。

而中原王朝的胡人政权更是将这一幕发挥到了极致,典型的就是李克用了,后来的李嗣源还不是继承了他的帝位?

而作为被收养的义子,绝大多数都会认命,因为这个传统在草原上流传了上千年,已经被认为是天天经地义的存在,当然了,这些部落都笃信万物皆有灵的萨满教,在漠北,狼群的繁衍、发展、灭亡是他们的极佳观摩对象。

说人类生存不易,动物们何尝不是如此,狼为何三五成群,那是因为迫不得已,如果它有老虎那个体格就不用三五成群了,不过狼群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也时刻面临外来者的挑战。

当一个狼群大到首领认为无法承受的地步时,就会将部分成员驱逐出去,让其自谋生路,这些被驱逐出去的狼多半以雄性为主,若是正好碰到另外一个首领受伤或太老的狼群,自然会上前挑战,打败甚至杀死首领,由自己取而代之,一般来说,它或它们会同时杀死狼群里最勇悍的雄性,而留下剩余的雌性和未成年狼,就算那些未成年狼不是它或它们的子女,也会保留下来,并成为新族群的一员。

这是与漠北草原与非洲草原不一样的景象,也造就了不一样的文明。

当这种传承深入到血液里后,就被他们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了。

涅里就是这么想的。

一个强悍的契丹人,又在柳城榷场浸染多年,一旦登上高位,自然会对部落带来大的变化,如果没有涅里,契丹人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挑战中原王朝,但有了涅里,这个进度便加快了,直接进化到幽云十六州时代。

涅剌部的领地大致在后世承德市南部冯营子镇,武烈河从北面流过来,滦河从西面流过来,就在这里合为一体,在方圆十里附近,滦河大致是从西南朝东北流淌的,与武烈河汇合后,又是从西北向东南流淌的。

于是,涅剌部所在的地方实际上是被一处“人字形”河流包围着,在北面十里地就是后世承德市所在,那里涅里设置有一处营寨,在人字形左边那一撇的尽头,滦河的大转弯处,也就是康孝荣想要从西边过来必经之处,涅里同样设有一座营寨。

而在人字形右边一捺的尽头,后世南营子附近,滦河由此折向正东,涅里也设置有一处营寨。

三面临着河水,虽然无论是从西边过来的滦河,还是从北面过来的武烈河河水都很浅,平均也就在一米左右,不过这里毕竟是河流,河里淤泥、石头密布,并不是那么好过的。

何况此时正是秋冬之交,天气已然寒冷了,在河水还没有到封冻的时候,也就是在清晨沿着河边会有一些冰渣子,此时渡河,对于人、马来说都是一个伤害。

何况,在这个季节,河水会随时冻上,但一开始只有薄薄的一层,这样的滦河比没有封冻的时候更危险,因为你并不知道河水什么时候彻底冻上,若是此时有一大股强冷空气从北面下来,那估计三五日就彻底冻上了。

但若是还是像往常一样,小北风呼呼地挂着,估计要十来天才冻上,你若是冒冒失失踩上冰面非吃大亏不可。

而在涅里大营的正南面则是南山,在后世南山山顶正中的停车场所在,涅里也建有一处营寨,这道营寨才是他最为看重的营寨。

每处营寨人数都在五百到一千人不等,人数虽不多,不过都卡在紧要处,易守难攻,何况各处营寨相距不远(最远也就是二十里),涅里大营还有至少七千人马,随时可过来接应!

几日后,康孝荣的是大唐抵近了涅里大营约莫二十里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